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空气进入肺泡后,和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空气中的O2由肺泡进入血液,而静脉血中的CO2从血液进入肺泡。这样交换后,动脉血中的O2运到身体各部组织,在组织与血液之间再进行一次交换,O2最后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代谢所产生的CO2则经细胞间隙液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肺,再进行气体交换。一、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以扩散的方式进行的。(一) 气体交换的分压差与气体交换1气体扩散动力 气体交换的动力是气体分压差。气体也总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所谓分压是指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具有的压力。例如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平均约为101kPa,O2含量为20.84%,则O2分压(PO2)约为20.7kPa;N2的含量为78.62%,其分压(PN2)约为79.4kPa;CO2含量仅0.04%,则CO2分压(PCO2)仅0.04kPa。(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气直接与肺毛细管血液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其成分既不同于吸入气也不同于呼出气。通过呼吸运动,肺泡气不断获得更新,因而保持了它所含O2和CO2浓度的相对稳定性。肺泡气PO2高于静脉血的PO2;其CO2分压则低于静脉血的PCO2。因此,O2由肺泡向静脉血扩散;而CO2由肺动脉毛细管中静脉血向肺泡扩散。这样,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当动脉血经毛细血管流向组织时,组织内PO2低于动脉血的PO2;而其PCO2则高于动脉血的PCO2,这里又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动脉血经过这次气体交换后变成静脉血。组织由此而获得O2,排出CO2。(三)影晌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扩散的速度 如果某一气体扩散速度快,则其交换也快;另一气体扩散速度慢,则其交换也慢。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d)与其溶解度(s)成正比,与其分子量(MW)的平方根成反比。如果CO2与O2的分压差梯度相同,CO2扩散速度为O2的20倍。从表71可知静脉血和肺泡气中CO2的分压差约为0.8kPa,O2的分压差约为8.51kPa约为CO2的10倍,但总合起来,CO2的扩散速度仍比O2快。呼吸膜 呼吸膜的通透性、厚度以及面积都会影响气体交换的效率。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肺纤维化,肺炎,呼吸膜厚度增加,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又如在肺气肿时,由于肺泡融合,气体扩散的呼吸膜总面积减小,也使气体交换减少。通气/血流(V/Q)比值 通气血流比值即每分肺泡通气量对每分肺血流量(心输出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每分肺泡通气量约为4.2L,每分心输出量约为5L,则V/Q的比值为0.84。通气量与血流量匹配合适,气体交换效率高。肺换气效率降低就要影响动脉血液中的PO2与PCO2,继而影响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细胞代谢。细胞本身受某些药物或其它病理变化,也会影响从血液中摄取O2,二者都可以造成细胞缺O2。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运输形式 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两种,即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先有物理溶解才能进行化学结合。在动脉血中,O2分压为13.3kPa时,血氧含量每100ml血液中约1719ml,其中以物理形式存在的仅0.3ml;在静脉血中CO2分压为5.9kPa时,CO2含量在每100ml血液中约5060ml,其中以物理溶解形式存在的约3ml。血液中O2和CO2绝大部分都是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气体的物理解量取决于气体的溶解度与分压。O2和CO2的溶解量虽少,但为化学结合的前提,后者与气体溶解状态之间时刻保持着动态平衡。(二)氧的运输化学结合 O2主要与血红蛋白(Hb)结合。O2与血红蛋白的血红素中的Fe2-氢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是一种可逆性过程,即Fe2-在O2分压高时,Fe2-与O2氧合成HbO2;而在O2分压降低时,则释放出O2。 在肺,由于O2分压高于静脉血,促使O2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而在组织中O2分压低于动脉血,则HbO2解离,释放出O2。血红蛋白就将氧合的O2由肺运输到组织。在动脉血O2分压保持在13.3kPa时,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几乎完全饱和。每克血红蛋白完全饱和时,能结合1.43mlO2。健康成人的血红蛋白量如为15g00,则100ml血液中PO2也为13.3kPa时结合O2的最大量约为20ml,此为血氧容量。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O2量称为血氧含量。血氧含量所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血氧饱和度。血中PO2将影响血氧结合量和血红蛋白的血氧饱和度。如果血红蛋白量减少则与氧结合的量也减少。又如血红蛋白上的Fe2+已氧化成Fe3+,就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CO与血红蛋白有很高亲和力(比O2大200多倍),当吸入CO后,它就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成COHb,使之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造成机体缺O2,这就是CO中毒所以致死的原因。此时,应让患者立即离开CO环境,并给予充分的O2,使O2代替CO的位置,改善缺O2状态,抢救生命。(三)二氧化碳的运输二氧化碳的化学结合有二种形式:结合成碳酸氢盐进行运输以此种方式进行运输约占70800。CO2从组织进入血浆后,只有少量能与水结合成碳酸(H2CO3),大部分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中碳酸酐酶的作用下,CO2与水结合成大量的H2CO3,H2CO3又解离为H+和HCO-3:CO2不断进入红细胞,结果使红细胞中HCO-3逐渐增多,造成红细胞膜内外两侧的浓度差,因为HCO-3易于透过红细胞膜,故HCO-3向血浆扩散,血浆中Cl-则向红细胞内转移,以恢复两侧的电平衡。进入血浆的HCO-3即与Na+结合形成NaHCO3而CO2即在血液中运输。上述的各反应可概括如下表(表7-2)。上述各反应都是可逆的,决定反应的是毛细血管两侧的CO2分压差。血液流到肺泡毛细血管网时,上述各反应即以相反方向进行,使CO2从静脉血中扩散到肺泡。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CO2能直接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并能迅速解离。反应式如下:HbNH2 + CO2 HbNH COOH HbNH COO- + H+这一反应很迅速,无需酶的促进。调节它的主要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蔬菜种植与农业保险合作合同
- 2025版食品安全现场监督与监理服务协议
- 关于使用希沃白板的教学心得体会
- 2025年轻量化部署推理延迟对比测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智能客服意图预测算法习题(含答案与解析)
- 公检法系统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 “双减”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科学构建与评价
- 同步培优:切线(解析版)
- 统编教材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计划
- 2025药师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主题阅读1:大自然的文字
- 电梯周期日常维护保养项目表
-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课件
- (中职中专)二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完整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最新)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GB∕T 6546-2021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医学资料冠心病英文版
- 中职《机械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