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剧亮点发声法(孙毓敏)演唱的第一要素是“发声”,但当我第一次接触京剧时,老师告诉我的只是“喊嗓子”、“没嗓子唱不了戏”。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喊嗓子”,要对着墙喊,别对着“风口”,避免“风拍了嗓子”。而“喊嗓子”很简单,就是两个音:“咿!啊!”,喊法也简单:“就是爬楼梯从矮音喊声起,一直到最高音,喊声着喊着嗓子就会好的”。学会了几出戏之后,可以找几段“白”大声念念,“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功夫到了,自然也就进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此等等 这就是我们那些文化不高,有的只会写自己名字的老先生们的喊嗓方法。我就以“此文化指导水平”渡过了这四十几个春秋。应当说由于我的不惜力,在每年完成三百五十场的大压力下,不管怎么样,我也算是落了一个“有嗓子”的旦角演员之名当年,在女生进行“练声”、“喊嗓”的过程中,我曾有过“变声期”,记得当时发胖,嗓子总出“破音”、“呃子”,像哑了一样,很不痛快。我还有过“割扁桃体”的经历,扁桃体被割后,出了“一丝细音”,但始终没有“啊”音,因此我的“啊”音一直是“又闷又糠”的。几十年来,我一直是以“咿音”为主音,对付着唱。但京剧旦行的发声与唱歌不一样,唱歌发声由音色来区分,女高音、女低音、女中音。“京剧旦行”要求发声音域最宽,高、中、低三个音域2个八度都要涉及,而音色是以“女高音”为主。于是到达中、低音域时,就必须自然进入“大嗓”真声区,我在实践中靠原有的悟性,自然地解决了大、小嗓(即真、假声)的衔接问题,所以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唱了几十年的戏,也算混过来了 而真正的明白发声的正确位置问题是在美国的一次聚会上。那时,我已是十几次参加美国的华人票房活动了,见到不少资深的票友,嗓子都不好,“不亮,没底气”,但被介绍时,都说是“已研究梅派卅年了”等等。“梅派”是以亮音著称的!他们研究了这么多年,只研究了“腔”(旋律)、研究了“味儿”,就是没研究“发声”和“用气”。因此至今仍用“程派”的脑后闷音来对付“梅派”的唱法。我替他们着急,想帮助他们,苦于找不到说明“亮音”的深入浅出的解说方法。 二找到了发声方法。 我在房内对着镜子重新审视自己的“亮音”从何而来,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不移位的明确方法。经过三天的自审研究,终于想到了一个适合老头老太太们理解的新说法。叫做“猫叫法”,且是小猫,不是老猫。“妙吆”,把此音分成两段,“妙”为“咪吆”,“吆”为“呃吆”组成,这就是被改造过的“咿”和“啊”。由于位置靠前,直达前牙际,“咪”舌头成扁平状,舌中用力向前推,气从舌的两侧射出,声音向齿上端和硬颚冲击,进入鼻腔及前脑门,这个“咪”就是最亮的“咿”。 原来的“啊”改为“呃啊”进入软颚上,打开口腔上半部的里侧。要领是:“抬软颚、立咽壁,硬舌根”。外面口形不要过分张大,具体感觉是里面打开气向后、上侧去,呈弧形状。当落音下来时,要落到真声处,同时气不可松,从头腔共鸣移至胸腔,自然衔接,大小嗓也自然连上了,听不出音区的变化,形成了自然地过渡,且声音又大又亮。 “猫叫法”的发声简易法在美国得到了初步的实践,效果不错!甚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此法在实践中必须向学生同时讲授用气的方法,就像一个“喇叭”,叫气力不足的人来吹,也同样是吹不响的!我们的声带,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那个“喇叭”,“喇叭”由一个身强体壮、底气十足的人来吹,肯定是又亮又足,这就是“用气得法”的功能。 美国的试验成功后,我又在台湾艺校对18个同学用了12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传授。最后一堂课向校领导进行“集体教学成果汇报”时,其中16人成绩明显,最突出的一名武旦,原来从不出声,被人认为是“没嗓子”的人,经这一汇报,竟被认为是可以唱“青衣”的材料,使台湾的陈校长信心倍增我的“实验田”的成功率也再一次增强了我的教授信心。 三“亮点发声法”理论的推广。 回到北京之后,我又利用观摩、看戏,十分留意地观察男生的发声原理是否与女生一样?事实证明:“原理是一样的!”