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连接习题课.pdf_第1页
螺纹连接习题课.pdf_第2页
螺纹连接习题课.pdf_第3页
螺纹连接习题课.pdf_第4页
螺纹连接习题课.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螺纹连接习题课.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螺纹连接习题课螺纹连接习题课 螺纹联接的主要内容 螺纹联接的主要内容 一 螺纹的类型 主要参数 特点及应用 二 螺栓联接的拧紧和防松 三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1 受拉螺栓联接 普通螺栓联接 失效形式 静载时 栓杆部分的塑性变形 变载时 栓杆部分的疲劳断裂 设计准则 主要计算螺杆的抗拉强度 1 受拉松螺栓联接 一 螺纹的类型 主要参数 特点及应用 二 螺栓联接的拧紧和防松 三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1 受拉螺栓联接 普通螺栓联接 失效形式 静载时 栓杆部分的塑性变形 变载时 栓杆部分的疲劳断裂 设计准则 主要计算螺杆的抗拉强度 1 受拉松螺栓联接 4 2 1 d F 4 1 F d 螺纹连接习题课螺纹连接习题课 2 受拉紧螺栓联接 受拉紧螺栓联接 受横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0 0 s s Ffz iKF KF F f z i 3 14 3 1 5 0 33 2 1 0 2222 d F ca 受轴向静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3 14 2 1 2 d F ca 2 1 3 14F d 201 b bm C FFFFF CC 总拉力 先按静强度计算 初步确定螺栓直径 后验算疲劳强度 先按静强度计算 初步确定螺栓直径 后验算疲劳强度 2 1 3 14F d 2 2 2 1 2 1 02 1 a mb ba a d F CC C d FF A F 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螺纹连接习题课螺纹连接习题课 2 受剪螺栓联接受剪螺栓联接 失效形式 螺栓杆被剪断 栓杆或孔壁被压溃 设计准则 计算螺栓的抗剪强度 计算栓杆或孔壁的抗挤压强度 4 2 0 md F min0 pp Ld F 强度条件 螺纹连接习题课螺纹连接习题课 螺纹连接习题课螺纹连接习题课 四 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四 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1 受轴向载荷F1 受轴向载荷F 的螺栓组联接 的螺栓组联接 每个螺栓的工作载荷为 每个螺栓的工作载荷为 2 受横向载荷F2 受横向载荷F 的螺栓组联接 的螺栓组联接 1 通过受拉螺栓联接 2 通过受剪螺栓联接 1 通过受拉螺栓联接 2 通过受剪螺栓联接 3 受旋转力矩T的螺栓组联接3 受旋转力矩T的螺栓组联接 1 用受拉螺栓联接 1 用受拉螺栓联接 z F F 0 s k F F fzi zFFs z i i s z s rf TK rrrf Tk F 1 21 0 螺纹连接习题课螺纹连接习题课 2 用受剪螺栓联接 2 用受剪螺栓联接 4 受翻转力矩M的螺栓组联接 只能用受拉螺栓联接 4 受翻转力矩M的螺栓组联接 只能用受拉螺栓联接 max max 222 12z ML F LLL z i i z r Tr rrr Tr F 1 2 max 22 2 2 1 max max 受力最大螺栓所受工作拉 力 保证接合面不压溃的条件 p p W M A zF 0 max 保证接合面不产生缝隙的条件 0 0 min W M A zF p 螺纹连接习题课螺纹连接习题课 五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五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 改善螺纹牙上载荷分布不均匀现象 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方法 螺纹连接习题课螺纹连接习题课 1 减小螺栓刚度Cb 1 F0不变 工作载荷F不变 2 保持F和F1不变 即F2 F F1不变 F0要增加 2 增加被联接件刚度Cm 1 F0和F不变 2 F1和F不变 即F2 F1 F不变 F0上升 3 同时减小Cb 增大Cm 并伴随F0的增大 降低影响螺栓疲劳强度的应力幅措施 1 三角形螺纹由于当量摩擦系数大 强度高 所以是常用的联接螺纹 三角形螺纹由于当量摩擦系数大 强度高 所以是常用的联接螺纹 2 