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金融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B 5.A【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因此,甲公司股票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列示的金额为其公允价值600万元。6.B 7.A【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将其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G公司股票的初始确认金额20 000(3.600.20)68 000(元)8.B【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的价款中,如果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将其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0860.2101.8(万元)9.C【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本题中,乙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2100.5209.5(万元)10.C 11.A 12.B 13.C 14.B【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是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价款,减去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后的差额。如果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尚未收回,还应从处置价款中扣除该部分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之后,确认处置损益。本题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80 00075 0002 0003 000(元)15.D【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是指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价款,减去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后的差额。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应确认为处置当期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题中,甲公司股票的初始确认金额2066200(万元)甲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28020080(万元)甲公司股票处置时的账面余额20080280(万元)甲公司股票处置损益30028020(万元)处置甲公司股票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80100(万元)16.C 【解析】企业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的投资收益包括持有期间已确认的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处置损益三部分(应扣减初始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关税费)。本题中,甲公司股票的初始确认金额3055300(万元)甲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36030060(万元)甲公司股票处置时的账面余额30060360(万元)甲公司股票处置损益38036020(万元)通过甲公司股票获得的投资净收益2060179(万元)由于208年4月30日收到的现金股利属于购买股票价款中所包含的现金股利,不确认为投资收益,因此,A公司通过甲公司股票获得的投资净收益包括处置甲公司股票时确认的处置损益20万元和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60万元再扣减初始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关税费1万元,共计79万元。17.C【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因此,甲公司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列示的金额为其公允价值540万元。18.C【解析】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确认的投资收益包括处置损益和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两部分。本题中, 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650-36-2=612(万元)甲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620-612=8(万元)甲公司债券处置时的账面余额=612+8=620(万元)甲公司股票处置损益6256205(万元)处置甲公司债券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8=13(万元)至于209年1月10日收到的甲公司债券208年度利息36万元应于付息日(208年12月31日)确认为投资收益。19.C【解析】企业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获得的投资收益包括持有期间已确认的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处置损益三部分(应扣减初使确认时计入当期损益的相关税费)。本题中,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215120.5202.5(万元)甲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204202.51.5(万元)甲公司债券处置时的账面余额202.51.5204(万元)甲公司债券处置损益2072043(万元)A公司通过甲公司债券获得的投资净收益121.530.516(万元)20.D 21.C【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 600901 510(万元)22.B 23.A 24.A【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明细科目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面值。25.D【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面值的差额。本题中,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85 20080 0005%81 200(元)利息调整金额81 20080 0001 200(元)26.B【解析】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 535901 445(万元)27.B【解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既不存在已偿还的本金也没有发生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其摊余成本为初始确认金额减去(或加上)利息调整累计摊销额。本题中,甲公司债券初始确认金额1 095601 035(万元)甲公司债券摊余成本1 035(1 0006%1 0355%)1 026.75(万元)28.B【解析】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 190120)5%103.5(万元)29.C【解析】利息调整初始金额(借方)(1 09560)1 00035(万元)208年12月31日摊销金额1 0006%1 0355%8.25(万元)摊销后利息调整余额358.2526.75(万元)30.C【解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既不存在已偿还的本金也没有发生减值损失的情况下,其摊余成本为初始确认金额减去(或加上)利息调整累计摊销额。本题中,甲公司债券初始确认金额1 02060960(万元)甲公司债券摊余成本960(9607%1 0006%)967.2(万元)31.D【解析】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 038120)7%134.26(万元)32.A【解析】利息调整初始金额(贷方)1 000(1 02060)40(万元)208年12月31日摊销金额9607%1 0006%7.2(万元)摊销后利息调整余额407.232.8(万元)33.B 34.B【解析】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9 7006%582(万元)35.D【解析】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时的账面价值债券面值应计利息70 00070 0005%380 500(元)36.C 37.B 38.A【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为其账面价值扣除将于1年内到期的投资后的金额。其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本题中,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60 0005 00055 000(元)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55 00010 00045 000(元)39.D【解析】由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在2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填列的金额为3 000万元,而将于208年内到期的投资金额为800万元、207年12月31日已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为150万元(20050),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资207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为3 950万元(3 000800150)。由于本题中208年度内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变化只有当年收回的已到期债券800万元,因此,208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为3 150万元(3 950800),从而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2 450万元(3 150200500)。40.A 41.C 42.A 43.C 44.C 45.A 46.C 47.A 48.C 49.D 50.B【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本题中,G公司股票初始确认金额20 000(3.600.20)30068 300(元)51.D【解析】甲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1 53051 535(万元)52.A【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53.C【解析】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以该投资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金额。54.D【解析】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55.B【解析】企业接受抵债取得的资产,应按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其确认入账。