只是说明和解释、指导及示范的方法是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我的不足是对真正的老生真声,自己的示范能力不够,说服力就不强了。而对女生发声似是比较有把握的。但想把过去一直延用的“喊嗓子”的陈旧观念一扫而光,又谈何容易!将不会教“发声”的老师称为不合格的老师这一观点,又如何予以确认?逼着只会教戏,不会教发声的老师去增加新的能力,又会有多大的阻力和难度?均在我的思考中。 为了提高“猫叫法”的理论技术含量,我必须把“猫叫法”改名为“亮点发声法”,并于2001年将此理论及具体使用要领制成VCD供同行们研究、借鉴和推广之用。 四气与声的正确关系。 在发声找到了位置之后,必须学会用气。有不少人,唱了多年,都不会用气。或只在发高音时,被迫用气,而在发低音时,基本是流出来的音,根本用不上气,或是多多少少的用了点气,但用得不足或找不到力点和支点,更不会及时调整同步共鸣位置。还有的人单练发声还可以找到位置,但一到正式唱起每个不同辙口的旋律时,就会出现忽亮忽闷、忽有忽无、急对忽错的不稳定现象。要想解决如上弊端,还需按照科学而正确的方法,一安一腔地来具体纠正,以克服过去多年“练习错误”的习惯势力 按照我自己实践中的体会是“气在声先,气领声走,声毕气停”。它们之间,互为作用,各有侧重。 “提着气唱”在行腔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小气口,也必须在提着气的状态下,“偷气或抢气”不可全部松下来另喘气。只能是全腔唱完,在长过门时,方能放松一下,称为暂休。 作为一个戏曲演员来说,凡是多年担任主演,每年演出几百场。每场主演在舞台上最少要连续演唱一小时卅分到两小时之间,如此大的工作量,若是发声不科学,真不知如何坚持下来的!还不是早已发生“声带小结”了吗?几十年演下来,总有它的科学道理,比起上台只唱一至两个歌曲,全长不到10分钟的工作量来说,不知要高上多少倍,难上多少倍。 全国的戏曲剧种有几百个,尤其是:梆子、京剧、豫剧、评剧等高调门的剧种,是最最考验人的声带耐受力和实力份量的难度最大的剧种之一。 可怜的是,我们的戏曲演员,由于幼小练功,忙于实践,加之文化水平所限,却总是来不及去总结我们的发声经验和科学方法,使我们的发声理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教学流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方法来加以指导。我到了戏校担任校长以来,深感此问题缺少专家和研究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为此,仓促上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师入职考试模拟题集机电工程专业知识
- 2025年医生中级专业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贸易实务初级模拟题集
- 【教案版】小学六班级上册 软式排球3
- 2025年财务管理实务操作面试技巧与预测题
- 中班找梦教学课件
- 2025年烈士纪念场所工作人员岗位胜任力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初中体育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预测题
- 2025年酒店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及面试技巧指南手册
- 儿童彩铅教学课件
- MOOC 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完整版)四年级乘除法竖式练习题(每日20题)
- 《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规程》(NB-T 32038-2017)
- 勾股定理知识点和习题(附答案)
- 充电桩或充电站日常检查表、月度检查表(BG-AQ-044~045)
- 执业医师法培训课件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模拟数学试题集
- 神经科护士的疼痛管理和舒适护理
- 2020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110kV输电线路站分册
- FIDIC国际合同条款中英文对照
- 托盘车充电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