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东主操考试复习题 操作要点: 工艺参数反应器系统:入口温度 2503E-102出口压力 1.8炉出口温度 2653反应压力 0.85-0.95吸收解析塔塔顶温度 30-35 吸收解析塔塔底温度 75-90吸收解析塔塔顶压力 0.85-1.05Mpa吸收解析塔塔底液位 40-60稳定塔塔顶温度 55-60稳定塔塔底温度 135-145稳定塔塔底液位 40-60稳定塔塔顶压力 0.8-0.95MpaD-102液位 30-50D-102界位 5-30脱重塔塔底温度 240-260脱重塔塔底液位 10-30脱重塔塔顶温度 125-135脱重塔塔顶压力 0.01-0.05Mpa产品质量指标干气 C3及以上组分 5成品气 C5以上组分 5混合芳烃 初馏点 35-40 干点 195-205 辛烷值 84公用系统指标蒸汽压力 0.6Mpa净化风压力 0.4-0.6Mpa氮气压力 0.4-0.4Mpa循环水温度 10-30 操作要点反应部分 正常情况下,原料量的增大,将影响原料进炉前的换热情况,温度降低、炉子负荷变大调节不及时 ,炉出口温度降低反应器入口温度降低,空速变大,影响反应变差,甚至影响反应器不反应,反应器出口温度降低将导致原料换热温度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处理方法:迅速稳定进料量至正常,调节炉子油气火使出口温度稳定。加热炉的温度主要受 原料量、反应出口温度影响。加热炉炉出口主要受 原料性质原料量、油气火影响。床曾温度,正常情况下个点维持稳定,根据化验分析调节炉出口注意反应情况。 当进口温度过高时可产生飞温现象或反应过大,干气量大,T-101顶压增大系统压力变大产品收率减少。 进口温度过低时,反应减弱,收率减少后续换热难,T-102、T-103换热提不起温分馏效果差,收率低。床层温度不能超过480 反应温差正常情况下是一个稳定状态,当成产到一定周期时,反应器入口温度增大时反应器无温升,应该进行烧焦。压差不在正常范围内时,可以分析催化剂碎裂或装填不好。稳定部分:1. 干气中C3以上组分含量的控制影响因素:(1)吸收剂量小,吸收效果不好。 (2)冷却效果不好,使吸收油的温度高。 (3)吸收塔温度过高,使大量的C3,C4被解吸增大吸收负荷。 (4)解吸塔温度过高,使大量的C3,C4被解吸增大吸收负荷。 (5)T101的压力大幅波动。 (6)反应岗位反应深度变化。调节方法:(1)适当提高吸收剂量和吸收剂温度。 (2)控好T101的压力并适当提高。 (3)控好反应的深度,不能大幅波动。 (4)控好解吸效果。 2.液化气中C2以下组分含量的控制影响因素:(1)解吸塔底温度低,脱吸效果差。 (2)T101的吸收油量大,吸收过度。 (3)T101的温度过低,吸收过度。 (4)T101的压力过高,吸收过度。 (5)反应产物重干气所占比重加大。调节方法:(1)提高解吸塔底温度。 (2)控制好吸收有的比例。 (3)控制好T101的温度和压力。 (4)根据反应岗位的情况调整操作。 3.液化气中C5以上组分含量的控制影响因素:(1)稳定塔底重沸器返塔温度高造成塔底温度高。 (2)稳定塔压力底。 (3)冷回流量小,塔顶温度高。 (4)塔底重沸器换热量波动大。 (5)稳定塔进料温度高,进料口偏上。 (6)进料量及组成变化。调节方法:(1)提高塔顶冷回流量,降低塔顶温度,保持合适的回流比。 (2)适当提高稳定塔压力,并保持平稳。 (3)适当降低塔底温度 (4)重沸器三通阀不要大幅调节 (5)给变进料口位置,降低进料温度 (6)根据进料量及组成的变化及时调整操作4.混合芳烃蒸汽压和初馏点的控制。影响因素:(1)稳定塔底再沸器温度高,混合芳烃蒸汽压底,10馏出点高(2)稳定塔塔顶压力高,混合芳烃蒸汽压高,10馏出点低(3)稳定塔进料量,组成及进料位置变化(4)稳定塔进料温度高,组成及进料位置变化(5)顶回流量大,塔顶温度低,混合芳烃的蒸汽压高,10点低调节方法:(1) 适当调节塔底温度(2) 适当调节塔顶压力(3) 控制好解吸塔的操作尽量避免进料量组成大幅变化,必要时改进料口(4) 降低稳定塔进料温度(5) 降低顶回流量,提高塔顶温度 吸收塔顶的压力影响因素(1) 干气量变化(2) T-101吸收油流量变化(3) T-101压控阀失灵或后路流程不畅(4) 反应程度(反应程度越高,则反应产物中轻组分就越多可使吸收解析塔压力上升(5) 塔底循环泵至F-101对流段量(6) F-101负荷调节方法(10正常操作时吸收塔压力干气调节阀控制(2)压力高时,可适当打开干气出装置调节阀(3)控制好吸收塔的操作(4)检查流程防止系统憋压(5)及时与反应岗位做好协调D-102液位控制影响因素(1) 稳定塔压力变化压力高,液面低(2) 稳定塔顶温高,液面高(3) 液化气流量和出装置量变化(4) 液化气泵故障(5) 仪表失灵调节方法:(1) 调节吸收效果,调节稳定塔底、顶温,合理使用热旁路和不凝气阀等一切手段,调稳稳定塔顶压力。