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专升本”考试大纲.pdf_第1页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专升本”考试大纲.pdf_第2页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专升本”考试大纲.pdf_第3页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专升本”考试大纲.pdf_第4页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专升本”考试大纲.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 专升本考试大 纲 一 考试形式及适用对象 本考试采用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 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 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考试对象为参加选拔考试的所有考生 主要考查普通话语音声母系 统 韵母系统 声调系统 语流音变及呼吸控制 口腔控制 喉部及共 鸣控制 声音弹性和情 声 气的结合等发声的原理 二 题型及比例 本考试由五个部分组成 填空15 判断10 选择15 名词解释 15 简答15 和综合论述30 三 考试时间和分数 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四 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普通话语音 1 考核知识点 第一单元 普通话语音概说 一 普通话的定义 1 语音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2 词汇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 语法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4 中心词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1 北京语音音系较简单 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 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清辅音声母多 听感清脆嘹亮 3 声调系统简单但变化鲜明 声调调值高音成分多 低音成分少 语 音清亮高扬 具有音乐色彩 4 音节之间界限分明 语音具有节奏感 5 词汇的双音节化 词的轻重格式以及轻声儿化的使用使语言表达作 用更加准确丰富 三 语音的物理 生理及心理基础 1 语音的四个物理概念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色 2 语音的生理基础 动力器官 振动器官 共鸣器官 咬字器官 3 语音的心理基础 发音过程和监听 语音听辨 过程 五 语音基本概念 1 音节和音素 音位和音系 2 元音和辅音 3 单元音 复合元音及复合音 复合鼻尾音 4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5 舌位和舌位动程 6 一般单纯元音 特殊元音 舌尖元音 卷舌元音 复合元音 7 送气与否和清浊与否 8 一般单纯元音发音条件和舌面元音舌位图 9 辅音发音要领表和辅音发音过程 10 声母和零声母 11 韵母和四呼 12 声调 调类和调值 13 轻声 儿化和语流音变 第二单元 声母 一 声母的概念 根据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 把一个音节分为声和韵两部分 1 声母 即指 声 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 辅音声母的发音过 程分为成阻 持阻 除阻三个阶段 2 零声母 没有辅音声母叫零声母 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叫零声母音 节 二 按发音部位分类 1 双唇阻 b p m 2 唇齿阻 f 3 舌尖前阻 z c s 4 舌尖中阻 d t n l 5 舌尖后阻 zh ch sh r 6 舌面阻 j q x 7 舌根阻 g k h 三 按发音方法分类 1 塞音 2 擦音 3 塞擦音 4 鼻音 5 边音 6 送气与否 7 清浊的区分 四 零声母发音要领 注意发音起始的辅音成分 1 开口呼零声母音节 2 非开口呼零声母音节 第三单元 韵母 一 韵母的概念 1 韵母 根据汉语语音学的传统分析方法 把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 部分叫韵母 2 韵腹 音节中 口腔开度最大 声音最响亮的那个元音是韵腹 韵 母是单元音的 这个元音就是韵腹 又叫主要元音 3 韵头 韵腹前面的元音 又叫介音或头音 4 韵尾 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 又叫尾音 二 按语音结构分类 一 单韵母 10个 1 舌面元音单韵母 a o e i u 2 特殊元音单韵母 