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史记复习材料 2010.6管仲列传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年轻的时候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的贤能。管仲贫穷,常常占鲍叔的便宜,鲍叔始终善待他,不把这种事对外说。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候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靠的是管仲的谋划。 3、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 4、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积蓄国力,壮大军事力量,使执政者与百姓同心同德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 6、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候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7、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可能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建立新朝代却只辅佐他称霸主吧? 屈原列传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原痛心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危害国家,正直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写下离骚。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秦国是像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要去。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而且想要让君王醒悟让世俗改变,在他每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7、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明白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没有不都表现出来的。8、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读了服鸟赋,(贾谊)认为生死是一样的,把为官和贬官看的很轻,我又茫然若失了。9、屈原至於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面行走一面吟唱,脸色憔悴,身体和相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有个渔父见到,便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那聪明通达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而能够跟世俗一道转移。整个社会浑浊,为什么不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昏醉,为什么不一起吃那酒糟、饮那薄酒呢?为什么要特意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完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拍掉衣上的尘土,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宁可跳进江水,葬身在鱼腹之中,又怎能拿高洁的品德受浊世的污垢呢?”他就作了个怀沙赋。于是怀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刺客列传1、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曾经游历经过榆次,和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发怒,眼睛瞪着他。2、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刚才我和他讨论剑术,有不同意见,我眼睛瞪了他;去看看也好,不过在这种情形下他是该走了,不敢再停留的。3、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荆轲虽然同酒徒们打交道,然而他的为人,却是沉着含蓄,喜欢读书;他在所游历的那些诸侯国家,都是跟一些贤士、豪杰和年高有德行的人结交。4、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过了些时候,恰好碰上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国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来。5、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后来秦国天天出兵崤山以东的地方,攻伐齐国、楚国和三晋,渐渐像蚕食桑叶一般,侵蚀着诸侯的土地,快要到燕国了,燕国的君臣都害怕战祸的到来。6、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怎么可以因为受了欺侮的怨恨,就像去触犯秦国的逆鳞呢!7、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况且并非单单因为这个缘故,樊将军在天下已找不到容身之处,投奔于我,我到底不能因为强秦的威胁而抛弃我所同情怜惜的朋友,把他撵到匈奴去。这本是我需人做事的时候啊。8、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选择危险的行动想求得安全,制造祸患而祈请幸福,计谋浅薄而怨恨深重,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助祸患了。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火上烧,是一定不成问题的。至于像雕鸷一样凶猛的秦国,对燕国发出仇恨残暴的怒气,难道用得着说吗!9、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我私底下不把你当外人,向太子推荐了你,希望你到宫中去拜访太子。10、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不占据天下的土地,使海内的诸侯臣服,他的欲望就不会满足。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现在去秦国却没有可以使秦王信任的东西,那么秦王没有办法亲近的。12、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首函封之。既然无可奈何了,只得包裹了樊于期的头,装入匣子,封起来。1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和知道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去送别他。14、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秦武阳脸色都变了,非常害怕,群臣觉得他很奇怪。15、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群臣都震惊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没有人预料到,都失去了常态。16、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自知事情不成功了,靠着柱子大笑,张开双腿坐着骂道:“事情之所以不成功只是因为想要活捉胁迫你,一定要得到你退还诸侯土地的诺言,来报答太子。”17、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18、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所有在座的客人都很惊讶,走下堂来和他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把他当成上宾。19、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於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鲁勾践听见荆轲行刺秦王这件事后,私下说:“哎,可惜他不好好研究刺剑的技术!我也太不了解人了!从前我呵斥他,他当然以为我不是他的同道了。”20、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岂妄也哉!从曹沫到荆轲这五个人,论他们的义行,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但他们的立意都很明显,不背弃他们的志向,声名能够流传到后世,难道是虚妄的吗?魏公子列传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2、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如今有了危难,想不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如果这样的话,还用我们这些宾客干什么呢?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魏国跟魏国联姻结亲,就是因为公子的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秦国,可是魏国救兵至今不来,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吗?”4、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果真一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在北边可救赵国,在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淮阴侯列传1、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P133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2、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p135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得到素有训练的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3、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P136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4、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p137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5、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p137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可是,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曾经在咸阳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时,允许百姓自由观看,高祖看到了秦始皇,叹息道:“哎,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2、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常常想要使这个女儿与别人不一样,一定要许配给贵人,沛县县令与你关系好,想娶这个女儿都不同意,你为什么随随便便许给刘季呢?3、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和秦军在蓝田南打仗,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掠掳,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4、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头颈里系着丝带,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旁(向沛公的军队)投降。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乡亲受秦朝苛刻法政的苦已经很久了,非议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6、诸吏人皆案堵如故。许多官吏都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7、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现在如果他来了,沛公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可迅速派兵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计策对,采纳了他的建议。8、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项羽埋怨怀王不肯让他和沛公一起向西入关,却向北就赵国,在争夺天下中落后别人。9、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汉王的军队过去后,就把栈道全部烧掉,以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的意思。10、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项羽让有功的诸侯称王,而你却独居南郑,这是流放。11、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日夜掂起脚尖希望回去,如果趁着这种士气高昂的时候利用他们,就可以建立伟大的事业。如果天下已定,百姓都不想打仗,不再可用了。不如立即决定,率领队伍东进,夺取天下。12、吾闻帝贤者有之,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我听说帝位要贤能的人占有,光有虚名的人是不应把持帝位的,我不敢登上帝位。13、大王不尊号,皆疑而不信。臣等以死守之。大王不称帝王尊号,人们都会疑虑不安。我们以死坚持请求你(称帝)。14、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15、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而项羽却妒嫉贤能,谁有功就忌妒谁,谁有才能就怀疑谁,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1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当初大人常以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刘仲勤苦努力。可是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17、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沛县的父老兄弟及同宗婶子大娘朋友天天饮酒共欢,叙谈往事,取笑作乐18、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但是将来死后我的魂魄还会喜欢和思念故乡。19、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沛县城里全空了,百姓都赶到城西来敬献牛、酒等礼物。20、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沛县父老乡亲仍旧(为免除丰县赋税徭役) 坚决请求,高祖才答应把丰邑的赋税徭役也免除掉,跟沛县一样。李将军列传1、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天子派中贵人跟着李广率领训练士兵抗击匈奴。2、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敌人多而且接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3、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4、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 用说呢!”5、是时会暮,胡兵怪之,不敢击。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6、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官员判定李广损失的太多,被匈奴活捉,应该被斩,缴纳赎金贬为平民。7、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校尉没有罪,只是我迷了路,我自己接受审判。8、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老百姓听说,无论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无论老和幼的都为他哭。9、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论语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的人,不下令人也去实施;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是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10、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他的忠实心确实感动了士大夫吧?项羽本纪1、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2、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原草原生态补偿金分配与使用考核试卷
- 林业防火机械装备与应用考核试卷
- 探秘六年级模板
- 四年级学生成长解析
- 南京中医药大学《JAVA面向对象编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俄罗斯历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5月练习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长春市三中2025届4月高三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2024-2025学年中考化学试题冲刺试卷含解析
- 洛阳理工学院《生物材料研究的基础、前沿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武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机械制造及非标零部件加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025年绍兴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9.1科学立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荆楚联盟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一)(含答案)
- 纳税实务电子教案
-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11000字(论文)】
- 2025年3月广东省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6篇:“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 小学教育学(第5版)课件 第九章 小学教育评价
-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