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一、对刀的基本概念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较为复杂的工艺准备工作之一,对刀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加工程序的编制及零件的尺寸精度。 通过对刀或刀具预调,还可同时测定其各号刀的刀位偏差,有利于设定刀具补偿量。1 刀位点 刀位点是指在加工程序编制中,用以表示刀具特征的点,也是对刀和加工的基准点。对于车刀,各类车刀的刀位点见下图: 2 对刀 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操作。结合机床操作说明掌握有关对刀方法和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竟义。 在加工程序执行前,调整每把刀的刀位点,使其尽量重合于某一理想基准点,这一过程称为对刀。理想基准点可以设定在刀具上,如基准刀的刀尖上;也可以设定在刀具外,如光学对刀镜内的十字刻线交点上。二、对刀的基本方法目前绝大多数的数控车床采用手动对刀,其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定位对刀法 定位对刀法的实质是按接触式设定基准重合原理而进行的一种粗定位对刀方法,其定位基准由预设的对刀基准点来体现。对刀时,只要将各号刀的刀位点调整至与对刀基准点重合即可。该方法简便易行,因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其对刀精度受到操者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其精度都不高,还须在加工或试切中修正。 2 光学对刀法 这是一种按非接触式设定基准重合原理而进行的对刀方法,其定位基准通常由光学显微镜(或投影放大镜)上的十字基准刻线交点来体现。这种对刀方法比定位对刀法的对刀精度高,并且不会损坏刀尖,是一种推广采用的方法。3 试切对刀法 在以上各种手动对刀方法中,均因可能受到手动和目测等多种误差的影响以至其对刀精度十分有限,往往需要通过试切对刀,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a、 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FANUC series oi mate TB系统)1) 用外圆车刀先试切一外圆,测量外圆直径后,按 输入“外圆直径值”,按 键,刀具“X”补偿值即自动输入到几何形状里。2) 用外圆车刀再试切外圆端面,按 输入“Z 0”, 按 键,刀具“Z”补偿值即自动输入到几何形状里。b、 用G50 设置工件零点1) 用外圆车刀先试切一段外圆,选择 按 ,这时“U”坐标在闪烁。按 键置“零”,测量工件外圆后,选择 “MDI”模式,输入G01U-(为测量直径)F0.3,切端面到中心。2) 选择 MDI 模式,输入G50 X0 Z0,启动 键,把当前点设为零点。3) 选择 MDI 模式,输入G00 X150 Z150 ,使刀具离开工件。4) 这时程序开头:G50 X150 Z150 。5) 注意:用G50 X150 Z150,程序起点和终点必须一致即X150 Z150,这样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三、刀具参数的修改车床的刀具补偿包括刀具的磨损量补偿参数和形状补偿参数,两者之和构成车刀偏置量补偿参数。输入磨耗量补偿参数:刀具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会使产品尺寸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对刀具设定磨损量补偿。步骤如下:在MDI键盘上点击 键,进入摩耗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如下图所示。用方位键 选择所需的番号,并用 确定所需补偿的值。点击数字键,输入补偿值到输入域。按软键“输入”或按 ,参数输入到指定区域。按 键逐字删除输入域中的字符。输入形状补偿参数:在MDI键盘上点击 键,进入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如图10-27所示。方位键 选择所需的番号,并用 确定所需补偿的值。点击数字键,输入补偿值到输入域。按软键“输入”或按 ,参数输入到指定区域。按 键逐字删除输入域中的字符。输入刀尖半径和方位号:分别把光标移到R和T,按数字键输入半径或方位号,按软键“输入”。数控车床前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精华篇2007-10-12 12:35对刀是数控加工中的主要操作和重要技能。在一定条件下,对刀的精度可以决定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对刀效率还直接影响数控加工效率。 