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教案之一.doc_第1页
《琐忆》教案之一.doc_第2页
《琐忆》教案之一.doc_第3页
《琐忆》教案之一.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琐忆教案 夏芳 教学目的:一、学习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培养学生以鲁迅先生伟大人格为榜样,热爱生活,坚持正义和真理。二、理解本文琐而有序琐而有纲的特点,以及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习本文在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来表现人物的写法。教学设想:一、重点:学习本文抓住几件有典型意义的琐事和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反映人物伟大品格的方法。难点:体会本文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特点。二、本文中心明确,记叙生动,一目了然,要求学生继续运用“三步精读法”学习课文,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己阅读分析。三、本文词语教学任务较重,可以在预习课文和第一步精读时(运用快速阅读方法)解决,教师在检查速读效果只要适当检查即可。教学时数: 两教时。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过唐弢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的题目和主要内容谁还记得?明确:同志的信任,文章的中心内容是方志敏烈士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在就义前托人把他用米汤写的一封信和一束文稿,交给从来没有见过面的鲁迅先生,要求鲁迅先生设法把这一束文稿转交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表示了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对鲁迅先生的无限信任,从而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的伟大品格。琐忆,是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七次谈话,通过这些日常的对话和独白,鲁迅先生深邃的思想,闪光的智慧和崇高的精神得到比较充分的显现。二、研读课文。指导学生完成第一步精读课文。1.要求学生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按快速阅读的固定程序:(一)标题;(二)作者;(三)出处和发表时间;(四)序言或学习提示;(五)基本内容及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六)中心思想及新观点、新思想;(七)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等内容进行快速阅读,快速记忆,快速理解。2.计时快速阅读完毕后,合上书,立即发下测试题,快速答题。琐忆速读测试题一、琐忆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多少岁的诞辰而写的:(参考答案附在括号内)(C)A.六十岁 B.七十岁 C.八十岁二、琐忆记叙了作者唐弢与鲁迅先生接触的几件事,其时间是:(B)A.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 B.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 C.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三、琐忆的体裁是:(B)A.报告文学 B.散文 C.小说四、选择下列黑体字的正确注音:(1)睚眦必极:A. B. C. (C)(2)众口铄金:A. B. C. (C)(3)揣测:A. B. C. (A)(4)唐俟:A. B. C. (C)五、给下列黑体词选择正确解释:(1)不期而遇:A.规定的时间 B.约定时日 C.希望 (B)(2)克己为人:A.严格限定 B.克扣 C.克服、克制 (C)(3)众口铄金:A.闪烁 B.销毁、消损 C.熔化 (C)(4)积毁销骨:A.烧毁 B.损害、毁坏 C.诽谤 (C)六、“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鲁迅先生)如何世故”,这“世故”解释正确的是:(A)A.圆滑,不得罪人 B.处世的经验 C.见风使舵七、“同学同泳,皮肉偶而相碰,有碍男女大防”,这“大防”解释正确的是:(A)A.大的明显的界限 B.大的防范 C.重要的防守八、本文围绕“横眉冷对千夫指”和“俯首甘为孺子牛”两个方面写了七件事:回忆第一次与鲁迅先生不期而遇的过程感受;关于“进化论”的谈话;讲一个要饭的想攀附阔佬的故事;给一个青年补靴;批评盲目自夸地大物博者和鼓励自惭浅薄者;建议当局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建议“我”设法出一本“官批集”,给后一代看看,我们曾经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分类正确的是:(B)A.、B.、C.、3.答题后,当堂交换核对。4.针对“速读测试题”的第八题,教师出示小黑板(内容见下),再加适当的点拨。围绕“俯首甘为孺子牛”写了四件事,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件为第一层次,表现鲁迅先生平易近人,其他三件事记叙了鲁迅先生对青年的爱护。围绕“横眉冷对千夫指”写了三件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二件为第一层次,表现鲁迅先生幽默的智慧,讽刺的威力,极端蔑视敌人,第三件为第二层次,表现鲁迅先生非凡的观察力和一往无前的彻底战斗精神。三、指导学生第二步精读课文,采用设疑议疑释疑双向活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快速阅读从开头到“全都消尽散绝了”。问:课文开头说:“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句话中“写照”与“体现”两个词的含义有什么不同?明确:“写照”就是画像,鲁迅先生给自己画了个像,是指形象而言;“体现”就是某一事物具体地表现出某一种精神,是就精神而言。问:“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这句话应怎样理解?明确:“意料之中”,作者曾写过杂文,都被叭儿狗误认为是鲁迅的作品而使鲁迅受到攻击,为此,作者心里深感不安,“想见而又不敢去见”鲁迅,一次与鲁迅不期而遇时,鲁迅果然说:“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作者认为确实要“挨他几下了”。“意料之外”,鲁迅不但没有训斥作者,反而与他亲切交谈,笑起来了,与作者原来的想法完全相反。这段文字恰当地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生动地表现了鲁迅的亲切热情,平易近人,敌人的造谣不驳自败。