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doc_第1页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doc_第2页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doc_第3页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doc_第4页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姓 名: xxx 专业班级: 交通1304 学 号: 130240214 指导教师: 杨旌 目录1.基础资料整理41.1道路基本条件42.路段交通设计62.1道路横断面设计62.2人行道宽度设定72.3非机动车道宽度设定72.4机动车道宽度设定72.5分隔带设定82.6路拱设定82.7超高设定82.8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82.9车道数确定93.非机动车道设计113.1设计原则113.2宽度设定123.3隔离措施124.路边停车设计124.1路边停车位置选择124.2车位排列设计134.3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计145.与公共汽车交通相关的交通设计145.1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145.3交叉口附近公交站点的位置选择166.交叉口交通设计186.1交叉口几何尺寸186.2交叉口视距分析186.3行人过街设计196.4行人过街横道宽度设定196.5进出口道设计196.6车道展宽段及渐变段设计207.交叉口交通标线、交通岛设计207.1交通岛设计207.2交通标线设计228.设计方案总结239.路段设计方案总结239.1通行能力及饱和度239.2延误及服务水平2310.交叉口设计方案总结2411.参考文献2412.附图.251.基础资料整理1.1道路基本条件表1-1 道路几何条件项目单位道路名A路B路道路等级快速路次干路断面形式四块板三块板设计车速km/h80km/h40km/h设计车辆车种小汽车小汽车红线宽度m5535车道数车道64车道宽m3.753.75中央分隔带宽m60机非分隔带宽m20非机动车道宽m6.255人行道宽m55表1-2 交叉口几何条件项目单位进出口方向ABCD进口道出口道进口道出口道进口道出口道进口道出口道道路等级快速路快速路支路支路快速路快速路支路支路断面形式四块板四块板三块板三块板四块板四块板三块板三块板设计车速km/h80km/h80km/h40km/h40km/h80km/h80km/h40km/h40km/h设计车辆车种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路幅宽度m5555353555553535车道数车道66446644车道宽m3.753.753.753.753.753.753.753.75车道功能划分中央分隔带宽m66006600机非分隔带宽m22002200非机动车道宽m6.256.25556.256.2555人行道宽m555555552.路段交通设计2.1道路横断面设计此次设计的是主干道与次干道平面交叉,南北向为A路,东西向为B路。A路的道路规划红线为55m,设计车速80km/h,B路的道路规划红线为35m,设计车速40km/h。下图为A、B两路的横断面设计:2.2人行道宽度设定 根据路段设计中的相关规定,人行道最小宽度为1.5m,通行能力为2400人/(m*s),以及道路设计规范中人行道最小宽度的相关规定,将人行道宽度设定为4m和3.25m。2.3非机动车道宽度设定非机动车道单向行驶最小宽度为1.5m,有分隔设施时自行车单车道路段可能通行能力为2100辆/(h*m),所以将A路的非机动车道宽度设定为6.25m,B路的非机动宽度设定为5m。2.4机动车道宽度设定机动车道的宽度最小为3m,最大不超过3.75m,对于靠近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或人行道的机动车道,其外侧应有不低于0.25m的安全距离。所以此次设计中城市快速路车道宽3.75m,按设计速度为80km/h可知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1640pcu/h;次干道机动车道宽3.75m,按设计速度40km/h,可知,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1550pcu/h。2.5分隔带设定城市快速路及设计车速不低于80km/h的主干路上,应设中间分车带以分隔对象交通。中央分隔带一般与绿化带结合布置,宽度1.5-2.5m,考虑远期发展,宽度不宜小于2m,但不宜大于4-6m;分隔带绿化应以花草和低矮的灌木为主。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两侧带最小宽度为1.0-2.25m。基于以上的要求,将A路的中央分隔带宽度设定为6m,机非分隔带宽度设定为2m,对于次干路B,中央分隔带不设绿化,用分割栏分割,因此宽度设为0.5m,机非分隔带宽度设定为1m。2.6路拱设定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路拱的形式采用折线形。行车道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人行道做成向行车道倾斜的拱形。本设计中行车道和人行道横坡度统一取1.5%。2.7超高设定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合理地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由于本设计中A路设计时速为80km/h,B路设计时速40km/h,最大横坡度为2%。