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级工程师考核试题.doc_第1页
B级工程师考核试题.doc_第2页
B级工程师考核试题.doc_第3页
B级工程师考核试题.doc_第4页
B级工程师考核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门: 姓名: 日期: B级工程师考核试题(总分200分)一、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对于馈线长度较长的站点,使用24dB增益的塔放并不一定会比12dB增益的塔放带来更大的上行覆盖改善(假设这两种塔放的噪声系数是相同的)。(X)2、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馈线长度越长的情况下,应用塔放带来的上行增益是越大的。()3、 在基站配置有塔放的情况下,同样的底噪抬升限制,要求直放站上行增益更低或基站与直放站间距离更小。(X)4、 直放站的输出频谱应当接近基站的输入频谱。如果直放站的输出频谱特征不理想,带外抑止能力不足,会形成较大的带外辐射,从而出现干扰。()5、 光纤直放站不但可以使用单模光纤,而且还可以使用多模光纤。(X)6、 在CDMA系统中,242-1的PN序列在前向信道它用于区分不同的移动台,在反向信道它用于信号的保密。(X)7、 带外抑制是表征直放站对偏离指配频率有效占用频段范围以外的信号的抑制能力。()8、 杂散发射反映了直放站在带内及带外底部噪声的影响程度。()9、 低噪声放大器位于接收机的前端,要求噪声越小越好,它一般为频带放大器。()10、在CDMA系统中,若搜索窗太小,移动台搜索不到窗口外的导频,造成强干扰。()二、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室内分布式系统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 A )传播模型进行室内覆盖的链路预算。A、Keenan-Motley B、Asset标准传播模型C、Cost231-HataD、自由空间传播模型2、某一光纤全向站,周围并未阻挡,但开通路测发现基站近端与远端信号正常,但中间区域信号反而较弱。产生此此问题的原因是(A)A、天线主瓣与旁瓣之间出现的零点B、天线故障C、功率设置不合理D、此区域正好是动态功控作用的区域3、GSM系统中,对载干比的要求是:(ABC)A、同频载干比:C/I9dB;工程中加3dB余量,即C/I12dB;B、邻频载干比:C/I9dB;工程中加3dB余量,即C/I6dB;C、载波偏离400KHz时的载干比:C/I(载波/干扰)41dB;D、载波偏离400KHz时的载干比:C/I(载波/干扰)61dB。 4、假设CDMA基站接收机噪声系数NF=4dB,则基站接收机1.23MHZ基底热噪声是:(C)。A、-113dBm B、-110dBm C、-109dBm D、-121dBm 5、导频信道具有的功能有(ABCD)A、 移动台用它来捕获系统B、 提供时间与相位跟踪的参数C、 使所有在基站覆盖区的移动台进行同步与切换D、 用于扇区或基站的识别6、在直放站工程中,下行信号会对基站产生干扰(下行干扰上行),主要原因是(C)。A、下行信号太强。B、下行交调产物串入上行。C、下行信号强但还是弱于上行信号。D、上、下行不平衡。 7、关于光纤直放站的站址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为了避免直放站与施主基站之间电波传播损耗有较大的波动,要求直放站与施主基站之间能够满足视距传输;B、天线附近没有除施主基站外的较强同频载波存在,避免直放站放大多个小区的信号; C、该站址与施主基站之间的光纤传播延时必须满足要求,具体要求取决于光纤直放站对拉远距离的支持;D、不能靠近湖泊、河流等水域; 8、CDMA系统中,反向功控可以有效克服(A)。A、远近效应B、码间干扰C、白噪声干扰D、邻小区干扰9、下面关于塔放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由于塔放的使用,允许天线与机柜的距离适当增加,降低了选址难度。B、由于塔放的使用,增加了塔放成本。但是扩大了基站的覆盖范围,节省了站点数目和机房费用。C、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D、在工作环境恶劣,导致如环境温度有时会超过塔放允许的工作范围时不使用塔放。10、在馈线损耗较大的情况下使用塔放,会对下行容量有一定的降低,主要原因是: (C)A、小区覆盖半径的增加;B、业务下行发射功率的增加;C、下行耦合损耗的增加;D、外界干扰的引入;11、发射机发射时的互调产物属于(A)。A、杂散发射 B、带外发射 C、无用发射 D、带内发射 12、使用CDMA直放站需要考虑的哪几个搜索窗(ABCD)。A、接入信道搜索窗宽度B、反向链路业务信道多径搜索窗宽度C、激活导频集搜索窗宽度D、邻域导频集搜索窗宽度13、掉话次数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项?(ABCD)A、无线掉话 B、BSC间切换掉话 C、BSC内切换掉话 D、小区内部切换掉话14、CDMA导频512个PN码相互之间的最小间隔是(B)chip。