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欣赏辅导.doc_第1页
文学阅读与欣赏辅导.doc_第2页
文学阅读与欣赏辅导.doc_第3页
文学阅读与欣赏辅导.doc_第4页
文学阅读与欣赏辅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阅读与欣赏辅导一, 学习目标介绍1 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英语的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通过教材的名称ENGLISH TRHOUGH LITERATURE,我们就可以明白, 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英语的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学习的途径是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人们常说,学英语有三个境界,即通过汉语学习英语的第一个境界, 通过英语学英语的第二个境界,和最后实现两种语言之间自如地翻译交换的第三个境界。许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多年后仍然在第一个境界徘徊,挣扎,仍然是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必须翻译成汉语方可理解,殊不知这种为了理解大意而进行的粗糙翻译实际上是对原文的肢解破坏,英语原文中所含的韵律节奏、感情色彩都已消失怠尽。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很难让人体会到英文自身的美,并进而对这门语言产生真正的爱的。 这门课程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能引导同学们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领会英语语言自身的魅力,引导大家从文字的每一个语言细节中去读生活的点滴,读出人物性格特点、矛盾痛苦与人生的酸甜苦。2 熟悉在风格、体裁、主题、文化背景、以及中心思想方面不同的多种文学作品。能够使用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些常用技巧(即主题思想分析、情节分析、人物刻画分析和形象语言分析)进行独立学习。我们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并不是系统的文学知识。因此大家注意到, 教材中不是以文学体裁来划分的章节,你找不到关于小说在哪一章,关于戏剧在哪一章,关于诗歌又是哪一章。我们学习的目标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同学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表达能力。那么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又需要另外一个条件,就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文学知识。“文学英语赏析”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的说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文学原著的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读及文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英语的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学及西方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阅读和赏析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二、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英语专业学生。三、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该课程是英语语言交际模块的第8门课程,共54学时,3学分,开设一学期。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要求见下表。序号内容学时教学要求第一单元引言介绍课程教学目的、目标及要求;通过阅读语言难度较低的文学作品, 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文学作品的信心;通过分析成语、报刊标题、广告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使学生认识文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A Literary FundamentalsExamples of proverbs, aphorisms, newspaper headlines, advertisementsB. Reading list1. A Test of Friendship 2. The Fairly Intelligent Fly 3. The Paring Knife第二单元文学英语简介围绕常用修辞格的介绍及词语选择与效果的分析学习文学英语的特点。介绍明喻、暗喻、拟人、重复、平行结构(排比)、反语、一语双关等修辞格;引导学生体会作家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和谴辞造句的能力。6Literary FundamentalsMetaphor, simile, personification, alliteration,assonance, repetition, parallelism, irony, pun第三单元短篇小说介绍必要的基础知识,包括短篇小说的要素(故事情节、背景、人物刻画、视角、时间架构、对话);通过对所选短篇小说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细读作品的结构;通过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片段分析、读后感想及抄录选文中的佳句好词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9A. Literary Fundamentals Plot, characterisation, setting, point of viewB. Reading list1. Time to Go2. Night3. The Sniper4. The Way Up To Heaven5. Yours6. Room for One More7. Bluebells and Autumn Leaves8. Mother9. The End of Something10. Words Long Unspoken11.