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儒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众所周知,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思想核心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社会价值观。说到儒家,肯定不得不提到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孔子的思想可谓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作为孔子思想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仁学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孔子思想中核心的部分。一、 仁学的发展仁学思想最早是有孔子提出来的。出生在春秋向战国过渡的混乱时代,孔子目睹了太多的惨剧和暴行,各种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轮番上演。这种情况下使得孔子深刻的了解了各阶级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了仁学思想。“仁”作为一种人格修养,其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升华自身人格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之后,孔子把这种对高尚人性的追求推广到整个社会, 这使得“仁”发展成为当时最高的道德理想。后来,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把仁爱从人推广到万事万物,这一转变极大的丰富了仁爱的内涵, 这是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又一次的进步和提升。其后从汉朝开始,仁学思想随着朝代的更替也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到了宋明时期,儒学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的“以生论仁”更加深化了仁爱的内涵。由于先秦的道德范围局限于人和社会,“以生论仁”便打破这一禁锢,使仁学第一次具有了生态哲学的意义。这一创举也体现出了一种天人一体的仁学宇宙观,,达到天人的完美合一。晚清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 开宗明义地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 这不仅使仁学获得了新生,更是把仁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代社会的许多思想也是继承仁学思想不断演变来的。和谐社会一直以来为人们所倡导,其实早在古代,这种意识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自商周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就将“大同”思想作为奋斗的指引。如今仁学也必会随着人们追逐和谐社会的步伐继续发展。二、仁学的思想在论语一书中,“仁”字总共出现了一百零八次,而又多出自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之口。其中讲得最为清楚的是颜渊问“仁”的部分。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进一步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段话应当看为对“仁”的比较全面的论述,表现出“仁”的基本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来符合礼的规范,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要说,不合礼的事不要做。接下来,就仁学思想的几个主要部分做简略的阐述。 (一)、仁者爱人据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答道:“爱人”。这里可以将“爱人”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趋、相合。的确,一个对父母都缺乏爱心的人,怎么可能普遍地去爱所有的人?所以说 ,“爱人”的思想能够体现出孔子以博大宽厚的胸怀对待所有的社会民众。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存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孔子关于“仁”的这一思想,开启了人类最真诚的同情心,具有超越历史的永恒价值。(二)、孝悌之义“仁”的思想也包括了孝悌的内容。据学而篇记载,有人说道:“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虽然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话中将“孝悌”视为“仁”之根本,这的确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一种体现。仁学思想体系是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故“孝”被认为是“仁”的真正起点。(三)、克己复礼颜渊问孔子怎样才能做到“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继而问到求仁的具体途径,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一个“克”字可以看出,这里孔子承认“仁”是以人欲为基础的,但在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人欲不是“仁”。也就是说,孔子承认人不能自动达到“仁”,要想达到“仁”的高度和境界,就必须对自身的欲望进行克制,这就是所谓的“节欲”。孔子宣扬 “仁”,希望通过培养人自身主观的德性修养,将“克己复礼”内化为自身人格的一部分,从而自觉自愿地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使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符合了“礼”的规定,也就实现了“仁”。如果你不遵守礼的规定,受到的不仅是刑罚上的制裁,更会受到社会道德舆论和自己内心的谴责。这样说来,“仁”成为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一种主观的道德标准。三、仁学的现代价值不可否认的是,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放在今天的社会层面来讲依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所以对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重新解读和继承发扬,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仁者爱人”的思想可以用来处理社会中纷繁复杂的关系和人际交往。“仁”所提倡的爱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能像孔子一样胸怀博大宽厚的对待他人,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克己复礼”放在现在来讲不再是“节欲”的问题了,而是对与提高现代人的道德自觉相当。尤其在今天这种市场经济的体制中下,每个人的逐利行为使得他们相互竞争,再没有什么博爱可言了。利益的驱使使人性变得自私,最终将人与人的关系逼向自我维护,甚至是损人利己。正是这样,“克己复礼”的仁学思想显然具有一定的社会补益作用,它对于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维护国家和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州安全员考及答案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康复康复护理服务市场分析报告
- 泰安龙潭小学施工方案
- 2025年西安中招英语真题及答案
- 骨科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DB65T 4348.5-2021 草地退化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第5部分:高寒草甸类
- 4 写生身边的风景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沪教版
- DB65T 4480-2021 电梯困人应急处置导则
- 迪吧消防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质量综合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猫砂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理赔人员上岗考试题库
- 2025年AI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洞察报告
- 荧光分析技术第二章荧光信号机制讲课文档
- 2025-2026年秋季学期各周国旗下讲话安排表+2025-2026学年上学期升旗仪式演讲主题安排表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初级医学影像技术师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
-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引培训
- 中班健康运蔬菜喽
- 脑疝的观察与护理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