(2) 调循环水量及压差(3) 通过冷回流的量及温度来控好T-102温度(4) 调节好液化气出装置的量(5) 切换泵,联系钳工修泵(6) 联系仪表,修表T-101液位控制影响因素:(1) 吸收油的流量(2) 干气量,塔顶温度(3) P-101的抽出量及故障(4) 吸收效果(5) 仪表失灵调节方法:(1) 调稳吸收油流量(2) 控制干气量的大小(3) 控制好吸收塔的压力温度,控制合适的吸收效果(4) 防止P101抽空或故障调节好T-102进料量的稳定(5) 仪表失灵T-102液面控制影响因素:(1)T-102的进料量(2)解吸塔底的温度(3)吸收油量(4)T-103进料量(5)仪表或泵故障调节方法:(1) 控稳T-102的液面(2) 调节好E-108的返塔温度,控好底温(3) 正常时塔底液位通过吸收油和T-103的进料量来控制(4) 修泵、修表T-103液面的控制影响因素:(1) 重芳烃出装置量的变化(2) 回流量的变化(3) T-103压力变化(4) T-103低温的变化、(5) T-102进T-103流量的变化(6) 仪表失灵,泵故障调节方法:(1) 根据T-103的液位来调节重芳烃出装置的量(2) 调整回流量(3) 控好T-103的压力,保证混合芳烃和液化气合格(4) 控制好T-103的塔底温度(5) 调稳T-102液面,使进T-103量平稳(6) 修表、修泵DCS方面的知识 DCS 操作基本知识试题一、填空题: 请填写出以下字母在仪表位号标注中所代表的含义: 第一位字母:T温度、F流量、P压力、W藏量、D密度 、L液位。 若第二位字母为“d”,则:Pd压差、Ld界位。后继字母:I指示、R记录、C调节、DCS 中用报警指示灯的颜色来表示仪表状态,请写出以下几种指示灯颜色所代表的状态 绿色正常、红色报警、黄色偏差报警、蓝色仪表工位禁用。分别为在仪调节表的操作方式为 MAN 表示表示测量值;AUT 表示表示给定值;CAS 表示表示输出值。 二、问答题:请写出调节仪表有几种控制方式?且是怎样控制的? 答:共有四种控制方式: 手动(MAN) 、自动(AUT) 、串级(CAS) 、PRD 方式。 手动调节是直接输出 MV 值。 自动调节是通过调节给定值(SV)来控制 MV 输出。 串级是主回路的 MV 值,是副回路的给定(SV)值。 PRD 方式是主回路的 MV 值直接输出到副回路的 MV 值。 什么是集散型控制系统? 答:集散型控制系统简称 DCS,也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专题】2026年中考数学专项提优复习:代数式【附答案】
- 2025产品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合同买卖协议书样本
- 2025江西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招聘见习生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七所“两自一包”公办学校招聘教师(1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医疗机构专家劳动合同书
- 2025年牡丹江绥芬河市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0人(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焦作师范考试题库及答案
- 煤矿班长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器人学导论 课件 第2章 机器人运动学
- 贴地砖协议书范本
- 机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殡葬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汇报
- 如何撰写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
- 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与护理
- 第3课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一课时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年达州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烘焙技巧甜点制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