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doc_第1页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doc_第2页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doc_第3页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doc_第4页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伤扩创、冲洗 患者取仰卧位,打开包扎敷料,见创面水肿,仍有水泡形成,基底红白相间,右肘局部苍白,换药彻底清除水泡及部分皮肤腐皮,稀释碘伏湿敷消毒,磺胺嘧啶银烧伤膏外擦面颈胸部创面,行暴露疗法,右上肢予百多邦外敷后行包扎疗法,无菌棉垫覆盖包扎固定。换药完成,病人安返病房。阑尾(逆切) 麻醉生效后,病人取平卧位,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单。取右下腹部“麦氏”切口,长约4.0cm,依层切开入腹,铺保护巾,探查见:阑尾位于盲肠后位,长约8cm,直经约1.2cm,阑尾外观充血水肿明显,尖端化脓与后腹膜紧密粘连,腹腔内有炎性积液约50ml,未见穿孔,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逆切法阑尾切除术:于阑尾基底部7号线结扎,并于其远端约0.3cm处切断阑尾,残端碘伏消毒,1号线距阑尾根部约1.0cm盲肠壁上浆肌层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可靠,用止血钳分段钳夹阑尾系膜并剪断,4号线缝扎后再结扎一次,直至将阑尾完整切除。用盐水纱布蘸净腹腔积液,查无活动性出血及异常情况,清点手术器械及敷料无误后,逐层关腹,术毕。 术中麻醉平稳,生命体征平稳,无副损伤,出血约10.0ml,术后将切除阑尾予病人家属看后送病理,病人平车安返病房。贲门肿瘤切除+食管-胃吻合+胸腔闭式引流术 1.患者取右侧卧位,碘伏常规消毒铺巾; 2.取左侧第7肋间中前切口,长约2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电凝止血,切开胸壁各层及肋间肌(第七肋间),电凝止血,开胸器撑开,显露胸腔。 3.探查:显露食管下段及胃,探查发现贲门部可触及约7x6x5厘米肿块,胃小弯受累,膈肌下和脾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肿块后与胰腺、腹主动脉无明显粘连。 4.电刀游离食管下段,将食管及周围软组织部分游离,用食管带向外侧牵拉,打开膈肌,环切贴于肿瘤的食管裂孔膈脚部分,在胃小弯切断肝胃韧带,自幽门沿胃大弯向左游离胃结肠韧带,注意保护胃大弯血管环,切断胃脾韧带,将胰体前面的后腹膜及胃底与膈肌间的腹膜切开,切断缝扎胃左动脉,将附近肿大淋巴结彻底清除,在贲门上约3cm处切断食管,碘伏纱消毒断端,用橡胶套封闭食管近端,防止术野污染,远端10号丝线结扎,并用无菌纱垫保护,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编号YZB/USA 4839-2008)切除贲门肿瘤并吻合正常残胃组织,在食管近端留置荷包(7号线),切开荷包缝合线下方1.5cm食管组织,消毒,用25号一次性使用圆形吻合器(编号YZB/USA 0865-2010)将胃大弯前壁与食管吻合,吻合顺利,将胃管及营养管消毒剪开,分别放入胃及十二指肠第二段,4号线间断缝合加固吻合口,1号线包埋之,4号线固定胃与膈肌,7号线缝合膈肌,胃与周围胸腔组织固定数针,吸净对侧胸腔积液,并从左第八肋间腋前线放胸引管1根(32#),清点器械及敷料无误,检查术野无明显出血点,依次关胸,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400ml,尿量200毫升,补液2500毫升,术毕安返病房。阑尾切除术 麻醉生效后,病人取平卧位,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单。取右下腹部“麦氏”切口,长约3.0cm,依层切开入腹,铺保护巾,探查见:阑尾位于盲肠后位,长约12cm,直经约1.5cm,阑尾外观高度肿胀,充血水肿明显,外满覆脓苔,未见穿孔,与周围组织炎性包裹,致密粘连,腹腔内有浓汁约200ml,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顺切法阑尾切除术:钳夹阑尾系膜剪断,7号线结扎后再4号线缝扎,于阑尾基底部7号线结扎,并于其远端约0.3cm处切断阑尾,残端碘伏消毒,1号线距阑尾根部约1.0cm盲肠壁上浆肌层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可靠,并用系膜加强。用盐水纱布蘸净腹腔积液,查无活动性出血及异常情况,清点手术器械及敷料无误后,逐层关腹,术毕。 术中麻醉平稳,生命体征平稳,无副损伤,出血约10ml,术后将切除阑尾予病人自己(因其家属不在)看后送病理,病人平车安返病房。