舌尖元音单韵母 i 前 i 后 卷舌元音单韵母 er 3 舌面单元音的发音条件 舌位的前后 舌位的高低 唇形的圆展 二 复合元音韵母 13个 1 复韵母发音的特点 舌位动程 舌位移动的过程 不是简单的两个或三个元音的相加 无论二合还是三合复韵母 发音过程中总有一个元音开口度最大 声 音最响亮且发音持续时间较长 叫做 韵腹 根据韵腹在音节中所处位置把复韵母分为前响二合复韵母 后响二合 复韵母 中响三合复韵母 2 复韵母发音要领 前响二合复韵母 ai ei ao ou 后响二合复韵母 ia ie ua uo e 中响三合复韵母 iao iou uai uei 3 区分宽窄复韵母 舌位动程大小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iao iou uai uei 三 鼻音韵母 带鼻尾音韵母 1 前鼻音韵母 an ian uan an en in uen n 2 后鼻音韵母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三 韵母按四呼进行分类 1 开口呼 指没有韵头 韵腹又不是i u 的韵母 2 齐齿呼 指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 3 合口呼 指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4 撮口呼 指韵头或韵腹是 的韵母 第四单元 声调 一 声调的概念 1 现代汉语语音学中 声调指的是 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 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声调贯穿音节始终 主要作用在韵腹上 汉语 一个音节基本上就是一个汉字 所以又叫字调 2 世界语言可以分为语调语言和声调语言两大类 汉语属声调语言 二 声调的性质和特点 1 声调的性质 决定于音高变化 2 声调的特点 声调的音高变化是相对的 三 普通话的调类和调值 1 调类指的是对声调的分类 普通话声调可以分为4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2 调值也叫调形 指声调高低 升降 曲直的变化 也就是声调的实 际读法 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记录调值 四 普通话声调发音要领 1 阴平 高平调 55 2 阳平 中升调 35 3 上声 降升调 214 4 去声 全降调 51 第五单元 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 一 普通话音节结构 普通话音节最多由四部分组成 1 声母 主要指辅音声母 2 韵头 又叫介音或头音 3 韵腹 主要元音 4 韵尾 又叫尾音 二 普通话音节的声韵拼合关系 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关系 即声母和韵母之间的连接的关系 第六单元 语流音变 一 语流音变的概念 1 定义 在语流中 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 一些音节 中的声母 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 叫语流音变 2 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 儿化 变调和语气词 啊 的 音变 词的轻重格式 二 轻声 1 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而在句子里有些音节失 去了原有的声调而念成较轻 较短的调子 叫做轻声 2 轻声的作用 区别词性和词义等 3 轻声出现的规律 三 儿化 1 什么是儿化 又叫儿化韵 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音 现象 即后缀 儿 字不自成音节 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 使前一 个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2 儿化的作用 修辞和表示语法功能 表示喜爱 亲切的情感 表示少或小的意思 区别词性或词义 3 儿化音变的发音规律 四 变调 1 什么是变调 音节在连读时 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 调 2 上声变调规律 3 去声变调规律 4 一 的变调规律 5 不 的变调规律 6 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五 语气词 啊 的音变 啊 作为语气助词用在句尾时 因受它 前面音节收尾音素的影响会发生不同的音变 1 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a o ao iao除外 e i 时 啊 读做ya 2 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u时 包括ao iao 啊 读成wa 3 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时 啊 读成na 4 