仅仅知道对刀方法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数控系统的各种对刀设置方式,以及这些方式在加工程序中的调用方法,同时要知道各种对 刀方式的优缺点、使用条件(下面的论述是以FANUC OiMate数控系统为例)等。1 为什么要对刀一般来说,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和上机床加工是分开进行的。数控编程员根据零件的设计图纸,选定一个方便编程的坐标系及其原点,我们称之为程序坐标系和程序原点。程序原点一般与零件的工艺基准或设计基准重合,因此又称作工件原点。数控车床通电后,须进行回零(参考点)操作,其目的是建立数控车床进行位置测量、控制、显示的统一基准,该点就是所谓的机床原点,它的位置由机床位置传感器决定。由于机床回零后,刀具(刀尖)的位置距离机床原点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为便于对刀和加工,可将机床回零后刀尖的位置看作机床原点。图1在图1中,O是程序原点,O是机床回零后以刀尖位置为参照的机床原点。编程员按程序坐标系中的坐标数据编制刀具(刀尖)的运行轨迹。由于刀尖的初始位置(机床原点)与程序原点存在X向偏移距离和Z向偏移距离,使得实际的刀尖位置与程序指令的位置有同样的偏移距离,因此,须将该距离测量出来并设置进数控系统,使系统据此调整刀尖的运动轨迹。所谓对刀,其实质就是侧量程序原点与机床原点之间的偏移距离并设置程序原点在以刀尖为参照的机床坐标系里的坐标。 2 试切对刀原理对刀的方法有很多种,按对刀的精度可分为粗略对刀和精确对刀;按是否采用对刀仪可分为手动对刀和自动对刀;按是否采用基准刀,又可分为绝对对刀和相对对刀等。但无论采用哪种对刀方式,都离不开试切对刀,试切对刀是最根本的对刀方法。以图2为例,试切对刀步骤如下:在手动操作方式下,用所选刀具在加工余量范围内试切工件外圆,记下此时显示屏中的X坐标值,记为Xa。(注意:数控车床显示和编程的X坐标一般为直径值)。将刀具沿Z方向退回到工件端面余量处一点(假定为点)切削端面,记录此时显示屏中的Z坐标值,记为Za。测量试切后的工件外圆直径,记为。如果程序原点O设在工件端面(一般必须是已经精加工完毕的端面)与回转中心的交点,则程序原点O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oXa-(1)ZoZa注意:公式中的坐标值均为负值。将Xo、Zo设置 进数控系统即完成对刀设置。3 程序原点(工件原点)的设置方式在FANUC数控系统中,有以下几种设置程序原点的方式:设置刀具偏移量补偿;用G50设置刀具起点;用G54G59设置程序原点;用“工件移”设置程序原点。程序原点设置是对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种设置方法有不同的编程使用方式、不同的应用条件和不同的工作效率。各种设置方式可以组合使用。(1)设置刀具偏移量补偿车床的刀具补偿包括刀具的“磨损量”补偿参数和“形状”补偿参数,两者之和构成车刀偏移量补偿参数。试切对刀获得的偏移一般设置在“形状”补偿参数中。试切对刀并设置刀偏步骤如下: 用外圆车刀试车-外圆,沿Z轴退出并保持X坐标不变。测量外圆直径,记为。按“OFSET SET”(偏移设置)键进入“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位置后,输人X(注意:此处的代表直径值,而不是一符号,以下同),按“测量”键,系统自动按公式(1)计算出X方向刀具偏移量(如图3所示)。注意:也可在对应位置处直接输人经计算或从显示屏得到的数值,按“输人”键设置。用外圆车刀试车工件端面,沿X轴退出并保持Z坐标不变。按“OFSET SET”键进人“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位置后,输人Zo,按“测量”键,系统自动按公式(1)计算出Z方向刀具偏移量。同样也可以自行“输入”偏移量。设置的刀具偏移量在数控程序中用T代码调用。这种方式具有易懂、操作简单、编程与对刀可以完全分开进行等优点。同时,在各种组合设置方式中都会用到刀偏设置,因此在对刀中应用最为普遍。(2)用G50设置刀具起点用外圆车刀试车一段外圆,沿Z轴退至端面余量内的一点(假定为a点)。测量外圆直径,记为。选择“MDI”(手动指令输入)模式,输人GO1 U一F0. 3,切端面到中心(程序原点)。选择“MDI”模式,输人G50 X0 ZO,按“启动”按钮。把刀尖当前位置设为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0,0),此时程序原点与机床原点重合。选择“MDI”模式,输入GO X150 2200,使刀尖移动到起刀点。该点为刀具离开工件、便于换刀的任意位置,此处假设为b点,坐标为(1.50、200)。加工程序的开头必须是G50 X150 2200,即把刀尖所在位置设为机床坐标系的坐标(150,200)。此时刀尖的程序坐标(150,200)与刀尖的机床坐标(150,200)在同一位置,程序原点仍与机床原点重合。