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编录知识.doc_第1页
钻探编录知识.doc_第2页
钻探编录知识.doc_第3页
钻探编录知识.doc_第4页
钻探编录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实习目的明确岩心钻孔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岩心地质编录方法,特别要掌握岩心采取率和换层深度的计算方法。二、方法原理钻孔开工后,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探现场的编录工作包括如下的内容:(一)根据钻探班报表检查孔深和进尺。设钻具总长为L,机台高度为P,主动钻杆的机上余尺为c,则本回次孔深H2H 2= L - P c本回次进尺L1为本回次孔深H1与上一回次孔深H2之差L1 = H1 - H2(二)检查岩心,主要包括:查岩心的放置是否按岩心自然顺序正确放在岩心箱内;岩心编号是否正确及岩心长度丈量是否准确;核对岩心隔板上的数据。(三)岩(矿)心采取率计算岩、矿心采取率是单位进尺的岩、矿心长度的百分数,即(VI-1)根据取心孔段的不同情况分为回次采取率和分层采取率。1、回次岩心采取率计算图VI-1是钻孔采取岩心示意图。上一回次的孔深为H1,残留进尺为S1。从孔深H1继续向下钻进,本回次的孔深达到H2,残留进尺为S2。从钻孔中取出岩心,其长度为m, m=m1 + m2(图VI1),与这一段岩心相应的进尺M为:回次岩心采取率则k为:(VI2)2、分层岩心采取率计算图6-1岩心采取率示意图(VI3)分层岩心长度由统计各回次同一岩性的岩心长获得。分层进尺则是该分层底的孔深与顶的孔深之差。 (四)换层深度计算图61中岩心有两种不同的岩性,上部的岩心长度为m1,其代表进尺M1为:(VI4)换层孔深H为:(VI5)或根据下部的岩心长度为m2,其代表进尺M2为:(VI6)换层孔深H为:(VI7)(五)轴心夹角测量轴心夹角是岩心轴与各种面(层面、断裂面、节理面、片理面等)的夹角。测量轴心夹角,是钻探编录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到的轴心夹角是局部产状,对研究矿体构造很有用。测量轴心夹角有如下方法。1. 测量法采用量角器或测斜仪测量轴心夹角的。有些单位制作了岩心量角器,用岩心量角器测量较准确、方便。所谓岩心量角器如图6-2所示,绘在透明薄膜上。量轴心夹角时,将其包裹在岩心上,并使其下(上)端线重合成一直线,便能量得轴心夹角。图VI-2岩心量角器及其操作示意图2、计算法如图6-3所示,岩心是圆柱体,任意倾角的平面与其交切,得到的切面为椭圆。椭圆的长、短轴分别为d1和d2。轴心夹角是椭圆长轴与岩心轴d1在夹角d,有(VI8)由于岩心轴长度d等于椭圆短轴长度d2,于是得(VI9)(0)(VI10)图VI-3 计算法示意图(六)填写钻孔野外记录表钻孔野外记录表是最原始的钻孔编录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各钻进回次的进尺及其岩矿心采取率;换层孔深;按分层记录的岩性及其采集标本的编号;岩石硬度等级;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主要有钻孔水位及耗水量的记录和钻进中发现的孔内情况,如泛水、漏水、掉块等的记录。(七)修改钻孔预想柱状图修改钻孔预想柱状图是随钻探进行获得了新地质资料而修改钻孔地质设计的工作。地质编录人员应及时地修改以利于更好地指导钻探施工。(八)检查孔深验证、孔斜测量、简易水文观测按设计要求检查孔深验证、孔斜测量、简易水文观测等工作。丈量钻具验证孔深的工作,应按一定深度及时进行,特别是在见到矿体和重要标志层和下套管前后。孔深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一,误差小于此数可直接修正记录孔深;小于大于此数则应进行合理平差。地质编录人员要注意检查钻孔施工是否根据设计要求及时地进行孔斜测量以及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孔斜超过了设计要求应及时采取纠斜的措施并在以后的施工中采取防斜措施。简易水文观测的目的是获取划分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位置、厚度等资料,并初步了解含水层的水位。在钻孔地质设计中规定要进行简易水文观测的钻孔不能用泥浆钻进。钻探地质编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看钻探原始班报表中是否对简易水文观测的内容作全面、认真的填写;特别是所记录的静止水位是否真的是在水位静止时所作的记录。(九)封孔、立标钻孔结钻后,根据各个矿区的具体情况,有的需要封孔。封孔前应提交封孔设计,明确封孔的孔段及其技术要求。封孔的质量要抽查。施工结束,在孔口的位置立标,标明钻孔的孔号及施工日期和单位。标志可以用混凝土或石材制作。(十)终孔验收和小结对完工钻孔必须进行终孔验收。验收工作由施工单位、地质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有关领导一起进行。同时还应作地质小结。其内容主要有:钻孔设计的目的和施工结果;钻孔质量评述;主要地质成果和对地质矿产的新认识;经验教训,等等。三、实习步骤o 仔细阅读“方法原理”部分的内容,对岩心钻探地质编录有全面的了解; o 实际编录岩心,其步骤为: 仔细观察岩心,根据岩石、矿石特征将其分层。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岩性的回次,丈量不同岩性的岩心长度m1,m2, 将岩心票上的原始数据填入附表6-3中的37项; 计算回次岩心采取率; 计算换层深度; 计算分层岩心采取率; 测量(或计算)轴心夹角; 分层描述,描述各层的岩性、构造和矿化等现象及其变化情况; 按比例尺,绘钻孔柱状图。 