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麻醉成功后平卧位、手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肩部略垫高。取颈前区低位领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适当游离皮瓣,向两侧拉开颈前肌群,显露甲状腺,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约10cmX6cmX4cm,质地中等,未触及明显包块,峡部未见明显肿大。先行右叶次全切除:游离甲状腺上动静脉,近腺体双扎、切断。以囊内切除的方法切除右叶大部腺体,留腺体约拇指肚大小,缝合残存腺体。以同样方法切除左叶大部腺体。术中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严密止血,于残腔放置负压引流球,逐层缝合关闭残腔,皮内缝合。术毕,安返病房。切除的腺体家属过目后并送病理。腹腔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 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于脐部以开放法建立气腹、置镜,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观察:肝肾隐窝、右结肠旁沟有淡黄色积液,量约50ml,右上腹胆囊十二指肠区域有散在白色脓苔及脓液粘附,局部有粘连。右中腹脐上腹直肌外缘及剑突下分别置5mm、10mm穿刺套管为操作孔,再取左侧卧30及头高脚低位,先吸净脓液,仔细探查上腹部,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有一溃疡穿孔,直径约0.5cm大小,挤压胃部有少量胆汁性胃液溢出。用0#可吸收线予“8字”缝合法全层缝合溃疡并用大网膜覆盖溃疡面,检查修补效果满意,创面无渗血,吸净脓液及渗出液,用大量温盐水冲洗右上腹、右结肠旁沟及盆腔,吸净后在肝下留置引流管,排净腹腔内气体,缝合腹壁术口。术毕。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补液1000毫升,术中出血10毫升,尿量50毫升,术毕安返病房。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单孔)麻醉成功后平卧位,术区皮肤消毒、铺巾。于脐部以开放法建立气腹、置单孔腹腔镜,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观察:原术处腹壁有粘连,阑尾远端与大网膜包裹,阑尾于盲肠前位,充血水肿,化脓,长约6.0cm,直径约1.0cm,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用腹腔镜无损伤钳将阑尾从单孔处提出,放除气腹,在腹腔外行阑尾切除术:钳夹阑尾系膜剪断,7号线结扎后再4号线缝扎,于阑尾基底部7号线结扎,并于其远端约0.3cm处切断阑尾,残端碘伏消毒,1号线距阑尾根部约1.0cm盲肠壁上浆肌层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可靠,并用系膜加强。再将盲肠还纳入腹,腹腔镜再入腹检查见阑尾根部及系膜处理满意,无渗血,排净腹腔内气体,缝合腹壁切口,术毕。术程顺利,术后病人安返。标本送病理检查。麻醉效果满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孔法) 麻醉成功后平卧位,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于脐部以开放法建立气腹、置镜、置5毫米套管。于剑突下置10毫米套管入腹腔,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观察:肝胃肠盆腔未见异常。胆囊呈慢性炎性改变,胆囊三角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分离粘连,用超声刀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分离胆囊管,距胆总管0.5cm处置2枚钛夹钳后切断胆囊管,胆囊床无出血,胆囊自剑突下套管取出,清拭胆囊床及肝下间隙,未见明显渗血及胆汁,排除腹腔内积气,取出套管,缝合皮肤,术毕。 手术顺利,无副损伤,术中失血约5ML。胆囊请家属过目后送病理,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 解剖胆囊:长10cm,宽5cm,壁厚0.5cm,粘膜面可见结石数枚,大的约豌豆大小。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3孔)麻醉成功后平卧位,术区皮肤消毒、铺巾。于脐部以开放法建立气腹、置镜。于耻骨联合区左右两侧分别置10mm、5mm穿刺套管,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观察:肝胆胃肠未见明显异常,右髂窝及盆腔有炎性渗液50ml,吸净。