当用G50 X150 2200设置刀具起点坐标时,基准刀程序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必须相同,即在程序结束前,需用指令GO X150 2200使基准刀具回到同一点,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若用第二参考点G30,并在数控系统的参数里将第二参考点设为起刀点位置,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此时程序开头为:G30 UO WO; G50 X150 Z200。若不用上述、步骤中的GO1 UF0.3、G50 XO ZO.GO X150 2200指令来获得起刀点位置,也可用下述公式计算指定起刀点在机床坐标系(显示屏)中的坐标:Xb=Xa-150(2)Zb=Za+200然后用点动或脉冲操作,使刀尖移动到(Xb,Zb)位置。注意:运行程序前要先将基准刀移到设定的位置。 在用G50设置刀具的起点时,一般要将该刀的刀偏值设为零。此方式的缺点是起刀点位置要在加工程序中设置,且操作较为复杂。但它提供了用手工精确调整起刀点的操作方式,有的人对此比较喜欢。(3)用G54G59设置程序原点试切和测量步骤同前述一样。按“OFSET SET”键,进人“坐标系”设置,移动光标到相应位置,输入程序原点的坐标值,按“测量”或“输入”键进行设置。如图4所示。在加工程序里调用,例如:G55 X100 Z5.。G54为默认调用。注意:若设置和使用了刀偏补偿,最好将G54G59的各个参数设为0,以免重复出错。对于多刀加工,可将基准刀的偏移值设置在G54G59的其中之一,将基准刀的刀偏补偿设为零,而将其它刀的刀偏补偿设为其相对于基准刀的偏移量。这种方式适用于批量生产且工件在卡盘上有固定装夹位置的加工。铣削加工用得较多。执行G54G59指令相当于将机床原点移到程序原点。(4)用“工件移”设置程序原点通过试切工件外圆、端面,测量直径,根据公式(1)计算出程序原点(工件原点)的X坐标,记录显示屏显示的原点Z坐标。按“OFSET SET”键,进入“工件移”设置,将光标移到对应位置,分别输入得到的X. Z坐标值,按机床MDI键盘上的“INPUT”键进行设置。如图5所示。使X、Z轴回机床原点(参考点),建立程序原点坐标。“工件移”设置亦相当于将机床原点移到程序原点(工件原点)。对于单刀加工,如果设置了“工件移”,最好将其刀偏补偿设为0,以防重复出错;对于多刀加工,“工件移”中的数值为基准刀的偏移值,将其它刀具相对于基准刀的偏移值设置在相应的刀偏补偿中。4 多刀对刀FANUC数控系统多刀对刀的组合设置方式有:绝对对刀;基准刀G50相对刀偏;基准刀“工件移”相对刀偏;基准刀G54G59相对刀偏。(1)绝对对刀所谓绝对对刀即是用每把刀在加工余量范围内进行试切对刀,将得到的偏移值设置在相应刀号的偏置补偿中。这种方式思路清晰,操作简单,各个偏移值不互相关联,因而调整起来也相对简单,所以在实际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2)相对对刀所谓相对对刀即是选定一把基准刀,用基准刀进行试切对刀,将基准刀的偏移用G50,“工件移”或G54G59来设置,将基准刀的刀偏补偿设为零,而将其它刀具相对于基准刀的偏移值设置在各自的刀偏补偿中。下面以图2所示为例,介绍如何获得其它刀相对基准刀的刀偏值。当用基准刀试切完外圆,沿Z轴退到a点时,按显示器下方的“相对”软键,使显示屏显示机床运动的相对坐标。选择“MDI”方式,按SHIFT换档键,按XU选择U,这时U坐标在闪烁,按“ORIGIN”置零,如图6所示。同样将w坐标置零。换其它刀,将刀尖对准a点,显示屏上的U坐标、W坐标即为该刀相对于基准刀的刀偏值。此外,还可用对刃仪测定相对刀偏值。5 精确对刀从理论上说,上述通过试切、测量、计算;得到的对刀数据应是准确的,但实际上由于机床的定位精度、重复精度、操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手动试切对刀的对刃精度是有限的,因此还须精确对刀。所谓精确对刀,就是在零件加工余量范围内设计简单的自动试切程序,通过“自动试切测量误差补偿”的思路,反复修调偏移量、或基准刀的程序起点位置和非基准刀的力偏置,使程序加工指令值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达到精度要求。由于保证基准刀程序起点处于精确位置是得到准确的非基准刀刀偏置的前提,因此一般修正了前者后再修正后者。精确对刀偏移量的修正公式为:记:=理论值(程序指令值)-实际值(测量值),则xo2=xo1 x(3)Zo2=Zo1-Z注意:值有正负号。例如:用指令试切一直径40、长度为50的圆柱,如果测得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040.25和49.85,则该刀具在X、Z向的偏移坐标分别要加上-0.25和-0.15,当然也可以保持原刀偏值不变,而将误差加到磨损栏。直接用刀具试切对刀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园直径后,用X坐标减外园直径,所的值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X值里。