本题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10 0001.9019 000(元)56.B 57.A 58.C【解析】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 1004)8%88.32(万元)59.A【解析】利息调整初始金额(贷方)1 200(1 1004)96(万元)208年12月31日摊销金额(1 1004)8%1 2006%16.32(万元)摊销后利息调整余额9616.3279.68(万元)60.C 61.D【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如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则指摊余成本)的差额,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计入所有者权益。本题中,甲公司债券摊余成本(1 1004)(1 1004)8%1 2006%1 120.32(万元)甲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 120.321 08040.32(万元)62.D【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贷方差额应转入处置当期投资收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到的价款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处置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63.C 64.B 65.D【解析】当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200 0001%5002 500(元)66.D【解析】计提坏账准备后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800 000800 0001%792 000(元)67.A【解析】206年计提的坏账损失2 000 0001%20 000(元)207年计提的坏账损失4 000 0001%(20 00030 000)50 000(元)206年计提的坏账损失3 500 0001%(40 00020 000)25 000(元)3年计提的坏账损失累计金额20 00050 00025 00045 000(元)68.C 69.D 70.C 71.B 72.A 73.B 74.C 75.D 76.D (二)多项选择题1.ACDE 2.AC【解析】取得投资时支付的相关税费,应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入账,不计入投资成本,也不确认投资收益;持有期间获得的股票股利,只作备忘记录,也不确认投资收益;持有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不记入“投资收益”科目。3.AB 4.ABC【解析】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均属于衍生工具,如果没有作为有效套期工具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通过“衍生工具”科目单独核算,不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5.ACE 6.CD【解析】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时,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因此,本题中,影响该债券投资初始确认金额的因素只有原材料的公允价值和原材料应计的销项税额。7.BD【解析】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高于其面值的情况下,随着利息调整的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逐期减少,而按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各期利息收入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因而各期确认的利息收入逐期递减。8.BCE 9.ABC 10. ABCE 11.ACE 12.ABCE 13.ABDE 14.ACE 15.ABCD【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按摊余成本计量,但若发生了减值,也应计提减值准备;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可以转回,但是,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需要注意的是,对子公司、联营企业以及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应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转回的减值损失金额,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得通过损益转回。(三)判断题1. 2.【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再重分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再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 4.【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5. 6.【解析】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不包括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7. 8. 9. 10.【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前,如果企业的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了变化,可以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将其直接出售。11. 12. 13.【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14. 15.【解析】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大于其面值,则各期确认的投资收益小于当期的应收利息;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小于其面值,则各期确认的投资收益大于当期的应收利息。16. 17.【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在摊销利息调整金额时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不能采用直线法。18. 19. 20. 21. 22.【解析】商业汇票到期时,如果因债务人无力支付票款而发生退票,应将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23. 24.【解析】如果企业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申请贴现企业不负有任何还款责任,申请贴现企业应将票据贴现作为出售债权处理。25.【解析】如果企业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申请贴现企业负有向银行还款的责任,申请贴现企业应将票据贴现作为以票据为质押取得借款处理。26. 27. 28.【解析】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坏账损失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29. 30. 31. 32.【解析】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科目,而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33. 34.【解析】其他应收款如果发生了减值损失,也应当计提坏账准备。35. 36. 37. 38. 39. 40.【解析】可供出售债券如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核算。41. 42. 43. 44.【解析】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已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转入投资收益。45.【解析】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在此应当注意,企业首次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摊余成本(即未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若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了进一步的减值,则在进一步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时,确认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即账面摊余成本减去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的差额。46. 47.【解析】在通常情况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即使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也不足以说明其发生了减值,因而不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但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此时,应当确认减值损失。48. 49.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1.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的会计处理。(1)208年3月25日,购入股票。投资成本10 000(3.500.10)34 000(元)应收股利10 0000.101 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34 000 应收股利 1 000 投资收益 250 贷:银行存款 35 250(2)208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应收股利 1 0002.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的会计处理。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 248 000 投资收益 800 贷:银行存款 248 800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转让(债券)的会计处理。(1)208年2月25日,购入债券。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 46 800 投资收益 200 贷:银行存款 47 000(2)208年7月5日,收到债券利息。债券利息45 0004%1 800(元)借:银行存款 1 800 贷:投资收益 1 800(3)208年12月1日,转让债券。借:银行存款 46 000 投资收益 8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成本) 46 8004.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转让(股票)的会计处理。(1)208年1月20日,购入股票。投资成本50 0003.80190 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 190 000 投资收益 1 200 贷:银行存款 191 200(2)208年3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应收股利50 0000.2010 000(元)借:应收股利 10 000 贷:投资收益 10 000(3)208年4月10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应收股利 10 000(4)208年9月20日,转让股票。借:银行存款 22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 190 000投资收益 30 0005.