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Hubem),又叫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玉米螟,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一、主要症状 玉米心叶期钻食心叶,当心叶展开时形成排孔。抽穗后蛀入茎秆或穗茎内,在穗期还可咬食玉米花丝、嫩粒或蛀入穗轴中。被害的茎秆组织遭受破坏,影响养分的输送,使玉米穗部发育不全而减产,茎秆被蛀后易被风折断损失更大。 二、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三、形态特征 1、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2、卵:玉米螟卵块由20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3、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4、蛹:玉米螟蛹15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四、分布与为害 我国玉米螟有两种,即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是优势种,分布最广,从东北到华南各玉米产区都有分布。尤以北方春玉米和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发中最重,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和南方丘陵玉米区其次。欧洲玉米螟在国内分布局限,常与亚洲玉米螟混合发生。一般发生年春玉米可减产10%、夏玉米20%30%,大发生年可超过30%。近几年还对棉花的为害日渐加重。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心时期取食叶肉、咬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状。抽穗后蛀茎食害,蛀孔处通风折断对产量影响更大。还可直接蛀食雌穗嫩粒,并招致霉变降低品质。 五、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处理秸秆,消灭越冬虫源。收获后将有虫的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用作工业原料的秸秆、穗轴当年用不完的,要封垛存放,隔年使用。 (2)设置诱集田。利用雌蛾喜好高大植株产卵的特点,春播时在正常播期前1个月种植小面积早播玉米作诱集带,诱集成虫产卵,使用高效农药一举歼灭。 (3)结合田间管理清除虫源。如利用间苗、定苗及果菜类的整枝打杈清除有虫卵或幼虫的植株,集中销毁。 (4)选用非玉米螟寄主进行间作。在一些地方习惯使用玉米与辣椒间作,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但有时躲过了病毒病,却加重了玉米螟对辣椒的为害,应注意避免。 2、生物防治 (1)以菌治虫 即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进行处理,方法有两种: 于心叶中期(玉米螟卵处于孵化初期至孵化盛期)施用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消灭幼虫。颗粒剂可以自行制作,白僵菌颗粒剂是将每克50500亿的白僵菌孢子粉500g与过筛煤渣5kg拌匀,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是将苏云金杆菌乳剂15mL同砂粒3.5kg拌匀制成,每株用2g施入玉米心叶内。此外每亩用白僵菌粉250g与陶土750g混合喷粉,也可达到较好的防效。 早春使用白僵菌封垛,即在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对寄主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用量为每平方米100g。 (2)以虫治虫 即利用自然或释放的赤眼蜂消灭玉米螟。为了提高田间自然赤眼蜂的寄生率,可采用增加间作物的方法。例如在玉米田内间作绿豆,可增加赤眼蜂的数量。此外,利用人工释放赤眼蜂方法防治玉米螟,即在越冬代幼虫孵化率达到20%-30%后的第11天放第1次蜂,以后每45d(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为每亩1500030000头。 3、化学防治 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在玉米心叶末期施用含有化学农药的颗粒剂。颗粒剂可使用市售的制成品,如0.1%氯氟氰菊酯颗粒剂,每株施用0.16g;3%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后,每株施用2g;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lg;5%杀虫双颗粒剂,每亩用200g与细土4kg拌匀后撒施。如果没有现成的颗粒剂时也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和过筛的煤渣参照配制白僵菌颗粒剂的方法配制。自行配制的颗粒剂应经过药效及安全性试验后,再大量使用。 穗期一般使用药剂灌注雄穗及蘸花丝的方法防治。用药剂灌注雄穗时,常用的药剂有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0.5%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2500倍液。药剂蘸花丝时可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灌入废弃的矿泉水瓶内,瓶口盖上带吸管的瓶盖。在玉米散粉基本结束时蘸花丝,熏杀在穗部为害的幼虫。 4、其他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目前一般市售的诱虫灯,如频振式杀虫灯、双光雷达自控式害虫诱杀灯都很有效。使用时应仔细阅读诱器的使用说明,加强试用期间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灯具的杀虫效果。 (2)性信息素的利用。目前较常使用的是诱杀法,即使用人工合成的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在成虫交尾的场所诱杀雄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