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泡沫驱用稳泡体系的研究刘晓玲 李娜 张贵才 王静 丁保东 仉莉 冯岸洲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泡沫驱用起泡体系必须同时具有好的起泡能力和稳泡性能。Waring Blender 法和Ross Miles 法评价均表明,-烯烃磺酸盐起泡性能优异,但稳泡能力需强化。为此,本文对聚丙烯酰胺、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等4 种增粘型稳泡剂,烷基醇、烷醇酰胺、甜菜碱、改性硅醇等12 种非增粘型稳泡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增粘剂的加入会显著提高泡沫的稳定性,相同质量分数的聚合物,稳泡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为:聚丙烯酰胺(HPAM)、疏水缔合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其中质量分数为0.1%的聚丙烯酰胺可使泡沫的析液半衰期提高2.7 倍。起泡体系中聚合物的质量分数越大,稳泡性能越好,但起泡能力会削弱。在非增粘型稳泡剂中,甜菜碱的稳泡效果较好,可以使60泡沫的消泡半衰期增加1.7 倍,而烷醇酰胺、十二醇在低浓度时仅能使泡沫的消泡半衰期提高不到1 倍。此外,论文还用微观可视化装置对泡沫在不同粘度油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探索,发现泡沫在稠油的稳定性比在柴油中的稳定性高近30 倍。上述研究对泡沫驱用起泡剂的研制和稠油油藏泡沫驱的数值模拟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泡沫驱;泡沫稳定性;聚合物;甜菜碱;微观 Research on Foam Stabilizing System for Foam Flooding Xiaoling Liu, Na Li, Guicai Zhang, Jing Wang, Baodong Ding, Li Zhang, Anzhou Feng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55, China) ABSTRACT: The foaming system for foam flooding must have better foaming ability and foam stability. The results based on Waring Blender method and Ross Mile method showed that, -olefin sulfonate has excellent foaming ability, but poor foam stability which is needed to be improved. So lots of foam stabilizers were investigated, which include 4 polymers and 14 non-polymers such as alkyl alcohol, betaine, alkanolamide and et 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iscosifying agents can apparently help stabilize the foam. Among the 4 polymers, the foaming stability of polyacrylamide is best, 0.1% (wt) of which can increase liquid dropout half-time by 2.7 times. High mass fraction of polymer can greatly raise the foam stability, however they decrease the foam volume. Betaine exhibits better stabilizing effect among non-viscosifying foam stabilizers and can put up debubble half time by 1.7 times at 60 while alkanolamide and dodecanol can increase only by less than 1 time. In addition, the foam stability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microcosmic visual apparatus when foam is exposed to different viscosity of crude oil in this paper. It is testified that the foam stability in heavy oil is 3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diesel fuel. This study has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on development of foaming ag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oam flooding for heavy oil reservoir. Keywords: foam flooding, foaming stability, polymer, betaine, microscopic1 目前我国普通稠油油藏一般采用注水和注蒸汽两种开采方式,但是由于驱替流体流度较大,导致指进现象和重力超覆等问题严重,波及系数低,因此普通稠油油藏的水驱采收率一般低于30%。