2.作者在谈到自己和鲁迅先生多次交往的过程中描写了鲁迅先生的肖像,即“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这段肖像描写,写出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与精神?明确:表现出一位坚定、沉着、勇敢、顽强的战士性格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问:这段白描式的肖像描写,运用移就和象征手法,借头发的形像,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它穿插在写鲁迅先生平易近人的章节中,目的是写“平易近人”,却着力写他的“倔强”,这不矛盾吗?明确:作者紧接着写道:“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就是解答,说明鲁迅先生平易近人,并不是由他个人的性格所决定的,而是由于他是站在培养同反动派进行斗争的青年力量的高度来接近、关怀青年的,揭示了鲁迅先生“俯首”精神的阶级内涵和时代特点,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3.学生齐声朗读“鲁迅先生叹息说也许还是浅点好。”问:狮子、猪、羊、小溪、烂泥塘各比喻什么?引用鲁迅先生这两段话有什么作用?明确:狮子喻强大的国家,猪羊喻弱小的国家,小溪喻青年,烂泥塘喻夸夸其谈的学者。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腐败,国力哀弱,经济落后的情况下,自夸国大是极其危险的。青年人单纯、热情,虽阅历浅薄,但积极向上,比夸夸其谈的学者故弄玄虚,借以吓人要好得多。同时,有力地证明鲁迅先生对青年谈话重在言传身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是一贯的。布置作业:1.书面完成“思考与练习”二。2.思考完成“思考与练习”四。第二教时 一、教师课前抽查学生作业,进行讲评:做卡片是一种很好的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不少专家、学者常常是运用作卡片积累材料,研究学问的。我们从中学阶段就应该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指导学生继续完成第二步精读。1.要求学生阅读“如果把这段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问:这段话分几个层次?明确: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承上启下,完成前后两部分的过渡任务。第二句话为第二层,呼应开头的误会。第三句话为第三层,对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作了总的概括分析。从“他的气度入木三分”为第四层,点出鲁迅先生进行“韧的战斗”所使用的武器是“讽刺”“幽默”。第五层到最后,指出鲁迅的杂文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转入“谈话”,引出下文。问:这一段开头“如果把这段话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文该是开始叙述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了,可是下文鲁迅的三次谈话:第一次谈话是用一个要饭的想攀附乡下阔佬的故事来讽刺国民党政府在“日本占领东北以后”,依赖美国,宣传美国将出面主持“公道”,结果被人家抛弃了的一厢情愿和奴颜媚骨;第二次谈话以禁止男女同泳来揭露国民党地方官僚的假道学的丑恶嘴脸,使我们“笑不可抑”。第三次关于“官批本”的谈话是对国民党政府惧外媚外的批判。这三次谈话都没有“横眉冷对”,这怎么理解?明确:恩格斯曾经说过:幽默是“对自己事业满怀信心和了解自己的优越性的最好证明。”琐忆作者举了一些十分生动的事例,具体表明鲁迅是怎样用讽刺的火去烧敌人,用幽默的鞭子去鞭笞敌人,显示自己对敌人的优越感和对前途的信心。鲁迅在世时,很多人说鲁迅喜欢“冷嘲热讽”。的确,“横眉冷对”就包含了对敌人最大的轻蔑和冷嘲,讽刺幽默也就是最尖锐最典型的冷嘲方式。2.指名学生朗读“攀附阔佬”“禁止同泳”两部分独白,体味讽刺、幽默的不同语气及其作用。3.指名学生朗读最后一段,问: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感激、热爱、怀念之情。三、指导学生第三步精读课文,研究文章的写法。1.本文是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什么题目取名为“琐忆”?明确:本文选择的材料,一是“小”,二是“多”,故叫“琐”;本文选择的材料,又是作者耳闻目睹、亲身亲历的事。因此叫“忆”,给人以亲切感。同时又告诉我们,本文选材的意图是以小见大,通过这些“琐”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在选材、组材上做到琐而有纲,琐而有序。2.问:文章一开头就引了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两句诗,有什么作用?明确:全文围绕这两句话写了七件事,可见这两句诗为选材定了标准,使零散的琐事有一个围绕的中心,一个鲜明的贯穿线索。作者在引用这两诗之后马上说:“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为塑造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定了基调,所以,这两句诗是全文的纲。3.本文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和抒情,在记叙中夹入一些称颂鲁迅先生的富有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请找出来,说说它的表达作用?明确:如开头引用两句诗后对两句诗的评价,起到点明题旨的作用;有关鲁迅是否“不易接近”的议论,为写第一次见面作了铺垫;对于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抒情性的议论,不仅深化了“平易近人”的内容,而且深入到有关鲁迅思想发展的探索,揭示了他“俯首”精神的阶级内涵和时代特点;第二部分开头的抒情性的议论,把对“横眉冷对”的叙述集中到战斗风格上来,并深化了对“战斗风格”的认识,然后过渡到写鲁迅先生的谈话;最后一自然段的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激、热爱、怀念之情。这些抒情议论,能使主题阐发得更集中,更明确,而且还有利于各部分的衔接和过渡,如果把这些抒情议论抽掉,全文就只剩下几件琐碎的事了。4.本文除了第九自然段肖像描写外,还有几处适当地穿插了对鲁迅的外貌和举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写鲁迅解剖自己思想变化时,穿插了肖像描写:“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方。”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青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