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1)假定C公司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52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520 000680 000160 000(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60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C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60 000(2)假定C公司股票期末公允价值为750 000元。公允价值变动750 000680 00070 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C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70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0 0006.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转让(股票)的会计处理。(1)208年1月10日,购入股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 65 000 投资收益 500 贷:银行存款 65 500(2)208年4月5日,B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 1 000 贷:投资收益 1 000(3)208年6月30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000(4)208年9月25日,将B公司股票出售。借:银行存款 86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司股票(成本) 65 000 B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0 000 投资收益 11 0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000 贷:投资收益 10 0007.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的会计处理。应收利息50 0006%3 000(元)投资成本55 0003 00052 000(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50 000 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 000应收利息 3 000 贷:银行存款 55 0008.购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小于面值)的会计处理。应收利息50 0006%3 000(元)投资成本52 0003 00049 000(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50 000应收利息 3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 000银行存款 52 0009.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购入、利息收入确认(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的会计处理。(1)编制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6 730 贷:银行存款 526 730(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债券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见表41(表中所有数字均保留整数)。表41 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计息日期应计利息实际利率利息收入利息调整摊销摊余成本207.01.01.526 730207.12.31. 40 0006%31 604 8 396518 334208.12.31. 40 0006%31 100 8 900509 434209.12.31. 40 0006%30 566 9 434500 000合 计120 00093 27026 730(3)编制各年年末确认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分录。207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40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8 396投资收益 31 604208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40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8 900投资收益 31 100209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40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9 434投资收益 30 566(4)编制债券到期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54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应收利息 40 00010.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购入、利息收入确认(初始确认金额小于面值)的会计处理。(1)编制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债券利息200 0004%8 000(元)初始投资成本197 3008 000189 300(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200 000 应收利息 8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0 700 银行存款 197 300(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债券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见表42(表中所有数字均保留整数)。表42 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计息日期应计利息实际利率利息收入利息调整摊销摊余成本207.1.1.189 300207.12.31. 8 0006%11 358 3 358192 658208.12.31. 8 0006%11 559 3 559196 217209.12.31. 8 0006%11 783 3 783200 000合 计24 00034 70010 700(3)编制各年年末确认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分录。207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8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358贷:投资收益 11 358208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8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559贷:投资收益 11 559209年12月31日。借:应收利息 8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783贷:投资收益 11 783(4)编制债券到期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208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200 000 应收利息 8 00011.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至到期收回(初始确认金额大于面值)的会计处理。(1)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甲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60 000 贷:银行存款 560 000(2)计算债券实际利率并编制债券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计算实际利率。先按6%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债券年利息额500 0008%40 000(元)利息和本金的现值40 0004.212364500 0000.747258542 124(元)再按5%作为折现率进行测算。利息和本金的现值40 0004.329477500 0000.783526564 942(元)因此,实际利率介于5%和6%之间。使用插值法估算实际利率如下:实际利率5%(6%5%)52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的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见表43。表43 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计息日期应计利息实际利率利息收入利息调整摊销摊余成本205.1.1.205.12.31.206.12.31.207.12.31.208.12.31.209.12.31. 40 000 40 000 40 000 40 000 40 0005.22%5.22%5.22%5.22%5.22% 29 232 28 670 28 078 27 456 26 56410 76811 33011 92212 54413 436560 000549 232537 902525 980513 436500 000合 计200 000140 00060 000(3)编制各年年末确认债券利息收益的会计分录。205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并摊销溢价。借:应收利息 40 000贷:投资收益 29 232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0 768206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并摊销溢价。借:应收利息 40 000贷:投资收益 28 670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1 3302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并摊销溢价。借:应收利息 40 000贷:投资收益 28 078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1 922208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并摊销溢价。借:应收利息 40 000贷:投资收益 27 456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2 544209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并摊销溢价。借:应收利息 40 000贷:投资收益 26 564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3 436(4)编制到期收回债券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 54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甲公司债券(成本) 500 000 应收利息 40 00012.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至到期收回(初始确认金额小于面值)的会计处理。(1)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债券利息200 0004%8 000(元)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成本) 200 000 应收利息 8 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000 银行存款 205 000(2)计算债券实际利率并编制债券利息收入与摊余成本计算表。计算实际利率。先按5%作为折现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