比稀油油田低10%左右1,而蒸汽驱的采收率也一般低于20%。国内外大量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表明,泡沫表观粘度较水、蒸汽大,可有效抑制热水的指进、降低蒸汽流度,从而提高蒸汽驱和热水驱的波及体积。但是泡沫的致命弱点是不稳定,因此研究泡沫驱用稳泡体系是实施泡沫驱的关键。 另外,鉴于泡沫具有遇油消泡的特点2,本文还通过微观仿真玻璃刻蚀模型研究了不同原油与泡沫接触时泡沫稳定性的变化。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主要有HGB550 型Waring Blender 高速搅拌器,美国思博明公司;MC 型Ross-Miles 泡沫仪;乳化仪PHYSICA RHEOLAB MC1(德国 PHYSICA Messtechnik Gmbh 产);JSZ6S 型显微镜(江苏永新光学有限公司)。 药品主要包括: (1)表面活性剂:-烯烃磺酸盐AOS(韩国爱敬精密化学公司)、聚氧乙烯十二醇醚硫酸酯盐AES、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青岛长兴,分SS-700、 SS-900、SS-1000 三种)、甜菜碱(包括十二烷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CBET-13、十六烷基二甲基羧基甜菜碱CBET-17、十二烷基二甲基羟磺基甜菜碱SBET-13 和十二烷基二甲基羟磺基甜菜碱SBET-17,均为实验室自制并纯化) (2)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北京恒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平均分子量1000 万)、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HNT280(四川光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均分子量1200 万)、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AP-P4(胜利油田地质院,平均分子量1200 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国药集团,平均分子量600 万)。 (3)其他物质: 十二醇(国药集团,分析纯)、烷醇酰胺(江苏省海安石化,分1:2 型、1:1.5 型两种)、改性硅醇类包括RM-012、ST05(广州鑫顺达贸易有限公司)、TS(江山天顺生物化工厂)、DYET-102 和DYET-103(山东大易化工有限公司)。 试验用原油取自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桩106-15-X18,50粘度1450mPas,为普通稠油。 1.2 试验方法 1.2.1 起泡剂性能评价 起泡剂的性能主要从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两个方面来评价。评价起泡能力的参数主要有起泡体积或起泡高度。评价泡沫稳定性的参数主要有析液半衰期、消泡半衰期。 2 本文主要通过Waring Blender 和Ross-Miles 法(罗氏法)对起泡剂的性能进行评价。 (1)Waring Blender 法 此法通过测定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来评价起泡性能。首先配制100mL泡沫剂水溶液, 倒入Waring Blender 搅拌器中,在2000r/min 转速下搅拌1 分钟,然后把生成的泡沫迅速倒入1000mL 量筒中,记录泡沫初始体积(起泡体积)和泡沫溶液析出50mL 时的时间(析液半衰期)。起泡体积越大,析液半衰期越长,泡沫剂的起泡性能越好。 (2)Ross-Miles 法 参照国家标准GB/T13173.6-91洗涤剂发泡力的测定3测定泡沫剂水溶液在60、常压下的起泡高度和消泡半衰期。 1.2.2 遇油消泡试验 微观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流程见图1。此装置主要包括微观仿真玻璃刻蚀模型(尺寸60 mm60 mm、孔道直径50800Lm)、数字显微摄像系统、压力采集系统、微量注入泵等。 将微观模型抽空饱和水后,用原油驱水,然后以适当速度向模型中注入泡沫流体,进行驱油实验,待泡沫与原油充分接触后,停止驱替,并录取泡沫与原油界面的动态图像, 观察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图1 微观驱油流程示意图 2 结果与讨论 2.1 起泡剂选择 在室温下,用Waring Blender 法对实验室内常用15 种起泡剂的起泡性能进行评价,初步筛选出-AOS、AES、CBET-13、CBET-17、SBET-13、SBET-17、SS-700、SS-900、SS-1000 等多种起泡能力和稳定性相对较好的起泡剂。为进一步研究起泡剂的使用浓度,将各起泡剂用0.5%NaCl 溶液配制成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0.2%、0.3%、0.4%、0.5%的溶液。 