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12. The Man Who Talked to Trees13. Eveline14. The Thief15. Paper Pills第四单元长篇小说进一步学习人物刻画的多种手法;进一步理解多种叙述角度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起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场景在提供历史、地理和文化信息方面所起的作用,认识场景对于理解和欣赏原著的重要性;通过对长篇小说作品(节选) 的内容解读和语言的运用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练习描写人物性格、心理感受、情节梗概等。9Reading list1. Jane Eyre2. A Christmas Carol3. 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4. Heart of Darkness5. The Pearl6. Lord of the Flies7. The Old Man and the Sea8. Great Expectations9. Picture of Dorian Gray10.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11. Wild Sagasso Sea12. A Burn-Out Case第五单元散文学习不同种类散文(演讲辞、小品文等),通过对所选作品见解观念的解读及篇章布局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作品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说理、抒情、写景、论辩之妙。6A. Literary Fundamentals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es and essaysB. Reading list1. Gettysburg Address2. I Have a Dream3. Suspicion4. Of Studies5. Speech on the Granting of Indian Independence第六单元诗歌介绍必要的相关知识,包括诗歌的种类、韵律;通过对具体作品音乐美、视觉美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通过对作品中语言、表现手法及主题的品评引导学生理解英语诗歌并体味英诗措辞与炼句之妙。9A. Literary Fundamentalsthe types of poetry, the forms of poetry, the devices of poetry B. Reading list1 1.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2. Stop all the clocks, cut off the telephone3. I think I could turn and live with animals 4. The Dead Heart5. Love Your Enemy 6. How to Deal with the Press7. The Streets of Laredo8. Oh, oh, you will be sorry for that word!9. Paul Cezanne: The Large Bathers, 190610. Portrait11. Futility12. Tarantella13.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14Rain 15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16. Ballad of Reading Gaol17. Wild Night 18. Words19. Be Glad Your Nose Is on Your Face20. The War Process 21. Interruption to a Journey22. Too Soon23. Finding a Sheeps Skull24. Coat25. Leisure26. The Wall第七单元戏剧通过阅读不同种类的戏剧片段(喜剧、悲剧、荒诞派戏剧、社会问题戏剧、历史剧)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通过对具体作品人物刻画、氛围、情节结构等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细读戏剧作品,包括倾听剧中人物的对话、考察人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英语概括戏剧作品的情节、主题。9 A. Literary Fundamentals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amaB. Reading list1.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2. The Tragedy of Macbeth3. The Dumb Waiter4. An Inspector Calls5. The Crucible6. In a Native State7. The Merchant 8. The Birthday Party第八单元复复习总结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特点。3 Revision of the key works.四、 教材媒体使用信息考虑到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其资源建设上尽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本课程学习媒体主要有: 1文字教材:文学英语赏析、文学英语赏析导学。文字教材是教学和考核的基本依据,提供中心教学内容、导学、助学材料及综合技能训练。2录音: 2盘CD,录有文学英语赏析中的诗歌、戏剧、演讲等,供学生训练听力及模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3电视录像课:电视课/VCD 8讲(每讲50分钟),主要内容为知名专家学者对8个单元重点内容的提炼讲解及对典型作品的形象化演示,可以考虑两周安排看一讲。4网络资源:本课程配有丰富的网络资源。l 助教IP课件(3讲):由教材主编Alan Maley主讲,涉及内容为课程内容介绍;教学方法提示。l 助学IP课件(8讲):与录像教材相结合,内容为主要作家介绍、重要作品分析、文学基础知识讲解,学习重点归纳,可以考虑两周安排看一讲。