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政策课论文.doc_第1页
刑事政策课论文.doc_第2页
刑事政策课论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足本土,走向远洋记中国30年来国防发展中国的军事现状一、中国的核力量根据原子科学家组织公布的报告和SIPRI年鉴(1999年版),中国的核武库的规模大概在400枚核弹头左右。报告估计其中有大约20枚核弹头被部署用于洲际核打击用途,还有大约230枚被部署(货可以被部署)在战机、导弹和潜艇上用于地区核打击。剩下的150枚核弹被保存起来用于 “战术”用途(短程导弹、低当量飞机投掷炸弹,可能还有火炮炮弹和爆炸破坏装置。中国目前使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来保持一支洲际核威慑力量。东风5型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最早于1981年部署,射程1万3千公里,携带一枚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据信有20枚这种导弹被部署在北京西北方向的中国内地。同存储在山洞中、并需要移动到洞外发射的中国早期弹道导弹不同,东风5型导弹可以直接从地下竖井中发射但必须在经过两个小时的加注燃料过程之后。为了增加东风5型导弹的生存能力,真正的发射井附近还建设了一些伪装发射井。东风5型导弹的射程可以覆盖亚洲和欧洲的全部,以及美国的大部分地区。美国东南部的几个州位于这种导弹射程的边缘。另外两种远程弹道导弹,射程8千公里的东风31型和射程1万2千公里的东风41型,正处于发展阶段。两种导弹估计都是固体燃料,由机动发射车发射。目前既不清楚中国准备部署多少这些导弹,也不清楚每枚导弹可以携带多少个核弹头,但是可以肯定中国正试图发展多弹头导弹和辅助突防技术,这可能是集束式多弹头技术(MIRVS),或者甚至是更先进,但技术难度也更大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MIRVS)。东风31型导弹的首次实战部署可能在2005年以前,东风41型可能在其之后,大约2010年左右。中国的海军核力量目前仅限于一艘092型夏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其航行记录中存在着反应堆和噪音的问题。夏级可以携带12枚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这种导弹能够携带一枚200-300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射程1千7百公里。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夏级从未部署到近海以外的地方。据称中国计划建造46艘新型的09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094型核潜艇将装备一个更安全、更安静的核反应堆和更优秀的总体性能。它预计将装备枚巨浪2型导弹,每枚这种导弹最多可以携带6枚核弹头(估计是没有分导能力的集束式)。导弹的首次试射时间预计在2002年,但估计巨浪2型的实际研发进展可能会更长一些。原因是该导弹的陆基型原型东风31导弹迄今为止仅试射了一次。如果中国打算部署一个类似于美国海军导弹核潜艇的轮换体系(每个预定作战区有三艘核潜艇,其中一艘处于待命状态;一艘在出航或返航途中;一艘在港内检修),那么6艘核潜艇将能够使中国随时保证在太平洋有2艘核潜艇处于待命状态,并能够打击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全部范围。如果计划中的6艘潜艇携带的导弹都能够达到最大的载弹量(6枚),那么中国部署的潜基核弹头数目将增加到576枚。即使这些核弹头不具备分导能力,它们也至少能够打击192处位于美国的目标,这也足以使美国拟议建设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NMD)超过饱和状态,这个体系目前正促使中国加速它的核武器现代化和核扩军计划。 二、中国的常规力量从其部署的主要武器系统数量来看,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但是,中国庞大的武库不论从使用年限还是从技术水平来说都已经非常陈旧。许多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就开始服役的武器系统至今还在使用之中,并且这些武器系统使用的都还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技术。中国正在实现常规军力的现代化,新武器开始加入现役,但相对于陈旧的武装力量的总体规模而言,其速度是相当低的。经过未来十年的发展,当所有的老式武器都完全退役之后,中国的常规军力规模将可能会有大幅度的缩减三、地面部队和坦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走向总体的人员和装备的裁减和重组过程,其目标是建立一支更加现代化,更加机动的陆军。据估计2000年中国的武装力量总数是250万人,其中有180万人在解放军陆军服役。地面部队被分为7个军区和27个军分区。7大军区内部署着21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有大约6万人。这些集团军下辖有44个步兵师,13个步兵旅,10个装甲师,12个装甲旅,5个炮兵师,20个炮兵旅,7个直升机团。此外还有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1个装甲旅,1个炮兵师,3个炮兵旅,3个防空高炮旅为独立部队,不隶属于任何集团军。