在室温下用Waring Blender 法测定各起泡剂不同质量分数溶液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光源 摄像头 计算泡沫发生器 微观模型 出 口 压 力 采 集 系 统 起 泡 剂 氮 气 瓶 微量注入泵 3 期,结果见图2 和图3。 0.0 0.1 0.2 0.3 0.4 0.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起泡体积,ml 起泡剂质量浓度,% a-AOS AES SS-700 SS-900 SS-1000 CBET-13 CBET-17 SBET-13 SBET-17 图2不同浓度起泡剂的起泡体积 0.0 0.1 0.2 0.3 0.4 0.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析液半衰期,s 活性剂质量浓度,% a-AOS AES SS-700 SS-900 SS-1000 CBET-13 CBET-17 SBET-13 SBET-17 图3不同浓度起泡剂的析液半衰期 一般情况下,随起泡剂质量分数的增大,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先增大,但当浓度继续增加时,V0 和t1/2 增长缓慢,当增至最大值后略有降低,并且当表面活性剂浓度等于临界胶束浓度时,起泡能力达到最大4。由图3 和图4 可以看出,-AOS、AES、CBET-13、CBET-17、SBET-13 体系的起泡性能随各自浓度的变化基本符合此规律,而SBET-17、SS-700、SS-900、SS-1000 体系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还未出现此趋势;-AOS 的起泡性能大大优于其他起泡剂,当其质量分数为0.2%时,起泡性能达到最大。 一般起泡剂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时,起泡性能最强。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时,随浓度的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减小,表面活性增加,发泡力增强,泡沫稳定性增加。但随着活性剂浓度的继续增加,溶液中的活性剂会迅速在表面富集,使得局部表面张力很快降低,而变薄的部分得不到修复, 泡沫的稳定性降低5。 鉴于地层都具有一定的温度,温度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很大,针对桩西原油地层,进行了-AOS、AES、SS 系列表面活性剂在60下的Waring Blender 法测定,结果见图4 和图5。 4 由图4 和图5 可以看出,高温下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的变化趋势与室温下基本一致, 其中-AOS 的起泡性能最佳,其最佳浓度依旧为0.2%。 与室温下相比,60时同一起泡剂在相同浓度下,起泡体积增大,但是析液半衰期却大大降低,泡沫稳定性减弱,这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不仅可以使起泡剂的溶解度增加, 减少其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降低泡沫液膜的强度,而且可以降低溶液粘度,从而使得液膜变薄,加速了泡沫的破裂6。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所筛选的活性剂中,不论室温还是地层温度下,-AOS 均表现出较好的起泡性能,可优选为泡沫剂主剂,且其最佳质量浓度确定为0.2%。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起泡体积,mL 起泡剂质量分数,% a-AOS AES SS-700 SS-900 SS-1000 图4 60下不同浓度起泡剂的起泡体积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析液半衰期,s 起泡剂质量分数,% a-AOS AES SS-700 SS-900 SS-1000 图5 60下不同浓度起泡剂的析液半衰期 2.2 稳泡剂选择 单独-AOS 虽具有较高的起泡能力,但泡沫稳定性较低,必须对其进行复配,筛选出同时具有较好的起泡能力和稳泡能力的复合体系,即加入稳泡剂。 目前常用的稳泡剂有以下几种: (1)大分子物质,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等,该类物质能够提高泡沫粘度,5 降低泡沫流度,从而具有一定的稳泡效果,但使用操作较为复杂。 (2)硅树脂聚醚乳液类,该类分子能够控制气泡液膜的结构稳定性,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泡的液膜有秩序的分布,赋予泡沫良好的弹性和自修复能力。优点:稳泡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缺点是合成异构体多,难以控制,使用范围仅限于对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烯基磺酸钠(AO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稳泡,而且对温度有要求。 (3)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四烷基苯磺酸钠、CBET-17 等,该类稳泡剂主要是通过与主剂不同电性交替排列,增加表面活性剂在泡沫液膜的分布,从而提高泡沫稳定性的,另外还存在产生碳氢链间的疏水作用。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醇酰胺等,该类分子除了可以产生碳氢链间的相互吸引力外,也可能会在极性基团处产生氢键相互吸引力,也可能插入表面吸附层内,降低液膜活性离子间的排斥力从而实现稳泡。但此类物质由于没有足够长的碳链和较强的极性基团,稳泡效果较差。 (5)脂肪醇和脂肪酸类,稳泡机理同(4)类似,但属难溶物质,使用极为不便。 由此可将稳泡剂按其作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非增粘型表面活性物质,利用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效应,加强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提高泡沫液膜强度,增加泡沫寿命;另一类则是通过向泡沫体系中添加增粘剂增加液相粘度,减缓泡沫液膜排液速度,从而提高泡沫稳定性7。本文对两类稳泡剂对- AOS 起泡性能的强化分别进行了评价。 2.2.1 增粘型稳泡剂研究 本文选择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HNT280、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 AP-P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等四种聚合物与- AOS 进行复配。改变聚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0.05%、0.1%、0.15%、0.2%,配制水为0.5%NaCl 水溶液,用乳化仪测定这些聚合物溶液在温度为60,转速为6r/min 下的流变性,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浓度聚合物的流变性(60) 表观粘度,mPas 0.05% 0.1% 0.15% 0.2% HPAM 7.7 13.5 23.2 29.8 HNT280 1.7 52.3 114.6 138.3 AP-P4 3.8 12.2 34.8 43.3 PVP 0.7 0.9 1.2 1.5 将不同浓度的HPAM、AP-P4、HNT280、PVP 四种高分子聚合物与0.1%(wt)- AOS 复配,即为强化泡沫体系,其中所用水为0.5%NaCl 溶液。常温下运用Waring Blender 法测定复配体系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结果见图6 和图7。 可以看出,- AOS 与聚合物的复配体系的起泡体积和半衰期大大优于单纯的- AOS 体系,其中当添加HPAM 浓度为0.1%时,泡沫体系的起泡体积由480mL 上升至560mL, 析液半衰期由459s 增至1280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同种聚合物随浓度的升高,其与- AOS6 的复配体系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逐渐上升,随浓度继续升高,半衰期继续升高但体系的起泡体积呈现出下降趋势;相同质量分数的聚合物,稳泡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PAM、HNT280、AP-P4、PVP,可优选HPAM 作为泡沫剂助剂,且其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0.1%。 向起泡剂中添加聚合物后,复合体系粘度增大,从而减少了泡沫液膜中液体的流失, 增加了液膜强度,而且气体在液膜中的溶解度也大大降低,从而减少了液膜的透气性,使得复合体系的发泡力和稳定性大大增加。但聚合物浓度不能过大,否则体系粘度过大,会减少起泡剂在液膜中的流动,液膜变脆,起泡体积减少。 另外,HPAM 溶液的表观粘度虽低于HNT280 和AP-P4,但其与- AOS 复配体系泡沫性能却比二者都高。这可能是因为泡沫的修复作用是需要一个合适的粘度的,粘度过大会使液膜变脆,而且也不利于活性剂在液膜表面的移动8。 0.05% 0.1% 0.15% 0.2% 450 480 510 540 570 600 起泡体积,ml 聚合物浓度,% 0.1% a- AOS+ HPAM 0.1% a- AOS+ AP-P4 0.1% a- AOS+ HNT280 0.1% a- AOS+ PVP 图6 增粘型稳泡剂与-AOS复配体系起泡体积 0.05% 0.1% 0.15% 0.2%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析液半衰期,s 聚合物浓度,% 0.1% a- AOS+ HPAM 0.1% a- AOS+ AP-P4 0.1% a- AOS+ HNT280 0.1% a- AOS+ PVP 图7 增粘型稳泡剂与-AOS复配体系析液半衰期 2.2.2 非增粘型稳泡剂研究 固定- AOS 浓度为0.1%,配制其与甜菜碱、改性硅醇、烷醇酰胺、烷基醇等12 种稳7 泡剂浓度分别为0.005%、0.01%、0.05%、0.1%的复配溶液,其中所用水为0.5%NaCl 溶液。 室温下,对各复配溶液用Waring Blender 法测定其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结果如表2-表4 所示。