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ng时 啊 读成nga 5 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 i 后 r和er 包括儿化韵 时 啊 读 成ra 6 前一音节收尾音素是 i 前 时 啊 读成za 六 词的轻重格式 1 概念 在汉语普通话及各方言中 双音节或多音节词的各个音节有 着约定俗成的轻重强弱差别 成为词的轻重格式 2 双音节词的轻重格式 3 三音节词的轻重格式 4 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 2 考核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全面的普通话语音系统知识 能运用到实践 中 第二部分 播音发声 1 考核知识点 第一单元 播音发声概说 一 播音发声的意义与方法 播音员和主持人 尤其是电台播音员 主要是用声音进行工作的 有声语言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 播音创作必须通过声音来体现 我们 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有一幅好嗓子 声音应讲究艺术性 讲究美感 二 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 1 清晰纯净 自然流畅 2 宽松通畅 圆润明朗 3 色调丰富 运用自如 三 发声基础 1 发声的生理基础 动力系统 由肺 气管 胸廓以及隔肌 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 成 声源系统 主要指喉和声带 成音系统 即共鸣系统 声道在喉以上主要有喉腔 咽腔 口腔与 鼻腔 喉以下有胸腔 2 发声的物理基础 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 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 是由声波的振动幅度大小决定的 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 他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 音色决定于声波的含量 3 发声的心理基础 播音发声不同于一般的言语发声过程 它涉及到听觉机制产生的一 系列信息在神经 大脑中的反应和感知 这是发声的心理基础 四 播音发声的特点 播音员和主持人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 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 下 端从下腹拉出 垂直向上 至口咽腔 沿上腭中纵线前行 受口腔的节 制 形成字音 字音好像被 吸着 而 挂 在硬腭前部 由上门齿处 弹出 流动向前 第二单元 呼吸控制 一 呼吸的重要意义 气息控制能力的强弱对播音员和主持人来说十分重要 人们日常的 呼吸比较平稳 比较浅 播音的气息变化很多 日常呼吸是远远不能满 足播音工作需要的 播音员必须通过学习锻炼 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气息控制能力 二 播音对气息的要求 稳劲 节省 持久 自如 协调 三 播音发声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胸腹联合式呼吸总的感觉 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 两肋向两侧 扩张 同时腰带感觉渐紧 小腹控制渐强 呼气时 保持住腹肌的收缩 感 以牵制膈肌与两肋使其不能回弹 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 小腹逐渐 放松 但最后仍然要有控制的感觉 而膈肌和两肋则在这种控制下 逐 渐恢复自然状态 四 呼吸控制的训练 1 呼吸肌的训练 腹肌的锻炼 a 腹肌爆发力的锻炼 b 腹肌各部分肌肉灵活配合的锻 炼 c 腹肌与呼吸 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控制膈肌能力的锻炼 a 膈肌弹发 b 膈肌弹发喊操口令 2 胸腹联合式呼吸基本状态的训练 体会日常生活中呼吸肌的运动配合 以慢吸慢呼方式体会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的基本状态 延长呼气控制时间的练习 3 扩展胸腹联合式呼吸控制能力的训练 慢吸慢呼的训练 快吸快呼的训练 快吸慢呼的训练 4 呼吸控制运动状态的训练 结合声调训练 结合绕口令训练 结合格律诗训练 5 换气训练 换气的要领 换气的基本方法 结合播报名单 新三字经 家政四字歌做换气练习 新闻性稿件中一些长句子播读时的换气训练 第三单元 口腔控制 一 加强口腔控制是保证播音发声质量的关键 吐字含混不清不仅会造成听众理解上的困难 有时甚至还会造成误 解 产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作为播音的一项基本功 掌握正确的吐 字方法 达到吐字准确清晰 圆润集中和富于变化 更完美地表达出有 声语言中所蕴含的大量的信息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使每一位播音员和节 