双螺母防松结构中 如两螺母厚度不同时 应先安装薄螺母 后安装厚 螺母 双螺母防松结构中 如两螺母厚度不同时 应先安装薄螺母 后安装厚 螺母 3 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中的螺栓必受剪切力 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中的螺栓必受剪切力 4 受横向变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中 受横向变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中 螺栓所受力为静载荷 螺栓所受力为静载荷 5 对受横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适当预紧可以提高螺栓的抗疲劳强度 对受横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适当预紧可以提高螺栓的抗疲劳强度 6 对受轴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适当预紧可以提高螺拴的抗疲劳强度 对受轴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适当预紧可以提高螺拴的抗疲劳强度 7 受翻倒力矩作用的螺栓组联接中 螺栓的位置应尽量远离接合面的几 何形心 受翻倒力矩作用的螺栓组联接中 螺栓的位置应尽量远离接合面的几 何形心 8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总拉力是预紧力与工作拉力之和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总拉力是预紧力与工作拉力之和 是 非 题是 非 题 选 择 题选 择 题 1 在螺栓的直径参数中 与螺栓的抗拉强度关系最大 中径 小径 大径 2 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拴联接的疲劳强度 应 增加螺栓刚度 降低螺栓刚度 降低被联接件刚度 3 螺栓常用材料为 号钢 r 4 受翻倒力矩的螺栓联接中 螺栓位置的布置应按以下原则 为提高承载能力 螺栓应远离被联接件的几何形心 为使被联接件受力均匀 应使螺栓均匀分布 为提高承载能力 应远离翻倒轴线 5 强度等级为 级的螺栓材料屈服极限 6 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螺纹牙间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 加弹簧垫圈 减小钉杆直径c 大螺母高度 采用悬置螺母 1 在螺栓的直径参数中 与螺栓的抗拉强度关系最大 中径 小径 大径 2 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拴联接的疲劳强度 应 增加螺栓刚度 降低螺栓刚度 降低被联接件刚度 3 螺栓常用材料为 号钢 r 4 受翻倒力矩的螺栓联接中 螺栓位置的布置应按以下原则 为提高承载能力 螺栓应远离被联接件的几何形心 为使被联接件受力均匀 应使螺栓均匀分布 为提高承载能力 应远离翻倒轴线 5 强度等级为 级的螺栓材料屈服极限 6 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螺纹牙间载荷分布不均的现象 加弹簧垫圈 减小钉杆直径c 大螺母高度 采用悬置螺母 7 当螺栓联接的被联接件是锻件或铸件时 应将安装螺栓处加工成小凸 台或鱼眼坑 其目的是 易拧紧 避免偏心载荷 增大接触面 提高承载能力 外观好 8 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强度 螺纹防松 在被联接件间加垫片 增大螺栓长度 采用精制螺栓 9 自行车两个脚蹬与曲柄的联接螺纹是 都为右旋 都为左旋 左脚左旋 右脚右旋 左脚右旋 右脚左旋 7 当螺栓联接的被联接件是锻件或铸件时 应将安装螺栓处加工成小凸 台或鱼眼坑 其目的是 易拧紧 避免偏心载荷 增大接触面 提高承载能力 外观好 8 以下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受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强度 螺纹防松 在被联接件间加垫片 增大螺栓长度 采用精制螺栓 9 自行车两个脚蹬与曲柄的联接螺纹是 都为右旋 都为左旋 左脚左旋 右脚右旋 左脚右旋 右脚左旋 例题1 有一普通粗牙螺纹 已知大径d 20mm 线数n 2 牙型角 60 螺纹副的摩擦系数f 0 15 试 求 1 螺纹的导程S 2 螺纹升角 3 当以螺 纹副作传动时 其举升和降落重物时的效率 4 此 螺旋副的自锁性能如何 解 