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 (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 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确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2、确定公路、铁路线路。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3、农业区位选择。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5、水系的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简介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编辑本段等高线图的判读1、数值大小: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3、形状特征: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编辑本段地形剖面图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2、注意点: 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三、实际运用: (1)选“点” 设计: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地方。(2)选“线”设计。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地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编辑本段附:如何看等高线地图面对地图看, 上北下是南,左西右为东,地图方位已辨明 。地图符号颜色识别: 绿为林地蓝为水, 地貌、公路棕色绘,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线显示地貌特点: 等高闭合是规律,弯曲形状象现地; 线多山高线少低, 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显示地貌原理: 由底到顶,高度相等;水平切开,垂直投影。 地貌识别: 山顶凹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线向外指, 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 山谷曲线向里弯; 山背凸棱分水线, 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 高低两组等高线; 群山相连最高处, 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起伏判定: 总观地貌形态, 辨明各处高低; 区分上坡下坡, 沿线编号注记。 四种地形地物分布规律: 山成群,形似脉, 小山多在大山内; 先抓大山做骨干, 记了这脉记那脉。 上游窄,下游宽, 多条小河汇大川; 河名顺着河边写, 流向流速看注记; 桥梁渡口有几处, 深度底质要熟悉。 (三)道 路 平原地,多而宽, 山丘地,窄而少; 山区若是有大路, 多沿河旁和山谷。 (四)居民地 平原密,山区稀; 要记村镇有规迹; 桥、堡、店、镇靠公路, 沟、涧、岭、峪在山区; 泡、湾、河、洼顺水找, 村、屯、庄、窑多散居。 地物符号定位点确定方法: 两个图形下中央, 方圆三角当中量;底部宽大底中间, 下有直角角顶上。 换算距离的三个公式 (1)1:2.5万地形图换算,1:2.5万图,用4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实例计算:在1比25万的地形图上,量得某线段长为8厘米,求相应实地医寓为多少公里?根据口诀换算:8/4 =2(公里)。相应实地距离为2公里。 量得从张庄到李庄实际距离为16公里,求在1比2.5万地形图上为多少厘米?根据口诀换算:164=64(厘米)。 *在1:2.5万的地形图中,每4个厘米为实地1公里 (2)1:5万地形图换算 1比5万图,用2去乘除;乘得图上长,除得公里数。 (3)1:10万地形图换算 1:10万图,用1去乘除;乘得固上长,除得公里数。 量读距离方法:地图比例先搞清,计算消去两个零;若要求出未知数,图上用除实地乘。 (二)比例尺量读 图上量,尺上比;看分划,读距离。(三)里程表量距: 针归零,盘向已;起点推终点起;按比例,读公里。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效看图边。 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 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距离400米,人脸看不明,头肩可分清。距离500米,门见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调度员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城市排水系统实施方案与海绵城市建设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2025年技术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全解析
- 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升级改造与水资源循环利用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物流车推广应用技术创新与运营成本降低路径报告
- 2025年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二 王何必曰利说课稿3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 一、设置页面版式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沪科版
- 第13课 物联网控制与反馈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七年级下册-浙教版2023
- 8.大家的“朋友”(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2025至2030中国PE微粉蜡市场需求量预测及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 近视推拿培训课件
- 2025年国企运维岗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员A证考核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洛阳理工学院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25修订版测试题及答案
- 广西柳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含答案)
- 2025年湖北高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认识
- 备考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