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0308030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200231800028 收稿日期 2006 06 21 桥梁抗震加固方法与加固材料技术标准文献综述 郑 罡 牛松山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重庆 400067 摘 要 对现有国内外桥梁抗震加固技术标准 加固设计 内容 方法和抗震加固工程实施情况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 综述 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 桥梁 抗震加固 文献综述 文章编号 1009 6477 2006 06 0069 04 中图分类号 U442 5 5 文献标识码 A Literature Review on Bridge Earthquake Resistant Reinforcing Processes and Materials Zhen Gang Niu Songshan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study on technical standard reinforcement design content processes of domestic anti seismic reinforcement literature review 笔者在 桥梁抗震性能评定文献综述 公路交 通技术 2005年第5期 一文中对国内外在桥梁抗 震性能评定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了概述 在对桥梁进 行了专门的抗震性能评定后 如果发现桥梁抗震能 力不足 则需要进行抗震加固 因此 本文对国内外 桥梁抗震加固方法与加固材料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 了概要综述 本文与 桥梁抗震性能评定文献综述 一文共同组成在处理既有桥梁抗震问题方面的文献 综述和技术总结 1 主要调研内容 本文调研的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包括 铁路桥梁 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 1999 建筑抗震加固 技术规程 1998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1995 上 海市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1997 碳纤 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03 美国 联邦公路局 桥梁抗震加固指南 1983 美国联邦公路 局 桥梁抗震加固手册 1995 美国加州 桥梁抗震加 固指南 1995 以及美国 1998 美国加州 2001 日本 1996 欧州 1996 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等 2 国内概况 尽管我国对结构抗震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 但 是对结构抗震加固的系统研究落后于世界水平20 30年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 我国才有了 建筑抗 震加固技术规程 1998 和 铁路桥梁抗震鉴定与加 固技术规范 1999 2套结构抗震加固标准及上海市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1997 由于碳纤 维材料的推广应用 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编制了 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03 其中部分内容和抗震 加固有关 在公路桥梁方面 我国至今仍没有抗震 加固的标准 2 1 建筑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1998 对现有建筑的 抗震加固作了规定 其中的基本规定和关于多层钢 筋混凝土房屋的规定对桥梁抗震加固有一定的借鉴 作用 其基本规定对制订加固方案的依据 抗震鉴 定结果 结构布置和连接构造 材料要求和施工要 求作了规定 关于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加固的 规定包含了钢套 现浇钢筋混凝土套 粘贴钢板 抗 震墙和翼墙 局部修复和补强 用拉筋或钢夹套对连 接进行加强等加固方法的设计 验算和构造措施等 内容 公路交通技术 2006年12月 第6期 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Dec 2006 No 6 上海市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2000 的一个特点是对重要优秀近代保护建筑的鉴定和 减隔震 加固作了较细致的规定 体现了上海市作 为有历史积淀的大都市的文化内涵 但此部分不在 本文主要考虑的范围内 