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牌勘探报告.doc_第1页
广告牌勘探报告.doc_第2页
广告牌勘探报告.doc_第3页
广告牌勘探报告.doc_第4页
广告牌勘探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 、前 言(一)任务依据广州市鸿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委托方),拟在广州增城市正果镇建湖心岛景区立柱广告牌工程;委托我院 (乙方)进行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 经与委托方及设计单位商定,共布置钻孔2个,均为技术孔。(二)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增城市正果镇;拟建湖心岛景区三面立柱广告牌2个;拟采用钢结构。(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拟建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四)勘察目的及要求查明拟建场地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及整治措施;查明场地内岩土层的结构、性质、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参数;了解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水质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提供基础设计及施工所需的岩土力学参数;对拟建建筑物基础类型的选择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五)执行规范及技术规程文件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5、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6、行业标准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7、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六)勘察方法和勘探点的布置 勘察方法采用全孔取芯钻探工艺、孔内作原位测试及采取岩土样、水样分析等方法;勘探点由委托方指定,高程为1985年国家高程(以委托方提供的平面图为依据)。(七)工作概况我院于2011年8月04日组织一台XY-100型油压工程钻机进场施工,并于8月06日完成野外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统计如下: 表 1 工作量统计表钻 孔 (个)总进尺(米)取 样 及 试 验标贯数量水 位测 量孔 数钻 孔位 置测 量完 成孔 数技 术孔 数鉴 别孔 数土 样(个)岩石 样(个)水 样(个) 2243.90322622二 、地形地貌及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一)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增城市正果镇,ZK1孔位于增正公路兰溪路口附近,ZK2孔位于广河浪拔出入口附近,交通较方便。 场地属冲积平原地貌单元,施工时场地较平坦。(二) 场地岩土层分布及特征经勘探,按岩土层成因类型和岩土性质自上而下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坡积层(Qdl)、第四系冲积层(Qa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燕山期花岗岩(),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素填土: 土黄色,褐黄色,灰色,湿,松散,成份以粉质粘土为主。为新近人工填土,填土时间约1年。各孔均有分布,厚度:0.602.40m,平均1.50m。2、第四系冲积层(Qal)按其土层成份不同可分为二个亚层:-1细砂:浅灰色,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级配较差,成分以粉粒、中细粒为主,底部间夹粉质粘土、淤泥质土。局部分布于ZK1孔。厚度:6.50;层顶标高:21.20m;层顶埋深:2.40m。本层取土样1组,实验室定名为细砂,分析结果详见土工试验报告 。作标贯试验2次,校正后击数N11.311.3击,平均11.3击。综合考虑土工试验结果、标贯击数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ak=130kPa。-2、粉质粘土:褐黄色,褐红色,浅灰色,湿, 可塑, 成份以粘粒、粉细粒为主,局部夹中细砂。本层局部分布于ZK2号孔,厚度:1.80m;层顶标高:13.90m;层顶埋深:0.60m。根据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ak=150kPa。3、第四系残积层(Qel)、砂质粘性土:褐黄色,褐红色,湿,可塑硬塑,粘性较弱,成份主要由粉粘粒、中细粒组成,岩芯干时较硬,遇水扰动易软化,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场地普遍分布。层厚:1.203.70m,平均2.45m;层顶标高:12.1014.70m,平均13.40m;层顶埋深: 2.408.90m,平均5.65m。本层取土样2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从表中可知该土层属中压缩性土。 表 2 主要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统含水比天然孔隙塑性液性粘聚内摩压缩压缩计率重密度比指数指数力擦角系数模量指GseIpILCa1-2Es标%/g/cm3/kPa。MPa-1MPa个数n2222222222最小值min24.3 2.67 1.79 0.834 11.3 0.34 15.8 17.4 0.428 3.861 最大值max26.1 2.67 1.81 0.881 11.6 0.47 16.2 18.6 0.475 4.395 平均值25.2 2.67 1.80 0.858 11.5 0.41 16.0 18.0 0.452 4.128 作标贯试验2次,校正后击数N11.918.8击,平均15.3击。综合考虑土工试验结果、标贯击数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ak=200kPa。4、燕山期风化花岗岩() 根据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中风化二个岩带,分述如下:-1、强风化花岗岩: 褐黄色,灰黄色,浅灰色,岩石风化强烈,主要矿物成份已风化成次生矿物或分解为碎块,原岩结构清晰,岩心呈半岩半土状,手捏或锤击易碎,局部夹中风化岩块。岩质较软,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类;场地普遍分布。层厚: 3.2018.20m,平均10.70m;层顶标高:10.9011.00m,平均10.95m;层顶埋深: 3.6012.60m,平均8.10m。作标贯试验2次,校正后击数N56.367.9击,平均62.1击。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按标贯击数查表4.4.33取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ak660kPa 。根据标贯击数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ak=600kPa 。-2、中风化花岗岩:灰色, 浅灰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原生矿物组成,裂隙较发育,岩心呈0.050.25m碎块状、圆柱状;锤击不易碎,岩质较坚硬。各钻孔均已外入中风化岩;揭露厚度(未穿透) 3.103.20m,平均3.15m;层顶标高-7.307.80m,平均0.25m;层顶埋深15.8021.80m,平均18.80m。本层取岩石试验样2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5.3918.23MPa ,平均16.81MPa 。按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类。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公式4.4.1(值取0.20)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ak=3320kPa。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并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ak= 2500kPa 。各岩土层的埋藏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详见土工试验报告、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报告和分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三、地下水概况(一)地下水概况在钻孔揭露的岩土层中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1强风化花岗岩、-2中风化花岗岩,为弱承压裂隙水类型,其透水强度及含水量与基岩的裂隙发育程度有关,变化幅度较大。