螺纹是标准件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P35表3 1 中径d2 18 376 小径d1 17 294 螺矩P 2 5mm 1 导程S nP 2 2 5 5 mm 2 螺纹升角 2 5 arctanarctan4 954 57 18 376 S d 3 举升重物时的效率 tantan4 95 33 tan tan 4 959 83 v 升 式中 0 15 0 17325 coscos30 cos 2 v ff f arctan9 83 vv f 降落重物时的效率 tan tan 4 959 83 98 tantan4 95 v 降 为负值说明具有反行程的自锁性能 此时的驱动功小于摩擦损耗功 即不论 驱动力多大 总是处于自锁状态 因此三 角螺纹不能用于传动 降 由计算结果知 v 说明该螺旋副具有自锁性 例题2 图示起重滑轮松螺栓联接 已知起重量Q 20000N 螺栓材料Q235 求该螺栓尺寸 F 解 受拉螺栓联接 强度条件 2 1 4 F d 设计公式 1 4F d S S 5 37 式 Q235 设d 16mm 手册P26 S 235MPa 235 195 83 1 2 S MPa S Q235 设d 16mm 手册P26 S 235MPa S 1 2 1 7 书P87 取S 1 2 1 44 20000 13 0 195 83 F dmm 查手册 P35d1 13 835mm d 16mm 优先考虑选用第一系列值 选用M16螺栓 例题3 图示夹紧螺栓联接 已知螺栓个数z 2 螺纹 M20 螺栓材料Q235 轴的直径D 50mm 杠杆长度 L 400mm 轴与壳间的摩擦系数f 0 18 试求 施加 于杠杆端部的作用力F的允许值 D L N N Ff Ff F 解 螺栓受轴向 预紧力F0的作用 被联接件在F0作用 下 使轴与夹壳 产生正压力N 把 轴与夹壳夹紧 依靠摩擦力矩来 传递扭矩 D L N N Ff Ff F 0f zF fDK FL 0 max f zF fD F K L 下面求预紧力 2 1 0 0 2 1 1 3 4 1 3 4 dF F d M20查手册P35 d1 17 294mm S S Q235 取螺栓4 6级 B 400MPa S 240MPa1 P87表5 10 部不控制预紧力 M16 M30 S 4 2 5 取S 3 240 80 3 S MPa S 2 2 1 0 17 29480 14455N 4 1 34 1 3 d F 0 max 2 14455 0 18 50 500 1 3 400 s zF fD FN K L 允许施加于杠杆端部的作用力Fmax 500N 考虑载荷情况及摩擦不稳定而引入可靠性系数Ks 200 200 O O 12 3 4 4 M16 例例4如图所示 方形盖板用四个 螺栓与箱体联接 盖板中心有吊环 已知 如图所示 方形盖板用四个 螺栓与箱体联接 盖板中心有吊环 已知 Q 20kN 1 1 0 6FF 校核螺栓强度 螺栓用 校核螺栓强度 螺栓用5 8级 级 2 由于制造误差 吊环由 由于制造误差 吊环由O 移到移到 O mmOO25 且 问 哪个螺钉受力最大 并校核螺钉强度 解 且 问 哪个螺钉受力最大 并校核螺钉强度 解 1 由螺栓材料 由螺栓材料5 8级 知级 知 MPa s 400 单个螺栓的工作拉力单个螺栓的工作拉力N Z Q F5000 4 20000 单个螺栓的总拉力单个螺栓的总拉力 21 5000 10 6 8000FFFN 不控制预紧力 则安全系数查教材不控制预紧力 则安全系数查教材P87表表5 10等于 等于 4S 许用拉应力等于 许用拉应力等于 100MPa S S 查手册查手册P35 T3 1 mmd16 mmd835 13 1 工作应力等于 工作应力等于 2 2 1 1 34 69 18 F MPa d 所以螺钉的强度足够所以螺钉的强度足够 2 受翻转力矩 受翻转力矩MmmNOOQ 102100 3 在在M的作用下 的作用下 2 4受到加载的作用 受到加载的作用 1 3受到减载的作用 则 受到减载的作用 则 3 1 22 100100 2 10100 354 4 1004 100 a M FN 2 5000 a Q FN Z 故故2 4螺栓受到的轴向工作载荷为 螺栓受到的轴向工作载荷为 12 50003545354 aa FFFN 1 0 60 6 53543212FFN 21 535432128566FFFN 剩余预紧力 总拉力 剩余预紧力 总拉力 2 2 1 1 3 4 74 08 F MPa d 所以 强度足够所以 强度足够 200 200 O O 12 3 4 例例5如图所示为一刚性凸缘联轴器 它是利用如图所示为一刚性凸缘联轴器 它是利用6个螺栓联接 已知螺栓中心圆 直径 个螺栓联接 已知螺栓中心圆 直径D0 195mm 联轴器传递的扭矩 联轴器传递的扭矩T 2000N m 联轴器材料 联轴器材料HT200 试确定螺栓直径 螺栓的性能等级为试确定螺栓直径 螺栓的性能等级为5 6级 级 D0 分析 两种情况 分析 