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及高支模专项方案.doc_第1页
模板及高支模专项方案.doc_第2页
模板及高支模专项方案.doc_第3页
模板及高支模专项方案.doc_第4页
模板及高支模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远凤城世家工程专项方案第一节 工程概况清远凤城世家工程位于清远市凤城路与人民一路交汇处,靠近清远市政府。该工程由清远市恒远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深圳市华阳国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清远市卓越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6.2万m2,0.000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17.10m。本工程共计12栋,分两期进行施工,目前第一期施工的有5、6、7、8、9、10、11、12栋,建筑面积10.4万m.2。8栋建筑均为高档住宅楼,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独立承台基础,没有地下室,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抗震烈度六度。各栋标高及层高见下表:层号5号楼6号楼7号楼8号楼9、10号楼11、12号楼标高层高标高层高标高层高标高层高标高层高标高层高-1-5.004.10-4.204.00-3.603.10-3.603.10-3.603.10-3.102.601-0.905.15-0.26.05-0.506.35-0.506.35-0.504.95-0.505.7524.255.455.855.655.855.655.855.654.457.055.254.239.73.2511.503.2511.503.2511.503.2511.504.759.455.35标准层3.003.003.003.004.503.00屋面90.9592.7580.7580.7574.7566.05本表中单位为米,其中9、10号楼为复式层。各栋各层的高支模位置、面积、最大梁截面尺寸、层高、转换层位置等见下表:栋号层高(m)梁最大截面(mmmm)板厚(mm)建筑面积备注5号楼2层5.15500800150808.383层5.459001800180418.66转换层6号楼2层6.054008001501353.043层5.6580018001801543.78转换层7号楼2层6.35400800150260.13层5.65400800180512.74转换层8号楼2层6.354008001501616.553层5.656001600180913.71转换层9、10号楼2层4.95400800150395.753层7.058001600180282.24转换层11、12号楼2层6.204008001503388.654层5.3570014001802493.49转换层其中11、12有少量的空跨,空跨位置5b-A5b-A3m/5b-55b-9轴,最大净高度为11米。第二节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及木工组技术骨干认真学习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施工内容,学习有关的施工规范及规程,有针对性的做好各自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2)、在会审图纸后,根据工程的特点,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对各部分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木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根据模板固定方式、龙骨的规格、间距等,选用支架系统。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3)、施工前认真根据图纸及施工要求,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根据本方案中有关要求,主持或安排专人编写分项技术交底单,并向施工技术人员及木工班组进行交底。 2、人员的配备。本工程在非标准层施工期间计划配备木工120人,钢筋工80人,混凝土工40人,架工20人,其他施工人员50人。要求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施工人员均需持证上岗。3、材料设备的准备(1)、原材料:18mm厚胶合七夹板,50100mm木枋,支撑托,48钢管,钢管顶撑,扣件等。(2)、施工机械:如圆盘锯、平刨机、手电锯、手电钻等。(3)、根据施工进度、施工部位的实际需要,事先提供材料计划,并及时组织材料进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第三节 高支模模板及支撑体系安装本工程从独立基础到三层,大部分施工高度大于4.5m,属高支模系统。转换层框支柱规格有:12001300mm,12001200mm,11001200mm等。框支梁有如下规格:9001800mm、8001800mm、8001600mm、7001400mm、500800mm等,板厚为180mm、150mm等。该部位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排架加支撑托的支撑方法。一、施工顺序搭设48钢管排架支设梁底模板支设梁侧及楼面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浇筑砼二、钢管排架搭设非标准层立杆间距:板下800800 mm,梁下沿梁宽方向布置间距300mm、沿梁长方向400mm。