2.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端面,记住当前Z坐标,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Z值里。用G50设置工件零点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2.选择MDI方式,输入G50 X0 Z0,启动START键,把当前点设为零点。3.选择MDI方式,输入G0 X150 Z150 ,使刀具离开工件进刀加工。4.这时程序开头:G50 X150 Z150 .。5.注意:用G50 X150 Z150,你起点和终点必须一致即X150 Z150,这样才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6.如用第二参考点G30,即能保证重复加工不乱刀,这时程序开头 G30 U0 W0 G50 X150 Z150 7.在FANUC系统里,第二参考点的位置在参数里设置,在SSCNC软件里,按鼠标右键出现对话框,按鼠标左键确认即可。用工件移设置工件零点 1.在FANUC0-TD系统的Offset里,有一工件移界面,可输入零点偏移值。2.用外园车刀先试切工件端面,这时Z坐标的位置如:Z200,直接输入到偏移值里。3.选择“Ref”回参考点方式,按X、Z轴回参考点,这时工件零点坐标系即建立。4.注意:这个零点一直保持,只有从新设置偏移值Z0,才清除。用G54-G59设置工件零点 1.用外园车刀先试车一外园,测量外园直径后,把刀沿Z轴正方向退点,切端面到中心。2.把当前的X和Z轴坐标直接输入到G54-G59里,程序直接调用如:G54X50Z50。3.注意:可用G53指令清除G54-G59工件坐标系。数控车床前对刀原理及对刀方法-实用篇2007-10-12 13:00(1)设置刀具偏移量补偿车床的刀具补偿包括刀具的“磨损量”补偿参数和“形状”补偿参数,两者之和构成车刀偏移量补偿参数。试切对刀获得的偏移一般设置在“形状”补偿参数中。 试切对刀并设置刀偏步骤如下: 用外圆车刀试车-外圆,沿Z轴退出并保持X坐标不变。测量外圆直径,记为。按“OFSET SET”(偏移设置)键进入“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位置后,输人X(注意:此处的代表直径值,而不是一符号,以下同),按“测量”键,系统自动按公式(1)计算出X方向刀具偏移量(如图3所示)。注意:也可在对应位置处直接输人经计算或从显示屏得到的数值,按“输人”键设置。用外圆车刀试车工件端面,沿X轴退出并保持Z坐标不变。按“OFSET SET”键进人“形状”补偿参数设定界面将光标移到与刀位号相对应的位置后,输人Zo,按“测量”键,系统自动按公式(1)计算出Z方向刀具偏移量。同样也可以自行“输入”偏移量。设置的刀具偏移量在数控程序中用T代码调用。这种方式具有易懂、操作简单、编程与对刀可以完全分开进行等优点。同时,在各种组合设置方式中都会用到刀偏设置,因此在对刀中应用最为普遍。(2)用G50设置刀具起点用外圆车刀试车一段外圆,沿Z轴退至端面余量内的一点(假定为a点)。测量外圆直径,记为。选择“MDI”(手动指令输入)模式,输人GO1 U一F0. 3,切端面到中心(程序原点)。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公路吊车架梁专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及对策
- 选煤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方案
- 基础桩基施工技术实施方案
- 保障性住房工程造价与招标管理方案
- 智算中心扩建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中的合同备案与行政管理
- 探索货物运输合同中的环保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无共同财产且有子女抚养协议的离婚协议书
- 钢结构设计优化与分析
- 信息技术在护理教学模式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基本组成与原理
- 农产品跨境电商运营实战指南
- DB34-T 4860-2024 农贸市场建设规范
- 《除得尽吗》课件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有多少名观众》公开教学课件
- 2024年版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合同范本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新突破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全套教学课件
- 光伏电站的运维项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