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 X X X X X X X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研究 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系部名称X X X X 系专业班级X X X XX 7班完成时间2013年5月17日X X X X X X X X 教务处制摘要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在我国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已成为严重困扰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问题之一。在小学教师队伍中, 城市小学主要是女教师所占比重大,农村小学则主要是男教师多于女教师,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办学规模和教师队伍性别比例虽然没有和城市农村一样极端化,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和普遍失衡的现象,大部分学校都是女教师的数量多于男教师,且女教师的人数还在逐年增多,整体来看,越靠近城市和发达地区,办学规模越大,教师总人数越多,女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也越大。男女教师的搭配不够合理,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会对教师队伍的发展和班级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面对教师队伍严重失衡这一现状,本文通过采访、调查、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和抽样调查等方式分析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的现状、影响、原因和对策建议,结合实际,找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关键词: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ABSTRACTPrimary school teachers gender imbalance is a common problem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serious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evelopment problem. In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primary school, the city is the main female male few, mainly rural primary school is more male than female, developed city and remote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gender imbalance is more serious. The school is close to the city and developed regions, the scale is big, the total number of teachers in more female teachers, the total number of teacher ratio is greater. The scale and teachers sex ratio although not extreme, but there is uneven development and imbalance phenomenon, most areas of school teachers are women teachers more than the number of male teachers, and the number of female teachers is still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sex ratio imbalance phenomenon of teachers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lso. In this paper, through interviews, surveys, data collection, data processing and sampling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gender imbalance, influence and reason and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have imbalances.Key words: primary school;teacher;sexual imbalanc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引言 1二、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现象1(一) 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普遍失衡1(二) 城乡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差距大2三、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影响5(一) 影响教师和班级的发展5(二) 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5四、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原因6(一) 个人和传统观念的影响6(二) 教师行业缺乏吸引力8(三) 分配政策和方式的影响8五、解决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对策建议8(一) 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9(二) 要提高教师行业的吸引力9(三) 教育机构要调整分配政策10六、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致谢12 III毕业论文(设计) 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分析一、引言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小学教育发展飞速,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已经开始引起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等有关部门的关注。2012年10月底,笔者在张家界澧滨小学实习已将近一个月,在此期间注意到笔者所在班级和年级的教师队伍中,男女教师人数差距都比较大。由此引发思考,通过采访教师和学生对该市其他小学教师队伍的性别比例进行了解,发现张家界市两区两县的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普遍失衡,通过采访、调查、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和抽样调查等方式来分析发现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这一现象。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不仅影响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和班级管理,还对小学生的角色认同和性格形成有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主要影响和形成原因,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适当的调整不平衡的比例现状和稳定不均衡的发展趋势。二、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分析我国男教师总人数和女教师总人数在教师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基本持平,但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差异,各地区各阶层学校的教师队伍性别比例非常不合理,大部分学校教师队伍性别比例不平衡,具体表现为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不同地区的学校性别比例构成差异大,有的女教师占大多数,有的男教师占大多数,在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已非常严重。教师队伍性别比例不合理已是不争的事实,逐渐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相关群体的广泛关注,所以对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现状的分析显得必不可少。