A、32 B、64 C、128 D、25615、在路测过程中,发现邻区显示窗上有一个小区始终排在第一为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都比当前小区电平高出5-8dB以上而未触发切换,可能的原因有(ABCD)。A、该小区没有被定义成服务小区的邻区B、该小区的层级优先级比较低C、目标小区话务负荷较重D、由于功控原因,服务小区电平较低但其路径损耗仍低于排在第一的小区三、 填空题(每分0.5分,共25分)1、 3G移动通信系统的三个国际标准是WCDMA、CDMA2000、 TD-SCDMA。2、 中国3G频谱规划中,工作频段为FDD方式时上行为19201980MHz,下行为21102170MHz;TDD方式时工作频段为18801920MHz和20102025MHz3、 跳频方式按时域通常分为帧跳频与时隙跳频两种,按实现方式通常分为基带跳频 与射频跳频两种。跳频的具体作用主要是频率分集与干扰均化 作用。4、 导频污染可分为导频强度污染和导频相位污染两类。5、 引起软切换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一、资源分配问题,二、切换信令问题。6、 通常C网与G网基站间的干扰有三种,分别为互调干扰、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7、 直放站自激的影响主要有:一、一、严重干扰基站,二、直放站的前级拥塞,三、烧毁直放站的功放,四、信号失真等。8、 移动通信的干扰主要有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互调干扰、外来电波的强烈干扰等。9、 我公司直放站等系列产品输入端不烧毁电平为13dBm。2W干线放大器一般输入电平控制在0dBm左右,5W干线放大器输入电平应用控制在-18dBm之内。10、TA在GSM系统中被称为时间提前量,考虑到海域覆盖,通常在GSM系统中通过减少每载频所容纳的信道数来获得较大的保持时间。这样定时提前编码将会增加一个突发脉冲的时长,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变为120Km。11、通常导致掉话的原因有:一、弱信号掉话,二、质差掉话,三、切换掉话等。12、互调失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信号丢失、虚假信道繁忙、语音质量下降、系统容量受限。13、CDMA直放站工作频带内互调产物9kHz1GHz -36dBm,带内杂散发射限值-13 dBm (30kHz测试带宽) 。14、软切换具有许多优点,主要有:一、话音质量得到改善;二、手机干扰得到控制;三、掉话率得到降低;四、容量和覆盖范围得到提高。15、GSM提供5种技术来克服多径衰落,它们分别是均衡技术、分集技术、跳频技术、交织技术及信道编码技术。四、看图填空题(17分)1、该图为我公司CDMA路测软件界面中的部分界面,请在图示的方框中填写各对应参数代表的具体含义。(每空1分,共6分)导频检测门限移动台启动切换去掉计时器候选集与激活集比较门限去掉计时器激活集搜索窗两个同为114PN码的原因:属多径信号。2、下图为CDMA系统软切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填空。(每空1分,共11分)导频强度tT_DROPT_ADD(4)(5)(6)(7)(1)(2)(3)图示中,激活集:包括(3)至(7);候选导频集:包括(1)至(3);相邻导频集:包括(1)前与(7)后;剩余导频集:包括其余全为剩余导频集。根据图示,列举其软切换的整个过程:第一步:当相邻集或候选集中的某一个导频的强度超过T_ADD时,移动台会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PSMM,并且把该导频纳入候选集;第二步: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切换指示消息HDM;第三步:移动台将该导频纳入激活集,并且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HCM;第四步:当该导频的强度低于T_DROP时,它所对应的切换去掉计时器T_TDROP开绐启动;第五步:当切换去掉计时器期满溢出时,移动台向基站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PSMM;第六步: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切换指示消息HDM;第七步:移动台将该导频从激活集移入相邻集,并且向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消息HCM。五、问答题(17分)1、简要说明塔顶放大器的作用。(5分)参考答案:1、它通过低噪放大器将接收的信号电平放大,从而减少BTS和天线间的馈线损耗,2、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3、增加上行链路信号的传播距离4、允许发射机输出更大的功率5、提高覆盖范围。