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2009年粮食生产先进县材料.doc_第1页
铜梁2009年粮食生产先进县材料.doc_第2页
铜梁2009年粮食生产先进县材料.doc_第3页
铜梁2009年粮食生产先进县材料.doc_第4页
铜梁2009年粮食生产先进县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粮食生产先进县材料铜梁县农业局铜梁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054622至1061640、北纬293110至300555之间。海拔185902米,年平均气温为18.4,年降水量1043.4毫米,无霜期320天,年日照1180.2小时。幅员面积1342.78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办事处,22个镇,3个乡,共计269个村,57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82.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47万人,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88元,全县常用耕地62.05万亩。铜梁县是重庆市产粮大县之一。铜梁县委、县政府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成立了铜梁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县政府制发了相关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相关文件和工作措施,安排财政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根据县统计局数据,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完成89.65万亩,总产达到35.52万吨,比市下达目标任务增产1.02万吨,增2.96%。与2008年相比面积增加0.4万亩,增0.45%;总产减少0.03万吨,减0.09%。油菜种植面积为5.18万亩,比上年增加2.65万亩,增104.26%,总产6812吨,比上年增加3218吨,增89.54%。实现了“8.3”特大暴雨灾害之年稳定面积、增加总量、增收效益的发展目标。2009年粮食生产主抓了以下工作和措施:一、落实惠农政策 推动粮油发展2009年实际完成各项补贴面积132.22万亩,兑现各项补贴资金总额为4838.4万元(其中: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519.4088万元,水稻良种补贴675.4万元,玉米良种补贴118.9万元),补贴农户累计65.9万户次,补贴大户364户(其中100亩以上种粮大户8户, 1000亩以上种粮大户2户)。惠农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粮油生产发展。二、实施农业项目 提高粮食产量(一)水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项目水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项目落实在双山乡双泉村、寿桥村、岩湾村、群坊村、喻兴村等实施10690亩,涉及农户数3188户,其中在双泉、喻兴村各建立千亩核心示范片2180亩,涉及农户数620户;在喻兴村建立1000亩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在喻兴村三社建立了100亩攻关片。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一是统一品种:千亩核心片品种统一率100%,万亩片品种统一率95.8%;二是推广稻草还田免耕、节水等栽培技术:千亩片到位率91%,半旱式节水栽培面积500亩,万亩片稻草还田免耕技术到位率达到82%;三是增窝增苗技术:千亩片技术到位率 95.7%;万亩片技术到位率93.6%;四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万亩示范全面推广配方肥,到位率达100%,水稻配方施肥亩施纯养分氮11公斤、磷7公斤、钾8公斤;五是病虫防治技术:千亩核心片病虫统防面积2180亩,到位率100%;万亩片病虫防治面积10350亩,防治率96.8%。六是再生稻施促芽肥施用技术:组织专业队统一施用的“五统一”办法,千亩核心片促芽肥施用技术到位率100%,万亩片技术到位率99%。经过技术评估组田间测产和验收小组评估, 百亩攻关片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达854公斤;千亩片中稻再生稻两季平均亩产796公斤;万亩片平均亩产712公斤,达到了创建目标产量的要求。(二)玉米万亩高产创建活动项目玉米万亩高产创建活动项目落实在蒲吕、旧县两个镇24个村351个社实施面积10150亩,涉及农户数12683户;在蒲吕镇善心、康济村16个社建立核心示范片1026亩,涉及农户数618户。各项技术措施推广应用到位:一是统一品种:以舟玉6号为主、搭配耐密型品种先玉508,千亩核心片品种统一率100%,万亩片品种统一率95.1%。二是肥团育苗:千亩核心片肥团育苗面积973亩,推广率达到94.8%,万亩片肥团育苗面积9768亩,推广率达到96.2%。三是合理密植:千亩核心片合理密植面积946亩,到位率 92.2%,万亩片合理密植面积9196亩,到位率90.6%。四是测土配方施肥:亩用纯养分为氮20公斤、磷7公斤、钾5公斤,千亩核心片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26亩,到位率 100%,万亩片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881亩,到位率97.3%。五是地膜全覆盖:千亩核心片推广面积227亩,推广率22.1%,万亩片推广面积1853亩,推广率18.2%。