两种情况 1 对于受拉螺栓联接 对于受拉螺栓联接 2 对于受剪螺栓联接 本题属于受旋转力矩 对于受剪螺栓联接 本题属于受旋转力矩T的螺栓组联接 解 的螺栓组联接 解 1 用受拉螺栓联接 每个螺栓所需的预紧力 用受拉螺栓联接 每个螺栓所需的预紧力 0 1234560 f s k T k T F f rrrrrrfzD 式中 式中 1 1 1 3 s k 取取1 3 s k mmNmNT 6 1022000 6 zmmD195 0 0 06 0 10f 当接合面沾有油时 对于钢铁零件当接合面沾有油时 对于钢铁零件 0 08f 取则 取则 6 0 2 1 3 2 10 55555 9N 0 08 6 195 F 按受横向外载荷的受拉螺栓联接计算 强度条件 按受横向外载荷的受拉螺栓联接计算 强度条件 00 1 2 1 1 341 3 4 FF d d 式中 式中 s s MPa s 300 不控制预紧力安全系数查表不控制预紧力安全系数查表5 102 45S 122 45 s MPa S 0 1 41 341 355555 9 27 49 122 45 F dmm 查手册得 查手册得 mmd67 31 1 mmd36 所以 选用所以 选用M36的螺栓的螺栓 2 受剪螺栓联接 强度条件 受剪螺栓联接 强度条件 4 2 0 d FS 式中 式中 s S MPa s 300 2 5S 则 则 120 s MPa S mm F d S 02 6 120 34194 4 0 查手册得 查手册得 mmd7 0 mmd13 0 所以 选用所以 选用M12的螺栓 设每个螺栓所受的剪力为 的螺栓 设每个螺栓所受的剪力为 s F则则 2 0 D FzT S N zD T FS3419 1956 10222 6 0 所需螺栓光杆直径为 即可满足强度要求 考虑到拧紧的刚性 所需螺栓光杆直径为 即可满足强度要求 考虑到拧紧的刚性 例题6 已知一托架的边板用6个螺栓与相邻的机架联 接 托架受到一个与边板螺栓组的铅垂对称线相平 行 距离250mm 大小为60KN的载荷作用 现有如图 所示的3种螺栓布置形式 1 若用铰制孔用螺栓 联接 2 若用普通螺栓联接 试问在3种布置形 式下 所用螺栓的名义直径d哪种最小 应选用哪一 种联接 板厚25mm 材料Q235 250 125125 125 250 125125 250 250 60KN60KN 60KN 解 一 边板受力分析 将作用力向螺栓组中心简化 可得 垂直向下的力V 60KN 绕螺栓组中心旋转的扭矩T 60 250 15000KN mm 二 螺栓组受力分析 确定各螺栓结构中受力最大的螺栓 二 螺栓组受力分析 确定各螺栓结构中受力最大的螺栓 1 螺栓组为三角形布置时 1 螺栓组为三角形布置时 力 力V的作用 设力 的作用 设力V的作用 在各组螺栓结构中 均由各螺栓平均分担 每一螺栓所受横向力 的作用 在各组螺栓结构中 均由各螺栓平均分担 每一螺栓所受横向力 60 10 6 SV V FKN z 250 125125 60KN 1 2 3 4 5 6 扭矩T的作用 max135 125 cos30 144 rrrr mm max max135 222 126 22 15000 144 27 7 3 1443 72 2 sTSTSTST Tr FFFF rrr KN min246 125tan30 72 2 rrrr mm 1 螺栓组为三角形布置时 1 螺栓组为三角形布置时 250 125125 60KN 1 2 3 4 5 6 剪力V与扭矩T共同作用 3号螺栓受力最大3号螺栓受力最大 22 max3333 22 2cos30 1027 72 10 27 7 cos30 36 71 SVSTSVST FFFFF KN 1 螺栓组为三角形布置时 1 螺栓组为三角形布置时 max126 125rrrrmm max125 max 2 15000 20 666 125 sTSTSTST FFFF TrT KN rr 250 250 60KN 1 2 3 4 5 6 2 螺栓组为圆形布置时 2 螺栓组为圆形布置时 力 力V的作用的作用 60 10 6 SV V FKN z 扭矩T的作用 250 250 60KN 1 2 3 4 5 6 2 螺栓组为圆形布置时 2 螺栓组为圆形布置时 剪力V与扭矩T共同作用 3号螺栓受力最大3号螺栓受力最大 max33 102030 SVST FFFKN 125125 125 250 60KN 12 3 4 56 3 螺栓组为矩形布置时 3 螺栓组为矩形布置时 力 力V的作用的作用 60 10 6 SV V FKN z 每一螺栓所受剪力 扭矩T的作用 125125 125 250 60KN 12 3 4 56 max1346 2 2 125 125 2 139 8 rrrrr mm min25 125 62 5 2 rrrmm max max1346 22 maxmin 22 42 15000 139 8 24 4 4 139 82 62 5 sTSTSTSTST Tr FFFFF rr KN 3 螺栓组为矩形布置时 3 螺栓组为矩形布置时 