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doc_第1页
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doc_第2页
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doc_第3页
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有效性黄岩区天长小学 胡齐云 黄岩区锦江教育集团 叶玲玲所谓课堂评价语,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是对发言和朗读等表现给予的即时评判。观照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即时评价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老师们想通过这种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所谓的“诗意课堂”,使学生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很多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教师的评价语泛滥,大有教师演绎台词之势,课堂评价出现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滥施表扬,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不合时机和不分对象的程式化评价现象,造成评价语的无效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当前语文课堂评价语面面观(一)表扬泛滥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一味迎合学生的过分表扬十分盛行,“好极了”“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既含糊又夸张的表扬声充斥着语文课堂。教师如果总是用那种口头禅式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或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语与奖励就会产生淡漠感。长此以往,只会使学生变得浮躁、麻木、势利,批判力锐减,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把学生引向随意附和、不尊重科学的泥潭中,误导了学生,认为只要有发言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使学生忽视了对问题的思考,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夸大其辞一位老师发现一个平时作文一般的同学进步很大,于是对他说:“你写得太棒了,你富有创造力,我愿做你的第一位读者。继续努力下去,你以后一定是个文豪,希望在多年之后,老师可以自豪地对人们说:我的学生是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学家”一篇作文的进步就能当大文豪吗?就一定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是否有些好高骛远?其他比他写得更好的孩子怎么表扬?其他暂时未进步的孩子又该怎么办?老师在盛赞这位学生之余,是否有意无意地戳伤了其他孩子呢?小小的进步给予如此奢侈的夸奖,一下子抬得这么高,是否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浮夸?下一次他进步更大怎么办?我们的教学评价追求的是暂时刺激,还是长效发展?在阅读教学中,盲目崇尚而出现的“好好先生”屡见不鲜有些回答或朗读并不怎么样,偏要夸大其词说:“太棒了!”“你真聪明!”(三)偏离文本一位老师上寒号鸟,课堂上有位学生说:“喜鹊也是不对的,因为它只是嘴巴上2次劝劝寒号鸟,没有在行动上真正帮助寒号鸟,致使寒号鸟最终冻死了。作为邻居,只在心里上关心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有具体的帮助啊!”语文老师听了这位学生的发言之后,毫不犹豫地大加赞赏道:“你的见解很有一番见地!”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尊重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以寻求答案的丰富多采,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教师在这一评价中脱离了文本的价值观,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把“尊重”等同于“迁就”,对学生的回答顺其自然,不置可否,结果弄得学生无所适从。“你的见解很有一番见地”学生的见解的确与众不同,而且很有“创意”,但教师在鼓励学生独特感悟时,能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殊不知,这样一味地赏识,会使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四)回避错误在一堂作文观摩课上,老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狂风吹过柳树林的景象。(学生闭上眼睛,尽情想像,有的还摇头晃脑)两三分钟后,一位学生说:“一阵狂风吹过,白桦树微微晃动,树叶慢慢地落下来,湖面上荡起层层涟漪。”听了这位学生的发言之后,老师不假思索地说:“你真棒!你的想像具体、合理,很好!”“你真棒”,有点常识的人一看便知,像这种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常识性错误,何“棒”之有?有些是明显的出错,有些教师偏要不顾一切地说:“非常对!”,教师这样不加辨别地一味叫好,往深处说是对脱离生活的错误作文观的肯定,而这种肯定,也许会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情况在指名朗读的时候,也存在比较严重的现象。(五)含糊不清一位教师教学穷人一课时,大家围绕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文中写道:这一天到十二点(夜里)左右了,桑娜仍然没有睡觉,为什么说睡觉还早呢?”一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她身体有病,不能早睡或习惯很晚睡,所以”老师说:“好。”示意该生坐下。接着让其他学生继续发言,老师也没有给予单独的评价。最后,老师说:“大家说得都很好,讨论就到这里。”他好在哪里呢?十分含糊。模糊性评价就是对学生的思考成果、发言不置可否、不论高下、不作诊断、不予以导向,让学生难以从老师的评价信息中澄清是否、分出优劣、明确方向、领悟方法。二、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语的追求(一)评价要自然真诚教育需要赏识,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孩子的优点。通常我们多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但同样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平淡淡,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满怀激情,让人感受到是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期待的幸福。只有发自肺腑的表扬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评价,呼唤自然真诚!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男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二)评价要创新多变众所周知,人喜欢获得新鲜的刺激。对于学生而言,单一重复的评价语会感到厌倦乏味。他们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课堂评价语应该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有效性。所以老师们最好能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用语不断更换,常用常新,课堂上使用起来信手沾来,机智善变,时时给学生于不同时空、不同情景、不同对象、不同表现而迥异的评价语,让学生听而不厌。同时,使用时将评价语和体态语结合起来,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地伸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更能感染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以及配以赠送有象征意义的实物或新奇的举动,这些举措传达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燃起了学生的期待和希望,会使课堂评价语发挥了超凡的高效作用。