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doc_第1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doc_第2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doc_第3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doc_第4页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和计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1下面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2如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图中d1/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AD、BE、CF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4(2015茂名模拟)下列对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分析,合理的是()A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不是逐级递减的C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鱼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D该生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5如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6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项目昆虫摄食量昆虫粪便量昆虫呼吸消耗量昆虫生长的能量能量(kJ)41021013070A.呼吸作用会有能量散失是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的原因之一B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C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14 kJ D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为1 000 kJ7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8如图表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在不考虑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B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D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9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一定小于B图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10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位:102 kJ/(m2a)GPNPR15.912.8113.10871.27369.69501.580.880.340.54141.2062.0779.13211.8519.26192.59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11下面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填数字序号)过程实现的。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填数字序号)箭头所示。(2)该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除A外,还有_(填字母)。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_个营养级。(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填字母)。(4)大豆、蓝藻、硝化细菌都属于A生产者,其中硝化细菌是以_作用的方式合成有机物的。这三种生物中细胞结构相似的是_,主要原因是_。(5)图中释放的能量d是通过生物E的_作用实现的。(1)(2)E4(3)D(4)化能合成蓝藻和硝化细菌它们细胞中均无成形的细胞核(5)呼吸12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雪兔和北极狐之间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3来自雷鸟,1/2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为1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60 kJ,且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量是_ kJ。(3)图乙中C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同化总量(106J)储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106J)A900200700B1001585C15213D18612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填“增加”“减少”“不变”)的。(1)捕食和竞争(2)3 300(3)分解者(4)90018%增加13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C表示_。(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实现的。(4)若图甲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它们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kJ(用含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1)热能(或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的营养级高,可利用的能量少(2)所同化固定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分解者的呼吸作用(4)25A/(14x)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1(2015玉溪一中期中)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1.375倍 B1.875倍 C1.273倍 D0.575倍2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 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生态系统中玉米、牛和人三种群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A B C D3如图为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 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A7.1108 kJ B4.8107 kJ C5.95107 kJ D2.3107 kJ4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5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所示单位为103 kJ/(m2a)。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6%C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 kJ/(m2a)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7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DB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图解,ad表示相关能量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87 400 kJm2a1B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6 200 kJm2a1C各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同化量D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4%9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若M15M2,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C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D一定时间内,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3增加10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如下表(单位:百万千焦)。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 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 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计算不正确的是()种群同化量净生产量(净同化量)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甲65.53.015.041.5乙14.05.00.52.02.5丙2.01.4微量(不计)无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百万千焦 B甲净生产量为59.5百万千焦C乙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0百万千焦 D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4.3%11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用字母回答),以上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2)向该农田中投放少量落叶等废弃物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 000 J/(cm2a),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_;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J/(cm2a)。(4)田间管理除草、除虫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_。(5)当生物B因使用农药数量减少时,生物C的种群数量短时间内的变化为_。(6)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演替是_,在此过程中其恢复力稳定性将_。(1)E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3)20%88(4)合理地调整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5)减少(6)次生演替降低12(2015苏北四市联考)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下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a),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请回答:(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保留一位小数)。(2)图1中A表示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103 kJ/(m2a)。(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演替。(1)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12.7%(2)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有机物中化学能(3)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答出前者即可)5(4)CE(5)次生13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 Ca1)碳释放量(kg Ca1)A1.201014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