l 网上文本材料:网上文本共分两大类。一类是助学材料,主要归纳各章学习要点、提示学习要求、指导学习方法、并解答学习中的问题,其中有专门针对学习吃力学生的重点作品英汉对照阅读、作品中难句的翻译、重要作家生平及作品简介等;第二类是教材主编Alan Maley为学有余力者提供的与文字教材紧密结合的扩展阅读材料,主要内容见下表。 Unit ContentUnit 2Speech in WritingUnit 3Elizabeth Bowen: The Demon Lover Ambrose Bierce: The Coup de GraceRaymond Carver: Why Honey?Somerset Maugham: 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Ray Bradbury: I see you neverUnit 5Alistair Cooke: Loneliness, Male Companionship and the HuntRachel Carson: A Fable for Tomorrow James Gleick: Faster Christopher Booker: The Seven Basic Plots David Crystal: The Stories of EnglishThomas Paine: Revolution and Outrage 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Misery of SilenceSamuel Johnson: William ShakespeareEdward Hoagland: On Essays Alexander Calandra: Angels on a PinUnit 6Emily Dickinson: Like Rain it sounded till it curvedDavid Hill: I want you closePercy Bysshe Shelley: OzymandiasWilliam Shakespeare: Sonnet 130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Robert Frost: Mending WallUnit 7Edward Bond: Passion Dylan Thomas: Under Milk Wood五、 教学手段及使用信息1. 电大在线的英语专业主页上有公告栏,用于发布信息,教学方面所涉及的最新、动态信息均可在外语部的网页上查询,同时还有互动空间,可以与英国专家进行交流并进行作文点评。2. 教学方面所涉及的课程辅导(文本/IP课件等)可以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网站查询。网址为:。3. 学期中设有2次直播课对教学进行专门辅导,一次为课程介绍,另一次为期末复习指导。4. 每周二和周四有教师值班答疑。5. 外语部设有电子信箱:,可给地方电大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与中央电大外语部进行交流的通道。六、 课程主持教师孙建华 Email: Tel:(010) 66490577 七、 教学过程建议1面授辅导“文学英语赏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文学原著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自学与辅导教师辅导相结合,可采用讲授、讨论、练习等形式进行教学,把教师辅导(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课堂讲评、集体讨论、口头和书面练习等环节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教学组织形式分为“个别化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授课”三类,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组织课堂辅导和课外学习,以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面授课、课堂讨论。面授辅导课视学习需要和具体情况安排,最好每12周安排一次。辅导课应重点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通过阅读与欣赏英语文学作品, 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辅导课上可适当地介绍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难点答疑、作业讲评。教师的辅导与答疑宜用英语进行,以便弥补学生缺少运用英语面对面进行交流的缺憾。此外,还应适当安排收听、收看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音像材料,并就所学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辅导课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课程导学完成自主检测、自主评价、自主矫正等环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要求其完成本课程网上扩展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总量, 接触更多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 2支持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面授辅导站应通过函授、电话、传真、语音信箱、视听阅览室、语言实验室、多媒体学习中心、英语角、学习小组、电子邮件、电子信箱、网上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在组织各类活动时,既要注意及时解决学生在自学中碰到的共性的问题,也要注意针对具体情况提供个别化辅导。 另外,支持服务不仅包括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还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3作业安排 为了督促并检测学生平时的学习,本门课程应安排不少于四次的书面作业。每次书面作业的成绩要备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八、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及课程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课程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形成性考核内容和方式按照形成性考核及学习档案的要求执行。 