2.8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 基于对主干道道路等级较高、交通量较大及道路断面形式的特点考虑,将A路设计为四块板的形式,此横断面有如下特点:(1)有非机动车专用车道,消除了机非之间以及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干扰,非机动车行驶安全,但交叉口处混合交通问题却很突出;(2)相向机动车流分隔行驶,基本消除对向机动车流干扰,机动车行驶车速较高。B路设计为三块板的形式,此横断面有如下特点:三块板采用机非分隔带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分开,解决我国城市交通中的一个最大的交通矛盾,即机、非相互干扰的矛盾,对城市交通安全有利。另外,在分隔带上进行绿化,有利于夏天遮阴防晒、减少噪音、设置公交车站和布置在照明等。道路断面形式我国城市道路按等级可分为五个等级: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生活区道路。主干道A路四块板划分为:4m人行道*2+4.5m非机动车道*2+2m机非分隔带*2+3.5m公交专用道*2+3.5m机动车道*6+3m中央分隔带次干道B路三块板划分:3.25m人行道*2+3.5m非机动车道*2+1m机非分隔带*2+3.5m机动车道*6+0.5m中央分隔带2.9车道数确定主干道A路:设计年限末 非机动车道:设计年限末计算可能通行能力:根据规范查得,城市主干道道路V=40km/h,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若没有观测值,采用建议值,查规范 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分类系数:主干道为0.8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的车道折减系数为,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为,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交叉口影响交通能力的折减系数:此处取平均距离为500米由规范得27.5s可计算得则第一车道的通行能力:设8个车道时所以取6车道 n=6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大汽车与小汽车混和通行时的车道宽度为3.75m, 小汽车通行的车道宽度为3.5m.两侧的路缘带宽度为0.25m。人行道的设计:此城市为大型城市,拟定设计初期单向高峰行人通行量为5。则第十五年末的通行量为: 城市主干道级道路的一条人行道的可能通力为:。其折减系数为,则一条人行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则人行道数为:。由规范得城市主干道级道路一条人行道的宽度为。在此处取人行道总宽度为4m。拟定为四幅路,机动车与机动车道采用隔离带分开。整个机动道宽为:3.58=28米;机、非动车道隔离带的宽度为2m,中央分隔带为3m。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人车互不干扰,人行道一般高出车行道左右,此处设计为0.2m。次干路B:设计年限末非机动车道:设计年限末计算可能通行能力:根据规范查得,城市次干道道路V=30km/h,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若没有观测值,采用建议值,查规范 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分类系数:次干道为0.85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的车道折减系数为,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为,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交叉口影响交通能力的折减系数:此处取平均距离为500米由规范得27.5s可计算得则第一车道的通行能力:设6个车道时所以取6车道 n=6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大汽车与小汽车混和通行时的车道宽度为3.75m, 小汽车通行的车道宽度为3.5m.两侧的路缘带宽度为0.25m。人行道的设计:此城市为大型城市,拟定设计初期单向高峰行人通行量为5。则第十五年末的通行量为: 城市次干道级道路的一条人行道的可能通力为:。其折减系数为,则一条人行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则人行道数为:。由规范得城市主干道级道路一条人行道的宽度为。在此处取人行道总宽度为3.25m。拟定为三幅路,机动车与机动车道采用分隔栏分开。整个机动道宽为:3.756=22.5米;机、非动车道隔离带的宽度为2m,中央分隔带为0.5m。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人车互不干扰,人行道一般高出车行道左右,此处设计为0.2m。3.非机动车道设计3.1设计原则保证非机动车通行的安全性、连续性、避免与行人、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3.2宽度设定非机动车道宽度可参考单车道宽度的整倍数值,单向行驶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m。根据非机动车高峰小时交通量和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来确定非机动车道的条数。自行车道单车道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辆/(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辆/(hm)。