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芒果病害及防腐v 品种与分布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为世界著名的热带果树,属漆树科(Anacardiaceae)。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等为主产国。 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四川等省。 广东虽然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适宜种植的地区不多,主要在雷州半岛。中部地区由于芒果许多品种开花期常常遇低温阴雨气候,不利于开花结果。 1986年省农委和省种子公司从广西南宁及广东省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紫花芒、桂香芒、绿皮芒、串芒、红象牙、粤西一号和秋芒等7个芒果新品种,在省内多点试种成功,最大量种植的紫花芒开花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低温阴雨影响较小,秋芒多次开花能力强,粤西1号花期稍早、早熟。 现在广东有30多个县、市种植,从深圳、东莞到广州、顺德、佛山、南海、三水、开平、珠海、江门、斗门、高州都有栽培。v 芒果病害 广东省芒果病害已知23种真菌病害。最重要的真菌病害是炭疽病、蒂腐病、白粉病。 炭疽病是世界性病害,早已引起全球重视; 广东省的蒂腐病实际包括了3种病:白腐病、焦腐病、褐色蒂腐病都引起蒂腐烂果,尤以褐色蒂腐病重要。 湛江市所属各县白粉病是长期较干旱的气候下多发的一种病害。 中部地区特别是一些环境卫生差的果园附近,如夏天苍蝇成群的地方,垢斑病发生严重。 芒果苗圃的死苗,主要是由焦腐病与褐色蒂腐病共同造成的,而非通常所认为的是炭疽病引起。 细菌性黑斑病(国外称为“细菌性角斑病”)在广东中部地区相当重要,应充分重视。多发生在高湿多雨季节,特别是台风暴雨后发病严重,造成大量落叶。 芒果藻斑病在湛江地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叶片,由头孢藻引起,可危害多种木本植物。多发生于阴湿场所。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发生于廉江;枫木鞘花寄生(Elytranthe cochinchinensis Ehgl.)发生于徐闻。均危害枝干。v 贮藏特性及防腐要求 芒果是典型的呼吸高峰型果实,有后熟过程。其在常温(28-32 )下后熟很快,一般3-5天即达到黄熟期(初熟期),6-13天达到完熟。 不耐藏。采收时正值高温高湿季节,对贮运不利。完熟的果实极易腐烂。 易发生冷害。芒果对低温敏感,温度90冷藏 14-15 45 90 目前所能达到的水平:类型 温度 贮期 好果率%常温 25-30 10 60-70冷藏 14-15 45 70-80Mango Anthracnosev 炭疽病,是国内外芒果产区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真菌病害,是芒果上最主要的病害。在熟果期发展很快,是芒果贮运期间最主要的问题,已成为限制芒果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等省普遍发生。v 症状 田间及贮运期均可发生。 田间可危害叶、花、枝条、幼果及成果等多个部位,造成叶斑、梢枯、花疫、糙皮、腐烂及脱落等。 果实受害,多因花期侵染,幼果脱落,如不脱落病斑一般不扩展,待果实成熟时迅速发展。 病斑呈黑色,形状不一,略下陷,有时有裂痕,多个病斑易融合成大斑块。腐烂可深及果肉。 潮湿时,病斑上所见橙红色的粘质团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团。伴随后熟,腐烂加快。v 病原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其有性态为:Glomerella cingulata), 无性态为常见的形态。 变异大。分生孢子盘黑色,有或无刚毛;分生孢子单细胞,直型,两端钝圆。潮湿时在病斑上集结成粘孢团。 寄主范围广。刘秀娟(1988) 报道,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五省(区)至少可危害61科160种植物。芒果、苹果、梨,柑桔等都是其寄主。全部寄主近800多种。 与香蕉炭疽病菌不是同一种。可轻微危害香蕉。 典型的被抑侵染,显现症状需高温高湿或果实成熟。v 发病规律 初侵染源:病枝条、茎叶、病残果及枝叶等。田间被侵染的果实是贮运期的侵染源。 多循环病害:田间及贮运期均有多次再侵染。 田间通过风、雨、昆虫传播。贮运期通过接触传播。v 影响发病因素 高温高湿度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高温度是不可或缺的。 