2、直放站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低噪放,请问低噪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若不采用低噪放,对直放站会有什么影响?(6分) 参考答案: 低噪放的作用:小信号放大、低的噪声系数(3分) 若不采用影响(3分)3、C网移频直放站取基站2小区信号,直放站的覆盖区与宿主基站2小区有重叠覆盖,在重叠的覆盖区里,基站是不是把直放站的信号当成多径信号来解调?这种重叠区域多了,会造成什么影响?(6分) 参考答案:1、直放站的信号对于基站来说是当作多径信号来解调; 2、除干扰之外,还会有时延问题。当直放站的覆盖区和基站的覆盖区同一信号时,手机接入时基站估算的RTD有较大变化,必须开有较大的搜描窗口,这导致了该施主基站总体系统负荷加大,因此使得手机或基站的解调时延都有比较大的变化。4、常见的掉话类型有几类?在室内覆盖系统设计中,如何从设计的角度避免以上几类掉话的产生?(10分) 参考答案: 常见的掉话可以分为:干扰掉话、覆盖掉话和切换掉话等(5分)1) 干扰掉话分为上行干扰与下行干扰2) 覆盖掉话主要有覆盖不足与上下行不平衡3) 切换掉话可分为越区覆盖、目标小区拥塞及信令问题造成掉话。室内覆盖(5分)1) 避免覆盖产生掉话,如弱信号覆盖及覆盖盲区或死角。2) 避免切换掉话,主要防止信号外泄,做好车库出入口、大门口及电梯的切换区域的考虑。六、案例分析题(78分)1、在一个CDMA的基站下挂一个光纤直放站,在直放站的覆盖范围内,Rx和Ec/Io都不错,但是手机的Tx不好,一直都是+15左右,关闭直放站后正常。这是什么原因?(8分) 参考答案:有可能:1、直放站上行增益不够;2、基站反向业务信道搜索窗口不够,手机的多径不能被基站有效接收,造成解调不力,使得手机发射功率偏高;3、光纤直放站输入基站的上行信号传输线接头不良,造成直放站增益虽然能够达到要求,但输入到基站的信号较弱;4、直放站本身有问题;5、无线参数配置问题。6、上行存在干扰2、一个CDMA市话通的光纤直放站,现发现在该直放站覆盖的范围内手机总是信号满格,但无法打进打出,但是一关掉该直放站,手机虽然只有两格信号,但呼入呼出就很正常!试分析原因并列举解决措施。(10分) 参考答案:1、 直放站自激2、 直放站限幅3、 直放站上行干扰4、 搜索窗设置有有问题3、某地一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微蜂窝作信源,但系统开通后,经常发现微蜂窝出现拥塞,试分析产生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 室内话务量高峰期较大,现有微蜂窝无法满足当前需要;资源配置不合理(2分)2) 室内信号泄漏严重,吸收了室外的话务量。(2分)3) 微蜂窝参数设置有问题,大量吸收了室外的话务量。(2分)4、某一光纤直放站开通后,在覆盖区,手机接入网络时间过长,有时甚至达到几十秒,且接入成功率过低。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10分)参考答案:原因:1、直放站反向增益设置值不合理。2、搜索窗设置不合理3、光纤距离过长4、上行存在一定的干扰5、光纤直放站所引用扇区较忙(5分)处理方法:(5分)1)、直放站反向增益设置值不合适,通过适当调整直放站反向增益值,可以缩短手机接入时间,提高接入成功率。2)、通过适当调整基站接入参数,提高手机接入成功率。如:增大接入参数ACC_TMO,来增加移动台等待基站基站确认的时间,增大PWR_STEP,使得移动台能在更短时间内达到需要的发射功率,以接入系统,增大PAM_SZ和MAX_CAP_SZ值,增加单个探针的持续时间。5、某一直放站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前向功率放大器自动关闭现象,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参考答案:原因分析:1、直放站功率放大器过载,造成直放站前向功率放大器经常自动关闭2、直放站自激或下行输入过强造成限幅引起3、直放站本身故障处理方法:1)降低直放站前向增益值,直放站的最大设置前向增益受天线的隔离度的限制,如果为了追求最大的覆盖范围,前向增益设置过大,直放站自激。施主基站输出功率的突然放大,导致直放站过载 2)检查施主基站的输出功率平稳度6、某地一选频直放站开通后,发现如下现象:1)该站点接收信号情况较好,信号强度在-64dBm,通话质量RQ=0。2)采用手机进行拨打测试时发现:信号基本在-75dBm以上,信号覆盖情况较好,但通话质量较差,通话质量RQ基本是6或7。针对此现象分析产生此问题原因,并提供解决措施。(6分)参考答案:分析:根据以上现象分析,信号接收情况良好,基本排除施主基站问题,接收信号强度与质量均较好,基本排除接收信号的选择问题;根据手机测试情况可知,下行信号覆盖较好,可排除信号覆盖问题。因本站点选择使用的是选频直放站,话音品质差,有可能是下几种原因造成:一、载频设置或载频模块问题;二、干扰问题三、自激问题7、某联通室外直放站AC3020-G01945RA于2001年开通并运行良好,去年9月发现覆盖范围变小,维护人员用电脑调试发现输出功率显示为40dBm,频谱仪测试输出功率却只有为17dBm,请分析该点可能的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5分) 参考答案:故障原因:放大了其他频段信号。 