Homework 3 Unit 6, Activity 1 A Day Focus of unit 6: learn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in literary texts learn to perceive the authorial tone in literary discourse learn to understand irony learn to understand points of view in fiction Focus of Activity 1: read a poem by Emily Dickinson appreciate Language points 1. steeple: a tall pointed structure on top of the tower of a church 2. amethyst: a purple stone, which is used in making jewelry, here it refers to the first colorful rays of the morning sun 3. bonnet: a hat that is tied under the chin 4. bobolinks: a singing bird with brightly colored plumage 5. stile: step, stair 6. dominie: a pastor, a clergyman, a servant of God 7. flock: group of sheep made by God, here it refers to human beings, because all men on earth are Gods lamb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ristian doctrines. 8. List all images in the first two stanzas: sun, ribbon, steeples, news, squirrels, hills, bonnets, bobolinks 9. list all the colors in the first two stanzas: bright(sun), colorful(ribbon, bobolinks), purple(amethyst), grey(squirrel), green(hills) 10. List all the verbs which yield visions of action in the first two stanzas: rose, swam, ran, untied, begun 11. List all images in the last two stanzas: stile, boys and girls, dominie, evening bars, flock 12. list all the colors in the last two stanzas: purple(stile), grey and dark(evening bars), yellow(boys and girls) 13. List all the verbs which yield visions of action in the last two stanzas: set, climbing, reach, put up, led Questions: 1. What does “the sun rose” refer to? It refers to the birth of the day literary, it further indicates the birth of a life. 2. What is the poets attitude to the birth? She imagined it as a happy and beautiful scene, with so many colorful images present at the moment of the birth. All the verbs adopted show a certain, bright, brisk and lively tendency. 3. What does sunset refer to? It refers to the end of the day, and further indicates the death of life. 4. How does the poet describe the sunset? What dose it mean to the poet? It is not as bright and certain as the sunrise, on the contrary, it is a little bit vague and ambiguous. The major tone of the last two stanzas is quiet and peaceful. The dominate color is purple and grey but not dark, while the action is gentle and soft instead of melancholy and grief. It is obvious, the poet compares the process of death to that of climbing the hills, when the climbers reach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s, they would naturally be led away by a servant of God quietly and gently. 5. What does the title mean? It is a metaphor, which indicates a life.1.WildeIrish-born writer. Renowned as a wit in London literary circles, he achieved recognition with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91), a novel. He also wrote plays of lively dialogue, such a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1895), and poetry, including 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 (1898). 王尔德,奥斯卡(芬戈尔奥弗莱厄蒂尔威尔斯)1854-1900爱尔兰裔的作家,在伦敦文学圈子以天才著称。以小说 道林格雷的画像(1895年)赢得承认。他也写作对话生动的戏剧如: 认真的重要(1895年),和诗歌 雷丁狱之歌(1898年)2.ForsterBritish writer whose novels, such as A Room with a View (1908) and Howards End (1910), explore the emotional and moral shortcomings of Englands upper classes. 