水平拉杆:第一道距楼面200 mm,以上步距为1600;转换层立杆间距:板下800800 mm,梁下沿梁宽方向布置间距250mm、沿梁长方向400mm。水平拉杆步距改为1500。每道水平拉杆均纵横设置,上部水平纵横杆与框架柱拉结,适当设置斜撑,以保证排架的整体稳定。排架的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纵向及横向剪刀撑,剪刀撑按46m设置,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部分高度为11米的高支模在梁下及排架中、底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并沿墙、柱设置斜撑。剪刀撑如需搭接,必须采用旋转扣件扣牢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扣件用量不少于3个。排架搭设顺序如下:设置纵、横向扫地杆设置立杆与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紧固设置纵、横向第一道水平杆校正立杆的垂直度和和水平杆的水平度按4060N.m力矩扭紧扣件螺栓按上述要求依次延伸搭设直至交圈完成检查混凝土顶架质量和地基情况设置剪刀撑。三、支撑系统的复核验算 本工程中以5楼转换层中KZL17的截面最大,其截面为9001800,本验算以此梁为代表。1、梁模板支撑计算(以9001800mm框架梁计算)荷载计算: 恒载: 砼自重 0.91.82441.04 KN/m 钢筋自重 0.91.81.52.43 KN/m 模板自重 0.5(0.91.72)2.15 KN/m 活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0.92.52.25 KN/m 振动冲击荷载 0.921.8 KN/m 荷载组合 Q1.2(41.042.572.15)1.4(2.251.8) 60.58KN/m按强度验算:查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得:单根钢管的承载力为12 KN则 Q/(32)60.58/6 10.1KN12 KN,满足要求。按稳定性验算:根据钢管排架的纵横拉杆步距,取计算长度L1.6m,长细比为L/i1600/15.9100.6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3.1,得0.585则N/A(60.58/6)103/0.58542440.72N/mm2f215 N/mm2,满足要求。扣件抗滑移验算:每个节点为两个扣件,扣件的抗滑移力为6KN/个,2 6 12KNQ/6 11.152KN,满足要求。2、板模板支撑计算(以180mm厚板计算)荷载计算: 恒载: 砼自重 0.1811244.32KN 钢筋自重 1.1111.1KN 模板自重 110.750.75KN 活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112.52.5KN 振动冲击荷载 1122 KN荷载组合 N1.2(4.321.10.75)1.4(2.52)13.704 KN按强度验算:查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得:单根钢管的承载力为12 KN则 N13.704/2KN6.85 KNN12KN,满足要求。按稳定性验算:根据钢管排架的纵横拉杆步距,取计算长度L1.6m,长细比为L/i1600/15.9100.6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3.1,得0.457则N/A13.704103/0.45742470.72N/mm2f215 N/mm2,满足要求。扣件抗滑移验算:每个节点为两个扣件,扣件的抗滑移力为6KN/个,2 6 12KNN 6.85KN,满足要求。3、排架支撑计算:(以9001900mm框支梁计算)荷载计算: 恒载: 砼自重 0.91.92441.04 KN/m 钢筋自重 0.91.91.52.57 KN/m 模板自重 0.90.750.68 KN/m 活载: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0.92.52.25 KN/m 振动冲击荷载 0.921.8 KN/m 荷载组合 Q1.2(41.042.570.68)1.4(2.251.8)58.82 KN/m按强度验算:查高层建筑施工手册得:单根钢管的承载力为12 KN则 Q1/658.82/6 9.8 KN12 KN,满足要求。按稳定性验算:根据钢管排架的纵横拉杆步距,取计算长度L1.6m,长细比为L/i1600/15.9100.6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表3.1,得0.383则N/A9.8103/0.38342460.35N/mm2f215 N/mm2,满足要求。扣件抗滑移验算:每个节点为两个扣件,扣件的抗滑移力为6 KN/个,2 6 12 KN9.8KN,满足要求。本工程有少量的高度为11米的高支模,此部位梁截面较小(最大为300900),拟采用20B#工字钢横跨于5b-A轴3m及5b-B轴的梁上(单根20B#工字钢承载力为210N/mm2),排架的步距仍然为1.6m,按规定设置水平剪刀撑,为防止工字钢产生挠度,在工字钢下搭设排架予以支撑,并在上、下段排架按规定设置水平剪刀撑。亦按此计算方法进行验算。(施工方法详见附图)第四节 模板支撑的搭设要点1应在模板支撑搭设前,按施工方案中有关要求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板梁模板支撑搭设应按审批后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方案未经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3对所有现场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用过的旧料须进行测试,绝不允许有不合格的材料出现在模板支撑中,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4钢管支撑的搭设由专业人员操作,所有操作应符合脚手架有关规定,宜采用对接,斜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横杆钢管搭接长度不少于1000mm。