(1) 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普遍失衡表2-1 中国2007至2010年小学女教职工数及所占比重统计(单位:人)教职工数女教职工数女教职工数占教职工总数的比重()2007 6133815 331068553.972008 6132903335116254.642009 6135536339746155.37 2010 6109847343390656.20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2007至2010年在我国的小学,总教职工数变化不大,但总的来说,教师队伍中女教职工占教职工总数的比重比较多,整体上出现了小学教师队伍不平衡的现象。根据中国教育统计网的数据也可以发现,总体来看,我国小学男教师的人数小于女教师。从发展趋势上看,20002008年,小学女教师比例都呈逐年增长的态势,男教师的人数还在逐年减少,且日趋明显。总的来说,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是很久前就出现的情况,而且越来越普遍。(2) 城乡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差距大1.城市小学教师队伍女多男少在城市,特别是市中心,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学生多,需要大规模的优质小学。现阶段,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规模的扩大,各小学的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笔者以张家界市小学为例,具体收集数据分析这一现状。地处张家界市中心的永定城区有三大小学,并且也是张家界市比较好的三所小学,分别是敦谊小学、澧滨小学和崇实小学,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都处于前列,非常具有代表性。具体数据如下:表2-2 2013年张家界市三大小学男女教师人数及性别比例(单位:人)教职工数 教师总人数 男教师 男教师人数 所占比例 女教师人数 女教师 所占比例敦谊小学 21640 18.5 176 81.5澧滨小学 21937 17 182 83崇实小学 14132 23 109 77由此表可以看出,三大小学教师有576人,男教师总人数是109,仅占三大小学总人数的19%,远远达不到一半,甚至没有达到教师总人数一半的一半,由于这三大小学地处张家界市中心且办学规模较大和办学质量较好,基本代表着张家界市城市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的现状,虽然没有极端化,但已经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笔者收集整理了2006-2009年全国城市小学教师队伍的女专任教师数相关资料,具体情况如下表;表2-3 2006-2009年全国城市小学女专任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比例统计(单位:人) 2006 2007 2008 2009专任教师数 876663 912330 917093 929281女专任教师数 692222 720183 726932 737724女专任教师占总 78.96专任教师比重 78.94 79.26 79.39从2006到2009年,我国的城市小学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数在不断增长,女专任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庞大,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2006到2009年女专任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比重分别为78.96,78.94,79.26和79,39,正在不断的增加,且趋近于80,总体来看,不仅仅是张家界的城市小学出现了教师队伍女性化的现象,其他城市小学教师队伍也是女教师偏多,出现了男教师缺乏,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2.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男多女少目前,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在不同的地区有很大的差别,与城市大规模学校相比,偏远农村地区,由于人口不集中,学生较少,办学规模也较小,很多都是复式教学的学校,整体上有比较相似的特点。首先,以张家界市沅古坪镇谢家垭乡为例,谢家垭乡的金岗小学加上幼儿班只有三个班,只有一到四年级,五六年级直接去镇上读书,一三年级一个教师,二四年级一个教师,并且一个老师教了两个班的一门课,所以只有五位老师,加上校长和公勤人员,总共才七个人,其中男性有五位,只有幼儿班老师和一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女性。其次,对张家界两区两县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在桑植县和慈利县的偏远农村小学,大部分与谢家垭乡的金岗小学相同,学校规模非常小,教师和学生人数少,且教师队伍中,大部分小学男多女少,比例严重失衡,与城市呈现相反的比例现状。在张家界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收集整理了2006-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女专任教师数相关资料,具体情况如下表;表2-4 2006-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女专任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比例统计(单位:人) 2006 2007 2008 2009专任教师数 3437614 3380811 3346665 3296824女专任教师数 1527664 1512991 1518750 1520031女专任教师占总 44.44专任教师比重 44.75 45.38 46.11由上表可以看出,并非只有张家界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出现了男多女少的不平衡现象,全国农村小学整体上也是女教师人数偏少,从2006到2009年,总专职教师数在340万左右,而其中女专职教师数一直稳定在151万多一点,占总专职教师数的比例也比较稳定,在45左右,明显的男多女少,所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也出现了失衡的现象。3.城郊结合部各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差异大城郊结合部地区的小学,基本上都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适当扩大或缩小办学规模,教师人数较多的有200多人,人数较少的只有10几个人。各学校随时间发展,呈现出了学校的地方特色和独有的特点,学校总教师人数和男女教师性别比例与之前相比处于较稳定状态,但大部分小学的教师男女比例都存在不平均现象,并且城郊结合部各小学之间相比,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的现状差异很大,有的小学男教师占绝大部分,女教师很少,而有的小学,又出现缺乏男教师的现象。笔者随机抽样调查张家界市城郊结合部两所学校,具体情况如下表:表2-5 2013年张家界市过渡地区小学男女教师人数及性别比例(单位:人)学校名称 教师总人数 男教师 男教师人数 所占比例 女教师人数 女教师 所占比例沅古坪完小 7245 62.5 27 37.5慈利金慈小学 24685 34.6 161 65.4由上表可以看出,沅古坪完小全校教师人数72,男教师45人,占多半。而慈利金慈小学有246位教师,男教师仅有85人,远远达不到总人数的一半,与沅古坪完小的男女教师比例呈现相反的现状。通过询问同学、采访老师以及数据调查了解到,张家界两区两县其他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很少有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与例举的两所学校情况相似,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是男性多于女性,就是女教师多于男教师。总之,在张家界市过渡地区的小学里,大多数学校也出现了严重的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现象,并且整体上呈现越靠近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小学,女教师人数比较多的现状。三、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影响(1) 影响教师和班级的发展教师队伍是由男女教师组成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占一定的比例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影响着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平衡发展。在女性教师多于男性教师的学校,可以集中发挥女性教师温柔细心的优点,在男性教师多于女性教师的学校,则可以集中发挥男性教师勇敢果断的优点。由于女性或男性教师非常集中,缺乏异性教师的合理搭配,教学和生活中缺少优势互补,会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提高。