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和绝缘体.doc_第1页
导体和绝缘体.doc_第2页
导体和绝缘体.doc_第3页
导体和绝缘体.doc_第4页
导体和绝缘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实录教材: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和绝缘体执教整理: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 施昌魏(课件背景,配以幽雅的音乐,学生自动地安静了下来。)谈话(略)轻松幽默与激情灵感往往伴随。师:大家先看这里。(出示简单的电路连接。)见过吗?生:见过。师:如果在电池盒中放入电池,灯泡就会生:亮起来。师:地球人都知道!哪位同学能够说说小灯泡为什么亮起来了?生:因为电流正在循环。生: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负极,所以小灯泡亮了。生:因为电线将整个电路形成一个闭路,所以小灯泡亮了。师:(出示电工剪刀),现在我们用电工剪刀将电路中的电线剪断,灯泡会? 生:灯泡会灭了。师:都同意小灯泡会熄灭吗?生:同意!师:我们来看看。(演示剪断电线)师:哪个同学能说说小灯泡现在为什么灭了?生:因为电流要形成一个从正极到负极的循环,现在电线剪断了,电流无法形成循环,电路就通不过去了。师:剪断以后,中间隔着什么呀?生:空气生:空气是不会让电流流过的。自评:以上环节的设计不仅复习了前几课所学的知识,而且为本课学习埋下伏笔导体和绝缘体也就是物体容易或是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道理。师:有什么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生:要把两条断掉的电线接起来。师:我们把它接一接,让它重新亮起来,好不好?生:好!(师演示把电线直接接上。)师:亮了吗?生:没亮。师:亮了吗?生:没亮(灰心地)。师:为什么没亮?生:要把电线的头接起来才能亮。生:要把里面的电丝接起来才能亮。师:这里面的叫什么?生:电丝。师:因为这里面的东西是用铜做的,习惯上人们叫它们铜丝,我们也叫它们铜丝好吗?生:好。师:要把电线里面的铜丝碰在一起,灯泡才会亮对不?生:对。师:我们来连连看,是不是这样的?(师接亮小灯泡)。师:成功了,把掌声送给他。师: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只有把里面的铜丝连起来,灯泡才会亮。生:我发现了铁能传电。生:应该是铜能传电。师:也就是说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丝可以让电流通过,外面的塑料不可以让电流通过。(课件出现概念: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讲授的形式出现,快速简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的探究活动。师:电线里面的铜丝是什么?生:导体。师:外面的塑料是生:绝缘体。师:刚才我们的电线两头隔着什么?生:空气师:空气能导电吗?生:不能。师:是生:绝缘体。师:通常情况下,空气是绝缘体。自评:在这里,概念的出现不是一种枯燥抽象的东西,它是伴随着孩子们的体验和思维理解出现的。师:出示橡皮,问: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生:绝缘体。师:到底是什么呢?说说就能算数吗?生:我们要通过实验进行检测。师:我们该怎样来检测一块橡皮呢?生:先连接好一个电路,然后把电线剪断,用电线的两头接触橡皮。生:还要把电线里面的铜丝弄出来,去接触橡皮。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一种更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请大家先用一分钟时间仔细看看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自评:检测一块橡皮是让孩子按照各自的方法去检测,只要能检测出来就可以呢?还是要求孩子学会书上的方法去检测呢?在这个问题上,我矛盾了很长时间。现在我选择了后者,因为让孩子自行选择方法去检测,从表面上看似乎更加的开放,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我们如果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个角度看,前者只是让孩子在检测中演绎自己现有的探究水平,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没有更多的收获,相比之下,定位于学会一种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意义。师:都会了吗?哪个同学能够给大家示范一下。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他有严格按照这种方法去操作吗?(生个别上台演示)师:谁能说说刚才这个同学哪些环节做的比较好?哪些环节被他忽略的?生:他第二步没有做。要把检测器的两头先接触一下,他忘了。师:你们觉得这一步不做有没有关系?为什么?生: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如果万一电池没电呢,那它就检测不出来了。师:也就是说如果检测器本身自己就有问题,它就不能去检测别人了。所以这步很重要。(课件突出显示)生:他没有把检测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面,这样做了容易忘了。师:等会儿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每个小组也都有科学文件夹,别忘了做记录哦。生:他第四步做得不错,检测了一次,又重复测一次。师:你能不能说说这里为什么要检测两次呢?生:因为万一第一次检测不小心没测出来,再测一次就更准确了。师:多测一次可以减少失误,这是做科学实验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万一出现第一次和第二次检测结果不一样,我们该怎么办呀?生:那就要再做第三次、第四次。