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中鑫众和评报2010第005号北京中鑫众和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年一月十八日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1号424室 邮编:100035 电话传真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摘 要 中鑫众和评报2010第005号北京中鑫众和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根据国家矿业权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按照公认的矿业权评估方法,对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进行了评估。现将矿业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摘要如下:一、评估对象: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二、探矿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三、评估目的:“广西宜州市拉利矿区锰矿普查”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年度地质勘查专项经费项目,广西国土资源厅、财政厅于2006年3月21日以桂国土资发200617号文关于下达2005年自治区地质勘查专项经费项目预算的通知同意开展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进行地质勘查,并于2009年01月提交了广西宜州市拉利矿区锰矿普查报告。因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需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本评估项目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供该矿普查探矿权公平、合理的价值意见。四、评估基准日:2009年11月30日五、评估方法:地质要素评序法六、报告提出日期:2010年1月18日七、评估价值:于评估基准日时点的探矿权价值为人民币277.39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佰柒拾柒万叁仟玖佰元整八、评估相关参数:勘查程度:普查勘查类型:第勘查类型评估探矿权面积:42.75平方公里地区调整系数:1.0实物工作量直接勘查重置成本:1:2000地质剖面测量0.35万元,1:10000地质简测8.67万元,钻探19.68万元,浅井12.93万元,探槽19.98万元,清理老窿3.89万元;间接费用:19.65万元重置成本:85.15万元工程布置合理性系数数(f1):1.30勘查工作加权平均质量系数(f2):1.34效用系数:1.75基础成本:148.88万元调整系数:1.86九、特别事项说明按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2008版)规定,本报告需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备案后使用。评估结论有效期为壹年,即自评估基准日起壹年内有效。超过一年此评估结果无效,需重新进行评估。以上内容摘自中鑫众和评报2010第005号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评估报告全文。北京中鑫众和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 中国北京 矿业权评估师:二一年一月十八日 矿业权评估师:北京中鑫众和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2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目 录第一部分 评估报告摘要第二部分 评估报告正文 1、评估机构22、评估委托方及探矿权人23、评估目的34、评估对象及评估范围35、评估基准日56、评估依据57、评估原则68、探矿权概况69、地质概况910、对地质报告的评价2311、评估过程2412、评估方法2413、评估参数选取及计算2514、评估假设前提3215、评估结果3316、特别事项说明3317、探矿权评估报告的使用限制3318、评估报告提交日期3419、评估人员3420、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签字盖章34第三部分 评估报告附表 第四部分 评估报告附件附图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中鑫众和评报2010第005号 北京中鑫众和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根据国家矿业权评估的有关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按照公认的矿业权评估方法,对委托方预出让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进行评估。