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后课时精练湘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综合题共44分。)固本训练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2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布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3该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A水分 B热量C地形 D土壤答案1.C2.A3.B解析客家人南迁路线的起点在黄河沿岸地区,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终点在雷州半岛,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路线中段经过广大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种变化是在热量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4题。4某贸易代表团于2015年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答案B解析从咸海到阿拉木图地表植被均以荒漠为主;在乌鲁木齐可以看到的山脉为天山山脉,山坡上有森林植被,山顶有终年积雪;锡尔河为内流河,从上游到下游,水量不断减少;从阿拉木图向北走,可以看到山地针叶林的分布高度不断降低。在我国西南地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内,西端高黎贡山西坡年降雨量高达4 600毫米,东端金沙江畔的德钦县奔子栏不足400毫米,差了约10倍。据此完成56题。5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6“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横断山区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5.D6.C解析在同一个区域中大气环流和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降水的巨大差异和纬度、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无关的情况下,只能是一种因地形导致的与迎风坡、背风坡相关的地方性分异规律的表现。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变化是一种因地势高低导致水热不同而形成的垂直分异规律。2013年7月,8名湖南登山爱好者成功登顶“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这是湖南人首次组团成功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下面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1、2、3、4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A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B热带稀树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C热带荒漠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高山草甸带D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高山草甸带答案B解析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麓为热带雨林带,1的海拔并不是很高,故应是热带稀树草原带,4以上是高山荒漠带,因此可判断4是高山草甸带,再确定2、3分别是常绿阔叶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8乞力马扎罗山的()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北坡低C南坡冰雪带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基带没有大范围热带雨林分布的影响因素是水分答案C解析由于自然带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水热条件,因此各自然带的界线较为固定;南坡的林带上界比北坡高;南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乞力马扎罗山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因此,水平自然带形成热带稀树草原带。9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A_,B_。(4分)(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_,冬季气候特征是_。(4分)(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_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_分异规律。(6分)(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4分)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炎热干燥温和多雨(3)纬度地带热量干湿度地带(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第(1)题,A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大陆西岸,对应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受季风影响,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题,A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第(3)题,a方向上自然带南北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是南北方向上热量的差异;b方向上自然带东西更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第(4)题,B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形成了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提升训练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1011题。10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反映了热量条件的变化。C、F、G、H自然带分布区热量条件中等,应位于温带地区;CFGH自然带分布区干燥程度越来越大,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引起的干湿度地带分异。11图中H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答案C解析结合上题分析,H位于温带地区,且干燥程度最大,应为温带荒漠带。马达加斯加是个神奇的地方,它是非洲第一大岛,西侧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峡。2015年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玛瑙马料,占领了玛瑙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认识。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岛屿两侧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地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13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答案C解析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也是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与自然带成因相同。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读以北半球为主的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完成1415题。14影响图中雪线高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坡度 B降水C海陆位置 D气温答案D解析图中显示纬度越低雪线分布的海拔越高,则与气温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所以主导因素是气温。15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最多的是()A珠穆朗玛峰 B横断山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答案C解析乞力马扎罗山纬度低、海拔高(山体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最多。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四地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图。 (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A、B、C、D四座山脉,那么应属_山脉;应属_山脉;应属_山脉;应属_山脉。(8分)(2)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_。(2分)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C针阔叶混交林 D落叶阔叶林(3)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山地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4分)(4)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4分)(5)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分异规律。基带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分异规律。(8分)答案(1)BDAC(2)C(3)南坡降水丰富(4)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5)热量纬度地带水分干湿度地带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可知,A为阿尔泰山,B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