解决方案:1) 换双工器2) 加滤波器。8、某地区用户反应,该地区手机用户接收信号正常,但经常出现无法接通和掉话现象。从现场测试的数据来看:(1) 该地区的Ec/Io较低(2) 手机发射功率较高(3) 前向误帧率FER较高(4) 手机接收功率正常(5) 本地区出现四个或更多强弱相当的导频信号。请根据以上现象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10分)参考答案:根据以上现象分析,该地区存在大量的导频污染区并存在孤岛效应,从而造成切换失败及大量掉话。解决措施:(1) 在该地区域内选择最少数量的主导频,注意要选择有邻区关系的导频(2) 增加主区域发射功率,以增强主导频的强度(3) 相应地降低其他导频的强度改变天线方位角与下倾角,降低天线高度或改用高增益、窄波瓣的天线。9、GSM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直接耦合基站时,会碰到基站机顶口为一路收发共用,一路为分集接收,理论上讲只耦合一路收发共用端口就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会碰到这样接法直放站无法开通的问题(少数),全部耦合后满足要求,试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7分)10、以下是某室内分布系统微蜂窝基站的参数表,请仔细阅读以下信息并回答问题(10分)BCF070 BTS-080 HANGZHOUHOTELCELL IDENTITY(CI)10248 (小区识别码)FREQUENCY BAND IN USE(BAND) GSM (使用频率)BS IDENTITY CODE(BSIC) (基站识别色码)NETWORK COLOUR CODE(NCC)6 (网络色码)BTS COLOUR CODE(BCC)3 (基站色码)LOCATION AREA ID(LAI) (位置区识别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460 (移动国家号)MOBILE NETWORK CODE(MNC)01 (移动网号)LOCATION AREA CODE(LAC)22337 (位置区码)CELL RESELECT HYSTERESIS(HYS)06 dB (小区重选滞后)MS TXPWR MAX CCH(TXP)33 dBm (移动台最大发射功率)RXLEV ACCESS MIN(RXP)100 dBm (移动台最小接入电平)C2 RESELECT7ON PARAMETERS: (小区重选参数)CELL RESELECTION PARAMETER INDEX(PI)Y (重选指示)CELL BAR QUALIFY(QUA)N (小区禁止限制)CELL RESELECT OFFSET(CRO) 10 dB (小区重选偏置)TEMPORARY OFFSET(TEO)0 dB (临时偏置)PENALTY TIME(PET)20 S (惩罚时间)FREQUENCIES: (跳频序列)96 103 113 121(1)该系统是中国移动的还是中国联通的?(1分)答:MNC01,该系统是中国联通的微蜂窝覆盖工程。 (2)该微蜂窝基站的 BSIC是多少?(1分) 答:BSIC=NCC+BCC,所以BSIC为63。(3)该系统将CRO设为10(单位dB),其目的是什么?(2分) 答:CRO用于小区重选,将室内微蜂窝CRO设为10目的是在空闲状态下让手机用户尽量占用室内频率。(4)在室内某点读测试手机(NOKIA6150)可得C143,则该点电平为多少?(2分) 答:由表查得小接入电平RXLEV_ACCESS_MIN为-100dBm,该点电平RXLEV=RXLEV _ACCESS_MIN+C1=-57dBm。(5)通话状态下,该微蜂窝基站采用如下切换算法:从室内微蜂窝到室外宏蜂窝:HandoverMargin(切换门限)为4dB,问在室内外信号出现哪种情况移动台才会由室内信号切向室外信号?(2分) 答:通话状态下,当室外信号比室内信号高4dB以上时才会发生切换,手机由室内频点切换到室外频点。(6)从室外宏蜂窝到室内微蜂窝:HandoverMargin(切换门限)为-5dB,将切换门限设为负值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通话状态下,当室内信号比室外信号高5dB以上时才会发生切换,手机就会由室外频点切到室内频点,即虽然室内信号比室外信号要弱,但手机选择了较弱的室内频点。设成负值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话状态下手机尽量占用室内频点。七、仪表测试题(8分)现有一台带信源的频谱仪与一只环形器,标准测试路线若干。现要求对天线进行回波损耗测试,请画出测试示意图。并说明其测试方法。参考答案:频谱仪测量方法:设置一数值(-30dBm - 0dBm)的扫频信号,输入到环行器A端,B端空载,C端连接频谱仪输入端,记下工作频带内频谱仪读数L1(全反射);然后B端接待测天馈,记下工作频带内频谱仪读数L2MAX,L2 MAX -L1即为待测天馈的回波损耗,单位是dB。 频谱仪ABCRF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