从而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再加上男教师在小学教育中的优势没有女性明显,相当一部分男教师会逐渐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自我评价降低,心理压力增大,工作现状与自己所期望的生活有所差距,认为自己的选择错误了,不愿意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想有所改变,想离开教师队伍,所以工作不安心,难以自我认同和完善,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不稳定,从而对教师队伍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可见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对女教师和男教师都会有影响,从而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目前,在很多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所占比例高于男教师所占比例。这样的不平衡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个班的各科老师或者一个年级的某科老师基本上都是女性,只有在体育等课才有男教师的身影,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活动中也是女性教师占主导地位,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首先,在女教师所占比重大的小学,由于女教师的性别原因,一段时期内会需要产假,当有很多女教师出现这种情况时,学校就会面临暂时性的教师短缺,需要及时的调配和安排。但教师的调动,会打乱教学秩序,增加家长的担心和班级管理的负担。待她们回来教学时,由于不了解他们最近的学习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态的跟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班级管理。其次,无论是男教师偏多还是女教师偏多,班主任和班级任课教师的性别也会趋于单一化,而管理的对象确是由男女学生组成的整体,所以班级管理过程中会缺少优势互补,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提高,造成班级管理方面的某些缺失,影响着教师和班级的发展。(二)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1. 影响小学生性格的形成 人类的大部分学习是替代性的学习, 它通常是通过观察或聆听系列来源中的榜样而进行的:现实生活中的,象征性的或者非人类的1。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社会价值观和态度,很容易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他们自己观察到的环境中的人和事有很大的模仿力,在小学阶段,教师正处于这个环境中,是学生进行观察和模仿的重要他人。所以教师队伍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男女教师因为性别差异,心理结构会有所不同,社会价值观和为人处事原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会被带入教学过程,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影响学生。但是,由于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的出现,男女学生缺少某一性别教师的影响,会使得小学生性格综合发展不平衡,所以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有着潜在的不良影响。2.影响小学生的性别角色认同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老师不光是学生的知识传播者和学习指导者,因为长时间的相处和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在情感上类似于学生生活中的父母亲人,学生习惯而且愿意听教师的话,一定程度上会因为教师肯定和鼓励的话语而暗示自己,通过符合教师的要求自我定位,所以教师对学生有非常大的示范作用,是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他人。男教师的主要优点是有魄力、有勇气、思想开阔、精力旺盛和抽象思维强。女教师的主要优点是说话温柔、耐心、细心和擅于具体形象教学,让课堂生动有趣,陶行知先生说过,女子富于感化性,能将坏男子变好,并且可以融化男子的性情与人格。女教师的阴柔性格在融化男学生暴烈性格的过程中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2。男女教师各自的优点对朝夕相处的学生的自我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无形之中会受到老师的影响,不自觉的模仿老师的行为,虽然觉得老师有时候很严厉,但还是很佩服和崇拜老师,从而期望自己也能像自己佩服的老师一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会以自己佩服的教师为榜样,要求和暗示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慢慢的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独有的心理特征。所以男女教师比例的失衡,会影响男女学生的自我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形成。四、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原因(1) 个人和传统观念的影响1.男女本身的性别差异和自我定位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点, 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3。自人类开始真正认识自己的时候,就已经通过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认同了自己的性别特征。一方面,基于男性的自我角色认同和判定,男性认为选择教师职业会缺乏社会认同,会被人看不起,普遍认为整天与孩子打交道没有意思,缺乏挑战性,没有成就感, 所以大多数男性不会选择师范院校。另一方面,基于女性的自我角色认同和判定,大多数女性会符合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以及定位,选择文科和语言类的专业,普遍习惯选择护士和教师一类的职业,从事比较稳定的工作,然后为人妻,为人母。并且由于女性从事教师职业有语言流利、情感细腻、善解人意等心理优势,常常能免除家长对女孩在道德、安全方面的担心,更是增加了女性报考师范学院和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能性。虽然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男女平等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但传统的 “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市场4。教师职业带有家庭生活的性质,将之定位于“适合女性的职业”这种客观的性别刻板印象对男女两性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普遍认为小学教师职业是需要耐心、细心、温柔的,所以男女本身的性别差异和自我定位会对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有着很大的影响。2. 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期待在学校教育中,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期待。例如,在升学方面,教师或辅导人员会更多的建议男性选择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理工类专业,对女性则建议选择人文学科、语言、师范等专业; 在就业选择方面,教师或辅导人员会建议男性选择有发展前途、有竞争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让女性不选波动大,竞争激烈的行业,选择那些所谓安逸、稳定的工作,转而选择师范院校和进入小学教学。但对于男性,男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往往比女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要低,男性如在这些以女性为主的职业中工作会被认为缺乏男子气概,因此较少选择师范院校。而选择了师范院校的男性,也会有很大一部分在大学期间认为自己不适合当老师,会有转专业的想法。并且诸多有能力的男性即使在毕业后选择了教师职业之后,也会想方设法的选择转行,在教师岗位上也不够安稳,希望得到改变,靠自己打拼来取得所谓“成就”,获得社会的认同5。所以传统观念也是导致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二)教师行业缺乏吸引力 社会职业选择会影响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社会经济对人们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经济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使职业分类更加细致,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知识能力要求较高、报酬也更加丰厚的新职业,会成为人们职业的优先选择,直接影响着男女性的职业选择6。