125125 125 250 60KN 12 3 4 56 3 螺栓组为矩形布置时 3 螺栓组为矩形布置时 剪力V与扭矩T共同作用 3 4号两螺栓受力 最大 3 4号两螺栓受力 最大 22 max3333 22 2cos 125 1024 42 10 24 4 139 8 33 6 SVSTSVST FFFFF KN 比较可知 螺栓组作圆形布置 时 螺栓所受的最大剪力 工作载荷 Fmax的数值 最小 故这种结构的螺栓 组的直径最小 可以减轻 结构重量和简化加工 装 配工艺等 max 36 71FKN 结论 当选用铰制孔螺栓组联接选择圆形布置圆形布置的结构 max 30FKN max 33 6FKN 三角形布置 圆形布置 矩形布置 三 当用受剪螺栓联接时 选材料Q235 4 6级 400 240 BS MPaMPa 240 96 2 5 S MPa S 240 192 1 25 S p p MPa S 安全系数查书教材P85 表5 10 p SS 三 当用受剪螺栓联接时 圆形布置所需螺栓光杆直径 max 0 44 30000 19 95 96 F dmm 查手册 P40 选用选用M20M20 螺杆直径d0 21mm 验算挤压强度 max 0min pp F d L 三 当用受剪螺栓联接时 满足挤压强度 max 30000FN max 0min pp F d L 0 21dmm min 25Lmm 192 p MPa max 0min 30000 57 14 21 25 pp F MPa d L 四 当用受拉螺栓联接时 螺栓杆与通孔之间有间隙 螺栓受拉力 螺栓组在V和T作用下 联接靠接合面之间 的摩擦传递横向载荷Fmax 圆形布置 0maxs F fzK F max 0 1 2 30000 240000 0 15 1 s K F FN fz 摩擦系数查手册 P6 T 1 10 max 0 1 2 30000 240000 0 15 1 f K F FN fz 一组螺栓中计算受Fmax的一个螺栓直径 其余 均用相同直径的螺栓 S的取值 书P87T5 10 按不控制预紧力的计算 设螺栓直径范围 M30 M60 则S 2 5 2 取S 2 设计公式 0 1 4 1 3F d S S 240 120 2 S MPa S 0 1 4 1 34 1 3 240000 57 54 120 F dmm 查手册P35 T3 1 GB T196 2003 选第一系列 d1 59 670mm d 64 不在M30 M60之间 但出入不大 不必重 新选择S 确定选用选用M64M64 的普通六角头螺栓 与螺栓杆受剪直径相比 两者大小相 差悬殊 故应采用铰制孔用螺栓 本题结论 本题应采用圆形布置 采用铰制 孔用螺栓联接 本题结论 本题应采用圆形布置 采用铰制 孔用螺栓联接 例题7 如图所示为一固定在钢制立柱上的铸铁托 架 已知载荷P 5000N 其作用线与垂直线的夹角 为 30 底板高度h 340mm 宽b 150mm 试 设计此螺栓组联接 220 340 150 280 P PH Pv 160 150 K向 K向 解题分析 根据不滑移的条件求出预紧力F0 求出残余预紧力F1和总拉力F2 确定螺栓直径 验算不产生缝隙和不压溃的条件 220 340 150 280 P PH Pv 160 150 K向 K向 解 一 螺栓组受力分析 P可分解为垂直分力Pv和水平分力PH Pv为螺栓组受的横向力 PH为螺栓组受的轴向力 轴向力 sin5000 sin302500 H PPN 横向力 cos5000 cos304330 V PPN 翻转力矩 1601501051070 HV MPPN mm 280 P PH Pv 160 150 二 单个螺栓所受工作载荷 280 P PH Pv 160 150 1 在轴向力PH作用下 单个螺栓所受的工作拉力为 1 2500 625 4 H H P FN z 2 在翻转力矩M的作用下 上面两个螺 栓受到加载作用 下面两个螺栓受到减 载作用 上面两个螺栓受力最大 其所 受工作拉力 max 2 22222 1234 1051070 140 4 140 1877 M ML F LLLL N 上面两个螺栓所受的轴向工作载荷最大为 12 625 18772502 HM FFFN 3 根据底板不滑移的条件求螺栓的预紧力 横向力PV使托架底板沿钢柱产生滑移 预紧力F0使接 合面间产生摩擦阻力阻止底板滑动 但轴向力PH使托 架与立柱间的预紧力变成残余预紧力 翻转力矩M的影响可不考虑 因为在M在作用下 托架 底板上部的压力虽然减小 但下面部分的压力却以同 样的情况增加 考虑轴向力PH对预紧力的影响 列出底板不滑移的条 件 1sV fF zK P F1 残余预紧力 求残余预紧力F1 变形变形 力力 m F0 b F F 2 F F F1 1 F b bm C FF CC 10101 0 m HH bm mH bm C FFFFFF CC CP F CCz 不滑移的条件 0 mH fV b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