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摘 要:行政诉讼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表明一律采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已不符合行政诉讼工作的现实需要。在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适用问题上,我们应当采用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为一般标准,优势证明标准和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为补充,结合具体行政行为种类、行政案件的性质及对当事人权益影响的大小等因素,具体确定案件的证明标准从而保证最大程度地作出正确的判断,最大程度地实现公正与效率,这样才能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有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关键词:证明标准,行政诉讼,多元化Abstract: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its own n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indicated that all uses “the case fact to be clear, the evidence is truly full” the proof standard has not met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work realistic need,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proof standards suitable question, we must use clear and the convincing standard are the general standard, the superiority proof standard and the elimination reasonable suspicion proof standard are the supplements, Union concrete administrative action factors and so on type, administrative cases nature and to litigant rights and interests influences size, determined specifically cases proof standard can guarantee the greatest degree makes the correct judgment, the greatest degree realizes can meet the modern government by law requirement like this fairly with the efficiency, is helpful in realizes judicatures fair, Keywords:Standard of Proof,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the multiplication目 录1 引言42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概念及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43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确定的基本思路531 行政诉讼案件的性质决定其证明标准532 行政诉讼的价值构成决定其证明标准633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灵活性634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审查性74 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多元化及其构建741 行政诉讼的一般标准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742 接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中间标准优势证明标准843 接近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标准9结语11参考文献12致谢131 引言证明标准,也称证明要求、证明任务、法定的证明程度或证明度等,是证据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行政程序法律制度逐渐发达,证明标准也成为行政程序证据制度的重要内容。在行政诉讼的证据问题中,证明标准的探讨是理论研究中的盲区,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并没有规定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具体证明标准。行政诉讼的事务中一直奉行“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这是一种追求客观真实的标准,存在缺陷和不足,由此在行政诉讼案件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确立科学的证明标准,尤其是从立法上明确规定证明标准问题,无疑是至关重要的。2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概念及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证明标准指证据与事实之间的联系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认定案件事实,即按照法律规定认定的案件事实或者形成一定的法律关系对证明所要求达到的程度或标准1白海珍:浅论诉讼法中的证明标准J,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03-8,第12卷第8期,33页。1。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是指在行政案件中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证明案件事实所应达到的程度,是人民法院查明行政案件事实,特别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是否能被法院支持的证据要求。它不仅涉及相关的诉讼理论和原则,同时也与诉讼实践紧密相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理解,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指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而提供的证据所应达到的证明程度;从审判人员的角度来理解,是指法官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既有的法律规定,对当事人证明的的案件事实作出必然的判断时所需要的心证标准,即法官是否形成内心确信。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 原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 原判决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3) 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在被告最后陈述后,审判长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2)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无罪判决。(3)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根据以上的规定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大诉讼法证明标准的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是,无论证明标准的表现形式如何,在立法上不可能对每一个案件的证明标准都作一一列举式的规定,只能用抽象概括的语言来作具体的表现。因此,证明标准的适用具有了主观性、内在性、易变性的特点。而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应当与案件性质及对公民法人权益影响的程度相适应,必然要建立多元化的行政证明标准体系。并且行政诉讼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证据规则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法律对达到“证据充分”的证明程度的要求在三大诉讼中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适用统一的证明标准不利于法官行政案件的审理和裁决,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重大缺陷。3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确定的基本思路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刑事、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31 行政诉讼案件的性质决定其证明标准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即行政诉讼法的证明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证明的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否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等。