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书第33页整理与练习第13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一、口答: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2、什么叫表面积?3、什么是体积?4、什么是容积?5、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6、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7、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异同点?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回顾本单元的有关概念。二、基础练习:1、填空:(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长度( ),相对的面(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 )。(3)长方体或正方体( )叫做它们的表面积。(4)物体所占( )叫做物体的体积。(5)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 )叫做容器的容积。2、判断(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2)8.05立方米8立方米5立方分米 (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进一步巩固上面复习的内容。3、单位的换算:3.6平方米=( )平方分米3.6立方米=( )立方分米3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4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50立方分米=( )立方米4.3升=( )毫升=( )立方厘米52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先填空,然后指名回答;说出填空的根据。4、完成第1题。(1)估计体积时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也可以综合图形中的数据大小判断。指名学生口答校对。说说是怎样想的。(2)求表面积和体积。一人板演,其余自练。列出综合算式。集体评讲。5、做第2题。指出:先向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再将土豆放入水中,量杯中水面上升前后刻度所显示的体积相差200毫升。6、做第3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换算的依据。三、能力提升 在里填上“”、“”或“”24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3.9平方分米390平方厘米7040毫升7.04升3.02立方分米3020毫升6.3升6030毫升5.7立方分米5700立方米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换算的依据。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五、作业课前思考1: 接近期中练习阶段,正好第二单元进行整理复习,将长正方体的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整理,第一课时以零碎的知识点为主,第二课时巩固运用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孙老师设计了不少补充练习题,今天正好作为巩固练习题。课前思考2:本节单元复习课,我想这样进行教学:第一板块是让学生回忆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知识,让学生主动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网络。第二板块是组织学生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练习及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练习。除了完成教材提供的第1-4题外,再补充一些练习。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10厘米=( )米( )分米 2.5米=( )米( )厘米72分米=( )米 1600厘米=( )分米=( )米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02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6.02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2平方分米6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3.5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5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5.002升=( )毫升=( )立方厘米79立方分米=( )立方米=( )升5立方米30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2吨=( )千克 3500千克=( )吨5.006吨=( )吨( )千克=( )千克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体积单位或容积单位。(1)一瓶墨水60( )。 (2)一台洗衣机最多盛水94( )。(3)一塑料瓶食用油是2.5( )。 (4)电热水器水箱的容积是80( )。(5)一个沙坑可填充沙子5( )。 (6)摩托车油箱的容积是3.8( )。三、解决实际问题。1、用60根同样的方木,堆成一个长2米、宽1.5米,高1.2米的长方体。平均每根方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2、一个油桶里装有豆油50升,如果把这些豆油每500毫升装一瓶,能装多少瓶?3、一个长方体铁皮水箱的容积是11.52升,从里面量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4分米。它深多少分米?(用方程解)4、一个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底面积是0.25平方米,高0.6米。按每升汽油0.75千克计算,这个油箱最多能装汽油多少千克?课后反思1:在“回顾与整理”一环,我围绕教材中的问题的大致思路,组织学生讨论。其中重点让学生讨论的是下面三个问题:(1)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2)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3)你是怎样发现长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学生讨论之后的发言,一般都能把握住本质,回答效果比较好。第5题在作业练习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第一个问题的结果要化单位,许多学生当作面积单位来化。二是求第二个问题时,许多学生只求了灯箱的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没有算上下两个面,这恐怕是受到前面饼干盒的影响。但我还是认为是受插图的影响,图上的四周色彩很是鲜艳,但上面像是空白,让人容易忽视,下面,又让人觉得是栽在地上了,好像没有下面,再加上结果还要化单位,因而这一题的错误率达到40以上。这题的错误,我认为其实质还是学生审题上问题从题中不难看出求的应是6个面题中有“各个面由灯箱布围成”,这其中的“各个面”就暗指是“所有的6个面”。课后反思2:根据两个班级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一课时的单元复习目标定位为帮助学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本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学生交流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由于是个别学生在交流,估计很多学生并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这一形式以后要改变一下,可以尝试先让学生自己列出本单元的知识点,绘制成一张表格,然后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先同桌或小组内交流。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要指导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培养一种好习惯。教材提供的第5、6、7题的实际问题都源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但由于平时没有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事物,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们还真碰到了困难。