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_第4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下学期陕县一高月考试题高一语文 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将第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用蓝色或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h)造 按捺(n) 拓片(t) 笑靥(yn)B炮烙(lo) 商贾(g) 饿莩(f) 栈(zhn)道C扪参(shn) 猿猱(no) 监生(jin) 迁谪(zh)D暮砧(zhn) 省(shng)识 戏谑(xu) 惘(wng)然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厮打 榫头 孽根祸胎 瘦消不堪B寒暄 崔嵬 做客他乡 懵懂顽童C宵柝 窈陷 蜂拥而来 金碧辉煌 D桌帏 敕造 恬然自安 伶牙利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_,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_,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A别样徜徉以至B别样徘徊以致C别致徜徉以致D别致徘徊以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孙悟空凭借一身七十二变的神通、如意随心的金箍棒,把天宫闹了个沸反盈天。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回大宋汴京看繁华清明张凤梅节日是人们奖给自己庸常生活的礼品。情调别致的汴京人一年中安排的节很多,尤其隆重的是“三大节”:寒食、冬至和春节。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以冬至后105天为寒食,寒食第3天为清明。由于两个节日日期太近,汴京人都是混在一起过。汴京过清明,民间有插柳、戴柳的习俗。寒食前一天称为“炊熟”,汴京城内,家家户户用面粉和红栆蒸制成飞燕状的枣馍,用柳条穿起来,插在门楣上,叫做“插柳”。这一天还要熬制杏仁大麦粥,制作馓子、麦糕、乳酪等大量食品,供寒食“灭火”后只吃冷食用。寒食节三天不许做饭,这对于常年操持家务的家庭主妇来说,无疑是一年中最得劲的日子,故民间有谚语说“馋妇思正月,懒妇思寒食”。寒食节期间,各级“公务员”也放假七天,与民同乐,汴京城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一个“黄金周”。城内城外,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上坟扫墓、踏青游玩、休闲购物的人流,孟元老用“田野如市”来形容。人们采来杂花装饰轿顶,折来柳枝垂挂下来当轿帘,然后“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在青草地上蹴鞠(踢足球),进行放风筝比赛,秋千上是沐浴春风的少女。北宋诗人王禹偁写寒食诗曰:“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寒食节灭火,到清明时需要重新取火,所以皇宫每年都要举行“颁新火”仪式。仪式之前由宫中内侍用榆木钻火,先得火者,朝廷赏绢三匹、金碗一口。唐朝时,新火只是赐给近臣贵戚,宋朝皇帝宽厚仁爱,体恤下属,赐新火的范围扩大,凡是京官,皆得馈赠。大文豪欧阳修曾赋清明赐新火诗赞扬皇恩浩荡:“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添侍臣。多病正愁饧粥冷,清香但爱蜡烟新”祥瑞的轻烟伴随着特权的荣幸,溢于言表。画家张择端倾艺术之功,将汴京清明节的繁荣热闹尽收画中,绘就了不朽长卷清明上河图。展开画卷,巍峨高耸的城楼,雄伟壮观的虹桥,舟楫相连的汴河,鳞次栉比的商铺,摩肩接踵的游人,无不演绎着汴京曾经的辉煌。5下列有关“大宋汴京寒食节”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寒食节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三大节日之一。B.大宋时寒食节在冬至后第105天。C.与清明节相比,大宋汴京人更重视寒食节。D.大宋汴京人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混在一起过。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大宋汴京寒食、清明民间习俗的一项是()A.家家户户门楣上都插着用柳条穿起来的枣馍,这枣馍是用面粉和红枣蒸制成的,像飞燕的形状。B.家家户户都熬制杏仁大麦粥,制作馓子等大量食品,用于寒食后食用,因为寒食节不准动烟火。C.汴京城内外,大街小巷,人们上坟扫墓、踏青游玩、休闲购物,非常热闹。D.皇宫每年都要举行“颁新火”仪式,“颁新火”,就是皇帝把宫中钻木所得的火种赐给京官。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家庭主妇把寒食节当做一年中最舒适的日子,因为在节日期间,她们可以不必操持家务。B.从寒食节开始,大宋汴京各行各业都放假七天,汴京城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一个“黄金周”。C.采来杂花装饰轿顶,折来柳枝当轿帘,野炊,这是大宋汴京人过清明时的场景。D.踢足球,放风筝,荡秋千。所有这些活动都被北宋诗人王禹偁写进了他的寒食诗中。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注】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堞:城墙垛口。偾军:溃败的军队。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D. 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B.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第卷(共120分)四、(2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5分)1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5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8分)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3.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4. “却疑春色在邻家”妙在一个“疑”字,请简要赏析妙在何处。(4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2)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3)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5)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6)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2)饮一口汨罗江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椎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既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16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17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答:18“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6分)答: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六、语言知识运用(14分)20下列依次在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禾木村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村庄,它依然保留着最古朴的面貌。