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探矿权进行了实地踏勘、市场调查与询证,对该探矿权在2009年11月30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现将矿业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名称:北京中鑫众和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1号424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编号:110102001903878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1999005号2、评估委托方及探矿权人评估委托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探矿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是一个集地质勘查与开发、水文地质、地形测绘、工程勘察与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勘查大队。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具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工程勘察施工甲级资质;具有地灾评估乙级、测绘乙级资质;具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丙级,并拥有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二实验室。建队以来,先后为国家提交各类地质成果报告300多份,探明了锰、铜、锑、金、银、煤、钒矿、铝土矿、黄铁矿、膨润土矿、铅锌矿等20多种矿种220多个矿床,提交了一批大中型金矿、银矿、锰矿、铝土矿等地质成果报告,有非常丰富的地质勘查工作经验。3、评估目的“广西宜州市拉利矿区锰矿普查” 是自治区2005年度地质勘查专项经费项目,广西国土资源厅、财政厅于2006年3月21日以桂国土资发200617号文关于下达2005年自治区地质勘查专项经费项目预算的通知同意开展工作,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进行地质勘查,并于2009年01月提交了广西宜州市拉利矿区锰矿普查报告。因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需进行探矿权价款评估。本评估项目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供该矿普查探矿权公平、合理的价值意见。4、评估对象及评估范围4.1 评估对象与范围评估对象: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评估范围:委托评估的该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圈定范围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号:T45120080402005553探矿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探矿权人地址:南宁市五一西路20号勘查项目名称: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市图幅号:G49E022001, G49E022002勘查面积:42.75平方公里有效期限:2008年4月11日2010年2月11日拐点坐标见下表:拐点顺序号拐点坐标拐点顺序号拐点坐标东经北纬东经北纬00110819202426420371082400242200002108193324263903810824002423000031081940242641039108221524230000410819352426470401082215242645005108193024264704110820302426450061081930242730042108203024271500710822152427300431081945242715008108221524280004410819452426300091082200242800045108190024263001010822002428150461081900242615011108214524281504710818452426150121082145242830048108184524264501310820302428300491081922242645014108203024280005010819222426420151081845242800051主区域1016108184524283005210824412421530171081645242830053108244924220401810816452427000541082424242237019108153024270005510824152422280201081530242630056挖空区域10211081500242630057108240324225102210815002427000581082417242250023108144524270005910824202423040241081445242815060108242724230102510816152428150611082427242258026108161524284506210824332422580271081645242845063108243324230402810816452429000641082422242310029108214524290006510824102423070301082145242845066挖空区域2031108223024284506710821402427230321082230242315068108214524272603310825452423150691082143242728034108254524211507010821382427250351082415242115071挖空区域303610824152422004.2评估对象的登记变动史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探矿权于2005年2月21日首次取得矿区勘查许可证,2008年4 月11日第一次延续,新证勘查范围、面积与旧证一致。