比如,第5题中要求制作广告灯箱要用多少布,学生光是观察教材上的插图以为是求四个面的面积;又如第6题要计算制作一个蜡烛盒要用多少多少玻璃,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见过这种蜡烛盒所以误认为只要求四个面就可以了。因为课堂上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我就借题发挥,对他们说以后在生活中要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广州市天府路小学 徐坚辉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2、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网络、进行分析归纳、逻辑推理,联系生活实际好、科学运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练习本 课前整理表格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1分钟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来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二、汇报交流,梳理知识1、教师用大屏幕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 1分钟请看大屏幕,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教师随着学生发言进行板书 (板书:特征、表面积、体积)2、小组交流。老师从这几个方面设计了两个表格,让同学们去做课前小整理,现在先请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整理的不够好的请修改。2分钟3、小组汇报,其他同学做出评价。(汇报前提出几点温馨小提示:(1)注意分工.(2)汇报时下面同学有疑问请指出.(3)汇报结束后其他同学要做出合理的评价)分两次展示.一个小组学生上来展示,教师肯定他们的努力,并由学生互相评价,以寻找优点为主,指出不足为辅,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4分钟4、第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出示课件表格1.课前整理表格1名称 相同点不同点联系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长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5、第二个小组汇报课前整理表格2名称图形 表面积 体积 棱长和公式计量单位公式计量 单位公式计量单位长方体S=(ab+ah+bh)2cd V=abhV=shcm3dm3m3LmLC=(a+b+h)4cmdmm正方体S=6a2V=a3C=12a教师展示课件第二个表格,质疑“物体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吗?”(厚度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体积才相当于它的容积,它们的计算方法相同,但通常情况计算容积的数据是从里面量的,容积的计量单位通常用体积计量单位,但容积单位还有升和毫升)(通过表格形式,把本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比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而让他们自由地独立或合作设计,也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性。)对老师的整理也做一个评价好吗?三、理解应用走进生活1、练习一:用心思考认真说说 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做这个框架共要多少厘米铁丝,是求长方体的( );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共要多少塑料板是求长方体的( );在里面能盛多少升水是求长方体的 ( );这个盒子有多少立方厘米是求长方体的( )这个长方体的占地面积是长方体的( )2、练习二:认真推敲正确判断判断对错: 7分钟(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3)、a3 表示 a3 。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12厘米,表面积是6立方厘米,体积是1平方厘米。 ( )3、练习三:严谨细密奇思妙算 每个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4、练习四:走进生活 解决问题:是这么一回事:小金鱼要搬新家了,我们来看看它的新家是怎样的呢?小金鱼的家是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鱼缸, (1)做小金鱼的家(是无盖)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2)、在鱼缸十二条棱上围上彩灯线,至少要多长?(3)它占的空间有多大? 5分钟 (4)现在在鱼缸中 加入32升的水,水面的高度应是多少分米? 3分钟 (5)小金鱼来到它的新家,发现水面上升0.1分米,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3分钟小金鱼占了多大的空间?你知道吗?(1)-(3)题只列式不计算,讲评完再做第(4)和(5)题。学生做完利用课件再做讲评。小结:回顾这5题,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做题之前一定要审好题,问的是什么,我们利用什么公式解决。(三)拓展练习:把做好的同样正方体鱼缸拼在一起(如下图),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与原来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较有什么变化? 四、课堂总结适当延伸 1分钟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还有什么遗憾或有什么意见要向老师和同学们说吗?(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一节课复习完后,宜让学生谈谈收获与遗憾,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特征 表面积 体积第十一课时 整理与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与应用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容积和体积的意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熟练掌握体积单位的进率。3、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容积和体积的意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资源: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用3节课的时间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二、组织学生讨论1、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2、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3、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需要注意什么?4、你是怎样发现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与它有是什么联系?三、完成整理与练习的13题1、完成第1题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个形体的体积,然后再计算。同时也要提醒学生计算时要仔细认真。2、完成整理与练习的第2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组图表达的意思是:先向杯中倒入一定的水,再将土豆放入水中,量杯中水面上升前后刻度所显示的体积相差200毫升。3、完成整理与练习的第3题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体积单位见的进率。然后完成书上的填空。集体校对交流。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的知识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如果有问题可以跟同学和老师交流。五、补充习题1、100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9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35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2005升=( )毫升=( )立方厘米2、一个长方体无盖的水箱,长0.8米,宽0.65米,高0.6米.