福斯特,埃(德加)摩(根)1879-1970英国小说家,其作品有 带风景的房间(1908年)和 霍华德别业(1910年)等。其作品揭露了英格兰上层社会的感情和道德缺陷3阿瑟米勒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1915年生于纽约,毕业于密歇根大学,是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最杰出的剧作家,著有我的儿子们、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维希事件、代价、美国大钟等多部戏剧,还写过两部小说。1987年米勒写了回忆录时间弯曲,年过古稀时,还写了剧本踏破摩根山和末代美国佬。他的作品针砭时弊、直言不讳,被誉为20世纪良心的代表。其中推销员之死是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阿瑟米勒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949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批评家奖,奥利维尔最佳剧作奖。1953年冷战达到高潮,米勒创作了他最著名的一部剧TheCrucible(译为“炼狱”)。创作这部戏是为了回应麦卡锡参议员对所谓共产党同情者的镇压。在80岁高龄的时候,他还创作了影射梦露的作品完成画面。完成画面是最后一次涉及梦露这一他心目中美好而阴暗的领域。剧中的故事发生在1960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次电影拍摄过程中,一个情绪极度不稳定的女演员基蒂因为自己失控的状态而无法投入表演,她使得电影超支并超期,使剧组到了危险的边缘。在这一危机时刻,和此电影有关的演员聚集在宾馆里,商量如何唤起这个沉溺于毒品中的女演员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拍片。他是梦露的前夫1956年7月1日梦露与阿瑟米勒结合。玛丽莲在结婚照上写下:“希望,希望,希望”。而米勒则让人在结婚戒指上刻上:“此刻就是永恒”。世界对这桩婚事拭目以待。梦露与阿瑟米勒是在1951年拍青春常驻一片时经梦露的朋友兼老师李斯特斯伯格介绍认识的。婚前玛丽莲的每部影片都超乎寻常的卖座,特别是在七年之痒这部片中她站在地铁口的镂空铁板上,下面刮上来的风把她的裙子吹得鼓胀起来,成了她影片里最著名的镜头。在刚刚和米勒结婚的日子里,梦露容光焕发,经常高兴地谈起自己如何学做米勒的妻子,以及学烤面包、学做面条等经历。可一次朋友们来到她家,却发现厨房空空,夫妇两人情绪都很差。显然,一个家庭是容不下两个天才的。再后来,梦露只要和米勒打架就会跑到李斯特斯伯格家去。她对巴比妥酸盐等镇静剂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梦露服药时总是用香槟。渐渐,药品也失去了镇定她神经的作用,梦露时常情绪不定,她总抱怨米勒把她当孩子看待,总像是自己的随从。而米勒那时也不再写作,开始靠梦露养活。1960年后,梦露日益消沉。她与别人发生婚外关系,就是想让丈夫嫉妒。可米勒却对她的不忠不以为然,苏珊在传记中写道,“他竟不责备她,这让她十分烦恼。”“米勒想让她在自己写的影片不合适的人中担任主角,这对他来说比任何事都重要。玛丽莲不喜欢那个角色,但最终她同意了,他们婚姻关系也就跟着终结了。”五十年代初,美国统治阶级肆意迫害国内进步力量,极右势力的代表人物参议员麦卡锡抛出了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公开号召对共产党人和共产党嫌疑分子进行检举揭发。一向享有左倾名声的阿瑟米勒,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他数次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查讯和威胁,一些亲朋好友在这段时间里也对他敬而远之。这场现代的政治迫害运动使他想起了一六九二年发生在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的那场骇人听闻的审巫案。那次事件从几个女孩在树林里跳舞被牧师发现这个非常偶然的生活琐事开始,竟然发展成疯狂的、大规模的揭发和诬陷,最后导致数以百计的人被指为女巫,其中十几个人因拒不认罪而被处以绞刑。阿瑟米勒到萨勒姆查阅了当时的法庭记录和有关材料,经过精心剪裁和酝酿,在一九五三年写出了后来被誉为美国战后最深刻的戏剧萨勒姆的女巫(The Crucible),以非凡的勇气深刻揭示了各色人等以“莫须有”罪名将他人迫害致死的心理动机。2000年纽约时报发表评论写道:“我们需要阿瑟米勒来提醒我们。” 而阿瑟米勒自己则说,萨勒姆的女巫如实地再现了“人类历史上这一最离奇、也最可怕的篇章的本质”。阿瑟米勒在萨勒姆的女巫剧本中写道:“在萨勒姆发生的构陷迫害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机会,它使每个希望公开吐露自己罪行的人得以借助遣责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愿望。邻里间的旧仇宿怨此时可以公开发泄,报复仇雠也可以不必遮掩,圣经教人慈悲为怀的戒律已经失去效验。对于土地的贪欲以前表现在为了地界和文契而争执不休,现在却可以升华为捍卫道德的争斗,人们能对邻居诬蔑陷害,同时却又感到完全心安理得。明明是对旧仇宿怨的报复清算,却被说成是天国里上帝与撒旦的斗争,在这场进行报复的混战之中,相互间的猜疑,不幸者对于幸运儿的妒嫉,不但有可能突然爆发,而且事实上也的确得到了恣意发泄。”这不能不让人想到中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段疯狂的、残忍的、愚昧的、荒唐的、人人有份的、同样“离奇”而又“可怕”的历史。这段令中国人心有余悸的惨痛经历固然有利于我们感受和理解萨勒姆的女巫,但是阿瑟米勒的这出代表剧作并不能仅仅用来影射中国的这段历史,理由很简单,阿瑟米勒的创作背景不仅比中国这场劫难早十几年,而且他遭遇的迫害来自政治的另一个极端。至于萨勒姆的女巫的真实事件的原型,更是发生于三百多年前的一个近乎蒙昧的时代。其实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政治背景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类似的情形。这不能不让人信服阿瑟米勒在“萨勒姆”所进行的人性剖析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不是用中国的那段历史来解释萨勒姆的女巫,而是反过来用萨勒姆的女巫来解释中国的那段历史,也许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更深地认识我们自己人性的软弱。由此我可以肯定地说:萨勒姆的女巫不是一出历史剧,虽然它有着十分真实而且深厚的历史背景。萨勒姆的女巫更不是一出情节剧,虽然它也有着十分奇异、紧张而且变化莫测的故事情节。