5、评估基准日本项目评估基准日为2009年11月30日,是考虑到该时点与评估目的实现日较接近,在本评估报告中所采用的一切取费标准均为2009年11月30日的有效价格标准。6、评估依据评估依据包括法规依据、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等,具体如下:(一)法规依据1、1996年8月29日修正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国务院1998年第240号令发布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3、国务院1998年第242号令发布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4、国土资源部国土资2000309号文印发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办法;5、国土资发2008174号 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6、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2008年版);7、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8、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10、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二)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1、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2、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普查勘查许可证;3、地质勘查资质证书;4、广西宜州市拉利锰矿地质普查报告初审意见书;5、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提交的广西宜州市拉利矿区锰矿普查报告;6、实物工作量登记表;7、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2007版);8、评估人员搜集到的其他资料。7、评估原则1、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工作原则:2、在技术处理中遵循预期收益原则、替代原则、效用原则和贡献原则;3、遵循矿业权与矿产资源相互依存、尊重地质规律和资源经济规律、遵守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范的原则。8、探矿权概况8.1交通位置普查区位于广西中偏西北部,宜州市西南侧,西起龙头乡板洋村,东至北山乡山等村,行政区划属宜州市所辖。该区距宜州市40km,宜州市东邻柳州市100公里,西距河池市57公里,交通较发达,国道323线、金宜高等级公路、宜柳高速公路和黔桂铁路通过宜州市境内。各乡镇均有公路通往县城,各村屯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便利。交通位置见下图。8.2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区域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山体以北东向为主,部分呈东西向展布。区内碳酸盐岩广布,大部分为岩溶地貌,局部为丘陵缓坡,地貌类型有峰林谷地地貌、峰丛谷地地貌、构造侵蚀丘陵地貌。岩溶峰丛、峰林区海拔高程一般在500700m,最高799.6 m(多灵山),最低182.5 m,相对高差200m左右,地势陡峻,植被一般稀少,多以矮生灌木为主。土壤层主要发育于洼地中,厚数米,以亚粘土为主,而山坡上分布零星、稀薄。地表泾流很少,大多为季节性溪流或岩溶漏斗、地下河,故形成大片干旱区。碎屑岩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一般在200400m,相对高差较小,以丘陵为主,植被以草本、混交林、农作物为主。土壤层一般厚达十几米,以亚粘土为主,局部洪积区土壤中含砂砾较多。本区属黔江水系红水河流域。区内水资源相当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小时,78月为高温季节,气温在2537.5,12月最冷,气温在110,年平均气温在 1920,46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117.2370.6mm,11月次年2月为旱季,月平均降水量1836mm。宜州市全市59万人口,其中壮族人口39万人,是广西农业大县(市),已被列入广西西部开发区域县(市),全市辖7镇14乡,总耕地面积692万亩,农业总产值最高纪录达165815万元(1998年现价),粮食总产量最高纪录304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315元。主要农产品是水稻、玉米、甘蔗、桑蚕、沙田柚等。