这里有自然的山野风光,风景独特、优美。 。黄昏时候,夕阳映照着成群结队暮归的牧群,闲逸、 。俨如一个世外桃源;夜色降临,四周漆黑一片,只有天上的繁星 。A古朴的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恬静 闪烁B古朴的村落与大草原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安静 闪现C大草原与古朴的村落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恬静 闪烁D大草原与古朴的村落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体 安静 闪现21请用4个字简洁准确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4分)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者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答: 2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 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情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距离”:有实的距离,有虚的距离;有空间距离,有时间距离;有的距离需要保持,有的距离需要改变。或许你有关于距离的刻骨铭心的故事,或许你有对距离的独特感受,或许你有对距离的深刻思考。请以“距离”为话题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20122013学年下学期陕县一高月考试题高一语文评分标准1、C (靥ye烙luo莩piao砧zhen 省xing)2 C(A瘦削不堪B 作客他乡D伶牙俐齿)3、D 别致:新奇,跟寻常不同。别样:不一样的。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徜徉:安详自在地步行。以至: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4D 解析:“此时无声胜有声”本身的意思与语境不合。现在多用于形容心有灵犀,无须用语言来表达。二、5、D(A寒食节应是汴京人最隆重的“三大节”之一,不是各朝各地都如此;B东京梦华录记载大宋时期汴京人的生活,寒食节在冬至后第105天,只是大宋汴京人的习俗;C文中无据)6、D(此项所述的是宫廷礼制而非民间习俗)7、C(A“她们可以不必操持家务”应是她们可以不必生火煮饭,因为寒食节只能吃冷食,但并不代表妇女们不操持其他家务;B“各行各业”应为“各级公务员”;D王禹偁寒食诗中只写了儿童摘花、追蝴蝶、荡秋千的情景,未写放风筝踢足球的情景)三、8. C(趣:音c ,赶快 ) 9. B(是表明敌军见到花云时的畏惧心理;其实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是此句后面的文字“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仅仅“奋身大呼”不能表明什么;是表明花云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而不在表现他的艺高胆大) 10. B (花云“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不是“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时候的事,而是后来“太祖将取滁州”时的事) 11、敌人连攻三天都不能入城,就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1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抛入江中,孙氏靠漂浮的断木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孩子,一连七天都未死去。13、对比(或“反衬”)(2分,答“对偶”得1分)。表达了作者看到雨后花败的惋惜、伤感之情。(3分)14、一个“疑”字将蜂蝶拟人化,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2分)说的是蜂蝶在疑,实际上是诗人自己在疑。把惜春去、怨蜂蝶、羡邻家的复杂感情糅合在了一起。(2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大意对即可)(2分)15、(1)无以至千里 (2)可以横绝峨眉巅 (3)沧海明月珠有泪(4)无边落木萧萧下(5)同是天涯沦落人(6)申之以孝悌之义16(6分)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2、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3、屈原殉国之处。17(6分)愤世嫉俗(愤怒)、惆怅、索然(失望)18(6分)寓意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 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作用:与愤世嫉俗的屈原形成对比,以凸显屈原的高尚,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19(4分)A、E解析:A、汨罗江水的味道是苦涩的并不仅是因为江水“浑黄而不清澈”,更是因为它包含了屈原“愤世嫉俗的味道”。E、“因而决定”错了。作者结尾说“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只是牢骚话。注意文中的“说不定”。五、(14分)20、A (4分) (因上下文叙述的主体是古朴的村落,故而选“古朴的村落与大草原”,以保持上下文的恰当衔接。“恬静”,不仅指外在的安静,更指无吵闹无喧哗的美好环境、气氛、意境等,多用于文艺描写;比“安静”更符合“独特、优美”“俨如一个世外桃源”等语境,富于表现力。“闪烁”,强调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闪现”,指一瞬间出现。文段中描绘的是星光忽明忽暗的景象,应选“闪烁”。)21、(4分)示例 琴音遐想22、(6分)示例:知识就像一片海,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宽度,而在于深度。思念就像一条溪,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深浅,而在于绵延;信念就像一片林,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广狭,而在于不息。 教导就像一本书,重要的不在于它的薄厚,而在于启迪;爱心就像一杯茶,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浓淡,而在于温暖;胸怀就像一片海,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深浅,而在于包容。婚姻就像一双鞋,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华美,而在于舒适。友情就像一杯酒,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浓烈,而在于甘醇。【译文】花云,怀远人。体貌魁梧,肤色黝黑,勇猛无比。元至正十三年,他身佩宝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个奇才,就让他带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