素填土为弱含水透水层,-1细砂、-2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为相对隔水层。场地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是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据区域水文资料,该地区地下水常年变化幅度约为1.001.50m 。施工期间,测得各钻孔初见水位埋深在0.502.80m,稳定水位埋深在0.502.50m。(二)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1、场地环境类型根据岩土层分布、岩芯观察及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及土样分析结果,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0.1场地环境类型的分类标准,场地环境类型属类。2、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钻探结束后在ZK1、ZK2钻孔中各取水质分析样1组。化验结果见附表水质分析报告,各项腐蚀性指标见表3 : 表3 水质分析腐蚀性指标含量编号Mg2+mg/lSO42-mg/lPH侵蚀性CO2mg/lHCO3-mmol/lCl-mg/lZK14.6214.416.837.761.21017.73ZK23.8913.456.779.311.05814.18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2.2.1判定,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2.2.2判定,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12.2.4判定,水中的Cl-对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水中的Cl-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由于本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土的腐蚀性与地下水的腐蚀性基本相同,土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四、场地及地基土的地震效应(一)、建筑场地类别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表4.1.3和表4.1.6划分,素填土、-1细砂属软弱土,-2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属中软土,-1强风化花岗岩、-2中风化花岗岩为坚硬土或岩石。本次勘察未进行波速测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4.1.5-1 4.1.5-2): se=d0/t t= (di/ si) 对ZK1、ZK2孔进行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各孔等效剪切波速se计算结果见表4 (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112010)表4.1.3取值, 覆盖层厚d020.00m时按20.00m计算)。 表4 钻孔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表层号土层名称剪切波速s (m/s)孔号等效剪切波速se(m/s)备注素填土110ZK1157.9d0=12.60m-1细砂140ZK2176.0d0=3.60m-2粉质粘土160砂质粘性土320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表4.1.6划分本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场地以中软土为主,根据表4.1.1划分,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二)、抗震设防烈度及砂土液化判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112010)附录A的划分,场地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建筑物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抗震设防。五、场地稳定性评价(一)场地稳定性评价据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钻探结果表明场地范围内地基上部土层主要有素填土、冲积细砂、粉质粘土、残积砂质粘性土,中下部岩土层主要为强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综上所述,场地属稳定区,采用合适的基础后可作建筑场地 。(二)地基适宜性评价、素填土:新近堆积土,松散,未固结,承载力低,不宜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1、细砂:饱和,松散稍密,局部分布,承载力偏低,一般不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2、粉质粘土:层位不稳定,承载力偏低,不宜作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砂质粘性土:层位稳定,可硬塑状,承载力较高,层顶埋深较大,一般不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1、强风化花岗岩: 承载力较高,层顶埋深较小地段,可作天然基础持力层;层顶埋深较大,可作桩基础持力层。-2、中风化花岗岩: 坚硬块状、柱状,层位较稳定,承载力高,顶板埋深较大,可作建筑物桩基础(钻、冲孔灌注桩)持力层 。六、基础类型建议(一)基础类型根据构筑物特征、基础荷载要求及场地施工条件,从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角度考虑,建议广河浪拔出入口广告牌采用天然基础,选择-1强风化花岗岩作基础持力层;增正公路兰溪路口广告牌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选择-2中风化花岗岩作桩端持力层。(二)岩土层工程参数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及相关规范、规程,结合本地区经验,推荐岩土层力学参数及桩基础参数详见表5 。 表5 岩土层力学参数及桩基础参数表 地层成因层序号岩土名称承载力特征值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sa(kPa)桩端阻力特征值qpa(kPa)预制桩钻孔桩kPa预制桩钻孔桩9L16m1615mQml 素填土 1210Qal-1细 砂130 1512-2粉质粘土1502520Qel砂质粘性土2004035-1强风化花岗岩6001008010001500-2中风化花岗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16.81MPa注: 1.本表承载力特征值的使用条件: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0m时,应进行深度和宽度的修正。(三)桩基础评价(1)、拟建场地现为较平坦,场地旁边道路宽阔,有利桩机进退场。(2)、根据揭露的岩土层:中上部主要有素填土、-1细砂、-2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中下部主要有-1强风化花岗岩、-2中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层顶埋深15.8021.80m。根据本场地岩土层性质及地区经验,采用钻冲孔灌注桩时桩端可穿过素填土、-1细砂、-2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1强风化花岗岩等土层进入中风化花岗岩中。. (3)、单桩承载力高,可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4)、桩基础以强风化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其沉降量一般很小,能满足桩基等相关规范的要求。综上所述,采用钻冲孔灌注桩是可行的。七、结论及相关注意事项1、本区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未见断裂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属于相对稳定场地,可作拟建建筑物场地;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2、场地工程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3、按环境类型判定场地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