六是病虫防治:千亩核心片防治面积1026亩,到位率100%,万亩片玉米纹枯病、螟虫防治面积9759亩,到位率96.1%。经过技术评估组田间测产和验收小组评估,千亩片玉米平均亩产542公斤,麦玉苕三季亩产共1112公斤,比目标产量亩增产162公斤,增17%;万亩片玉米平均亩产456公斤,麦玉苕三季亩产共1000公斤,比目标产量(麦玉苕三季亩产950公斤)亩增产50公斤,增5.3%。(三)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今年是开展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工作的第三年,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1万亩,其中施用配方肥46万亩,占57.5%。项目新增粮食2.48万吨,亩平增产30.9公斤,增产7.98%。项目区采取稳氮增磷补钾的技术措施,平均亩用肥15.7公斤,亩增肥0.32公斤,项目区共增加合理施肥259.9吨,新增肥料成本189.72万元,新增纯收益3981.61万元,亩节本增收49.71元。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招标采购明确了测土配方肥生产合作企业,全县建立了50个乡镇测土配方肥销售点和280个村级配送点,在小林乡、大庙镇、福果镇、等14个乡镇开展个性化服务和区域化配方施肥服务,推广有机无机配方肥750吨,应用面积近20000亩,农民普遍反映配方肥施用效果好,肥效长,长势壮,增产明显。(四)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土壤有机质肥力提升补贴项目落实在平滩、双山、小林、侣俸、蒲吕等5个乡镇47个村实施,涉及13594个农户,总面积6万亩, 其中稻草还田腐熟技术模式5.8万亩,旱地秸杆还土腐熟技术模式0.2万亩。建立核心示范片5000亩,其中双山乡双泉村、渝兴村群坊村共24个社、1220户建立中稻再生稻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示范4800亩,辐射带动平滩、双山、小林、侣俸等乡镇10万亩中稻再生稻主产区;在蒲吕镇善心村1、3社共85户建立麦玉苕三熟小麦、玉米秸秆还土施用腐熟剂示范200亩,辐射带动蒲吕旱作区0.2万亩面积。通过试验示范,施用不同腐杆剂增产效果在37%之间,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三、制定工作措施 确保粮食发展(一)落实任务 稳定面积为了稳定面积,抓好大春粮食生产任务的落实,我县下发了关于抓好2009年大春播种技术的意见明确了粮食生产任务,提出了两杂种子区域布局规划,推荐了主要粮食作物主推品种;二是开展了“科技三下乡”送资料活动,安排专家到乡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培训30场次,县乡培训农民80000人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等资料20万余份;三是二月下旬和四月中旬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分别在双山乡、二坪镇召开了全县春播现场会和水稻机插育秧现场会,培训了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安排布置了春耕春播春管工作,实现了大春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通过实施农业部水稻、玉米万亩高产创建活动,带动主要大春粮食作物主体技术推广应用;五是扩大机插育秧示范面积,全县完成1.5万亩,确保我县水稻增窝增苗技术的推广。五是7月份及时下达了晚秋生产计划,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落实,各乡镇也将任务分解落实到村社、落实到种植农户,广泛开展了技术培训和指导。(二)突出主体 主推技术:水稻生产重点抓好水稻“一增六改”技术,玉米主抓“一推三改”综合技术推广,技术应用率达到80%以上,粮食单产提高5%以上(三)狠抓重点 组织实施。主要实施了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创建活动”、“玉米万亩高产创建活动”,“有机质提升项目”,继续推进实施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和重庆市“水稻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累计实施面积88万亩次,其中建立高产示范片8片2万多亩,广泛开展水稻、玉米、红苕、小麦、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高产示范展示,开展各项试验示范,以点带面,以片促面,切实推进项目开展,以项目带动全县粮油生产发展。(四)农资打假 保障供给我县组织开展农资专项执法百日行动,出动检查车35辆次,参与检查人员134人次,共检查种子门市235个、农药门市260个,化肥经营门市218个,有力保障了大春农资有效供给,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产品。(五)启动预案 降低损失今年大春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两次灾害,一是56月长时期低温短日照天气,对水稻分蘖、幼穗分化影响较大;二是“8.3”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地势地洼稻田水稻受淹。面对农业灾害,我局及时启动预案,组织人员检查灾情,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措施,指导农业生产,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稳粮增收奠定基础。(六)抓早晚秋生产 确保目标实现再生稻是我县具有优势农业生产的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