宜州市是广西蔗糖生产主要基地县市之一,蔗糖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财政增长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矿区所在的村庄已完成电网改造,有万伏高压电通过。8.3勘查工作概况8.3.1区域地质、物、化探工作 1955、1961年,广西石油普查大队开展1:20万和1:50万石油地质测量;1969年1970年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开展宜山幅1:20万区域地质测量,为本区提供了一份完整的区域地质基础资料。19901992年广西第四地质队进行宜山幅120万化探扫面。此外,本区还开展了1:50万遥感测量及1:20万区域重力测量等物探工作。8.3.2锰矿地质工作1954年至1966年、1989年宜山地质队、中南地质局415队、有色局272队、南宁地调所、有色局273队、广西地质局438队先后对龙头、同德、里苗、陈村等地的锰矿进行普查或勘探。2002年12月2003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在开展宜州市六坡矿区膨润土普查的同时,对拉利矿区大安、板洋等锰矿点进行多次踏勘,发现该矿区具有较大的锰矿找矿前景。8.3.3以往科研工作本区锰矿科研工作只是在区域性锰矿地质研究涉及到本区锰矿,主要成果有滇黔桂华力西-印支期沉积锰矿成矿区成矿远景区划(1983年)、广西锰矿地质(1987年)等。这些科研成果总结了包括本区在内的广西锰矿分布规律、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模式,划分了锰矿成矿远景区,提出了找矿方向。其中龙头成矿带被列为早石炭世锰矿成矿预测区,对锰矿普查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普查区即位于龙头成矿带上。8.3.4 普查情况在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于2006年10月16日开始野外普查工作,主要按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剖面测量及1:10000地质简测,完善矿区地质图;圈定区内含锰层的分布范围,大致推测矿层露头位置。到2007年春节前基本完成地质剖面测量及地质填图,并且在大安矿段开展了少量槽探施工。春节后(2007年3月19日项目组出野外)继续开始工作,至12月完成普查野外地质工作,转入室内整理资料。项目严格按项目设计及其批复以及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地质变化情况,对实物工作量及工作部署进行了适当调整,将竖井及部分浅井和钻探工作量转为探槽及清理老窿。项目完成工作量见下表:完成实物工作量表工作内容单位计划完成工作量完成计划(%)备注1:2000地质剖面测量M12101:10000地质简测Km24040100钻探M500420.53(4个)84浅井M1000131.6(21个)13探槽M315003409.8(24条)227清理老窿M194.4(6个)刻槽样堆积矿件10锰帽矿件64劈芯样件59岩矿石标本件36小体重样件27组合样件5内检样件30外检样件309、地质概况9.1 区域地质工作区位于南华活动带南部,桂东-桂中拗陷中部的宜山弧形褶断带西端,北面紧邻桂北隆起,西面为右江再生地槽,南面和东面为来宾凹陷带,是广西早石炭世锰矿最主要的成矿带。9.1.1区域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第四系。其中下石炭统大塘组(C1d)是本区的原生含锰地层(附图1)。现简述如下:泥盆系:出露有下泥盆统郁江组(D1y)、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上泥盆统(D3)、上泥盆统榴江组(D3l),零星分布于龙头、拉利、北牙各背斜轴部,岩性为浅海相扁豆状灰岩及鲕状灰岩。石炭系:出露有下石炭统岩关组(C1y)、下石炭统大塘组(C1d)、上石炭统大埔组(C2d)、上石炭统黄龙组(C2h)、上石炭统(C2),分布广泛,主要为浅海相灰岩及部分碎屑岩。其中下石炭统大塘组(C1d)为灰岩-硅质岩组合,含有含锰灰岩及碳酸锰矿,原生含锰岩系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锰帽型氧化锰矿和堆积锰矿。二叠系: 出露有下二叠统(P1)、中二叠统栖霞组(P2q)、茅口组(P2m)及上二叠统合山组(P3h)、大隆组(P3d),分布于各向斜和背斜翼部,主要为浅海相灰岩,上二叠统夹煤层和页岩,局部夹灰黑色泥岩和膨润土矿。三叠系:有下三叠统(T1)、中三叠统(T2),分布于六坡-洛东向斜轴部,主要为浅海相泥岩夹薄层灰岩,局部夹38层火山碎屑岩。白垩系(K):主要分布于六坡-洛东盆地,为河湖相红色碎屑岩,夹1-6层膨润土矿。第四系(Q):为洪冲积层和洼地坡积层,后者产堆积锰矿。9.1.2区域构造及岩浆岩本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主要构造线为北东向,构造形迹多为小型的短轴背斜,如龙头背斜,拉利背斜,古段背斜等,其次级褶皱较发育,锰矿主要分布于背斜翼部及次级向斜中。大龙矿段位于拉利背斜西部倾伏端的大龙次级向斜,东部有同德和板高锰矿;大安矿段位于古段背斜北部倾伏端次级向、背斜上,东部有山等锰矿。主要断层为龙头-北牙-高堡大断裂,属区域性大断裂丹池断裂的南东段分枝,是一条高角度逆断层,倾角6470,其南东段具分叉现象,它控制含锰地层和锰矿的分布,是区内主要控矿构造。次级的北西和北东向小断层虽然破坏原生含锰层的连续性,但对风化富集形成优质氧化锰矿有利。本区域内地表无岩浆岩出露,但六坡-洛东向斜轴部下三叠统(T1)、中三叠统(T2)地层中局部夹38层火山碎屑岩。