可以看出,甜菜碱类的稳泡效果最好,且随甜菜碱浓度的升高,复配溶液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均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这四种甜菜碱中,以CBET-17 体系效果最佳,与纯组分溶液相比,当CBET-17 浓度为0.01%时,复配体系起泡体积从480 mL 增至550 mL,析液半衰期从459 s 增加到506s。 表2 甜菜碱与-AOS复配体系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 起泡剂名称 助剂浓度,% 起泡体积,mL 半衰期,s 0.005 530 487 0.01 550 506 0.05 480 457 -AOS+CBET-17 0.1 390 400 0.005 510 460 0.01 550 495 0.05 460 442 -AOS +CBET-13 0.1 400 405 0.005 500 469 0.01 530 489 0.05 470 456 -AOS +SBET-17 0.1 370 400 0.005 530 491 0.01 560 501 0.05 490 454 -AOS +SBET-13 0.1 390 403 表3 改性硅醇与-AOS复配体系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 起泡剂名称 助剂浓度,% 起泡体积,mL 半衰期,s 0.005 450 360 0.01 470 400 0.05 410 300 -AOS +RM-012 0.1 400 310 0.005 470 369 0.01 480 423 0.05 450 380 -AOS +TS 0.1 450 370 8 0.005 400 330 0.01 270 104 0.05 220 60 -AOS +ST05 0.1 150 - 0.005 390 271 0.01 400 300 0.05 370 269 -AOS +DYET-102 0.1 310 95 0.005 380 270 0.01 420 331 0.05 390 300 -AOS +DYET-103 0.1 290 103 表4 烷醇酰胺、烷基醇与-AOS复配体系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 起泡剂名称 助剂浓度,% 起泡体积,mL 半衰期,s 0.005 480 443 0.01 490 460 0.05 490 459 -AOS +十二醇 0.1 410 433 0.005 460 369 0.01 460 385 0.05 450 348 -AOS +1:1.5 烷醇酰胺 0.1 420 300 0.005 380 300 0.01 400 330 0.05 450 320 -AOS +1:2 烷醇酰胺 0.1 430 303 2.2.3 复配体系的Ross-Miles 法测定 Waring Blender 法操作简单,试验周期短,能准确反映泡沫体系的起泡能力和稳定性, 是本次试验的主要方法。Ross-Miles 法是国际国内的通用方法,是美国材料协会及其它一些国家评价泡沫性能的标准9,下面将使用Ross-Miles 法对上述部分复配体系进行泡沫性能评价。 60下,首先对0.2%-AOS 进行了罗氏法测定,作为空白试验,其起泡高度为19cm, 消泡半衰期26min。 然后固定-AOS 浓度为0.2%,配制十二醇、1:1.5 和1:2 烷醇酰胺(浓度为0.001%、0.01%、0.05%、0.1%、0.15%)与-AOS 的复配溶液,所用水为0.5%NaCl 水溶液。运用9 罗氏法对各复配体系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各体系起泡高度均在20cm 以下,半衰期维持在2030min 之间,相对于单纯的0.2%-AOS 未有明显提高。 固定-AOS 浓度为0.2%,将不同浓度CBET-17、CBET-13、HPAM、HNT280 分别与-AOS 复配,进行罗氏法测定。结果见表5。结果发现,随甜菜碱浓度的升高,其与-AOS 的复配体系的起泡高度和泡沫半衰期呈现先增后降,最终趋于平衡的趋势,其中CBET-17 效果较好,少量加入即可将消泡半衰期由26min 增至60min 以上;当HNT-280、HPAM 浓度为0.005%时,与 -AOS 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最佳,与Waring Blender 法所测得的最佳浓度0.1%差别较大,这是因为两种评价方法中泡沫的起泡方式不同,Ross-Miles 法不适用于测定有聚合物加入的强化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10。 表5 复配体系起泡高度和消泡半衰期(罗氏法) 稳泡剂质量分数,% 起泡高度,cm 消泡半衰期,min 0.005% 13.5 62 0.01% 19 70 0.02% 15 39.8 0.05% 15.5 40 0.2%-AOS + CBET-17 0.1%(浑浊) 17 45 0.005% 13 45 0.01% 15 60 0.02% 12 34 0.05% 10 30 0.2%-AOS + CBET-13 0.1%(浑浊) 9 29 0.001% 21.5 14 0.005% 16 41 0.01% 7.5 60 0.2%-AOS + HNT-280 0.02% 2 42 0.001% 19 27 0.2%-AOS + HPAM 0.005% 13 50 0.01% 不起泡 2.2.4 泡沫剂配方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两个起泡性能较好的泡沫配方:增粘型泡沫配方0.2%-AOS +0.1%HPAM+0.5%NaCl 和非增粘型泡沫配方0.2%-AOS +0.01%CBET-17+0.5%NaCl,。 