另外还有3个空中机动师归属于解放军空军控制还有不少预备役部队和准军事部队,其中一些并不直接接受解放军的指挥。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有大约120万人,编为50个步兵师、炮兵师和防空师。另外,大约有110万人在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该部队包括内务安全部队和边防部队,归属于国防部领导(此处明显有误译者),有大约45个师的兵力。根据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和结构调整计划,一些现役部队将转变为预备役,因此预计未来预备役部队和武警部队的规模将会扩大。四、改革开放以后陆军的发展1988年,80式坦克开始进入生产。80式代表了中国对于苏联5455型坦克设计的首次突破。其特点是装备有计算机化的火控系统、激光测距仪、火炮稳定器、更好的悬挂系统和发动机、以及夜战设备。目前正在生产的型号是九十年代初出现的80式的改进型号85II型和III型。除了80式坦克在电子设备和发动机方面的改进之外,该坦克还装有自动装弹系统,从而使坦克乘员从四人减到三人。中国最近公布的坦克型号是90II型,最早于1911年底公开,类似于俄罗斯的72坦克,相信其性能也与之近似。90II型还没有开始量产,估计解放军在近期的将来也不会这样做。五、空军和作战飞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目前拥有大约4350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作战飞机,据IDDS估计,截止到2000年1月1日中国拥有的作战飞机包括1900架歼六和米格19(包括各种用途的型号: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1900架歼七和米格21(包括各种用途的型号: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222架歼八IIIIII型;55架苏27SK(歼十一);440架强五(米格19改进型);307架轰五和伊尔28;142架轰六和图16。少量的歼轰七(少于12架)和8(1015架)也许也在服役。在这些型号中,占绝大多数的(歼六和歼七)是1972年以前就开始服役的型号。除了10架伊尔76型运输机之外,中国空军的空运能力仅限于老式苏联飞机的中国专利生产或测绘仿制型号,例如运五(安2)、运七(安24)、运八(安12)。六、海军舰艇中国还运行着另外两大级别的18艘驱逐舰。4200吨的“旅沪”级是“旅海”级原型,一共建造了2艘,尽管它们在1985年就被订购,但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才服役(建造计划被推迟以便完成泰国海军的护卫舰订单)。旅沪级装备了八枚C802反舰导弹;一个国产的“响尾蛇”防空导弹发射架,其原型是法国在八十年代提供的;反潜鱼雷和火箭发射器;以及许多火炮。它们还能够携带两架哈尔滨的直九直升机,用于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数量最大的一级驱逐舰是16艘“旅大”IIIIII级(36793730吨)。这些军舰装备有6枚C201反舰导弹;反潜鱼雷和火箭;以及重型的火炮。旅大II级用直升机甲板和机库取代了尾部的130毫米炮塔和37毫米炮塔。唯一的一艘旅大III级用C801导弹取代性能较差的C201导弹。该级中的两艘改装了一座响尾蛇导弹发射架,其它军舰也应该会进行改装,但新舰的建造被放在了更优先的位置。其余的主要水面战舰包括37艘护卫舰。和驱逐舰的情况一样,这些护卫舰也主要被设计用来进行反舰作战,并缺乏任何有意义的自我防卫(防空战和反潜战)能力。最新最有效的护卫舰是6艘“江卫”级军舰(2250吨)。它们的武器装备与旅沪级类似,但是火炮和导弹的数目较少。它们能够携带一架海豚直升机。这些军舰中的第一艘于1990年开工建造,另有三艘目前在建造之中,并计划再建造2艘。 此外还有31艘属于另外一种级别的护卫舰正在服役之中,即1702吨的“江湖”级。该级护卫舰分成四大种类:江湖I级(现役27艘)携带4枚C201反舰导弹,2门100毫米炮,外加一些不同口径的轻型火炮;唯一的一艘江湖级用直升机库取代了尾部的武器装备;3艘江湖III级和级用8枚C801或C802取代了C801导弹。七、防务周刊:中国军事力量总体排名世界第三2006版的美国国际防务周刊称中国军事力量总体实力排名世界第三。文章解释理由说:1、中国在战争动员机制上,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募集到超过1000万的具有良好素质的优秀兵员。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含美国在内,都不可能想象在中国本土与这支军队作战。2、中国具有强劲规模的核武器2期制造生产能力。所谓2期能力是来自美国核能研究中心的理论。他是指,在国家处于被大规模侵略的时期,依旧保存有一定的核武器生产制造规模。中国核武基地,多在西南。西北的深处腹地。而这里又是很难被短时间攻陷的地区。因此,除非使用毁灭手段,否则很难达到目的。3、中国是具有一定战争经验的国家。而且他多次与“世界联军”交战。1950年韩战,19611965中印战争(当时印度受到来自美,苏,英,法,北约等支持)。19691986年中越战争(越南受到来自前苏联,华约等多达12个国家支持)。这些给中国制造了很好的抵御战争机制。4、中国拥有十分庞大的规模的国防生产体系。中国的国防体系目前仅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