9.1.3区域矿产本区已探明的矿产主要有锰矿、煤矿和膨润土矿。锰矿产于下石炭统大塘组(C1d),已探明有龙头,同德,洛东等中小型锰矿床9处,是桂中北地区锰矿重要成矿带之一。煤矿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P3h),多为小型高硫煤矿。膨润土矿产于白垩系(K)和中二叠统栖霞组(P2q),初步获得优质膨润土500万吨。9.2 矿区地质9.2.1矿区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及第四系,各地层分述如下:(一)泥盆系仅分布于矿区西部拉利背斜轴部,出露层位有中统东岗岭组(D2d)、上统榴江组(D3l)。中泥盆统东岗岭组(D2d)岩性为深灰色厚层灰岩(上部含燧石)夹泥灰岩、泥质灰岩,厚125m。上泥盆统榴江组(D3l)为灰色薄层、扁豆状灰岩、具缝合线构造,底部为硅质岩及硅质页岩,厚104m。(二)石炭系地层发育完整,出露于拉利、古段背斜翼部,常组成次一级的向、背斜,其中下统大塘组(C1d)是矿区的含锰层位。下石炭统岩关组(C1y):下部为紫灰色、深灰色砂质页岩、灰岩;中部为深灰色薄、中层灰岩夹硅质扁豆体;上部为灰白色薄层硅质岩及淡红色、灰色粉砂岩,硅质岩局部含锰,厚50210m。下石炭统大塘组第一段(C1d1):为灰-深灰色薄层中层含燧石灰岩、灰岩夹砂质页岩及硅质岩。下部偶有少量厚层;往上部灰岩岩层明显变薄,硅质条带相对变多变厚,风化面因硅质条带还稍凸易辨认。为本区找矿标志。厚3853m。下统石炭大塘组第二段(C1d2):为灰色带浅红、肉红色中厚层状含锰灰岩,岩石坚硬,性脆。厚520m。本层中随机形成04层透镜状的碳酸锰矿,其表面风化后常见有斑点状、团粒状、团块状、鲕状、瘤状等一种或几种现象的氧化锰。下统石炭大塘组第三段(C1d3):为浅灰灰色厚层状含少量燧石团块灰岩。厚1223m。上石炭统大埔组(C2d ):厚层状灰白、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夹少量薄层状灰岩,其表面风化后常见有刀砍状,厚200403m。上石炭统黄龙组(C2h):浅灰-深灰色灰岩、含燧石条带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厚353477m。(三)二叠系分布于背斜翼部,矿区内仅出露下、中统,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二叠系下统与上石炭统未划分。上石炭统下二叠统(C2P1):浅灰灰色灰岩夹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厚221-600m。下二叠统栖霞组(P1q):为深灰色含燧石灰岩夹泥质灰岩及灰岩,底部为泥质灰岩或泥灰岩夹黑色页岩,厚375546m。下二叠统茅口组(P1m):为浅灰深灰色含燧石灰岩、灰岩,底部和上部局部为硅质岩,厚266894m。(四)第四系(Q)矿区内为残坡积层,位于低缓土坡和岩溶洼地之上。岩性为棕红、浅黄、褐黄色亚粘土混杂大量硅质岩碎块,厚度大于2m。堆积锰赋存其中。9.2.2矿区构造及岩浆岩矿区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主要构造线为北西向,构造形迹多为小型的短轴背斜,如拉利背斜,古段背斜等,其次级向、背斜较发育,锰矿主要分布于向、背斜翼部。大龙矿段位于拉利背斜西部倾伏端,东部有同德和板高锰矿,其构造形迹表现为一次级小向斜;大安矿段位于古段背斜北西部倾伏端,东部有山等锰矿,其构造形迹表现为一复杂的、不规则的次级向、背斜。主要断层为龙头-拉利-北牙-高堡大断裂及北牙板磨断裂,为北西-南东向;其次为一组北东向断层,其长度均较小,常切断北西向大断裂。北西和北东向断层虽然破坏原生含锰层的连续性,但对原生含锰层风化富集形成优质氧化锰矿有利。矿区地表未见岩浆岩出露。9.2.3地质发展简史和锰矿沉积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本区中泥盆世及其以前时期,为较开阔的浅海相区;晚泥盆世,地壳略有上升,海水浅,沉积了扁豆状灰岩。同时,地壳又稍有裂开,形成一个走向北西的台沟。早石炭初期,台沟继续发育,并向南东方向延伸,地壳多次振荡,沉积了岩关组地层。早石炭晚期,地壳多次出现幅度较大的振荡,但台沟稍有收缩,沉积了大塘组地层,并沉积了含锰层。晚石炭世以后,地壳下沉,海水加深,已趋稳定,向局限盆地到开阔浅海盆地变发展,沉积了大埔组的白云质灰岩、黄龙组灰岩、栖霞组灰岩、茅口组灰岩。直到晚二叠世初,地壳振荡频繁,海水几进几出,沉积了合山组的铁铝质页岩、煤层及灰岩;二叠世晚期以后,地壳上升,海水在规模退出,发育成三叠纪的滨海湖沼相。三叠纪以后,地壳继续上升,形成陆地,从而结束了海相时期,并遭受剥蚀,缺失侏罗、白垩、第三系等地层。原生含锰层的形成,是在台沟中比较封闭的盆地内,在还原条件下,有间歇性的锰质来源的的环境下生成。锰质的来源,有来自北部江南古陆,也有来自台沟断裂带中的喷气或热液。矿区位于同德至龙头,都属于大塘期的南丹台沟内,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含锰层经表露和次生风化作用而富集成氧化锰矿。9.3矿床地质本区锰矿床类型按其成因分堆积型锰矿床及锰帽型锰矿床二类。9.3.1堆积型锰矿床9.3.1.1概述普查区内的堆积型锰矿主要分布于大安矿段,圈定矿体3个。矿体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红土层中,由亚粘土与氧化锰矿及少量硅质岩碎块混杂组成。矿体总面积0.1379km2,平均厚度1.25 m,平均含矿率21.03%;矿体及其顶底板、矿石特征大体相似。9.3.1.2矿体特征矿体地表分布范围主要在大安矿段桥邓、加耳、牛郎洼地内,呈不规则带状展布。本勘查区内的堆积锰矿大多作了稀疏工程揭露,号矿体工程控制程度达到200200m网度,、号矿体仅少量工程控制。