阑尾于盲肠后位,充血水肿,化脓,长约5.0cm,直径约1.0cm,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予超声刀分离粘连并处理阑尾系膜,于阑尾根部距盲肠0.5cm处上两根套扎线套扎阑尾并切除。阑尾于10mm套管取出,清拭右下腹,见阑尾根部及系膜处理满意,无渗血及脓汁,排净腹腔内气体,缝合腹壁切口,术毕。术程顺利,术后病人安返。标本送病理检查。麻醉效果满意。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术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于脐部以开放法建立气腹、置镜。于剑突下、锁骨中线肋缘下、腋前线肋缘下分别置10毫米、5毫米、5毫米套管入腹腔,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探查:见胆囊明显增大、张力高、炎性水肿、胆囊壁脓苔附着,与周围组织及腹壁广泛粘连,分离部分粘连组织,见胆囊三角区炎性水肿,组织粘连重,解剖层次不清,焦万才主任说明胆囊已呈化脓性改变,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困难,当即决定中转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并向其家属说明术中情况及变更术式原因,征得家属同意后。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约10cm,逐层切开入腹,胆囊切开减压见囊内为白色胆汁及脓性积液、数枚煤渣样大小不一之结石、胆囊壁增厚,手术逆行切除胆囊至胆囊颈部,根据胆囊颈继续下延理清胆囊管、胆囊动脉及胆总管解剖层次,距胆总管0.5cm结扎切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胆囊床止血,检查胆囊三角无出血及胆汁瘘,生理盐水清洗腹腔,于胆囊床放置明胶海绵以止血,留置一硅胶引流管于肝下已作引流,清点手术器械、敷料无缺失,逐层缝合伤口,术毕。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中无副损伤,补液1500毫升,失血约20ML,尿量200毫升。胆囊请家属过目后送病理,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 解剖胆囊:长11cm,宽6cm,壁厚0.6cm,粘膜面化脓性改变,可见结石数枚,呈煤渣样。脓肿切开引流术 患者取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术中见双侧乳房对称,乳头无分泌物,右乳腺外下象限8点位近乳晕处一约4x3厘米大小脓腔,有波动感。手术以脓肿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切开,引流出黄脓液约30毫升,抽取5毫升做细菌培养+药敏,清空脓腔,反复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留置硅胶引流管,无菌敷料包扎。手术顺利,麻醉满意,生命体征正常,术中出血约5毫升,术毕安返病房。肠部分切除术+小肠吻合术+腹腔引流术 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手术野皮肤,置无菌巾单。取左侧经腹直肌旁探查切口,长约12cm,逐层入腹。探查见腹腔有约100ml血性渗液,肝胆脾胰未见异常,继续探查见距屈式韧带约70cm处小肠断裂,系膜挫伤、淤血。根据探查所见决定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小肠吻合术+腹腔引流术,分离肠系膜,以肠钳钳住断裂小肠两端行部分切除。以1号细丝线缝扎止血。再将切断两端靠拢以1号细丝线间断全层缝合,浆肌层间断缝合加固,缝合完毕后,检查吻合口无狭窄,再以1-0丝线将肠系膜间隙关闭,观察肠管血运及无明显出血后送入腹腔。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放置腹腔引流管于盆腔一根。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敷料、器械无缺失,依次关腹。术毕。术中所切除之标本交患者家属过目后送病检。左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麻醉起效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单。取左侧平行腹横纹下1cm作一横行切口,长约3.0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腹外斜肌腱膜走行方向切开之,切开提睾肌,显露疝囊和精索并分离,打开疝囊,行疝囊高位结扎,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术口,术毕。术中充分止血,清点敷料、器械无误,术中出血5ml,补液60毫升。