故不多分析 从加固技术 上讲 相比于行业标准建筑98规程 上海规程对每 种结构列出了较多的加固方法 具体规定也较详细 并附了较多抗震加固图例 给设计者提供了较大的 选择余地 关于最近比较热门的碳纤维加固 由于 单从技术角度来看 碳纤维加固虽然有易于成型施 工的优点 且材料强度较高 但无塑性屈服台阶 破 坏时往往是发生突然的脆性断裂 用于抗震加固尚 有问题待研究 因此 上海2000规程未将其列入 上海市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规程 2000 增 加了采用减震措施进行加固的内容 包括层间隔震 消能支撑和基础隔震等 层间隔震 消能支撑是通 过消耗地震能量 减小主体结构所受地震作用 基础 隔震延长了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 也减小了主 体结构所受地震作用 都间接起到抗震加固作用 规程详细介绍了层间隔震 消能支撑和基础隔震的 设计计算方法及参数选用 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简称片材规范 对碳纤维片材用于抗震加固的总折 算体积配箍率 构造 搭接长度比受弯加固 受剪加 固时的搭接长度要长 采用封闭式粘贴并有可靠连 接 作了规定 到目前为止 碳纤维片材在混凝土结构受弯构 件的受弯加固 受剪加固和柱的抗震加固中的研究 和应用最多 相应计算理论也较为成熟 故片材规程 暂列出这3种加固方法的有关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 规定 受弯加固指为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而 进行的加固 受剪加固是指为提高受弯构件斜截面 承载力而进行的加固 抗震加固是指为提高构件的 抗震性能而进行的加固 片材规范规定 在受弯加固时 应使碳纤维片材 的纤维方向与受拉区的拉应力方向一致 在受剪加 固时 应使碳纤维片材的纤维方向与混凝土中主拉 应力方向一致 但为了施工方便 建议采用纤维方向 与构件纵轴垂直的方法进行加固 抗震加固时 应使 碳纤维布封闭缠绕在柱上 可以较好地提高抗震性 能 除此以外 碳纤维片材也可沿构件轴向粘贴用 于受拉构件的加固 沿环向粘贴用于轴心受压构件 的加固 在受弯加固时 也可采用对碳纤维片材施 加预应力的方法以提高加固效果 2 2 铁路桥梁 铁路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 1999 对 抗震加固的规定较少 主要内容有 1 确定抗震加 固的重点桥梁 2 防落梁措施 3 软基或可液化 地基处理 4 桥墩的钢套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 固 包括施工缝的加固 5 隔震支座 3 国外概况 3 1 美国的研究及相关技术标准 美国联邦公路局 桥梁抗震加固手册 1995 将 加固方法分为常规方法和减隔震方法 常规方法对 如下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支座 承台 伸缩缝加固 限 位器 加长座宽 支座替换等 墩柱加套和缠绕加 固 墩柱 盖梁及墩柱 基脚连接加固 盖梁加固 基础加固 基脚抗弯和抗剪强度加固 钢筋锚固加 强 桩 基脚连接抗倾覆和抗拔出加固 桥台和引桥 加固 危险性场地加固 可液化土 不稳定边坡 跨 断层或断层附近的场地加固 减隔震方法包括安 装被动和主动的减隔震装置 手册中没有考虑主动 减隔震装置 但对被动装置则有详细的规定 在实 际应用中 有多个州认为被动装置对许多桥梁类型 的抗震加固都是一种经济的方法 加州桥梁抗震加固指南 1995 是针对加州桥 梁抗震加固计划中 防止倒塌 原则 其基本的加固 策略是对桥梁或其一联中的某一墩柱及其基础进行 加固 的不足而编制的 其原因是采用这一原则进行 加固后 受到剧烈地震袭击的桥梁仍可能需要关闭 或重建 因此当桥梁需要保持畅通时 应根据95指 南进行更为保守的抗震加固设计 加州95指南作为加州桥梁抗震加固计划的一 部分 规定了对桥梁抗震加固的4阶段程序 即 1 结构诊断 2 制定加固方案 3 包括非线性的弹 性分析 4 加固设计 指南还包括A B C D共4 个附录 即 A 计算模型指南 B 设计 构造指南 C 特殊问题 隔震 曲率分析 D 背景和加州桥梁抗 震加固计划中的在研项目 以下对抗震加固的4个 阶段及A B两个附录的内容作一个概述 第一阶段 规定对结构进行诊断所应进行的资 料收集 建模和分析方法 该内容在 桥梁抗震性能 评定文献综述 文中写得较为详细 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阶段 规定制定加固方案的程序和方法 包 括以下内容 以加固竣工图的形式讨论各种可能的 07 公 路 交 通 技 术 2006年 加固方案以确定初步方案 首选的加固方案通常是 对墩柱或墩柱及其基础进行套箍加固并采用足够的 限位器以保证上部结构及与其连接的墩台的传力路 径和内力分配 每座桥梁的相关资料都应存档 包 括确定的方案及其理由 其它未选方案及否决理由 讨论会的指导意见 交通 通行 环境 可用空间等道 路状况 地质及基础的许可和限制条件 以表格形式 汇总的加固前后的能力需求分析结果 材料强度 钢 筋等级 加速度反应谱曲线 上部结构能力评估及其 它相关的技术数据 第三阶段 规定对桥梁抗震加固的分析设计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针对限位器受拉和受压2种 情况 应建立受拉和受压2种分析模型 