矿体产出形态及展布主要受所在洼地的土坡或灰岩山体形态所控制,平面上大多呈不规则状、带状,大小不一。、单矿体面积分别为66341、23154、48405m2。剖面上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其产状多与地形形态一致,随地形起伏变化。矿体产出标高最低273m(号矿体)、最高377m(号矿体),一般300330m。矿体埋藏浅,部分矿体已裸露地表,盖层厚度一般0.503.00m,矿区平均盖层厚度1.31m,其中号矿体盖层较厚,单工程最厚为6.15m。工程矿体厚度最大2.50m,最小0.50m,一般0.701.30m,矿区平均1.25m。含矿率变化幅度小,最大28.87%,最小15.21%,平均21.03%。主要矿体号矿体的产出特征:号矿体:矿体分布于牛郎洼地,分布标高273-333m。矿体平面上大致呈近东西向长方状,约长378m,宽216m,面积66341m2。矿体在剖面上呈似层状,随地形而起伏变化。矿体有4个工程见矿,盖层厚度06.15m,平均1.93m。矿体厚0.501.80m,平均0.90 m,厚度较稳定。含矿率17.7428.87%,平均25.20%,分布均匀。矿石组分含量:Mn19.9242.54%,平均28.85%,分布均匀;TFe4.908.93%,平均6.82%,分布较均匀;P0.0360.114%,平均0.057%,分布均匀;SiO213.0545.60%,平均29.61%,分布均匀;Mn/TFe3.568.68,平均4.23;P/Mn0.0010.003,平均0.002。矿石属低磷低中铁贫锰矿石,质量中等。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38551.51m2,(333)原矿石资源量6.1760万t,(333)净矿石资源量1.5563万t,剥离比1.05。号矿体:矿体分布于加耳村边灰岩洼地,分布标高317-337m。矿体平面上大致呈近北西向长轴状,约长250m,宽85m,面积23154m2。矿体在剖面上呈似层状,随地形而起伏变化。矿体仅有1个工程见矿,裸露地表。矿体厚1.40m,含矿率17.01%。矿石组分含量:Mn11.63%, TFe5.55%, P0.164%, SiO254.66%, Mn/TFe2.10;P/Mn0.014。矿石属高磷高铁贫锰矿石,质量稍差。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5379.53m2,(333)原矿石资源量1.3180万t,(333)净矿石资源量0.2242万t,剥离比0。号矿体:矿体分布于桥邓村对面灰岩山坡地上,分布标高295-477m。矿体平面上大致呈近北东向长轴状,约长320m,宽180m,面积48405m2。矿体在剖面上呈似层状,透镜状,随地形而起伏变化。矿体有3个工程见矿,盖层厚度02.30m,平均0.93m。矿体厚0.532.50m,平均1.44 m,厚度较稳定。含矿率15.2120.27%,平均16.31%,分布均匀。矿石组分含量:Mn12.1448.88%,平均18.16%,分布均匀;TFe3.257.95%,平均7.05%,分布较均匀;P0.0590.120%,平均0.108%,分布均匀;SiO211.9653.79%,平均46.60%,分布均匀;Mn/TFe平均2.58;P/Mn平均0.006。矿石属低磷高-中铁贫锰矿石,质量中等,局部较好。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21515.82m2,(333)原矿石资源量4.3247万t,(333)净矿石资源量0.7054万t,剥离比0.65。9.3.1.3矿石质量1)原矿石原矿石多为褐红、灰黑色,松散状,主要由氧化锰矿块(粒)、亚粘土及硅质岩碎块混杂组成,其中氧化锰矿块(粒)含量一般占1525%,亚粘土一般占5070%,硅质岩碎块含量一般在525%之间。锰矿块(粒)多呈灰黑、黑色,部分钢灰色,形态以不规则粒状为主,部分片状、次圆心状,同心圆状等。按矿块(粒)形态可划分为块粒状锰矿石和球粒状锰矿石,前者以块状、粒状硬锰矿为主,锰品位稍高;而后者以圆心状、结核状软锰矿为主,锰品位较低。矿石块(粒)度大小一般在0.25cm,少量20cm。原矿石体重最大2.01t/m3,最小1.75t/m3,平均1.85t/m3。原矿经水洗去粘土及除去硅质岩、岩石碎块即为净矿石。2)净矿石矿物组分净矿石的矿物组分基本一致,矿石矿物以硬锰矿、软锰矿为主,次为褐铁矿(铁质),其中硬锰矿含量540%,软锰矿1540%,褐铁矿(铁质)1%。脉石矿物为石英、玉髓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矿石由上述锰、铁的氧化物混杂集合分布组成,石英玉髓等脉石矿物不均匀分布于矿石中。矿石中硬锰矿和软锰矿常混杂分布,没有单一出现,但含量不等,形成软锰矿-硬锰矿或硬锰矿-软锰矿混合型矿石。3)净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以隐晶质及微晶结构为主,部分为胶状结构。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部分为孔洞状、结核状、豆状、同心环带构造。4)矿石的化学成分本区三个堆积锰矿体矿石化学组分含量:Mn11.6328.85%,平均24.26%;TFe5.556.82%,平均6.77%;P0.0570.164%,平均0.081%;SiO229.6154.66%,平均36.99%;Mn/TFe2.104.23,平均3.58;P/Mn0.0020.014,平均0.003。详见上述矿体特征,主要化学组分具有以下特征:1、从矿体平均锰品位及Mn/TFe、P/Mn的看,以低-中磷、中高铁贫锰矿石为主。 2、矿石主要化学成分变化不大,属均匀分布型。3、各矿体矿石Mn与SiO2含量呈负消长相关系,其他组分与Mn无明显的相关关系。