萨勒姆的女巫其实是一个象征,或者说是一个寓言。此剧的英文原名The Crucible 直译应为坩锅,坩锅是一种通过高温进行化学实验所使用的石英容器。显而易见,阿瑟米勒将这个因三百年前的“审巫案”而震惊世界的名为“萨勒姆”的小镇,当成了一个考验人性的实验室。在超乎寻常的封闭、严酷的社会环境中,在似曾相识的尖锐、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私、软弱、卑劣、凶残,便集中、强烈、直接地突显出来。形形色色的欲望,关于贪婪、关于情爱、关于权势、关于虚荣的扭曲的欲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畸形的怨恨、疯狂的宣泄,在这个名为“萨勒姆”的小镇中左右着人们的生死,左右着人们的善恶,左右着人们的灵魂的飞升与沉沦。当激烈的戏剧冲突逐渐超越外部情节,当令人窒息的情感挣扎开始发生在剧中人的灵魂深处,当约翰普罗克托抱着“不要任何人来评判,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的信念,在诚实与谎言、良心与背叛乃至生与死之间作着残酷的抉择时,这场“人性考验”便开始逼近了有关生命意义的核心。这是一个并不古老的传说,因为它真的发生过。这是一出荒唐的人生悲剧,因为它还在发生着。这是一串撼动心灵的考验,因为它就在你我心中涌动几百年过去了,生命永远在繁衍不息,悲剧可以无数次地被终止,或者无数次地被导演那个导演将是我们自己吗?萨勒姆的女巫创作于1953年,当时,美国国内出现了恐怖的麦卡锡主义,自由受到摧残,人权遭到践踏,阿瑟密勒先生也深受其害,在这种愤怒的心境下,他借1692年发生在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曾经轰动一时的“逐巫案”的历史背景创作了这个剧本。也许因为当时的政治背景,1953年该剧在美国进行第一轮演出时即引起了政府的反感,并被迫停下。然而之后不久再次上演,还是无可阻挡地受到了公众的热烈推崇,连演170多场,1958年复演时连演633场。几十年来,这个戏陆续被欧洲各国搬上舞台,迄今为止已经上演了数千场。1981年,该剧反映的历史现实与当年中国结束不久还令人心有余悸的那个时代有太多相似之处,因此它的演出深深唤起了中国观众的共鸣,人们惊叹虽然身处不同的制度和文化背景,但历史和现实总会惊人地重复。加之当年中国尚未改革开放,观众对世界经典作品又如饥似渴,因此该剧一经在中国演出立即引起了轰动,从此后萨勒姆的女巫在中国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2003年,国家话剧院曾经排演该剧并且来上海演出,同样也是轰动一时,更是加深了人们心目中对于该剧的印象。这次萨勒姆的女巫第三次被搬上中国舞台,对上海观众自然是个令人期待的消息。故事是这样的,小镇上流传着一个谣言,魔鬼造访了萨勒姆。嫉妒与报复在萨勒姆四处弥散。很多无辜的人被诬陷为魔鬼的代言人,并且因为不肯认罪而被送上了绞刑架。约翰与女佣阿碧有过暧昧关系,阿碧被女主人伊丽莎白辞退,伊丽莎白因此被怀恨在心的阿碧肆机报复,她也被指控为与魔鬼来往而被判绞刑。约翰为了救出妻子不得已说出了真相。然而,更残酷的考验将约翰、伊丽莎白,以及更多的人们都推向了命运的边缘崔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直播课堂节目。在剩下的时间中我们说一说“文学阅读与欣赏”这门课程期末考试的情况。我们先介绍一下考试的题型。孙 题型分值时间多项选择/判断正误10%20分钟填空15%简答题(诗歌)16%60分钟简答题 (戏剧)14%问答题(小说)25%写作20%40分钟崔松PP这里我们不妨先跟大家讲一讲总的复习原则。 以前在直播课上已经讲过了, 这里再强调一下:了解文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技巧, 提高英语的理解水平,和表达能力。 从考核的角度讲, 这门课程的考试主要是检验同学们是否能运用所学过的文学知识对文学作品进行恰当的分析理解。因此说到底,仍然是一个作品理解的问题、是用恰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的问题。学生老师, 能不能具体谈一谈怎么复习, 我觉得文学作品我们也接触了不少, 美国的作家、诗人, 英国的作家、诗人、剧作家我们都接触过了, 但是我觉得也就是停留在接触的水平,心里还是没数。能不能谈一谈复习的重点是什么?孙复习的重点当然是理解、分析文学作品, 对同学们来说是对课本中所选的作品或选段有切实的理解。因为对课本中所选作品的理解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其他任何作品的方法和角度, 提供了分析的工具语言表达。具体到每个单元的复习重点,其实答案非常简单。 我们平时学习的重点就是考试的重点。而我们平时学习的重点是什么? 当然就是每一个单元排在单元最前面的单元学习目标。我们来举例:在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描述中, 我们都可见到这样的词, By the end of this unit, youll be able to do something, eg: Recognize understand learn 如何理解这几个词呢?be aware of ,understand ,recognize 什么内容表示这些目标属于理解性的目标, 能够意识到某些概念的含义, 了解这些知识就是达到了目标;而learn什么什么指的是要学会什么,引出的是技能性的目标, 是应该学会的, 能够运用的。而相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而言, 什么叫学会呢? 还是前面说过的: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见解, 这才叫学会。崔下面我们具体谈一谈复习诗歌时应当考虑到的几个方面。rhythm, rhyme, image, figures of speech, tone 等入手,到后来总结出theme。一般说来,对于诗歌的阅读,应该从其 rhythm, rhyme, image, figures of speech, tone 等入手,到后来总结出theme。但有一点不能忽略, 读诗需要用你的心去读,体察作者的心情, 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的, 是激动还是愤慨, 是批评还是赞美等等; 需要用你的耳朵去读,去感受诗歌的乐律、节奏,用你的眼睛去读,去感受诗里的诗情画意。学生3老师, 小说和戏剧呢?教材中哪一章更重要一点?孙教材中的哪一章都重要。 在阅读、分析小说时,往往需要分析characterization(人物塑造)、 conflict(矛盾冲突)、plot(情节发展), point of view(叙事角度),and 语气和主题。我们具体来看人物塑造。从基础知识的角度上讲, 大家应该熟悉人物塑造的几种主要方法,并应知道如何识别具体作品中使用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塑造手法。书中第三章对此有很直观的例证和解释,大家可以借鉴。崔那么懂得这样的塑造方法对你阅读理解作品有什么直接作用吗? 