做这个水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立方米?如果每升水中1千克,这个水箱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铁皮的厚度不计)3李老师要为班级做一个长方体的图书箱,长6分米,宽5分米。如果要使这个书箱的容积达到120立方分米(木版的厚度不计),做这样一个图书箱,至少需要木版多少平方分米?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时 整理与练习二教学内容:练习与应用4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容积和体积的意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熟练掌握体积单位的进率。3、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3、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 容积和体积的意义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资源: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同学们已经了解得很多了,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二、完成整理与练习的47题1、完成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把这张表格填好,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5题这题要求需要铝合金条多少分米,可先让学生看一下示意图,每根铝合金条就是长方体相应的棱,要求至少需要分米的铝合金条,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3、完成第7题第(1)题求的是所有立柱的底面积之和,可以先求出一个立柱的底面积,然后再求出12根立柱的底面积。第(2)题是求这些立柱的体积之和,方法可以采用第一个。第(3)题求的是一根立柱除了底面积以外各个面的面积之和。4、思考题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这个大正方体的8个顶点;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有122=24;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工有24个。三、补充练习1、一种纸袋,打开后的形状是长方体,长55厘米,宽8厘米,高40厘米。做这个纸袋至少需要多少硬纸?(上面没有盖)这个纸袋可以盛多少立方厘米的物体?2、把一个棱长0.8米的正方体钢呸,锻成一个横截面是0.16平方米的长方体方钢,锻成的这块方钢长多少米?(用方程解答)3、一间教室长7米,宽6米,高3米,门窗面积和是20平方米。要粉刷教室的顶面和四面墙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四 全课小结: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作业:34页第6题.教学后记:、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总结教师: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教师:由上面两个体积计算公式概括成的总公式是什么?指名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二、课堂练习1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4题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全班学生独立填表,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个空格里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2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5题3、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6题先请一位同学读题,然后教师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问题实际求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呢?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4、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7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交流时指名说说每一问实际上是求什么。5、做教科书第35页的第8题可以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球和小棒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再结合对长方体框架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做好后组织相应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6、做教科书第35页的第9题事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好相关数据,课上进行计算和交流。7、评价与反思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8、 综合练习(1)把一块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是5分米,高是6分米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宽是多少分米?拓展:A、有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横截面积是0.08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B、一段方钢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现把它锻造成横截面为25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长是多少厘米?比较: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5厘米、6厘米。现将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体积会减少多少?(2)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50厘米,宽30厘米,里面的水高25厘米,金鱼缸里的水有多少升?拓展: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水池,水面低于池口2分米,求水的体积是多少?9、做思考题第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各种面的个数第二环节:我引导学生总结了方法第三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情况。看练习七的第5题的第1个长方体。让学生自己试着用正方体的方法,算数涂三种面个数的情况。学生数后,进一步,总结方法三、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四、作业课前思考1: 教材上整理复习中的各题练习是对学生掌握运用长正方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检测,教学时,关键要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教会学生转化的一些技巧。 在完成教材上练习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天天练习题的解题方法,并结合这些习题,将数学问题进行归类,使学生提高转化的速度和正确率。课前思考2:“解决问题”是很多学生学习中的一大困难,正如高教导说的:如何让学生学会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将进行一些解决问题的练习,这些问题有一定难度,而且有些题目较抽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困难,所以需要教师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及时点拨。教材上安排的“探索与实践”这一内容很不错,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调查活动中再次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内容要让学生课前去完成,然后课上进行交流。