9.3.1.4矿石类型和品级1)矿石类型及其分布1)矿石自然类型按主要的矿物成分划分为氧化锰矿石,矿石中硬锰矿和软锰矿常混杂分布,没有单一出现,但含量不等,形成软锰矿硬锰矿或硬锰矿软锰矿混合型矿石。2)矿石工业类型属冶金用锰矿石,根据化学组分含量可分为低磷低铁贫锰矿石,中磷中铁贫锰矿石、高磷高铁贫锰矿石,分布无规律。2)矿石工业品级及其分布根据规范中的冶金用锰矿石品级划分标准(DZ/T0200-2002),本区堆积氧化锰矿石多为18%Mn30%贫锰矿石,少量为10%Mn18%的贫锰矿石。共估算堆积贫锰矿石(333)原矿石量11.8187万t,净矿石量2.4859万t,主要分布在矿区的大安矿段;另外,在、号矿体中有少量富锰矿石Mn30%,但多为单工程控制,未单独划分块段估算其资源量。一、矿石结构矿石矿物孔雀石、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主要为半自形它形晶粒结构、交代结构、粒状镶嵌结构、充填结构。1、半自形它形晶粒结构: 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呈0.030.1mm的细小半自形它形晶产出的一种结构。2、交代交代残余结构: 黄铜矿交代砂屑和层理间泥质等的一种结构为交代结构,交代不完全仍保留少量泥质的为交代残余结构。3、粒状镶嵌结构:石英与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晶粒紧密镶嵌相连共生的一种结构。4、充填结构: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沿角砾间、纹层理间密集分布的一种结构。二、矿石构造矿石主要为星散状构造、条带团块状构造,次为膜状皮壳状等。1、星散状构造: 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等沿纹层理或角砾岩中不均匀晶粒分布,含量大于1%的一种构造,是矿区的主要构造之一。2、条带团块状构造: 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沿纹层理或角砾岩间充填与脉石相间分布呈条带状分布为条带状构造,交代完全局部呈块状分布为团块状构造,是矿区的主要构造之一。3、膜状皮壳状构造:孔雀石呈膜状皮壳状沿裂隙、层理或岩石表面分布的一种结构,是矿石的次要构造之一。三、矿物成分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蓝铜矿,次为矽孔雀石、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等。孔雀石呈薄膜状、散点状分布,矽孔雀石呈针状、块状分布,蓝铜矿呈薄膜状分布。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四、矿石化学成分矿石化学成分:SiO2:54.9%,Al2O3:13.35%,Fe2O3:6.50%,CaO:2.29%,MgO:4.54%,Cu:0.31.5%。矿石化学成分较单一,除有用组份Cu元素外,无其它伴生有益或有害元素。9.3.1.5矿体围岩和夹石堆积锰矿体围岩指矿体盖层(顶板)及底板岩石。盖层主要为褐红、棕红色亚粘土,局部地段混杂少量氧化锰矿及硅质岩碎块。亚粘土成分以泥质为主,松散状,具弱粘性和塑性。据见矿工程(8个)统计,有盖层工程5个,占矿区见矿工程的63%,无盖层工程3个,占37%;盖层厚度0.006.15m,矿区平均盖层厚度1.31m,其中号矿体盖层较厚,单工程最厚为6.15m。矿体底板为褐红、灰色亚粘土混杂硅质岩碎块。硅质岩碎块呈棱角、次棱角状,大小不一,一般25cm,无分选性,含量多为2540%,一般于土坡顶部含量较多,坡底较少。矿体与顶、底板分界线一般较清楚,亦有部分地段矿体分界线不清楚,呈渐变关系,要以含矿率来加以区分。在普查区内,据见矿工程,堆积锰矿体无夹石。9.3.2 锰帽型锰矿床锰帽型锰矿多见于大安矿段,已圏定6个矿体。另大龙矿段圏定1个矿体。锰矿体赋存在石炭系下统大塘组(C1d)含锰岩层中,沿走向、倾向变化较大,常尖灭断现,形成沿含锰岩层断续出现,工程难以控制揭露,所圏定的矿体多为单工程控制。9.3.2.1矿体特征号矿体,出露于牛郎一带,呈层状产出,矿体长约500m,由QJ0202、TC0601工程控制。产状为314502130,厚度0.991.12m,平均1.06m,矿石呈灰色夹灰黑色团块,局部浅红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矿石以硬锰矿为主,软锰矿稍少,污手,脉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矿石组分Mn10.5030.47%,平均21.06%;TFe1.733.40%,平均2.58%;P0.1020.150%,平均0.125%;SiO230.4371.19%,平均49.64%;Mn/TFe6.078.96,平均8.02;P/Mn0.0030.014,平均0.006。矿石属低磷高铁贫锰矿石,质量中等。含锰层与上下地层产状一致。深部控制工程ZK0201在孔深83.6486.35m,铅垂厚度2.71m为含锰46%的含锰灰岩,呈灰黑色,角砾结构,碎裂状构造,少量条带状构造。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16682.07m2,估算(333) 矿石资源量4.1078万t。号矿体,出露于加主峒一带,呈层状产出,矿体长约200m,由YK02工程控制,厚度为0.61m,产状为18530,矿石呈灰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呈半风化状态,矿石以硬锰矿为主,软锰矿稍少,污手,脉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少量石英。矿石组分Mn 19.16%;TFe2.10%;P0.129%;SiO217.53%;Mn/TFe9.12,;P/Mn 0.007。