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与育种.doc_第1页
变异与育种.doc_第2页
变异与育种.doc_第3页
变异与育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育种复习【基础过关】1. 变异的类型:基因水平上的变异: 基因突变, . 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异: , .2.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 ,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 新基因型产生的途径是 3.基因突变的特点其中有一点是不定向性,指的是通过基因突变,会产生原基因的 .4.人类遗传病:A单基因遗传病 B 多基因遗传病 C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色盲 21三体综合症 原发性高血压 抗VD佝偻病 白化病 多指 青少年型糖尿病 5、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原理: 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特点: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后代能稳定遗传单倍体植株培育方法:第一步: ;第二步 6、 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原理: 方法: 备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的时期在 特点:产生的多倍体茎干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 7、杂交育种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_集中在一起,再经过_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原理:_。优点:位于不同个体上的_集中在_上,即“集优”。缺点:不能创造出新的_,进程缓慢,过程繁琐,后代易出现_。应用:改良作物_、提高农作物_的常规方法,同时也可用于_、_的育种。8、诱变育种概念:是利用物理因素(如_、射线、_、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_、_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_,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原理:_。优点:提高了_,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加速_的进程,创造生物新品种、新类型。缺点:_少,_大,需要大量地处理实验材料,具有很大的_性。应用:主要应用于_和_,如太空椒的培育、高产青霉素的选育。9、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 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 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10、:染色体组数目判别(根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数目或者根据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数目)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 备注: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被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的个体 备注: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数大于或等于111、试分析产生下列变异性状。(1)父母都是双眼皮的家庭,生有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种变异属于_。(2)马和驴交配产下一匹没有生育能力的骡子,骡子性状的变异属于_。(3)哈密瓜引种内地,甜度大大降低。这种变异属于_。(4)在红色的菊花株上伸展出一枝开白花的枝条,被人们称之为“一枝独秀”,这个开白花枝条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_。12、正确填写以下育种名称: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烟草新品系是_。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培育成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品种_。用60Co辐射稻种,培育出成熟期提前、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系_。无子西瓜的培育是_。5最简易育种方法 6最快速育种方法 7创造新性状的育种方法 8染色体数目增加的育种方法 【自我检测】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连锁互换 C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突变诱变育种的理论依据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分离下列育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秆抗锈病小麦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获得矮秆抗锈病优质品种B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培育八倍体小黑麦C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体D用花药离体培育出小麦植株4、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是( )AGC变为T = ABA = T变为CG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D胸腺嘧啶变为腺嘌呤5、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配子中全部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C人的一个染色体组含24条染色体 D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6、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7、用杂合子的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子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8、人体下列细胞中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神经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 精原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A B C D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基因突变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在DNA复制中,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一般对生物是有害的,但是,也有的基因突变是有利的基因突变一定产生新性状A B C D10用基因型为 AaBbCc (3对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水稻植株的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幼苗,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培育出多少纯合体植株?( ) A2种 B4种 C6种 D8种11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以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株成熟后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所结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 )A4、2、2、4 B4、4、3、6 C3、3、3、4 D4、4、3、512诱发突变与自然突变相比,正确的是()A都是有利的 B都是定向的 C都是隐性突变 D诱发突变率高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单倍体的染色体数是该物种体细胞的1/2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D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单倍体14、如图所示是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成因,请回答问题:A G A T G T A A C A A G C T T RNADNA谷氨酸正常氨基酸血红蛋白缬氨酸异常是_过程;是_过程,是在_中完成的。是_过程,发生在_过程中,这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的碱基排列顺序是_,这是决定缬氨酸的一个_。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十分少见,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和_。15、下图为四个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细胞,请分析回答:AABBDDAAaaAaaABCDDCBA图A的生物是_倍体; 图B的生物是_倍体;图C的生物体细胞含有_个染色体组;图D生物体细胞含有_个染色体组。16、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和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品种作亲本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品种,其过程是:(1)F1的基因型是_。(2)过程B和C分别叫做_、_。(3)经C过程培育的幼苗基因型及比例为_。(4)完成过程D常用的药物是_。17、XYY型男性身材高大,智力正常或略低,性情刚烈,常有攻击性行为,犯罪率高。(1)这种类型男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条。(2)这种男性一般缺乏生育能力,原因是_。(3)如果某XYY型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后可以生育,则子女正常的可能性是_ _(4)XYY型男性产生的原因是他的_(父亲或母亲)在产生生殖细胞(在减数第_次分裂)时出现差错。(5)如果XYY型男性的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该男性是色盲的可能性是_。18、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染色体数与图示相同的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甲:AaBbCc 乙:AAaBbbCccB甲:AaaaBBbb 乙:AaBB甲 乙C甲:AAaaBbbb 乙:AaaBBbD甲:AaaBbb 乙:AAaaBbbb 19、.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高秆易染锈病、矮秆易染病三个纯系品种,要求设计一个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双抗新品种的步骤。(1)依据_原理,采取_方法进行培育。(2)所选择的新本类型是_,理由是_。(3)基本育种过程为:A:_B:_C:_D:_(4)如何留种?_。(5)检查是否抗锈病的方法是_。答案:15 CACAA 610CCDBD 11-13DDA 14、(1)转录 翻译 核糖体 (2)基因突变 D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