特级教师孙建锋用家乡的百年银杏叶、清华园的竹叶激励学生;把一位即兴作诗的女孩抱到讲台上,让所有的人都仰视她、欣赏她、羡慕她,这也许会使学生的一生都刻骨铭心。(三)评价要指明改进方向课堂评价,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评价的矫正功能,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和发展。要有所发展,就须明确改进的方向。有人说“教育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所包括的全部领域和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判断,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相应的改进或调整的决策。”对学生课堂表现优劣的判定是需要的,但提出相应的改进或调整的方法更为重要。否则被评价为“读得很棒”、“很会思考”的同学很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被评价为“还需努力”的学生往往也会陷入困惑:我又何尝不渴求进步,但该怎样去做呢?如果我们能够指明改进的方向和办法、措施,并鼓励他们努力去做,那么学生一定能在课堂评价中不断成长的。孙双金老师在执教落花生时,鼓励学生提问,有个学生提出:“第7小节为什么把花生和桃子、苹果、石榴进行比较?这说明什么?”孙老师评价道:“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孙老师给你提个小小的建议:你要相信自己,你一相信自己,说出来的话就理直气壮,你的声音那么小,像蚊子一样,你不相信自己,是不是?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自信。你再把你的问题说一遍!”赞扬得是如此具体,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策略是何等明确,语气恳切而坚定。此外,如“读得很流利,第一遍能读到这样,是不容易的,如果再读几遍,你会读得更流利。”“你的脑筋动得可真快,要是在说得更清楚具体些,那该有多好呀!”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优点,又指出了学生的不足,让学生明白了改进的方向。(四)评价要敢于批评评价有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有时教师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其实,批评无禁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遵循一个基本标准:在尊重学生这一主体的独特体验时,切记文本是语文教学价值观之根本;在尊重文本主流价值观时,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观体验。所以,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应不漠视,不袒护地加以引导。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一定要或委婉地,或直截了当地指出。孙双金老师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让一个学生读第七自然段,这个学生慢条斯理地读完。孙老师评价道:“孙老师特别欣赏你良好的心态。你看他读书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生笑)孙老师也要向你学。但是有的时候,该快的时候还是要快些,该慢的时候还是要慢一点,是不是?谁再来读一遍。”既有鼓励,又有善意的矫正,不失严谨。此外,如“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虽然你没回答正确,但你的答案给了我们警示,大家都得感谢你。”都影射了批评的成分,又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需要补充吗?你的回答有一点不完美。”这样委婉的批评,学生是应该能接受的。教师的评价语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指出不足,激励后进。(五)评价要雪中送炭由于学生在智力和智力发展上的差异的存在,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单一走向差异,评价语不应采用同一种标准,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尊重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语,激励他们做得更好。当学生只答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补充。“说得还不够全面,我请XX同学帮你补充,好吗?”“老师给你作些补充,可以吗?”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要通过及时调节,把学生的思维扭入正常的轨道;当学生的思维停滞时,教师在评价中要给予启发,“不悱不启,不愤不发”说的就是这种情形。特别是当课堂上学生遭受哄笑、难堪的时候,更需要老师对其心灵的呵护,人格尊严的维护,更多地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开课时,请一位学生上黑板板书课题,学生板书课题时,“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而“楚”却写得很小。整体看起来很不协调,全班哄笑不止。支玉恒老师不慌不忙,说:“大家先别笑,你们好好想想,这位同学可是很有头脑的,你们在预习时都读过课文,对晏子佩服吗?”“佩服。”学生齐答。“喜欢楚王子吗?”“不喜欢。”支玉恒老师紧接着说:“是啊,请看,这位同学写的课题”很多学生马上领悟,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自发鼓起掌来。这些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评价会化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设身处地的教师,他们自然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很多老师喜欢用华丽的评价语给自己的课堂锦上添花,其实锦上添花是给别人看的,学生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才是给自己的。(六)评价要据实准确有时,教师为了树立下等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从而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一位老师让一个中下生读一句话,这个学生读得并不怎么样,可老师这样说:“你读得多好啊!”这位学生会想:“我真的是这么好吗?”班里的其他同学在心里会说:“老师在瞎说,欺骗同学”这种现象有损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教师的评价语要照顾到全体学生,考虑到其他学生的感受,不能一味地对这一学生的“吹捧”。教师在作出评价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辞,而且要语言准确,忌模糊不清。如果这位老师这样说:“你读得比昨天(以前)好听多了,继续努力,相信会读得更好!”那这位同学会也感到自己的进步了,从而迸发出学习积极性,而其他同学也容易接受了。同样,孙双金老师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让学生就文质疑。一学生问:“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句话好像跟课文没有关系,那么为什么要把这句话写上去呢?”孙老师说:“你真是火眼金睛啊!我只注意到扫路人,而你连小鸟都注意到了!读书是多么仔细啊!任何细小的东西都逃脱比了你一双锐利的眼睛!”孙老师结合学生所提的问题,切实准确地给予评价,真诚地评到学生的心坎上。(七)评价要风趣幽默课堂上每每学生学生质疑、发言、朗读必定要予以例行的评价:问得真好,读得多好啊,读得很有感情,说得好极了。这种评价如同出一辙,缺乏情趣。如果能深入解读文本,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景,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情感、态度、文本的融合,用风趣的语言,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增加评价的情趣性。比如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指导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连长,我去炸掉它”这一句的朗读。(一个学生第一次读得不够好)师:如果我是连长,我不让你去,你知道为什么吗?再读。(这位同学又读了一遍)师:好点了,我可以考虑考虑。(这位同学想了想,又读了一遍,这一回感情到位了。)师(称赞):好,语气坚定,信心十足,同意你去。(这位同学满意地坐下了。)这种富有趣味的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