2 受拉模 型和受压模型分析 以受拉模型为例 应分析墩柱 的加固效果 同时用等效静力法计算限位器强度 并 判断墩柱加固是否达到要求 3 如果墩柱加固未 达到要求 则修正墩台刚度 重新计算 直至达到要 求为止 4 有需要时对基脚进行加固 第四阶段 规定对构件进行抗震加固进行设计 及构造措施 这一部分内容在附录B中作了详细规 定 附录A对抗震加固的计算作了详细的规定 附录A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延性系数和荷载折减 系数的定义和计算 其它部分则是处理一些特殊情 况 如 弯桥计算 长桥上部结构边界条件 模态组 合 载荷组合 软土的ARS曲线 90 m以下的桥梁桥 台的大阻尼 扭转和悬臂 加固竣工分析等 附录B对设计及构造措施作了详细规定 主要 内容有 外包钢套 外包高强环氧纤维套 塑性铰区 及其外的许用剪力 盖梁及悬臂的抗扭设计 柱筋延 伸长度 取出或替换柱的脚手架设计 协调设计 钢 筋焊接 混凝土表面打毛 螺栓孔灌浆 取出或替换 柱时的支撑 取出或替换限位器 基脚加固 桩基 桩扩大排架 外露排架盖 墙式墩横向设计 抗震锚 固板等 本报告第3节对外包钢套 外包高强环氧 纤维套和限位器的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相关研究成果和以上技术标准的指导下 自 1971年San Fernando地震起至1987年 加州通过加 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联系 抵抗竖向加速度 并 防止上部结构构件从支承上滑落 对1 300座桥梁 进行了抗震加固 耗资约五千五百万美元 1987年 起对桥梁抗震加固计划提供了额外的基金 而 1989年Loma Prieta地震使得桥梁抗震加固计划得到 加速 也使加州决定对25 000座公有桥梁进行抗震 倒塌评估 并对所有未通过评估的桥梁进行抗震加 固 主要是对独柱墩和多柱墩进行加固 以提高柱的 抗剪强度 弯曲延性 盖梁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上部 结构的承载力 结点的抗剪强度 基础与桥台的承载 力等 其投资额达34亿美元 1994年Northridge地震中 约50座钢套管加固 柱的桥梁承受了峰值0 3 g以上的加速度 但没有 一座因柱损伤而需要进行修复 而在地震中倒塌或 严重损坏的桥梁 大多数都已列入加州的抗震加固 计划但尚未得到加固 3 2 日本的研究和相关技术标准 阪神大地震发生后 日本有关部门制定了 兵库 县南部地震被害道路桥的复旧标准 案 有关新 设铁道构造物的耐震设计的临时措施 即存铁道 构造物的耐震补强紧急措施 确保构造物设施耐 震性能的基本思想 桥梁钢筋混凝土单柱墩碳纤 维片材抗震加固手册 1998 等技术标准和文件等 日本土木学会也于1995年成立了耐震基准等基本 问题研究委员会 其后发表了 有关土木构造物的耐 震基准等的提言 称为第1次提言 和 有关土木构 造物耐震补强的第2次提言 1996年和1998年 日本分别对公路桥梁和铁路 桥梁的抗震规范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 新规范具有 以下特点 1 要求特别考虑桥梁系统整体的抗震 性能 桥梁支座 防止落梁装置也作为主要结构构件 来设计 2 明确了桥梁结构复杂程度与抗震设计 验算方法的关系 对于复杂结构要求进行地震时程 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3 强调利用结构的延性抗 震 4 新增加了隔震桥梁的有关设计规定 受到美国San Fernando地震的影响 日本于 1971年对18 000座桥梁进行了检测 并对1 500座 桥梁进行了抗震加固 其检测的目的主要是识别出 有明显缺陷和老化的桥梁 因此并不需要进行专门 的抗震检测 其后 又于1976年 1979年 1986年和 1991年对桥梁进行了检测 以识别桥梁的抗震易损 性 仅于1991年就完成了对60 000座桥梁检测 神户大地震后 日本于1995年至1996年间对约 30 000个墩柱进行的加固 神户大地震中 兵库县南部道路和桥梁损坏很 重 全长200 km的13条路线都遭到破坏 地震过 后 阪神高速公路公团立即着手处理灾害事务及恢 复工作 从地震发生起3个月内确定修复方案 原 172006年 第6期 郑 罡 牛松山 桥梁抗震加固方法与加固材料技术标准文献综述 计划用2年时间 实际只用了1年零8个月 主要干 线道路全部修复通车 修复的办法有 1 钢筋混 凝土墩柱 主筋直通墩顶 加密加粗箍筋或用钢板外 包 2 钢制墩柱 钢管中填混凝土及增加纵向筋 3 增加防落梁措施 增强梁与柱 梁与梁之间的联 系 并设置双重防落 水平和垂直方向 梁 4 减轻 上部结构重量 将上部混凝土桥面板改为钢桥面板 5 简支梁改为连续或多跨梁支梁梁体联接 桥梁 基础的震灾检查方法有4种 即直接法 挖土 肉眼 看 间接法 钻孔 照相 反应波速法和作荷载试验 法 用柱身压浆 灌浆及加柱增强基础等办法进行加 固 3 3 加拿大 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2000 加拿大于2000年颁布了其最新的桥梁抗震设 计规范 其中对既有桥梁的抗震性能评估和抗震加 固作了规定 列入该规范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包 括 基础隔震 在无加强情况下的增加延性 附加吸 能装置 安装限位器 改变传力途径 增加支撑长度 采取措施以确保形成塑性铰 