课后反思1:今天教学的是“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放在了“思考题”上“把一个六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问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第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各种面的个数第二环节:我引导学生总结了方法涂三个面的:数顶点8个顶点就8个小正方体涂两个面的:数棱上每条棱上有2个,12条棱上共有24个。进一步:(棱长2)12涂一个面的:数面上每个面上有4个,6个面上共有24个。进一步:(棱长2)(棱长2)6第三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情况。看练习七的第5题的第1个长方体。让学生自己试着用正方体的方法,算数涂三种面个数的情况。学生数后,进一步,总结方法(大体和上面差不多)涂三个面的:(相同)涂两个面的:数棱上(长2)4(宽2)4(高2)4涂一个面的:数面上(长2)(宽2)2(长2)(高2)2(高2)(宽2)2其余的练习的重点还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准关键字眼,弄清求的是什么,单位之间的关系。课后反思2:按课前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几道题,学生解题时错误较多。(1)希望小学新建了一所食堂,食堂长15米,宽10米,高4米,现在打算在食堂的地面和四周贴上2米高的瓷砖,问至少需要购买多少平方米的瓷砖?(2)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的玻璃缸中装有一些水,现将一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完全浸没。水面比原来升高多少厘米?(3)一个紫砂做的长方体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如果把它做成底面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第1题和以往求粉刷教室的题目有所不同,题中已知的食堂的高度是一个多余条件,学生不理解现在要求的贴瓷砖的面积也就是求一个长15米,宽10米,高2米的长方体的底面和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分析学生的错误时,我给学生指出读题时要认真思考每个条件是否有用,还可以画出直观图来帮助分析。第2题更为抽象,很多学生虽然知道当正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会上升,原因是铁块占有一定的空间,但不理解上升的这部分水是一个底面为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体,根据铁块的体积可以知道这部分水的体积,这样就能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第3题只要启发学生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课后反思3: 由于整理复习两课时内容比较简单,同时也考虑到周三要期中练习,需要对另外几个章节内容进行复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两课时内容合并成一课时完成。 由于临近期中,所以在完成教材内容时,同时完成了一些相应的课外补充练习,在综合练习中发现学生对开学以来学习的内容掌握不扎实!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莞城运河小学 王巧弟【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牛奶盒、魔方、直尺、【教学过程设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引入:同学们都带来了牛奶盒和魔方,今天这节课,这小小的牛奶盒和魔方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小助手,与我们一起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牛奶盒、魔方”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2、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做好铺垫。教师:关于这一单元,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整理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出示在黑板上。二、自我梳理形成网络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同学们回想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它的特征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呢? (1)同桌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征? (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作适当评点。可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形体特征联系面棱顶点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有6 个面,都是面积都相等的正方形。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评点:请对比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做书56页第1题长方体有( )个面,相对的面( ); 有( )条棱,相对的棱( ); 有( )个顶点。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 ); 有( )条棱,每条棱( ); 有( )个顶点。(填在书上,并指名汇报)2、分组整理。出示整理要求:(1)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记录。(2)用喜欢的形式把有关表面积、体积、容积的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4、学生汇报。请各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整理方法?为什么?5、归纳总结。 老师也把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用表格整理出来,大家看看跟你的有什么不同?电脑出示表格:表面积体积容积概念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计算公式长方体:S =(ab+ah+bh)2正方体:S=6a长方体:V=abh 正方体:V=a V=Sh常用单位m、dm、cm1 m=100 dm 1 dm=100 cmm、 dm、cm1 m=1000 dm1 dm=1000 cmm、 dm、cm、L、ml1 L=1000 ml师:那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到的,可以引导学生说。)(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会展管理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青岛网约车人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计算机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植被恢复生态补偿机制-洞察与解读
- PM心功能评估方法-洞察与解读
- 2025年病历管理制度与病历书写规范考试题(带答案)
- 2025年低碳节能减排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社区农田种植共享协议
- 战略合作协议及业务资源整合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考前模拟训练备考)
- DB4201∕T 630.1-2020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第1部分:服务机构评定与服务规范
- 学生文明上网班会课件
- 叮当快药大健康生态圈战略解析
- 数学评比活动方案
- TCPUMT 034-2025 工业数字孪生 数字模型与数据集成交换要求
- 曹植的故事课件小学生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494mb
-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考试题及答案
- 4.3禁止生物武器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训室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