生:他从右边的盒子拿出橡皮做了,但是没有放到左边的盘子里。师:你认为这一步重要吗?生:重要,因为万一有很多的东西要检测,而我们如果没有把检测好的放起来,就容易搞错了。自评:通过自学、个别演示、研讨评价,落实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分组实验和个别演示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后者。师:刚才这个同学的两次检测,结果出来没?生:出来了,橡皮是不能导电的。师:不能导电的我们叫它们什么?生:绝缘体。师:橡皮是生:绝缘体。师:从现在开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我们就应该直接叫它生:绝缘体。师:除了橡皮外,还有哪些物体也是绝缘体呢?又有哪些物体是导体?(生纷纷举手)师:哦,有这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呀,那我们就不一一说了。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同学们做研究。师:接下来我们的研究任务是用刚才的方法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课件出示)师:在大家动手做之前老师这里先提几点要求。师:第一,要求大家学会分工与合作。课前大家都分工好了吗?生:好了。师:在这节课里每人成员的任务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大家都明确了吗?当然各个小组也可以自己讨论制定其他科学合理的分工方式。师:第二,我们在检测每个物体时一定要按照刚才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严格检测,先预测、检测、再检测,如果不一样,还要进行第三、第四次的检测,然后才能做出判断。师:第三,老师没有给大家提供全部的25种物体,如果同学们检测好了老师给你们提供的材料以后,是不是做着瞎看呀?生:我们可以自己寻找材料做研究。比如说可以测测书包里的文具,来做实验。师:可以拔一根秀发测一测,看看他们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生笑)只要你们小组感兴趣的材料,大家都可以去试一试。自评:提供检测的物体是25种好,还是提供一部分,让孩子自行寻找一部分?教学中我只是提供一部分,让孩子自行寻找一部分。教师没有提供全部的25种物体目的有二一是培养学生自行获取实验材料的能力,让孩子研究自己所关注的、感兴趣的物体;二是课堂上开放孩子的探究空间,引发学生探究身边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孩子可以测测书包里的文具,可以拔一根头发测一测,还可以离开座位到教室周边寻找材料(注意安全),包括老师身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共享。师:小组内部如果需要交流,请控制好你们的声音,免得出现噪音。给我们的研究配上一段幽雅的音乐,因为我们这是一次集体的研究活动,音乐停下来的时候,每个小组也自觉停下来,好吗?生:好!师:请材料员取出材料,我们开始吧!(背景音乐)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组A的电路检测器断了,老师鼓励孩子自己动手修理,他们很快就修理好了,又开始检测了。组B的检测器坏了,为了快速进行研究,他们请求换检测器,老师请这组的材料员上来领取。组C同学对一角硬币是否是导体组内意见不统一,他们在预测栏的导体标上“3”,绝缘体标上“1”。组D的同学检测插头的两个金属点,发现灯泡不亮,他们讨论开来了,有个同学建议把插头拆开看看,他们征求老师的同意后,拆开的插头,他们有了很多的发现。组E同学想检测老师的眼镜,老师顿了下来音乐声停,各小组陆续停下来。师:音乐已经停了,但是我们的一些同学还没有停下来,不过我认为这还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我们每个同学的研究都十分投入,音乐停下来都没觉察到。下面各小组再用2分钟时间把刚才研究的情况总结一下,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还想研究的问题有哪些?请材料员负责整理好材料。铃声信号响起,各组又安静了下来。师:刚才的研究大家都很认真,很投入,相信每个小组都会有自己的研究发现和收获,下面我们要开一个科学报告会。在科学报告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求下面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思考别人问题。每个小组汇报完以后,我们都留一二分钟时间,给在座的听众提问。师:我们先请第三小组的同学汇报,汇报由汇报员主持,先要介绍每个成员的分工,再说说你们检测出来的情况,然后说说你们的发现和问题。第三组生:(汇报分工情况)我们检测出来是绝缘体的有布块、石头、金属调羹、橡皮筋,是导体的有金属钥匙、一角硬币、五角硬币、木条。我们的发现是铜铁做的物体都是导体。我们还像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铜铁的物体会是导体。师:下面请现场的观众提问。(生沉默,因为他们以前都没参与过这样的活动。)师:对他们检测的结果,你们觉得有问题吗?生:有。生:金属调羹检测应该灯泡会发亮的,你们刚才说它是绝缘体了。师:金属调羹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呀?生齐:导体。第三组生又测了一遍,灯泡亮了。师:别的小组都测出是导体,你们为什么会测错了呢?第三组生:我想起来了,因为我们在想金属调羹是不锈钢做的,可能是绝缘体,所以当时只测了一遍,是我们的马虎行事造成的。(生笑)生:插头应该是导体。第三组生:是绝缘体。生:不对。插头应该有一部分是导体,一部分是绝缘体。金属的部分是导体,塑料的部分是绝缘体,它和电线一样的。生:木头应该是绝缘体。第三组生:是绝缘体呀。师:你们可能检测出来了木头是绝缘体,不过刚才汇报的时候,你们的确把他它说成导体了,说明刚才这个提问的同学听的很认真。师: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研究表示祝贺。(生鼓掌)师:第二个小组开始汇报时要注意不要重复别人的内容,要提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和大家交流?