安装上下层的支撑时,应注意保证在相同的垂直线位置上,以确保支撑间竖向传递。支撑间用斜撑或水平撑拉牢,10m20m排架,中间应按规范设水平剪刀撑,以增强整体稳定性。5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立杆应竖直设置。6整个排架必须连成整体,连续搭设,不得分块或彼此独立,而形成小单元,最上一道水平杆,即用来支撑梁、板模顶撑的水平杆必须形成双扣件抗滑移。7高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8提前确定砼浇筑方向,在反浇筑方向增加墙的钢顶撑。9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技术质量及安全部门联合项目经理部主持分段或整体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和砼浇筑。10、一层排架位于回填土上,回填土必须按30cm/层回填,采用30t压路机压实,压路机不能碾压处,用打夯机夯实。排架立杆下铺设503004000脚手板或铺设三根48mm钢管,间距随立杆间距。地面必须用混凝土硬化后方可进行施工,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得小于30cm.第五节 模板拆除1墙模板拆除应以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梁板底模的拆除不得影响砼的质量,在每层梁板砼浇灌时,多留一组砼试块,待砼7天龄期时试压,若达到拆模所需强度则开始拆模。2拆除前由项目工程师出具拆模通知单,落实拆除部位,拆除方法,并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单。3拆除由班组专职质检员安全员项目专职质检员安全员及技术人员到场监督检查,以保证拆除构件的模板及支撑的完整性。4墙模板拆除: 先拆除对拉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将模板吊走。模板与墙面粘结时,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将墙面拉裂。5楼板、梁板拆除:(1)先拆梁侧模板,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先拆水平杆,然后拆模板支撑。每根搁栅留12根支撑暂时不拆,梁底板最后拆除。(2)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3)楼层较高,支模采用钢管排架时,先拆顶撑模板,再拆排架。(4)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涂刷脱模剂,拆开的扣件及时集中管理。拆下的外墙整体模板及时进行修补整理,堆放整齐以备使用。6、浇筑转换层混凝土混凝土前,下层支撑系统不能拆除。第六节 质量保证措施1、模板工程质量管理网络: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部施工技术质量组作业班组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见下页附表)3、为保证结构几何尺寸、位置的正确性,支模前要放好线部尺寸线。梁板模板安装完成后再认真复查,以检查墙、柱位置及几何尺寸。4、剪力墙根部,按定位放线位置,在混凝土楼面预埋木块(让出七夹板厚18mm)定上压脚板,其间衬高压缩性海绵条,以防止根部跑浆。5、所有进场的模板木方等材料,必须经过质检人员验收确认原材料符合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方可使用。为了保证木枋规格一致,所有木枋都要经过加工裁制成统一尺寸,以防模板翘曲不平。6、严格根据模板组合排列图及构造详图进行预拼及连接,认真复核几何尺寸。7、木方及对拉螺栓的设置要严格按施工方案设置,不允许随意减小或加大间距,并注意木枋要立放,对拉螺栓用的钢筋要经过检验,合格证后才能使用,以免出现胀模现象。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 模板选择与加工制作 准备工作 模板涂隔离剂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与钢筋工序交接 检查脚手架、脚手板 书面交底 技术交底 底部标高、中心线操作人员学习作业指导书 断面尺寸 钢筋、砼工序交接检查 班组工序管理 支 模 浇灌砼时留人看模 质量员专业检查 按梁板、柱的件数、 各基础的面积,各抽执行检验批施工质量 查10%,但不应小于 验收规范 质量验收 3件, 墙和板按有代表不合格处理 性的自然间抽查10%但 不应少于3处 按试块强度确定拆 拆 模 模时间 注意保护棱角 自检记录、质评记录 资料整理 清洁现场,文明施工施工记录 8、各预留洞在各工种校对无误的前提下,将预留洞位置在外模内侧标定,采用直径比套筒略小3mm的圆模板钉于模板上,外模定位立正后将预留套管套在原先设置的圆模板上,确保预留洞位置准确无误。严禁事后在墙、板上凿洞。9、浇筑砼前,要保证模板内洁净;在砼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情况,及时修补加固。10、模板必须经质检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钢筋组进行钢筋绑扎或浇灌砼。11、制定并实施质量奖罚制度,奖优罚劣,以提高职工搞好工程施工质量的积极性。第七节 安全措施(一)大模板吊装前的安全检查1、检查板与木枋之间是否钉牢。2、在模板上口用4寸钉将通长木枋钉牢加固。(二)大墙模吊运的安全措施1、吊装前检查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