术程顺利,麻醉满意,生命体征正常,术毕安返病房。开胸探查-左肺舌叶部分切除修补术,胸壁清创缝合,左胸腔闭式引流术 患者取仰卧位,左胸部垫高,气管插管(双腔管)全麻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见左胸部锁骨中线第四肋间见刀刺入,刀身基本刺入胸腔,刀柄外露,刀口约2.5厘米,渗血,在刀口下一肋即第五肋间做长约16厘米切口进入,切开皮肤皮下、肋间肌及胸膜,打开胸腔见刀身长约9厘米向外下刺入,避过心脏,刺破左肺舌叶,舌叶有一约2厘米裂口,深约1.5厘米,活动性出血,舌叶根部下方有一约2厘米挫伤区,胸腔内有新鲜血液及陈旧性血凝块约1800毫升,探查左下肺、心包及纵隔无明显损伤,手术直接拔除刺刀,用无损伤钳提出受损肺叶,用直线切割吻合器(钉仓 2枚)切除受损部分及周围正常舌叶组织,用4号丝线“U”型缝合法修补肺叶残端,1号丝线“8字”缝合法3针修补肺叶根部挫伤区,检查肺叶无出血,胸腔灌洗检查无漏气,在左第8肋间腋中线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胸腔内灌入3支庆大霉素注射液及100毫升生理盐水,清点手术器械及纱块对数后逐层缝闭术口,术中补液3000毫升,输入同型少白红细胞 4U ,无输血反应,出血约2000毫升,尿量800毫升,水封瓶内生理盐水500毫升,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清醒后安返病房。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麻醉成功后平卧位、手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肩部略垫高。取颈前区低位领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适当游离皮瓣,向两侧拉开颈前肌群,显露甲状腺,见左侧大小约4x10cm,内有囊肿两个,最大直径约2cm,质地中等,包膜完整,峡部未见明显肿大。行左叶次全切除:游离甲状腺上动静脉,近腺体双扎、超声刀切断。留腺体约拇指肚大小,缝合残存腺体。术中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严密止血,逐层缝合术毕,安返病房。切除的腺体送病理。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骶麻生效后,取截石位,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单。消毒肛管,指诊扩肛,术中见:9点位 肛缘可见血栓性外痔,同点位直肠黏膜充血、水肿,钳夹外痔部分皮肤取一“V”型切口,切除外痔部分至齿线,于内痔基底部钳夹后,以“7”号丝线行缝扎、结扎各一道,剪除混合痔多余部分,彻底止血后,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手术器械及敷料无误后,创面放置明胶海绵,塔形纱布覆盖,丁字带加压包扎,术毕。 术中麻醉平稳,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5ml,术后将切除组织予病人看后未送病理,病人平车安返病房。双侧腋臭切除术 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腕关节屈曲,常规消毒术野,铺无菌巾单,以罗派卡因行双腋下局部浸润麻醉,起效后,于左侧沿腋毛区域边缘取纵行梭形切口,长约10.0cm,依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脂肪浅层,沿脂肪浅层连同毛囊一并将所取梭形皮瓣均匀切除。彻底止血后,0号线缝合皮肤。并用同样方法处理右侧。术中诊断:双侧腋臭。术毕。术中所切之标本已交患者过目送病检。安返病房。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结肠造瘘还纳术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术区皮肤常规消毒、铺巾,于左下腹降结肠造瘘口内置入一小块碘伏纱布,以7号线缝闭造瘘口,取原腹部正中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入腹,伤口铺保护巾。探查腹腔:腹腔内未见积液、左下腹肠管、腹壁广泛粘连,未见明显肿物、结节。分离粘连,逐步显露降结肠下段,分离该段结肠肠管,于腹壁降结肠造瘘口边缘0.5cm处作一纵梭形切口,逐层切开,电凝止血,将降结肠造瘘口肠管自腹壁分离。于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结扎、切断,见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有一约1.5cmx1cm大小肿大淋巴结,遂切除。沿腹主动脉左侧切开后腹膜向上至横结肠,向下至髂血管分叉处,由内向外清除腹膜后淋巴结及脂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