不同品种有一定差异。秋芒及紫花芒较感病。v 防治措施:要求田间防治结合采后防腐措施及冷藏。 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加强栽培管理。定期清洁果园,烧毁病枝落叶。 田间药剂防治。开花初期及幼果期防治为主,可用氧氯化铜800倍液+多菌灵或托布津600倍喷雾防治,可兼治细菌性黑斑病,每隔10-14天防治1次,共防治6次。现多用咪鲜胺防治,效果较好;在果实定型后应套袋保护。 采后药剂处理:用52-55 热水加500-100ppm特克多或咪鲜胺等浸果5-15分钟。 结合冷藏。Mango Bacterial Leaf Spotv 细菌性黑斑病,又称“细菌角斑病”。在广东、广西发生普遍,有的年份危害严重,主要造成早期落叶,果实上病斑累累。贮运中也可危害。v 症状 叶、叶柄、果、果柄及嫩茎均可受害。 果实受害,起初在果面出现针头大、水浸状、暗绿色的小点,后发展为黑褐色、圆形或稍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常裂开,有胶液流出。大量细菌如果随水滴流淌,可在果面上出现成条、微粘的条状污斑。病果最终腐烂,但速度不如炭疽病快。 叶片受病,最初叶面上出现许多小黑点,后发展为多角形,周围常有黄晕,严重时,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形,大块坏死;叶柄和叶脉被害,可局部变黑裂开,最终大量落叶。v 病原菌 由黄单孢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 (Patel,Moniz & Kulkarni) Robbs, Ribeiro & Kimura)引起。与印度的一致,但与巴基斯坦的病原(Erwina sp.)不同。 杆状,1-5根极生鞭毛,革兰氏阴性。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 。v 发病规律 初侵染源:病菌在病残体及被害枝条上越冬;贮运期则主要靠果实带菌作为初侵染源。 可有多次再侵染。 田间通过风雨传播,贮运期则靠接触传播。v 影响发病因素 雨季病重,尤其在暴风雨过后发病严重。干燥季节很少发病。 品种间有一定差异,含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的品种较抗病,如印度品种Alphonso等。v 防治措施:重点在田间防治。 搞好田园卫生,集中烧毁枯枝落叶。 一旦发现病斑或台风雨天气来临立即喷药保护。可用链霉素100ppm或氧氯化铜800倍液等。Mango Stem-end Rotv 蒂腐病,与炭疽病、焦腐病合称“芒果三大病害”,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我国首次于1990年在湛江地区果园发现,目前在海南省的发生仅次于炭疽病。由于病原菌危害深及果核,目前的防腐措施基本没有控制效果。v 症状 多发生于近果蒂周围,病斑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形,与健部无明显界限,扩展迅速,蒂部呈暗褐色,最终遍及整个果实,发褐,软腐。 剖视内部,果核局部或全部变褐色,患病果肉暗褐色,不堪食用,病肉与果皮容易分离。 病部表面生许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除果实外,还危害果梗及小枝。病斑褐色,后期也生许多黑色分生孢子器。v 病原菌 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真菌芒果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 Ahmad)引起。 可能也有潜伏侵染问题。v 发病规律 初侵染菌源:病枝条、病残体,尤其是病果核。贮运中的菌源主要是混进贮库的带菌果实。 田间再侵染频繁。由于我国芒果贮运期短,贮运中不存在再侵染。 通过风、雨传播。v 影响发病因素 高湿度天气发病重。 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紫花芒”较“桂香芒”抗病。v 防治措施:采后防治效果不好,田间防治至关重要。 搞好田园卫生,定期修剪病枝条。 药剂防治结合炭疽病进行综合防治。Mango Gloeodes Sooty Mouldv 垢斑病,是芒果上较常见病害,但报道较少,我国于1989年在广东南海狮山农场大量发生。由于果面成片污斑,商品价值降低。v 症状 在果实背光面产生污青色圆形病斑。 病斑多时,逐渐融合成大斑块,果实表面污黑色,上密生小黑点。持续发生至贮运期。 不引起烂果,小黑点可以抹去。v 病原菌 半知菌的仁果粘壳孢(Gloeodes pomigena Colby)。 菌丝体表生。 引起症状与细菌性黑斑病及炭疽病的区别:细菌性黑斑病及炭疽病造成的污斑常呈条状,无小黑点。v 发病规律 目前不完全清楚。 初侵染源:病枝条及落地烂果等。贮运期间为受侵染的果实。 潜伏期长,约1-2个月。 由于当年不能产生分生孢子,因此生长季节基本上没有再侵染。