2.3 原油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在固定泡沫配方溶液0.2%-AOS +0.1%HPAM+0.5%NaCl 条件下,对桩西106-15-X18 原油和柴油分别进行微观可视化试验,结果见图8 和图9。结果发现,在稠油中泡沫的稳定性和聚并方式与柴油中的泡沫完全不同: (1)稠油中的泡沫相比于柴油中的泡沫更为稳定:三个大小相近的泡沫,在稠油中的聚并时间比在柴油中长约四倍。 (2)相对于柴油,桩西稠油与泡沫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可以清晰的看出,当稠油与泡10 沫接触时,稠油会自发乳化到泡沫的plateau 边界中,并在其中发生运移。 (3)稠油中泡沫的聚并,主要采取小气泡变小、大气泡变大的方式,直至小气泡完全消失;柴油中的泡沫聚并,主要采取泡沫两两快速融合的方式,融合的过程难以分辩。该发现对稠油油藏低气液比泡沫驱的可行性是一个重要支持。 图8 柴油中泡沫的聚并 图9 稠油中泡沫的聚并 0:4:22 0:6:01 0:22:06 0:22:27 0:30:42 0:40:50 1:16:0 1:24:27 11 2.4 强化泡沫的应用 在实验室内对于已选定的增粘型泡沫配方0.2%-AOS +0.1%HPAM+0.5%NaCl 进行了室内气液比为2:10 时的泡沫驱油实验和以该配方作为复合驱配方的复合驱驱油实验。 实验装置图见图10 图10 泡沫驱油实验装置图 (1)气瓶(2)增压泵(3)高压储罐(4)气体质量流量控制系统(5)平流泵(6)恒温箱(7)油罐(8)水罐(9)泡沫发生器(10)放空阀(11)填砂管/岩心夹持器(12)回压阀(13)产出液计量系统 (14)手摇加压泵 在水驱后的亲水岩心(渗透率2.97m2)中,0.3PV 气液比 2:10 的泡沫。试验发现, 随着泡沫的注入,入口端的压力不断升高。这说明,注入的泡沫对水驱通道产生了有效封堵。由于在泡沫注入过程中,起泡剂溶液的注入速度一直保持为1 mL /min,气体的注入速度由气体质量流量计控制为4mL(0、0.1Mpa)/min(折合2MPa 条件下为1 mL),因此随着压力的升高,多孔介质中泡沫的气液比是不断降低的,见图11。 0.5 1.0 1.5 2.0 2.5 0 2 4 6 8 10 12 14 16 0.12 0.14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0.28 0.30 0.32 0.34 泡沫特征值泡沫注入时间,min 泡沫特征值 压力压力,MPa 图11 渗透率2.97m2,0.32PV强化泡沫驱泡沫特征值、压力随注入时间关系曲线 12 注入量相近(0.3PV)的气液比为2:10 的聚合物强化泡沫驱(见图11)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复合驱(见图12)相比,前者比后者采收率增值高近12%,说明聚合物强化泡沫驱相较于三元复合驱而言有明显的优势。这是因为,泡沫的存在会进一步增加驱驱油体系的表观粘度,从而大大降低水油流度比,同时由于泡沫体系在孔喉处的贾敏效应,使得泡沫驱油体系较常规复合驱油体系而言有更高的波及体积,从而有更好的采油效果。 0 1 2 3 4 5 0 20 40 60 80 020 40 60 80 100 01234567 采收率 含水率 压力强化泡沫驱( 0.32PV) 特征值0.220.14 0.5%NaCl驱0.5%NaCl驱 压力,MPa 阶段含水率,% 产出液体积,PV 累积采收率,% 图12在渗透率为2.97m2 的填砂管中0.3PV气液比2:10强化泡沫驱采油曲线 0 1 2 3 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20 40 60 80 100 012345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运营咨询服务方案
- 冬奥会大学活动方案策划
- 浅灰瓷砖美缝施工方案
- 江铃抗裂贴施工方案
- 皮影营销方案
- 土壤污染快速检测方法-洞察及研究
- 绵阳营销方案
- 危废库房迁建施工方案
-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与品牌塑造-洞察及研究
- 纳米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GB/Z 44314-2024生物技术生物样本保藏动物生物样本保藏要求
- DB14T 2922-2023 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规程
-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课件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个人履职考核情况表
- 中小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系统安全教育主题课件
- 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
- 关于农民工工资催付告知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