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物价、房价在迅速上升,教师工资的上升幅度却远远低于物价、房价的上升幅度,在各个方面的待遇也跟不上市场消费水平的步伐。目前,我国小学教师待遇属于较低的行列。教职工与企业职工的工资待遇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多数事业单位或机关职工还享有许多小学教师所没有的福利待遇,小教教师工资收入过低,难以承担一个家庭的生活重担,特别是相对于男性,教师职业,工资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压力却很大,会大大降低教师这一行业对男性的吸引力,所以教师职业不在男性优先选择和具有有事的职业之内,在此情况下,男性不选择教师职业十分正常。所以教师行业缺乏吸引力也会导致小学教师队伍失衡现象的出现。(三)分配政策和方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 80年代初,属于由国家按计划分配的阶段,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中期,属于由国家包分配向市场化就业的探索过渡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分配时,由于农村学校办学经费和住宿条件不足,教育行政部门为避免女教师人身安全隐患发生,会将男性优先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所以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小学教师男性较多是有比较深的历史原因的。上世纪 90 年中后期到目前, 采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会考虑毕业生自己的选择和企业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相对来说,大部分女性会受不了苦、累和不安稳的工作环境,有意识的引导她们选择更为安全稳定的环境去工作,为了生活方便和自身安全需要,多数也不愿意到偏远农村任教,所以也会影响城乡小学男女教师的比例。现阶段,虽然国家包分配政策不复存在,但免费师范生是签订合同包分配的,而且主要分配方式是从哪来回哪去,毕业生基本都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在他们回生源地之后,本地安排工作的部门在分配教师时也会考虑到性别问题,偏向于把女性分配到城市或者较发达的地区,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就出现了现阶段城市小学缺少男教师和农村小学女教师非常多的不平衡现象。五、解决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的对策建议(一)全社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社会有一种偏见,普遍认为教师行业特别是小学教师更适合女性,认为男性当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整天和小学生在一起,会被认为没出息,形成了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性教师缺乏认同和支持。这样的社会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女两性在职业上的选择,所以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起性别平等的观念,使男性从事教师这一行业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从而从自身真正的认可自己,缓解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在全社会、全民族中树立起社会性别平等的观念,要努力发挥大众传媒的服务性作用和导向性作用,改变社会职业选择上的性别偏见,不死板的认为男性或者女性应该怎样选择,不限制和批评他们,充分肯定男教师在教育事业上的作为。逐渐扭转中国传统社会观念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慢慢的消除对男女职业选择的社会偏见,鼓励女性冲破束缚,树立竞争意识,推进两性协调发展,让男女平等和教育公平入人心。真正的实现社会对教师的正确认识,为男性选择师范专业提供可能性。(二)要提高教师行业的吸引力要解决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的现象,必须要增加教师行业的吸引力。首先,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工资待遇都是影响人们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保证在职教师继续工作和吸引更多男性从事教师行业的基础,所以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是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体现7。所以政府应该努力使教师职业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社会声望,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男性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在此基础上,可以借鉴许多国家实行的小学教师公务员制度,确立小学教师的教育公务员身份,进一步增加小学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使教师职业更具竞争力,让小学教师真正感受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幸福与尊严。如德国不仅把教师列为公务员,年薪也提高到4万欧元左右,美国一些州的教师收入在全美也排在前五位,我们可以适当的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当然,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要结合国家发展的实际,更要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8。所以可以通过提高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的男生报考师范院和更多的男性加入小学教师队伍。其次,要增加教师行业的吸引力,就必须先解决影响教师生活和工作的住房问题,使教师们能够有安稳的生活和保障,这样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政府,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各种积极的政策,尽快的提供教师住房保障,对教师的租凭和购房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减轻教师的住房压力,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使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到或超过当地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教师在刚刚进入教师岗位时,学校和政府应该给予一定金额的扶持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在建有教师公寓的学校,首先安排到教师公寓居住,使他们尽快的稳定下来,更好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建立健全的小学教师工资按时发放机制,消除负面影响,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再就是建立和完善符合教师特点的医疗、保险、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真正的解决问题,提高教师行业的吸引力,从而缓解失衡现状。(三)教育机构要调整分配政策 只有素质全面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化药房考试题及答案
- 英语完整电影教学课件
- 网络安全培训反馈课件
- 幼儿安全护照知识培训课件
- 职业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
- 职场电梯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知识产权自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防过敏食物
- 福建员工激励活动方案
- 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沪科版五四学制2024
- 2023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90.2-2002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水力发电厂生产安全性评价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同步练习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