三块板或四块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上,如有蓄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或允许机动车顺向行驶一段距离,则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适当加宽。3.3隔离措施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可以用绿化带、栅栏或仅用划线的方法进行隔离,尽量避免机、非混行。如果人行道宽度足够大,可以让非机动车上人行道行驶,宜用绿化带或不同铺装将人流和非机动车流隔离。因此,对于本次设计,城市快速路A非机动车道宽6.255m,机非分隔带2m,次干路B非机动车道宽3.75m,机非分隔带2m。4.路边停车设计 路边停车设计通常占用一部分机动车道、慢行道(或巷道)或人行道。4.1路边停车位置选择某点能否允许路边存车,取决于该处的道路条件及行车与存车需求的相对重要性,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原则:(1)在交通性干道、需要整宽都用于通车的道路上,应禁止路边存车;(2)在住宅区、办公中心、商业区等,需要大量存车地区,尽可能提供路边存车空间;(3)在市中心区,除尽可能在路边划出允许存车的地点外,尚必须再存车时间上加以严格控制,以提高这些存车地点的存车周转率;(4)在两交叉口距离较近的情况下,设置路边停车的车位要保证不影响交叉口排队;此设计中两交叉口间距离D=500m,L1=50m,L2=50m,d=D-L1-L2=400m。D大于20m,所以次干道可以设置路边停车位,快速路不允许设置路边停车车位。4.2车位排列设计路边停车车位应用标线划定,其排列方式有平行式、斜角式、垂直式三种。路边停车基本车位排列及其车位数计算方法如下:因为设置在路边为了尽量小的影响行车,故选择平行式停车。具体设计见下图。对于非机动车,一般路段上应采用分散式停车方式。有行道树时,利用树间空当来布置非机动车停车区;无行道树但人行道较宽时,可在有停车需求的范围内划定非机动车停车区,并设置停车标志、标线。车位排列方式的选择,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主要有垂直式、斜列式两种,本设计中采用推荐的斜列式车位排列。里用行道树空当来布置斜列式自行车停车位的示意图,如下图。4.3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计出租车临时停靠点的设置应以保证不同交通流的安全为前提;同时,不能严重影响其他车辆的通行(尤其是公交车辆)。在旅馆、百货公司、交通枢纽点或其它较大型的人流集散点附近,可设置出租车临时停靠点,停车车位尺寸2.2.2所规定,车位排列一般采用平行式。如果附近设有公交停靠站,则出租车临时停靠点应设在公交停靠站的上游至少50m处。具体设计见附图交叉口设计图。5.与公共汽车交通相关的交通设计5.1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1)对机非混行道路或机动车专用道路,局部压缩人行道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2)机非混行道路,利用人行道多余宽度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3)沿机非分隔带设置公交停靠站,在分隔带宽度4m时,港湾式停靠站设置如图一所示;在分隔带宽度4m时而人行道有多余宽度时,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方法如图二图5-1 沿非分隔带设置的港湾式停靠站形式一图5-2 沿非分隔带设置的港湾式停靠站形式二(4)当人行道或者非分隔带宽度不足,而机动车道宽度又较大时,可以通过适当压缩机动车道、便宜道路中心线来设置外凸式港湾停靠站。此次主干道公交停靠站采用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如下图:5.2沿车行道分隔带设置方法 沿车行道分隔带设置公交停靠站,这种布置方式,停靠的公交车辆对非机动车影响较小,但乘客需要横穿非机动车道,影响非机动车道的交通,适用于三幅式道路,采用这种方式,布置站台的分隔带宽度宜不小于1.5m,站台长度视停靠的车辆数而定。5.3交叉口附近公交站点的位置选择在公交出行的起点和终点,乘客一般要通过步行或者自行车到、离公交系统公交停靠站的设置应使乘客步行和骑行时间最短。显然,交叉口是各个方向人流汇集和分散最为便捷的地方,因而交叉口附近是公交站点布置的理想位置。一般规定,在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应设置在交叉口50m以外处;对于新建、改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应设置平坡处或者是坡度不大于1.5%的坡道上,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坡道最大不得超过2%。下面,对在交叉口下游和上游的公交站点设置分别进行说明。(1)在交叉口下游(出道口)设置公交站点在下列情况下,优先考虑在交叉口下游设置公交站点:a.存在视距问题;b.机非混行的道路,公交车频繁使用右侧非机动车道;机非分隔道路或机动车专用道路,右侧机动车道不是公交车专用道,机动车高峰期间公交车频繁使用外侧机动车道;c.机动车高峰期间上游右转车流量超过250辆/h;d.公交车为左转的情况。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下游时,离开(对向进口道)停车线距离按如下原则确定:a.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停靠站必须在视距三角形外(包括车站内同时停放的最大车辆数);b.下游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应设在右侧车道分岔点向前至少15-20m处;c.在新建交叉口,且非港湾式停靠站的条件下,按道路等级:主干道上距停车线至少80m;次干道距停车线至少50m,支路至少30m。