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1].doc_第1页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1].doc_第2页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1].doc_第3页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参考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2.掌握光杠杆法测量微小伸长量的原理;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4.学会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结果的正确表达;5.学会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二、实验仪器YWC-1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仪(包括望远镜、测量架、光杠杆、标尺、砝码)、 钢卷尺(0-200cm ,0.1 、游标卡尺(0-150mm,0.02)、螺旋测微器(0-150mm,0.01)三、验原理在外力作用下,固体所发生的形状变化成为形变。它可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两种。本实验中,只研究金属丝弹性形变,为此,应当控制外力的大小,以保证外力去掉后,物体能恢复原状。最简单的形变是金属丝受到外力后的伸长和缩短。金属丝长,截面积为,沿长度方向施力后,物体的伸长,则在金属丝的弹性限度内,有: 我们把称为杨氏弹性模量。如上图: 四、实验内容 仪器调整1、氏弹性模量测定仪底座调节水平;2、平面镜镜面放置与测定仪平面垂直;3、将望远镜放置在平面镜正前方1.5-2.0m左右位置上;4、粗调望远镜:将镜面中心、标尺零点、望远镜调节等高,望远镜的缺口、准星对准平面镜中心,并能在望远镜外看到尺子的像;5、调节物镜焦距能看到尺子清晰的像,调节目镜焦距能清晰的看到叉丝;6、调节叉丝在标尺以内,并使得视差不超过半格。测量1、 下无挂物时刻度尺的读数;2、依次挂上的砝码,七次,计下;3、依次取下的砝码,七次,计下;4、用米尺测量出金属丝的长度(两卡口之间的金属丝)、镜面到尺子的距离;5、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光杠杆、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出金属丝直径。数据处理方法逐差法1. 实验测量时,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最接近于真值。但是简单的求一下平均还是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多采用逐差法来处理这些数据。2. 逐差法采用隔项逐差:3. 注:上式中的为增重的金属丝的伸长量。 五、实验数据记录处理imi(kg)加砝码减砝码平均值不确定度012301230.000.470.941.380.010.490.981.400.000.480.961.391.841.821.801.82=0.06 cm456745671.832.292.773.211.852.312.753.211.842.302.763.21= cm直径未加载加满载平均值 0.600 mmd上d中d下0.6010.6010.5990.5990.6010.6010.6000.600不确定度: 0.006 mm0.6020.6010.5960.598mm其他数据螺旋测微器零点读数:0.000 mm ;游标卡尺零点读数0.00mm150.20 0.05 cm68.20 0.05 cm7.660 0.002 cm结果表达Y (2.04 0.13) 百分差: 2%-3%金属丝伸长量: 金属丝直径: = =0.13 标准值:百分差:六、结果及误差分析1. 光杠杆、望远镜和标尺所构成的光学系统一经调节好后,在实验过程中就不可在移动,否则,所测的数据将不标准,实验又要重新开始;2. 不准用手触摸目镜、物镜、平面反射镜等光学镜表面,更不准用手、布块或任意纸片擦拭镜面;3. 实验测数据前没有事先放上去一个砝码,将金属丝拉直,作为一个基准点;4. 用游标卡尺在纸上测量x值和螺旋测微器测量读数时易产生误差;5. 测量金属丝长度时没有找准卡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