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重点.doc_第1页
组织行为学重点.doc_第2页
组织行为学重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题型:选择题:30道,每道1.5分;简答题:2道,每道10分;(据说会很简单)案例分析题:1道,共20分;(在书上P176的3个案例中出一个)论述题:1道,15分;(P330-P336页一共7个组织结构理论,其中P336页的虚拟组织和无边界组织不用考,剩下的5个考其中一个,然后要画图,说明,还有优缺点)P5 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P7-8 行为的概念、特点 概念:狭义:有机体有目的的外显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广义:除了直接观察到的外显活动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特点:1.目的性;2.能动性;3.预见性;4.多样性;5.可控性。P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的记录的研究方法。2. 调查法: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感情和满意度。3. 实验法:有目的的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4. 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行为特征和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5. 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过程。P15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般模型 组织行为学在三个层面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1. 个体水平:主要研究个性特征、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能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 群体水平:主要研究沟通模式、领导方式、权利和政治、群体间关系和冲突水平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的行为。3. 组织水平:主要从正式组织的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组织文化、工作压力水平等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P34 个性的结构个性: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结构:1、个性倾向性(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3、自我意识P42 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三个特性:1.间接性;2.相对性;3.客观性。P56 需要的特征 1.指向性;2.驱动性;3.转移性;4.再生性;5.社会历史性;6.年龄特征P58 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2.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3.内因性动机与外因性动机; 4.有意识动机与无意识动机;5.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6.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P60 动机与行为 1.同一种动机可以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以出自不同动机;3.好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P63 态度的特征 1.社会性;2.针对性;3.协调性;4.稳定性;5.两极性;6.间接性P77 价值观的分类 1.理性价值观;2.唯美价值观;3.政治性价值观;4.社会性价值观;5.经济性价值观;6.宗教性价值观奥尔波特对于价值观的分类 : 1.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找真理 2.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 3.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4.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 5.政治型: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 6.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P84 气质类型1.胆汁质 特点: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强、不平衡、不灵活2.多血质 特点: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强、平衡、灵活3.粘液质 特点: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强、平衡或不平衡、不灵活4.抑郁质 特点: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弱、不平衡、不灵活P85 气质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一)正确理解气质的类型:1.气质没有好坏之分;2.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事业成就的高低;3.气质是可以调节的;(二)根据不同气质安排事宜工作;(三)组织工作班子要考虑气质结构;(四)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用不同方法教育P88 性格的结构特征(一)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2.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3.对自己的态度;(二)性格的意志特征;(三)性格的情绪特征:1.强度;2.稳定性;3.持久性;4.主导心境;(四)性格的理智特征:1.感知方面;2.记忆方面;3.想象方面;4.思维方面。P91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两者的生理机制不同;2.气质具有先天性,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很难改变;3.气质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不带有社会内容及社会评价意义;联系:1.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特征影响性格的表现形式,是性格带有独特的色彩;2.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速度;3.性格对气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95 能力的类型1.模仿能力;2.创造能力;3.液体能力;4.晶体能力;5.认知能力;6.操作能力;7.社交能力;P101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一)先天素质的影响;(二)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1.产前环境及营养状况的影响;2.早期环境的作用;3.教育条件的影响;(三)实践活动的影响;(四)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P118 知觉的特征 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P121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相同点:1.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2.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3.两者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脑的活动;相异点:1.反映的内容不同;产生的性质不同;3.生理机制不同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1.知觉者因素;2.知觉对象因素;3.情景因素P160 激励的类型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2.正激励与负激励;3.内激励与外激励;P162 激励理论的概论1.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阿德福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强化理论、挫折理论 4.综合型激励理论P16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观点:人人都是有需要的,只有没有满足的需要才能产生动机,满足的需要是不能形成动机的;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1、 生理需要: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即由于饥渴冷暖而对吃、穿、住产生需要。(提高工资、奖金、改善工作条件、定期医疗检查、娱乐)2、 安全需要: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等方面的需要。(享有优先股权、保险、职业稳定、口头承诺和书面承诺与晋升)3、 归属和爱的需要:人类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被邀请到特殊场合、有机会加入特殊任务小组、有机会成为委员会委员、成为俱乐部组织成员、工作轮换)4、 尊重需要:人类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奖励表扬、授予称号、公开场合露面、为管理委员服务)5、 自我实现需要: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指发挥个人的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带薪休假、领导项目任务小组、受教育的机会、承担教学任务、承担指导任务)P171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的需要,即:1.生存的需要;2。相互关系的需要;3.成长的需要P221 群体的分类(一)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1.命令型群体;2.任务型群体;非正式:1.消极型群体;2.兴趣型群体;3.破坏型群体;4.积极型群体;(二) 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三) 固定性群体和临时性群体P232 羊群效应(看书)P235 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