四、实习资料表VI-1某钻孔原始记录片段进尺(m)岩心长度(m)残留进尺(m)岩性自至0.54砂岩576258761.240.20587659430.570350.100.73页岩610263142.010.10631464781.350500.60672169301.800.200.55灰岩693071451.640.10五、实习要求1.填写表VI-2,了解岩心钻探现场编录的基本内容;表6-2钻探现场编录的基本内容项目具体内容钻孔深度核算回次进尺核算检查岩心的主要内容验证孔深的具体要求孔斜测量的具体要求简易水文观测的基本要求2. 根据实际的岩心或利用实习资料所提供的资料练习岩心编录。表VI-3岩心钻孔地质编录进尺(m)岩心长度(m)残留进尺(m)回次采取率(%)换层深度及分层厚度(m)分层岩心长(m)分层采取率(%)轴心夹角钻孔柱状图 1:100岩性自至计34567891011121314/tag-%D7%EA%BF%D7.html/thread-7337344-1-1.html钻孔地质编录钻孔编录工作,应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井段,编录人员要跟综指导,确保钻探质量。1 检查整理岩矿心1.1 检查钻孔施工记录在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钻探班报表、包括“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中记录的回次进尺、井深、有关水文观测数据等是否齐全、准确。1.2 检查整理岩矿心在施工现场,将岩心箱依井深顺序排列。仔细检查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发现岩矿心顺序有颠倒的,应予以调整,发现破碎的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时,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场当班记录员更正班报表。1.3 检查岩矿心样品签确保岩矿心样品签的孔深、进尺、岩心长度、回次号等数据准确无误。1.4 岩矿芯编号将10cm 的岩心及5cm 的矿心编号,用红油漆(或防水符号笔)写在岩心或矿心上。岩心编号用代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例:某孔中第5回次,有7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573 。1.5 岩矿心拍照在检查、整理岩矿心后,应将每箱岩矿心依次用数码相机拍照存档。2 观察记录2.1 分层尽可能对全孔或较长井段的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按矿区厘定的分层标准进行岩矿心分层。例如:某钙芒硝矿区ZK402孔中,按不同的岩性、矿石类型划分出:第四系冲洪积层、紫红色泥质白云岩、紫红色白云质粉砂岩、中细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构造角砾岩、粗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粉砂质粘土岩、紫红色白云质泥岩等8种岩性的17个分层。在第一分层结束后放入一个分层标签或分层隔板,如遇分层界线刚好在某一段完整的岩心时,则用钉锤或劈样机自分层处将岩心劈开后放入分层标签,见下图。本文来自: 博研石油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thread-23216-1-1.html2.2 记录回次数据a)填表。由浅入深,依次将每一个回次的编号、起止孔深、岩心长度、残留岩心、进尺、采取率等记录与“钻孔回次记录表”的相应栏目内。其中:“止孔深”应为经过校正的孔深,“岩心长”应为经过编录人员检查、整理并认可的实际岩心长度。b)残留岩心的处理。残留岩心的长度一般以施工人员测量为准,当未进行残留岩心测量或残留岩心测量不准,使其岩心长度大于进尺时,残留岩心可按下面办法由编录人员进行处理。见下图。本文来自: 博研石油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thread-23216-1-1.html在岩心完整时,以本回次岩心采取率为100%计,将超出部分推到上回次计算,如继续超出可继续上推,最多只能上推三个回次。例:第9回次进尺4m,岩心长4.9m,大于该回次进尺0.9m的岩心作为残留向上推到第8回次(第9回次采取率现为100%)。第8回次原进尺4.5m,岩心长4.2m,现加上第9回次上推的0.9m残留岩心,则岩心长为m,超过进尺0.6m继续上推至第7回次,则第8回次采取率现为100%(该回次原采取率93%应更正为100%)。第7回次原进尺4m,岩心长2.9m,采取率73%,现加第8回次上推的0.6m残留岩心,则岩心长为m,采取率为88%,岩心长度小于进尺,无残留上推,至此,第9回次残留岩心处理完毕(第7回次原采取率73%,应更正为88%)。如残留岩心处理中,上推三个回次后继续超出,应寻找原因,再作处理。如岩心破碎为砂状、粉状和不在同一岩性中钻进而用反循环采心工具采取的岩心,一般不准上推。c)回次采取率计算当同一岩性段内,连续五个回次的总进尺大于或等于该岩性段岩心总长度时,要计算五个回次平均采取率(“进尺”为本回次止孔深减上一回次止孔深,如本回次止孔深89.63m,上回次止孔深为85.24m,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