第八组生:(介绍分工情况)我们小组共检测了23个物体。检测中灯泡亮的物体有15个。检测中灯泡不亮的物体有8个。我们小组预测正确的物体有23个,并没有检测错的物体。师:检测错还是预测错?第八组生:并没有预测错的物体。我们小组发现不是铁和不锈钢做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绝缘体。我们还想研究的问题是:哪些不是铁和不锈钢做的物体是导体?我们的报告完毕,谢谢大家!请现场的观众提问。师:有问题吗?生:没有。师:都没问题,我来提个问题好吗?(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第八组生:好。师:刚才你们提到不是铁和不锈钢做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绝缘体,请问你们这是在刚才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吗?第八组生:不是。师:是自己想的吗?第八组生:是平时书上看的。师:平时书上看到的或者是自己脑子中想出来的而不是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不能把它写进我们的发现中,刚才老师要求记录员要尊重事实、如实登记,就是这个道理。自评:这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的渗透。不是通过实验获得的规律即使是正确的,只能作为已有经验,而不能模糊刚才的研究。师:你们平时知道了不是铁和不锈钢做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绝缘体,有些是导体,能说的更具体点吗?到底哪些不是金属做的物体也是导体呢?第八组生:还有水,它不是金属,但它也是导体,也能导电。师:底下同学有问题吗?我们也用掌声对他们的研究表示祝贺。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每个同学又都有了新的收获,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汇报了。从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情况看,导体基本都是哪些物体呀?生:金属做的物体。师:那么其他非金属物体是否都是绝缘体哪?刚才第八组同学提出水是导体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有没有反对意见?师:你们般同学意见真统一,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好吗?师打来水,检查检测器,开始检测水。师:先预测亮不亮。生:亮。师:亮了吗?生:没。师:没亮说明这是生灰心地:绝缘体。师:水是绝缘体同意吗?生:不同意!师:为什么?生:因为老师刚才只检测了一次。自评:孩子已经自觉地理解了本课要求掌握的检测一块橡皮的过程,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实验中也都会这么做,这就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孩子在进步。师:对了,老师刚才马虎行事了,我们再测一次。亮了吗?生:还是没亮。师:还要再来吗?生:要。生:还是没有亮。师:可以了吗?生:可以了。师:刚才的检测,灯泡亮了吗?生:没有。师:水是生:绝缘体。生:导体。师:水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其实我们今天的检测器还是太简单了,这种检测器测出来灯泡亮的一定是生:导体。师:灯泡不亮的就不一定都是绝缘体。以后生活中,千万不能用这种简单工具去判断导体和绝缘体,其实我们这节课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水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需要借助一种更加先进的检测器,经过施老师最近的研究,终于做出来了,我们叫它施老师牌电流放大器,掌声欢迎它闪亮登场。师出示电流放大器:几节电池?生:两节。师:两节电池电压几伏?生:3伏。师:三伏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我们可以放心实验。师:先检测一下它到底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能不能测出导体和绝缘体。师:我们先来检测一块橡皮,亮吗?生:不亮。生:老师你应该先测一下检测器自己。师:哦,对了,通过这节课学习,很多的同学都可以当老师的老师了,老师忘了,他都能提醒,谢谢你哦。师检查检测器:有问题吗?生:没。师:下面我们来测测不锈钢调羹。亮的话,说明正宗的;不亮,就是废物一个,要扔掉。生:亮。师:再来测测一个硬币。生:亮。师:产品鉴定通过吗?生鼓掌。师:我们来测测刚才的这杯水。生鼓掌。师:再测一次。生:水是导体。师:自然界的水大都是导体。师:检测一根木条,它是生:绝缘体。师:我们把木条打湿。它会变化吗?生:变成导体。师:我们来检测一下。生鼓掌。师:以后千万不能拿它来接触电。师:还想检测什么?生:人体。(生笑。)师:这个问题提的好,人体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说说你的理由吧。生:我认为是绝缘体。生:我认为是导体,因为人会触电。如果一个人去拉触电人的手,电会传过来。师:我们也来测一测,谁愿意上来?教室沸腾,一男生上来检测,灯泡发亮,生鼓掌。师:男同学是导体,女同学呢?一女生上来检测,生鼓掌。师: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一节课过去了,在和老师说再见之前有什么话想说吗?生:老师,这节课真有意思,让我们不仅学会了方法,还大开眼界。生:老师,希望你以后还能来给我们上课。生:老师,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生:老师,我想知道你哪的,怎么和你联系?屏幕出示教师的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老师鼓励学生以后经常联系。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