v 影响发病因素 通常与昆虫滋生有关。如周围果园环境卫生较差,苍蝇较多,则发病多较重。 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桂香芒及红象牙较抗病,而紫花芒较感病。 对气候湿度要求较高,如相对湿度90%,发病往往较重。v 防治措施:主要进行田间防治。 选择环境较好的地区栽培,要求远离垃圾场等环境较差地区。管理上在果实定型后进行套袋保护。 从幼果期开始,定期喷洒甲基托布津+氧氯化铜各8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共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 采后的果实在处理时用漂白粉液浸果2-3分钟。Mango Chilling Injuryv 冷害,芒果采后主要的生理病害。芒果对低温相当敏感,一般贮藏温度不应低于11-13 。 冷害果实果皮暗淡,出现褐色烫伤状斑块,严重者果皮凹陷、腐烂。 受冷害果实往往不能后熟或后熟不一致,果皮难以正常转黄,果皮无光泽,果实无香味或香味不浓郁。 受冷害的果实转移到室温后,腐烂常急剧加快。Mango Storage Technologyv 采 收 适时采收:芒果过早采收,风味较淡,易失水,果皮易发生皱缩;过迟则易发生自然脱落,后熟加快,不耐贮运。w 果皮转暗色,果肉转为淡黄色,近核处为黄色;果形饱满,(紫花芒)单果重在200-300克。w 树上有自然成熟果实,则基本可采收。w 果实在水中沉浮与成熟度关系。v 采 收 适时采收。w 下沉的果实只能采后立即催熟就近销售,在水中半下沉果实可以作长期贮运或远距离运输。w 在广州地区,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是紫花芒的适收时间,桂香、青皮芒可推迟一周。w 低纬度地区相对提早一点采收。 无伤采收。w 采收人员戴手套;采收时一果两剪。w 装果容器用软物衬垫,或用纸箱装运。w 果实放置时剪口一律向下,每层间衬垫报纸,避免乳汁污染果面。w 即时捡出病虫害果及机械伤果。 其它要求w 采收在晴天下午为好。w 如遇台风雨天气,应抢在台风雨来临之前采收,雨天和风雨过后两天内不宜采收。v 清 洗 果实采收后尽快洗净乳汁。 采用清水加1%漂白粉或2%醋酸溶液,也可用石灰水洗果,效果较好。 洗果水应经常更换,如是清水或自来水,则最好是一次性冲洗。v 防腐处理及涂蜡 用加有杀菌剂的52热水浸果1-15分钟,效果较好。 防腐药剂可用特克多或咪鲜胺,使用浓度1000ppm。 处理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太低效果不好,太高则易发生烫伤。v 包装 内包装用白纸可0.1-0.2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进行单果包装。 外包装用带孔的纸箱。一般贮运包装每包装以40-60个果、重10-15Kg为宜,箱内摆放两层,中间可用纸板隔开,果与果之间最好也隔开;礼品包装不宜太大,以2.5-5kg为好,可适当加以美化,起到宣传作用。v 贮 运 常温(约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信青岛面试题及答案
- 员工离岗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梯作业人员T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静脉输液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附答案)
- 北京特产工艺品知识培训课件
- 消毒消毒考试题及答案
- 电工(初级工)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 2024年度河南安全生产月知识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 管理公司的6S方案
- 微生物肥料产品标准化-全面剖析
- DBJ04T 473-2024 建筑工程造价咨询结算编审标准
- 2025年度养老机构营养配餐服务合同协议
- 部编版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新高考60篇)
- 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装修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 《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课件-3 喷涂仿真工作站
- 重大危险源培训课件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培训
- 初中满分作文开头和结尾10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