目主持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 咬字器官和吐字归音 1 咬字器官 双唇 舌 舌尖 舌叶 舌面 舌根 上下齿 上下 齿龈 上腭 硬腭 软腭 下腭 2 吐字归音 出字 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头的处理 要求作到字头出字有力 叼 住弹出 立字 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腹的处理 要求作到字腹立字饱满 拉 开立起 归音 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尾的处理 要求作到字尾归音弱收到 位 趋势鲜明 要求尾音轻短 完整自如 3 咬字器官互相配合的要领 打开口腔 提起颧肌 打开牙关 挺起软鄂 放松下巴 力量集中 集中到唇的内缘 集中到中央三分之一处 明确声音发出的路线的字音着力位置 二 口腔控制训练 1 口部操 唇舌力量练习 2 字头出字的口喉弹出的练习 3 字腹立字拉开立起的练习 4 字尾归音弱收到位的练习 5 整个音节形成枣核形的练习 第四单元 喉部控制 一 喉头和声带 喉头和声带是人类发音器官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声源 通常人们称 之为 嗓子 1 喉头 喉头上接咽部 下接气管 2 声带 声带是人体发声的振动体 是声源 它的振动状态直接影响 发音的质量 声门 就是声带中间的通道 二 喉部发音控制 1 喉头相对稳定 2 喉头相对放松 3 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 口腔控制配合 4 注意克服不良发声习惯和动作 三 喉部控制与呼吸控制 口腔控制配合 要想使喉部得到有效控制 应该注意在发声过程中 抓两头 放松 中间 即加强呼吸控制和口腔控制 以求达到喉部发声状态的放松自 如 四 嗓音训练 1 加强基本功训练 提高喉的发声能力 2 音高变化的训练 3 音强变化的训练 4 音色变化的训练 五 嗓音保护 1 用声要科学 2 用声要适度 3 生活要规律 六 喉部控制训练 1 音色练习 2 音高练习 第五单元 共鸣控制 一 共鸣的作用 1 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 2 共鸣腔的调节直接参与语音材料的制作 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 语言 形成表情达意的不同色彩的声音 二 共鸣器官 1 胸腔 不可调节共鸣腔 它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 胸腔共鸣 可以扩大音量 增加低泛音 使声音听起来洪亮 浑厚 结实 2 喉腔 可调节共鸣腔 位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和位于假声 带之上的喉前庭 容积虽小 但是喉原音发出后经过的第一个共鸣腔 它的状态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 播音发声强调喉头的放松及位置相对稳 定 3 咽腔 可调节共鸣腔 分为三部分 软腭以上 前通鼻腔 称鼻 咽部 中段前通口腔 称为口咽部 下段连接喉腔 称为喉咽部 播音 发声强调后咽壁在发声过程中的积极 正直 保持一定的坚韧度 同时 强调软腭抬起的积极状态 4 口腔 可调节共鸣腔 它是非常重要的共鸣腔 强调打开口腔 使之在发音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 同时要求各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 尤 其是唇 舌力量的集中 舌位要准确 鲜明 过程要流畅 完整 5 鼻腔 不可调节共鸣腔 首先注意处理好鼻腔共鸣在区分鼻音与 非鼻音 区别意义的作用 其次 使用鼻腔共鸣要适度 否则会降低语 音清晰度 音色混浊 有堵 腻的感觉 6 头腔 鼻腔以上的共鸣 不可调节共鸣腔 发声时 在高音区会 产生头面部的振动感 三 播音发声的共鸣方式 播音发声的特点决定了它采取的共鸣方式 以口腔共鸣为主 以胸 腔共鸣为基础的声道共鸣方式 四 控制共鸣的训练 1 加强胸腔共鸣练习 2 改善口腔共鸣练习 3 音高变化训练 4 减小鼻音色彩 第六单元 声音弹性的训练 一 声音弹性及其表现特点 1 表现为声音的可变性 2 声音的变化呈现出对比性 3 这种对比具有层次性 4 声音的弹性变化不是以单项对比的形式出现的 而是以多种对比项 目的复合形式出现的 二 如何获得声音的弹性 1 思想感情的运动是取得声音弹性的内在依据 2 要使声音富于弹性要注意气息随感情的运动 3 发声能力的扩展也有利于声音弹性的加强 4 对发声的调节控制要留有余地才有利于声音弹性的表现 三 声音弹性训练 声音弹性对比训练包括 强与弱 高与低 刚与柔 明与暗 虚与 实 厚与薄 粗与细 前与后等 第七单元 情声气的结合 一 播音发声中的情声气 1 情 播音员服务于播讲目的 由具体稿件或话题引发 并由有 声语言表达出来 始终运动着的情感 它是我们进行播音创作的依托 2 声 播音员依据稿件和话题 使用发声器官 运用播音技巧所 发出的表达思想感情 包容大量信息 并通过电声设备进行传播 经过 科学训练的 规范化 艺术化的有声语言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