有。 大家知道在学习人物塑造方法的时候我们学过其中有一章是We thus read her mind. 从这一章中, 我们了解到,作家常常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当你意识到这一点,了解到这一点之后,读作品时,你会对作者的意图非常敏感。孙分析小说, 自然要谈Conflict 和plot。首先要知道conflict 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原动力,从矛盾的出现、发展,到矛盾的冲突直至解决,正对应了小说plot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所以找准矛盾冲突的两方面,也就找到了情节分析的突破口。情节的发展也与我们读者情绪的体验相对应。最直观的判断是,我们情绪最为紧张的一刻,悬念最突出的一刻就是情节发展的高潮,其前面是elaboration, 后面则是resolution。具体到测试形式, 考题中不会直接问你:What is the plot of the short story, 而是通过一些有关小说细节的问题问题, 来测试你小说情节的把握。学生2像point of view 叙事角度在教材中光FEEDBACK部分就好几页, 要背会吗?孙对叙事角度的考核是通过后面的written work(usually rewriting,即改写)来实现的,因此关键不在于背会多少东西。 但你说的FEEDBACK也很重要, 这部分内容是让大家对叙事角度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但仅仅停留在认识、理解的程度还不够, 还要能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在自己的改写当中。 改写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叙事角度下人物的心理描写。关于叙述角度我们学了像omniscient narratorlimited omniscient narratorobjective narrator等等。omniscient narrator(通常用第三人称叙述)是能走进所有人物内心的, 所以可以对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加以描写和评述,而 一个limited omniscient narrator(通常也用第三人称叙述)只能走进某一个人物的内心, 对于故事中所有别的人物的描写都只能通过这个人物的视觉来进行,整个故事中不应该直接描写别的人物的内心活动。 objective narrator(也用第三人称叙述)只起到一个观察者的作用, 不能走进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所以只能叙述人物的言行举止,而不能有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也不能对人物作一些主观的评价。I-agent与limited omniscient narrator 在叙述的内容上是非常相似的,只不过I-agent 是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I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在故事中出现,对所有其他人物的描写都必须通过I的视觉来进行。I-witness也是用第一人称来讲故事,但这个作为narrator的I也只是一个观察者,主要任务是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观察与叙述,自然也走不进任何其他人物的内心了。所以在从一种叙述角度改写成另一种叙事角度时,一定要对在新的叙述角度下的原来的人物心理描写和评诉有合情合理、恰倒好处的增减。同时,不同的叙事者对同一事物关注的焦点可能有些不一样,这也是改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增减的地方。另一方面,不同的叙事者讲述同一事物时其谴词造句也应该有适当的变化,应该符合该叙事者的身份和处境。说到这里, 我想再次重复一下要好好读教材中的一些FEEDBACK 部分。比如, ACTIVITY 3, UNIT 6后面有长达两页的练习答案反馈, 这些都应该好好看一看。学生1请讲一讲复习戏剧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崔PP不要忽略这几个要素。setting, character, conflict, language, and theme。 戏剧的setting一般在对话前会有一些介绍,这些介绍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氛等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阅读时不可轻视。孙另一方面,戏剧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性格, 社会背景,矛盾冲突等,所以阅读时必须特别留心人物的语言细节、语气手势等。语言细节指的是讲话者所说的话有什么明显的特征,是否符合他的身份等等, 再具体一点, 本该用肯定句偏偏用否定句, 就是语言的特点; 本该陈述事实, 偏偏用OVERSTATEMENT, UNDERSTATEMENT,也是特点, 私下聊天还选用正式的词汇、长长的句子结构, 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话, 保持沉默这些都需要注意, 这些都是作家有意的安排。要有对人物语言的敏感性, 这样才能切实把握人物语言的内容与特点,分析其他要素自然也不是难事了。学生1老师,我个人感觉英语诗歌很难读懂,知道了您刚才说的这几点, 像押韵啦、意象啦、修辞手法等等其实并不难, 可是读到教材中没有学过的诗歌时, 就觉得不知所云了。崔我想你说的是对诗歌内容的或者说是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可以肯定的说,对作品theme 的理解非常重要,但往往也是很多同学的难点。 这个问题不是个别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想唯一的办法是多读, 多体会。孙崔其实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不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不仅源于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更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所有好作品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能通过描写生活中短暂的瞬间来阐释那些永恒的话题,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