增强加固 处理可液化 土 路基和相邻边坡的稳定性处理 在评估以上加固方法时 应注意如下问题 考虑 加强后刚度的增加 评价加固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考 虑改变传力途径的影响 考虑构件加强后对连接和 其它构件承载力需求的影响 应避免采用对难于企 及的基础部位产生破坏的加固方法 采用基础隔震 对其它荷载的影响 加固的耐久性 增加限位器对温 度变形的影响 处理可液化土产生的倾斜或变位 对 逐步完善加固的后果应进行考虑 应强调加固后的 充分检测和维护 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完整的重分 析 4 结论和建议 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资料 特别是对国内外标 准的比较可以知道 在桥梁抗震加固技术研究和实 践上 尽管我国的科技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 但与国 际水平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 美国和日本桥梁的抗 震鉴定和加固的标准中 强调了对桥梁的排序 抗震 鉴定及加固原则和程序 抗震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抗 震分析的方法等内容 在吸收这些技术成果的同时 应注意吸收先进的理念 我国在桥梁抗震方面的不足主要是缺乏持之以 恒的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应的标准过于陈旧 公路桥 梁的抗震设计规范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水 平 未体现30多年来桥梁抗震技术的发展 这直接 导致按现有规范设计的桥梁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可能 会发生严重损坏 甚至倒塌 而对于公路桥梁抗震 鉴定和加固 至今仍没有相应的标准 对哪些桥梁可 能会在地震中损坏 甚至倒塌尚不清楚 对于地震易 损桥梁的加固方法的选择 设计和实施尚处于经验 处理的阶段 在桥梁抗震加固技术上 我国远落后于西方发 达国家 笔者认为我们应充分吸收国外已有的研究 成果 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相关标准 针对我国桥梁 的实际情况 开展必要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工作 以尽快提高我国桥梁抗震加固的技术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郑 罡 唐光武 兰海燕 等 桥梁抗震性能评定文献综 述 J 公路交通技术 2005 5 2 美国加州运输署 加州抗震设计规范1 2版 M U S 美国加州运输署 2002 3 中国铁道部 TB 10116 99 铁路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 技术规范 S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4 中国建设部 JG J 116 98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5 中国建设部 G B 50223 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CU护理查房实施指南
- 住院医师年终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
- 年终研发人员工作总结
- 越南地区课件
- 赵州桥讲解课件
- 走进故都北京课件
- 资料员安全教育培训心得课件
- 诸暨市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能力测试B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专题02 文言文概括分析与概述(教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与概述宝鉴
- Unit3HolidayFun(Storytime)(课件)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人工智能创新实验教程 课件 第15章 VGG16网络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机电设备安装材料采购流程及计划
- SYT 7653-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耐蚀螺栓连接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幼儿园领域课程指导丛书:幼儿园美术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
- 贷款营销思路及措施
- 粤绣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高速公路施工方案安全评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