矿石属高磷低铁贫锰矿石,质量中等。矿层顶、底板均为C1d2的含锰灰岩;矿层与顶底板产状一致,界线较明显。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2516.22m2,估算(333) 矿石资源量0.3805万t。号矿体,出露于加主峒一带,呈层状产出,矿体长约130m,由QJ0403工程控制,厚度为1.21m,产状为33621,矿石呈黑灰黑色, 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矿石以硬锰矿为主,软锰矿稍少,脉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少量石英。矿石组分Mn 36.05%;TFe3.85%;P0.268%;SiO221.70%;Mn/TFe4.13,;P/Mn 0.003。矿石属低磷中铁富锰矿石。矿层顶、底板均为C1d2的含锰灰岩;矿层与顶底板产状一致,界线较明显。深部工程由ZK0401控制,但揭见含锰灰岩厚度及锰品位均低。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2144.22m2,估算(333) 矿石资源量0.5975万t。矿体,出露于桥邓屯正南半山上,呈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长约140m,由TC0901、PD0901工程控制,产状为11215,倾角较缓,矿厚平均为0.52m,矿石呈灰色、灰黑色团块,隐晶质结构,块状、条带状构造。矿石以硬锰矿为主,脉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矿石组分Mn15.6116.90%,平均16.26%;TFe1.281.40%,平均1.34%;P0.1200.149%,平均0.135%;SiO212.3018.03%,平均15.17%;Mn/TFe12.0712.20,平均12.13;P/Mn0.0070.010,平均0.008。矿石属高磷高铁贫锰矿石,质量稍差。含锰层与上下地层产状一致。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1519.33m2,估算(333) 矿石资源量0.1772万t。号矿体,出露于桥邓屯西一带,呈层状产出,矿体长约200m(证内),有YK01、XD02工程控制,东段产状为35011,矿厚为1.18m,矿石品位Mn12.65%;西段产状为30015,矿厚为0.70m,矿石品位Mn 33.46%。矿石呈黑、褐黑色,块状、条带状构造,以隐晶质结构为主,部分胶状结构,主要矿石矿物为软锰矿和硬锰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水云母。矿石组分Mn平均20.41%;TFe2.133.25%,平均2.83%;P0.1800.369%,平均0.298%;SiO25.629.81%,平均8.25%;Mn/TFe3.8915.71,平均7.21;P/Mn0.0080.029,平均0.005。矿石属中-高磷高铁贫锰矿石。矿层顶板为C1d3的浅灰色厚层灰岩,底板为C1d2的含锰灰岩;矿层与顶底板产状一致,界线较明显。钻孔ZK2101及ZK2301均揭见矿层顶板的紫红色标志层及厚约23米的肉红色含锰灰岩,经采取劈心样分析,但所有样品含锰均小于0.3%。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2865.55m2,估算(333) 矿石资源量0.6004万t。号矿体,出露于大安峒西南,呈层状产出,矿体长约200m,由YK03工程控制,倾向东南,倾角22,矿体厚度为0.54m,矿石呈灰色、灰黑色团块,隐晶质结构,块状、条带状构造。矿石以硬锰矿为主,脉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矿石组分Mn16.39%;TFe0.90%;P0.189%;SiO212.26%;Mn/TFe18.31;P/Mn 0.012。矿石属高磷高铁贫锰矿石,质量稍差。含锰层与上下地层产状一致。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2503.82m2,估算(333) 矿石资源量0.3137万t。号矿体,出露于大龙矿段西南,呈层状产出,矿体长约200m,由YK04工程控制,产状为3228,矿体厚度为0.60m,矿石呈灰黑色,隐晶质结构,条带状构造。矿石以软锰矿为主,脉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矿石组分Mn19.44%;TFe3.05%;P0.009%;SiO253.22%;Mn/TFe6.37;P/Mn 0.005。矿石属中磷高铁贫锰矿石,质量中等。含锰层与上下地层产状一致。矿体资源量估算面积2502.90m2,估算(333) 矿石资源量0.3676万t。9.3.2.2矿石质量矿石的颜色主要为黑色、灰黑色、褐黑色;矿石的结构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隐晶质结构、角砾状结构;矿石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角砾状、条带状。矿石矿物以硬锰矿、软锰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少量石英、水云母。矿石化学成分有以下特点:1、从锰品位看,矿石主要属于16.26%Mn36.05%的锰矿石,局部分布有富锰矿石。2、从Mn/TFe、P/Mn的数值看,矿区有低磷高铁、高磷高铁贫锰矿矿石为主,也有低磷中铁富锰矿石,分布不均。3、矿石中Mn与SiO2含量呈负消长相关系,其他组分与Mn无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