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指导.doc_第1页
现代文阅读指导.doc_第2页
现代文阅读指导.doc_第3页
现代文阅读指导.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班 级: 姓 名: 一、文体介绍1、议论文定义: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常见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典型的事例)、引证法(名言、诗句、警句)、喻证法(比喻)、正反对比法(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比较)2、说明文定义: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常用的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比喻)、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 (“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画图表3、散文、记叙文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对比、借代、反语、双关、对偶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二、典型试题分析解题思路议论文1、事例的作用实 例: a、文章第三段写小女孩何翠青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08年中考题参考答案:小女孩何翠青在困难重重中,释放坚忍不拔的力量的事迹非常真实典型,很好地证明了“生命的韧性”这个观点。 答题思路:先简介一下事例(人物、事情)“ ”,是为了证明“ ”的观点。2、辨别A与B关系实 例:a、“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指挥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指挥,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06年中考题参考答案:情感使指挥开创新路,智慧让情感结粗完美成果,情感与智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每点1分)b、作者为什么说“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3分) 07年中考题参考答案:独处,最有利于想像力的发挥(适宜思考):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需要独处);只有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也可用自己的语言作答,信息完整、意思正确即可)答题思路:a、在文中搜集关于AB的介绍。b、完成“A使B,B使A,两者具有的关系。”3、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和内涵。实 例:a.“对无知的人来说,闲暇是人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07年中考题参考答案:这句话中“无知的人”处于“闲暇”时,虽独处却不思考,会导致精神的死亡,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答题思路: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紧扣题眼,组织文章内容答题。4、说出某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实 例:a、第1段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09年下第一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运用了喻证,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答题思路: 喻证:运用了喻证法,生动形象地阐明了 的观点。 例证法:运用了例证法,论证了 的观点。 正反对比论证: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否定了错误的观点,从而树立了 的正确观点。5、对主题的理解。实 例:a、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生命的韧性”的理解。参考答案:(1)(2分)从受难者角度:生命脆弱,但生命又无比坚强,对自己而言,面对灾难,只有正视现实,充满“活”的信念,才能战胜恐惧。(“生命的韧性就在于死亡的恐吓不会让生命自我萎缩”也可)。(2)(2分)从救援者角度:生命的韧性还需要他人的支撑,救援者以不屈不挠的斗志,激发着受灾者的生命潜能,也磨砺着自己的生命力。(如果没有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只从标题的作用角度答题,得1分) 答题思路:围绕中心论点,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谈出个人的理解,紧扣“题眼”。(关键词)说明文1、概括、归纳题实 例:a、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3分)06年中考题参考答案:1、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2、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3、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引起的。b、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几种?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脸面识别技术。08年中考题答题思路:a、注意题后分值的暗示;b、紧扣题眼,在文中搜集答案;c、答案要有条理,注意“;”的使用。2、简介、描述题实 例:a、海底喷泉是如何形成的? 07年中考题参考答案:陆地含水构造延伸到离岸不远的海底,含水构造在地下水出水口在海面以下,水头压力很大,地下水向上喷涌形成海底喷泉。答题思路:a、在文中搜集描述“A”的句子,用文中的语言解释“A是”、“形成了A”3、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实 例:a、“火花型海发光”为什么出现在“航行中的船周围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 ? 06年中考题参考答案: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因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受到化学刺激而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b、为什么说电子护照是为国门加了一把“电子密码锁”?参考答案:因为储存在护照电子芯片中的这些生物特征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来具有的,让恐怖分子无法伪造,涂改护照或冒名顶替入境。答题思路:a、在文中找到该句 b、联系上下文,划出答题范围 c、紧扣题眼,整理答案。4、课外拓展题实 例:a、在开发海底淡水的过程中,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分条概述,至少写出3条。07年中考题参考答案: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适度开发不可过量开采;陆上环境的维护。b、你认为电子护照的前景如何?为什么?08年中考题参考答案: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进步,电子护照跨国互联,互相验证,有利于旅游、商务、反恐。 答题思路:a、细读题目,抓住题眼 b、顺着原文的思路和观点,运用其它学科和课外知识加以回答c、紧扣题眼,组织答案要有条理性。(最好打个草稿) 5、简要赏析文中的某句话。实 例:选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09年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思路:“ ”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表达效果、作用)6、句中的某个字、词可以调换或删去吗?答题思路:不可以,因为“ ”在句中有 的含义,说明了 ,其它的词则没有这样的效果,另外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性,如改则改变文意,因此不可以调换或删去。散文1、品味某个字词在文中的妙处。实 例:a、作者说:“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请品味这句话中的“浸”的妙处。07年中考题参考答案:“浸”字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明、无处不在,也写出了作者的深深陶醉之感。b、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08年中考题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长叶的生命状态,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答题思路:a、考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作用、情感 b、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说明了 (表达效果、作用),抒发了/流露出 的情感。2、理解文中某句话的含义实例:a、简要阐述“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倒在地”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06年中考题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呢、比喻)的手法,表面上写树,但实际上说的是人,人容易战胜各种不幸的灾难,但常常被名利压垮。b、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2分)。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2分)。(意思对即可)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修辞、表达效果、情感。思 路: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说明了 (表达效果、作用), 抒发了/露出 的情感。再结合主题加以分析。3、概括思路题实 例:a、作者阅读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后,对“泉”的感知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07年中考题参考答案:在阅读中品味泉(原文有“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在生活中追寻泉(原文有“我曾在旅途中邂逅泉”):从心灵中感受泉(原文有“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用原文语句或自己组织语言作答均可,意思对即可)b、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过程?08年中考题参考答案: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每点1分)答题思路:a、细读题目,明确题眼 b、在文中搜集相关句子或内容 c、注意题后分值的暗示。4、揭示主题、理解主题、感悟题实 例: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08年中考题参考答案: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生命使命而生活(2分)。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