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教育创强电视宣传片解说词.doc_第1页
浦江教育创强电视宣传片解说词.doc_第2页
浦江教育创强电视宣传片解说词.doc_第3页
浦江教育创强电视宣传片解说词.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浦江教育创强电视宣传片解说词浦江县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900平方公里, 人口38万,境内山川秀丽,古称“天地间秀绝”之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华山”,距今上万年历史的“上山文化”遗址等;交通便利,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和省道蒋义线穿境而过。浦江自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建县以来,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历代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之称。其民间文化艺术名震中外。浦江“迎会”、竹根雕、麦秆剪贴画、剪纸,堪称是中国民间文化之绝,令人叹为观止。“浦江乱弹”和“板灯龙”还被列为国家首批非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三朝旌表的“江南第一家”郑宅,更是以中国传统的儒家重学兴教风尚,彰显出浦江和谐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在经济创强、社会繁荣的嬗变过程中,特别是“十五”以来,浦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9.25亿元,财政总收入8.63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420元。赢得了“水晶之都”、“挂锁之城”、“绗缝家纺名城”之美誉。在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中,浦江的教育事业以其创新的教育理念、灵活的办学机制、均衡的发展态势和强大的发展后劲,服务浦江经济建设,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教育创强,成为现阶段发展的主旋律,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华彩乐章。教育发展,全民重视是关键2003年,浦江县成立了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由教育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要求各乡镇街道开展调查摸底,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并积极进行整改。2006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浦江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县委决定20061号),明确提出了2007年创建省教育强县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创建省教育强县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县创建省教育强县动员大会。县委书记蔡健要求以创强工作为契机,“举全民之力兴教育,为子孙后代办教育”。县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创强情况,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各乡镇街道也都成立了创强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创强任务,确保认识、责任、措施、人员、投入“五到位”。很快地,一个汇聚全县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心声的教育发展热潮开始涌动,兴学治教,实现教育跨越式创新发展的序幕拉开了。 教育发展,经费投入是保障。解决投入问题,必须走多元化的筹资道路。早在“九五”初期,浦江县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就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摸索与创新,始终坚持走由政府投入为主体、民间投入为补充、社会各界共同捐资助学的多元化发展道路。2005年浦江县财政对教育拨款1.46亿,比2004年增长6%;2006年县财政对教育拨款.亿,比2005增长9%。近几年来,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均占财政总支出的左右。从2006年开始,县财政还每年安排不少于400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布局调整和学校建设,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教育装备添置,50万元用于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50万元用于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如火如茶。浦阳一小在迁建过程中,城北经济合作社捐资120万元,旧城改造指挥部奉献土地30亩;在筹建黄宅二小时,海塘行政村捐资600余万元,社会捐资30余万元。近三年来,全县用于学校建设和改造资金达2.73亿元,新校舍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已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39.3%以上,完成破旧校舍改造72830平方米。强大的经费投入,为进一步优化全县教育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强有力的经费支持下,浦江县布局调整稳步推进,三年来共撤并中小学45所,使小学校均人数从2004年的410人增加到目前的590人,初中从877人增加到966人。标准化学校和教育强镇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浦江中学、浦阳一小等被评为一级省标准化学校,黄宅初中、白马初中和黄宅二小被评定为省二级标准化学校,堂头中学、礼张小学、石宅小学、郑家坞中小、大溪中小被评定为省三级标准化学校。目前,我县所有乡镇均为市级以上教育强镇,其中省教育强镇10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66.67。全县有省级示范性中小学14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拥有省重点普通高中3所,省重点职业高中1所,省重点综合高中1所。教育发展,和谐均衡是根本。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必须抓好均衡发展这个根本!均衡发展,职教、成教、幼教要优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农村乡镇工业的飞速发展,浦江县敏锐地捕捉到了工业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在努力办好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认真实施“浙江省职业学校六项行动计划”,并以新职技校建设为契机,调整好专业结构,力争把浦江职业教育打造成全省有影响的教育品牌。各乡镇街道、培训基地和机构,结合我县产业经济特点,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浦阳、中余、郑宅成技校的制锁专业技能培训,浦阳、仙华、虞宅、檀溪成技校的水晶制作技能培训,黄宅、浦南、前陈、治平成技校的葡萄栽培与种植技术培训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前教育是教育之根基。浦江县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解决学前幼儿入园难问题。民办天地幼儿园七年来共投资2000余万元,在城区创办了4所幼儿园,并成立了金华市首家民办幼儿教育集团。均衡发展,管理模式要创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布局调整是基础,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要创新。浦江县先后采取了结对帮扶制度和“教育发展联盟”捆绑式考核制度。所有城区学校和省级示范性学校都要结对13所农村学校,在此基础上 组建了13个“教育发展联盟”(其中小学7个、初中4个、高中2个),构建城乡学校互助发展模式。并制定了“教育发展联盟” 捆绑式考核办法,各个教育发展联盟积极开展联盟内部建设,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专题研讨、教育资源共享、干部教师培训、学生交流结对、新课程改革实施、农村小班化教育研究等方面进行互动,实现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成果的共享。全县每年要选派20多位城区学校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到农村学校或师资相对薄弱学校支教,组织农村学校后备干部、教学骨干到城区联盟学校挂职锻炼和学习。教育发展,内涵提升是核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质量为本。浦江教育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战略高度,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管理内涵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校园“三化”工程引导学校不断提加强环境建设,创建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提高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水平。近几年共创建省级“绿色学校”3所,市级“绿色学校”10所。每年一度的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比,全县性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运动会和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极大丰富了全县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特色学校建设引导学校走品牌发展之路。“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创建目标,引导学校走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创建之路。浙江大学、华东师大、省教科院等单位的专家频频应邀前来策划和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堂头中学的德育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今年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实验小学、石宅小学的特色项目表演上了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浦阳一小师生的童话作品在20多种报刊发表,被上海少年报社命名为“全国童话特色学校”;浦阳二小在县运动会上表演千人器乐大合奏,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浦阳三小参加省、市、县各种棋类比赛频频获奖。课程改革引导广大师生在科学艺术领域不懈探索。在这里,不仅有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标准化的图书馆和实验室,设施完备的音乐教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在这里,学生正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学习慢慢成为生活的乐趣,知识在学生手中逐步转化为能力。校本课程体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已经初具县域地方特色。教师在成就学生、成就学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全县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特级教师4人。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教坛新秀19人,县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