在交叉口上游设置公家站点下列情况,优先考虑在交叉口上游设置公交站点:a.公交流量大,车辆停靠不产生冲突与危险;b.右转车道公交车占主要比例。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上游时,离开停车线距离按如下原则确定:a.边侧为拓宽增加的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车道分岔点之后至少1520m,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站台长度后做一体化设计。b.边侧无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位置应在外侧车道最大排队长度的基础上再加1520m处,停靠站长度另外确定;c.对新建交叉口,且非港湾式停靠站情况,按道路等级:主干道上距停车线至少100m;次干道至少70m,支路至少50m。在主干道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道路上,公交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本次设计中机非分隔带宽度为2m小于4m,沿机非分隔带设置的港湾式停靠站形式见下图。6.交叉口交通设计6.1交叉口几何尺寸交叉口几何尺寸数据见表1-2。交叉口道路相交最小最小曲线半径见下表。表7-1 交叉口相交道路最小圆曲线半径(m) 设计速度(km/h)403020主要道路一般值603015极限值502512次要道路301515表7-2 分道转弯式交叉口最小圆曲线半径(m)右转弯车速(km/h)4035302520最小半径一般值6050352515极限值50403020126.2交叉口视距分析交叉口范围内道路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曲线半径应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交叉口平面设计中应考虑交叉口视距要求,交叉口转角部分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于1.2m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停车视距可按下式确定。图6-1 十字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图6-2 X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车辆由路段进入交叉口进道口车速降低,交叉口设计车速需要视车流行驶方向而定;进道口直行车设计车速一般取路段车速的0.7倍,左右转车辆的计算车速取路段车速的0.5倍。本设计中路段设计车速为40km/h,交叉口设计车速为0.7倍路段车速为30km/h。右转车道和左转车道为路段车速的0.5倍为20km/h。S停约为主干道57m,次干道30m。6.3行人过街设计路段行人过街横道的设计既要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又要尽量减少行人过街对车辆通行的干扰。行人过街横道的设置应在整条道路上做整体布置。一般在交叉口应设置行人过街横道,然后根据交叉口间距等情况,考虑路段中间是否必须且可能增设行人过街横道。在主干路和次干路的路段上,行人过街横道间距宜为250-300m。在信号控制交叉口附近必须设置行人过街横道时,宜对其实施信号控制并与该交叉口进行协调控制。6.4行人过街横道宽度设定行人过街横道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3.0m,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人过街需求和行人过街横道设计通行能力适当增加,增加幅度以1m为单位。行人过街横道可能通行能力为2700人/(绿灯小时*m)。本次设计中,交叉口见距离为400m,略大于250-300m的范围,故不在路段中再设置行人过街横道。行人过街横道宽度采用3m。6.5进出口道设计一般在交叉口附近,为了增设车道,有必要对交叉口进行拓宽。可以通过撤去、缩小或移设中央分隔带;缩小单车道宽度;缩小自行车通行带、人行道宽度等方法来进行。进口道每条车道的宽度可以较路段上略窄,出口道由于车速较进口道高,其宽度应较进口道宽,具体见下表。项目进口道出口道设计宽度(m)2.753.2533.5本次设计中,A路的进口道均增加一个车道,每个车道宽3.25m,缩小中央分隔带2.25m,出口道每个车道宽为3.5m;B路的进口道未增加车道,借用出口道一个车道为左转车道,每个车道宽3.5m,中央分隔带0.5m;出口道车道宽度为3.5m。6.6车道展宽段及渐变段设计在做进口道设计时,右转车道宜向进口道右侧(靠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一侧)展宽,左转车道宜向进口道左侧(靠路线中心线一侧)展宽。进口道长度由展宽渐变段长度和展宽段长度两部分组成。无交通流量数据时,新建、改建交叉口进口道长度可参照下表。本次设计中,是主干道和次干道相交,为主-次交叉口,查规划平面交叉口应用类型可知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的交叉口类型为A型交叉口展宽及信号控制交叉口。展宽段长度设为80m,展宽段渐变段长度为30m。7.交叉口交通标线、交通岛设计7.1交通岛设计交通岛不应设在竖曲线顶部。交通岛在施工前宜先用标线画出,实施一阶段后,按实际车流行驶轨迹进行调整,再做成永久性的实体交通岛。交通岛面积不宜小于7.0m2面积窄小时,可采用路面标线表示。导致交通岛边缘线性为直线与圆曲线的组合,其偏移距、内移距及端部圆曲线半径如图8-1所示,最小值可按表8-1取用。导流交通岛各部分的要素见图8-2,最小值按表8-2取用。导流交通岛可兼作为行人过街安全岛使用。交通岛端部应醒目明了,并在外形上能诱导车辆前进方向。楔形端部应做成圆形;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