而刑事诉讼法的证明对象是刑事案件事实,控方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进行追诉,解决的主要是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及如何处罚,是关系到公民的人身权利、社会权利及民主政治权利的大事,后果较为严重。如果处理错误。往往是难以补救或补救也无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的证明对象是民事争议,争议的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争议多为财产性的权益,一般只涉及公民的财产权利和一些身份权利,与生命权、人身自由权、民主政治权利关系不大,影响较轻,范围有限。如果错误处理也可以获得实质性的完整的补救2白海珍:浅论诉讼法中的证明标准J,载牡丹江大学学报,2003-8,第12卷第8期,33页。2。三者相比较之下,行政诉讼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影响的严重程度要高于民事诉讼,低于刑事诉讼,既不能过于严格,也不能过低。而具体行政行为的多样性更决定了行政诉讼对象的多样性,因此,应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设立不同的证明标准。32 行政诉讼的价值构成决定其证明标准在现代诉讼中,公正、效率是诉讼必须具备的价值构成。3汪清: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J,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2,第13卷第1期,87页。3公正是类社会所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是诉讼活动的灵魂。两者最佳结合点应视案件的性质和复程度以及对当事人的利益影响而定,在兼顾公正与效益时,对二者有所侧重。在刑事诉讼中,由于涉及生命权、自由权等(即生命、自由等价值),公正在价值构成中的地位具有“第一性”,是获得效率的前提和保证,这就必然要求其具有严格的证明标准,即诉讼结果要满足很高的证明要求。民事诉讼纠纷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的冲突,解决纠纷满足权利当事人合法的利益需求(即实现公正的价值)的过程更重视效益的追求,效益价值的地位至关重要。满足公正的前提,适度降低证明标准符合效益追求的需要。行政诉讼中,公权力的过度强势性可能对私权力(即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权)造成损害,因此更强调公正价值的实现,在司法审查上将公正放在优先的位置,但为了保证行政效率,也不能单一的强调公正性。这是行政诉讼自身特有的价值构成。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相比,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还具有其独特性。33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灵活性行政管理事务专业性均较强,有时收集证据具有相当的困难性,如果所有行政案件都确定过高的证明标准,一方面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会增加行政成本,因此,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调查取证较困难的案件,可以确定较低的证明标准,而对于取证较容易的案件,则可确定较高的证明标准。并且,行政行为种类多,差异极大,不同类型的行政行为应当具有不同的证明标准。相比较而言,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强制执行案件的证明标准要高一些,行政许可案件、行政裁决案件和行政强制案件证明标准可低一些。4张显伟: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多元化初探J,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卷第4期,106页。4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行政案件的具体性质和严重程度成比例关系,案件越重大复杂,证明标准应当越高。34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审查性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明标准,既是被告履行说服责任的证明标准,也是人民法院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或合理性的证明标准。同一证明标准,对被告来说是证明标准,对人民法院来说主要是审查的标准,这是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区别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一个特点,是由行政诉讼本身的司法审查性决定的。行政诉讼的主要工作在于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法性审查为我国行政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是我国法学界的共识。学者普遍认为,“合法性审查既是法律对司法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授权,也是对司法权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限制,人民法院可以也只有在合法性审查的前提下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和制约,超越合法性审查的范围就是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司法权对行政的监督和制约就不能奏效。”5 应松年:论行政行为的司法监督J,载政法论坛1990年第6期。5为了防止行政诉讼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应当重视完善行政诉讼的合理性审查,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性的实现,这要求我们构建符合行政诉讼特点的证明标准。4 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多元化及其构建以上对三大诉讼法证明标准的归纳比较,以及行政诉讼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表明一律采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已不符合行政诉讼工作的现实需要。应当根据具体行政案件具体分析,主要证明标准为: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而产生的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和优势证明标准。6陈兴发 :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J,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卷第4期,74页。641 行政诉讼的一般标准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行政诉讼中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是指:在行政诉讼中法庭按照明显具有优势证明效力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的证明标准。其内涵主要包括:(1)行政机关认定案件事实的要点明确、清楚、具有说服力,提供的证据相对于原告的证据具有明显的优势。这里所说的明显的优势是相对于民事诉讼上的一般优势而言的。(2)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不排除存在合理的怀疑,但这种合理的怀疑不是无限度的,应当是基本的违法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合理怀疑。(3)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与其认定结论之间具有逻辑关系,即在行政诉讼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行政机关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公民的违法行为,且具有一定说服力。(4)被告提出的证据达不到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时,应当承担败诉的风险。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是行政诉讼中的一般证明标准。由于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在权利义务上的不对等性,绝大多数行政案件采用这种高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证明标准,包括行政机关适用普通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以及法律没有规定明确证明标准的案件。42 接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中间标准优势证明标准所谓优势证明标准,是指一方当事人的证据的证明力及其证明的案件事实比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证明的事实更具有可能性,相应的诉讼主张成立的理由更为充分。这里的优势是指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比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优势证明标准一般用于民事诉讼案件7李莉华:论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多元化J,载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19卷第3期,18页。7。优势证明标准的内涵主要包括:(1)证据具有的优势要达到确信的程度。这里的“优势”是以确凿的证据为基础的,是合理的,是具有一定幅度的,有利于本方当事人的确信,并使法官能在对案件的事实作出认定上被说服。