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简单的内容也唤发出它的.doc_第1页
让简单的内容也唤发出它的.doc_第2页
让简单的内容也唤发出它的.doc_第3页
让简单的内容也唤发出它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简单的内容也唤发出它的“数学味”天润实验学校 方水华本节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的知识,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2、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发现、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开火车口答。 6个十是多少? 8个百是多少? 40是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1200是几个十?12个10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800是几个百?二、探究新知。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2、出示例1,进行教学。、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汇报。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生2:10个2相加是20。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2918(元)21020(元)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出示情境图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四、思维训练:1、校园里种了3排松树,每排10棵,还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树?2、新华书店平均每天卖出80本字典,3天后还剩260本。书店原有字典多少本?3、小亮比小树高22厘米,小红比小树矮22厘米,小亮比小红高多少厘米?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反 思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下来发现学生都能顺利地在到教材所规定的教学要求,但上下来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对“数学味”。沉下心来,我重新钻研教材,深度挖掘和加工,在后一次试教下来,自我感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每册教材中均有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这一些内容怎样才能上出数学味?希望本节课的尝试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第二次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白云悠悠,阳光柔柔,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让我们一起去游玩吧。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游乐场去玩一玩,瞧,到了,这里有一座漂亮的荷叶小桥,(出示课件:荷花池),荷叶上有算式,要同学们快速说出得数,我们就能顺利通过,有信心吗? (课件:逐一点击出现算式25 93 32 64 35), 指名生口答。(指名口答,其余的孩子当小老师判断:“过!”。师:真棒!原来荷叶上的算式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乘法,一点也难不住同学们,我们顺利通过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口算乘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师:过了荷叶小桥,我们来到了游乐园门口,(游乐场主题图P68)看,多漂亮呀,我们赶快进去吧。(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师:游乐场的游乐项目可真多呀!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自由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生自由提问(游乐场里的项目真多呀,你最想玩什么?同学们都有不同的想法,那就让我们先来玩旋转木马吧。)师:同学们的问题意识真强呀!提了这么多的问题。那我们先解决“旋转木马”的问题,好吗?(出示旋转木马图)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出示课件)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限乘9人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课件)9人坐要多少钱?),你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来吗?生:92师:为什么用乘法列式?生:有9个2师:92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师:看来乘法口诀对我们的帮助可真大!同学们玩得正开心,瞧,(课件)小芳来了,她也想来玩呢,现在有多少个人了?那10个人要多少钱了呢?怎么列式?生:102师:102等于几,你会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再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预设)生1:9218,18再加一个2就是20。(师板书:9218 18220) 师:运用以前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和他想的一样的请举手。还有不同的吗?生2:102就是2个10相加,101020。(板书:101020)师:他是转换成了加法算式进行计算。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3:102也表示10个2相加,222222222220。 师:这个算式比较长,我来写,大家帮我算。2个2等于3个2,4 个 210个2等于生:4、6、820(板书:222222222220)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生4:把0不看,1乘2等于2,后面再加0就是20。(板书:10 22)师:哦,真有办法的孩子呀,你是先把0放一边,把0前面的数相乘,算出积再把0写到积的末尾,这样也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师边说边在算式的下面标注)师:其实呀不是不看这个0,而是把0巧妙地藏在1个十里面,(课件演示)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口诀一二得二来巧妙地计算,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想出这么多方法来计算,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最快呢?师指名生说。师:看来,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最后一种算法,在后面的项目中,你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师:刚才有人说想去玩碰碰车(课件)我们班其中20人去玩,一共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生:203=师:怎样想呢?同桌互相说想法,说得认真的一组,老师请他们来展示。选择一组同桌展示师:真是会合作的同桌。我们三年级一共约有300人,(再次出示课件)都去玩碰碰车,一共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生独立列式,(3003=900)指名回答想法,把算法说给自己听一听。师:说得可真认真。我们学校全校约有2000人,你建议去玩什么项目呢?(师指名说)师:2000人都去玩,一共需要多少钱?又怎样算呢(三)快乐练习,巩固深化师:同学们会算了吗?老师准备了一些题(出示课件)指名生回答。师:刚才在计算时,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生:因数越大,积就越大。师: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都是用口诀二四得八)师:观察算式中因数和积末尾的0,你又发现了什么?是不是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呢?让我们进入一个紧张的猜0游戏好吗?(课件)淘气的桃子宝宝后面躲着几个0呢?猜对了,桃子宝宝送给你。 302=6 680=48 5003=15 2500=1 6004=24 5008=4前面两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面的让学生一起快速回答,当猜到2500=1时,学生出现争议,师组织学生争辩,从而 明白积末尾的0个数不一定和因数末尾的0的总数一样多。看来刚才的发现不完全正确,应该是在一般情况下,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接下来我们就去游乐场里轻松一下,来玩个游戏,第一个:(出示课件:打气球)你能说出气球上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个气球就被你打中了。谁想来打气球呢?(课件:气球104 3004 608 2006 20+4 810 70008 406)相机要求学生说出想法,如:204,想:二六十二,积的末尾添上一个零。师:算得可真快呀!我们进入下一个游戏,(出示课件:跷跷板)这个游戏动手不动口,伸出你的双手,看,跷跷板来了,下面老师会出现算式和数,你要快速的做出判断,如果左边的数大,你的跷跷板就怎样?右边的大呢?若是一样大呢?真是一伙聪明的孩子。准备好了吗?开始了。师:玩得有点累了,也口渴了。我们去买水喝吧。(出示课件:买水图)一箱水有20瓶,3箱这样的水,够我们全班同学喝吗?先自己想一想,有困难的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指名生回答师:同学们可真能干,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老师这有道思考题,如果你能解决,还可以得到礼物哦。(出示课件)先想一想,再在纸上写一写。如果你的想法和彩条后的一样,会有意外的惊喜哦。(生写的和彩条后的算式一致,就可以看到老师送的一句话)生自由在纸上写。师:“有你写的吗?”是哪一个?得到了老师的什么夸奖?(四)总结:师:这节课玩得开心吗?有收获吗?谁愿意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师:真棒啊,同学们,既玩得开心,又学得开心,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开心,鱼篓老师想告诉你们,知识,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愿大家以后都能多与知识交朋友,这样,你就和快乐交上了朋友!好吗?课后思考:如何把简单的数学内容上活,上出数学味? 这是本节课探索的根本出发点,我认为:1、 要想有数学味,就要对教材内容要有一个理性把握。教材是教学资源,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要让教材中的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需要教师多少智慧和真情的付出。2、 要想有数学味,就要在课堂练习上下功夫。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1)基本练习;(2)发散练习,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3、 要想有数学味,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托兰斯指出,要在承认儿童内有可开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