(2)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比另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更具有可能性,相应的诉讼主张成立的理由更充分,其证据的证明效力更具有优势。(3)诉讼的“优势”的标准由诉讼案件的性质和诉讼结果决定。诉讼案件性质越严重,诉讼结果越复杂,对优势的要求越高。此种证明标准一般适用于涉及财产权或者人身权的行政裁决案件和行政赔偿案件。要求对原告不能太过于苛求,以便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以中间人的身份裁决两造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的行政行为。此类案件在性质上属于经过行政机关处理的民事案件,其客体是民事纠纷而非行政争议,应当适用通用的民事案件证明标准,所以采用接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优势证明标准在行政裁决案件中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行政赔偿案件的争议是双方对赔偿数额的争议,它的性质基本和民事案件相同,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事实负有证明责任,并且行政相对人对赔偿请求等同于相应的民事权利,行政相对人有权利对赔偿请求放弃、变更等处分权,因此对行政赔偿案件也应当适用又是证明标准。某些待证事实因其性质本身而难以证明的案件,比如,环境法上的未来环境影响评估的案件还有行政机关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一方面,简易程序的手续简便,速度快,行政执法人员在案件发生的当时即作出处理决定;另一方面,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案件情节简单、争议不大,没有必要提出过于严格的证明要求。占优势的盖然性标准与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和程序本身相适应。43 接近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又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标准,一般适用于刑事诉讼中,是行政相对人人身或者财产有重大影响的行政案件参照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而适用的又一种更加严格的证明标准。行政行为本身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行政手段,既包括具有一般行政行为特点的行政处理行为,也包括接近于民事行为的双方合意行为,甚至还包括一些比刑事制裁更为严厉的行政行为。所以在行政诉讼中,也应当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这里的“怀疑”是一种两可或多可的意识状态,具有正常理智的人、一般的人在选择其中一种时不能排除其他种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合理”是指怀疑需有理由而非纯粹出于想像或幻想。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内涵主要包括:(1)用于证明案件的证据均以查证属实,确凿无疑,这是对证据“质”的要求。即用于证明案件的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8朱正宏:我国行政诉讼法证明标准之构建J,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第25卷第2期,108页。8(2)合理怀疑的理由应当以相关证据为基础。案件事实均能被证据证明。(3)案件事实清楚,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足以说服法官相信违法事实的存在。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有一个前提性的条件,即必须是对行政相对人人身或财产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行政案件,因此,排除合理性怀疑标准可具体适用于下列行政案件:(1)限制、剥夺人身自由权的案件。人身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限制、剥夺人身自由权的案件基本等同于刑事案件,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案件包括行政拘留案件和劳动教养案件。我国治安拘留和劳动教养的行政处罚是由公安机关作出的。公安机关非法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仅会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名誉,给其生产生活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会严重地损害人民政府的威信。人身自由权的严重性要求公安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时,必须遵循严格的证明标准。因此,在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中,法官应当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2)适用听证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听证程序适用于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和处以较大数额罚款的案件。(3)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行政案件。对于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征收等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特点的具体行政行为要采取严格的证据确实充分标准。由于这些具体行政行为会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会产生直接的侵害,因此在证明上需要提出较高的要求以保障相对人的权益。证据确实充分标准体现了法律对待行政行为严谨的态度,对法官断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4)其他涉及对行政相对人人身或者财产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行政案件,如驱逐出境等行政行为。(5)某些人民法院作出变更判决和履行判决的案件。结 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采用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为主要标准,优势证明标准和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为补充的划分,采取这样的证明标准不仅符合我国诉讼法法律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更突显了行政诉讼法的自身特点,在实践中针对不同行政案件具体应用,有利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发挥,有利于实现诉讼的公正性,同时也符合公正与效率价值,使法官在办理案件中有章可依, 更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方便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与我国现有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相符合。因此,在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适用问题上,我们应当结合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根据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行政案件的性质及对当事人权益影响的大小等因素,具体确定案件的证明标准,从而保证最大程度地作出正确的判断,最大程度地实现公正与效率这样才能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有助于制度的完善及实现司法的公正。参 考 文 献1 张继成:“真”的有效性证明标准,载政法论丛,200510,第5期。2 汪清: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性,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2,第13卷第1期。3 张显伟: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多元化初探,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端私募股权投资尽职调查合同
- 高效新能源汽车电池短路测试仪租赁与数据管理服务协议
- 呼吸护理案例分享
- 农业循环经济有机种植大棚租赁与环保服务协议
- 海外留学生公寓微波炉租赁及使用培训服务协议
- 快速国际仲裁案件法律翻译执行协议
- 国家级文物修复中心文物保护专员全职聘用服务合同
- 食品包装模具设计版权分成及合作协议
- 重症医学100节公开课体系构建
- 招生营销培训工作总结
- 矿山矿石运输协议书
- 2025入团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疫苗管理制度
- 2024届北京朝阳人大附朝阳分校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ktv保安合同协议书
- 厦大介绍课件
- 北京开放大学2025年《企业统计》形考作业1答案
- 陕西建筑工程验收资料(A表)
- 社区共享充电桩计划书
- 南开大学-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改革新视角-2025年3月20日
- 子女过继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