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落地的思考.doc_第1页
制度落地的思考.doc_第2页
制度落地的思考.doc_第3页
制度落地的思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侃侃制度那些个事儿 1. 职业素养最根基的部分,首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它包括你的从业目的、敬业精神、利益取舍原则等等的方面。对制度的尊重和执行,是最基本的员工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行为表现。就像讲一个公民的有道德一样,遵守社会的法制是一个有道德的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表现2. 制度执行是企业成败的关键首先,企业是个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既然是个组织,就必然会有成员之间合作、以及与组织以外的交往和合作,那就必须要有一些根据企业自身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共同制定的并且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这就是制度。但是,制度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那么,制度本质上它就不再存在。因为,没有了制度,也就没有了各类行为的规则,结果必然是企业中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的状态,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一、 制度的含义与它的适用对象a) 制度的定义“制” ;规定、限定; “度”;限度,能容受的量或者范围;“制度”的含义,字面的解释:就是用文字的方式规定的可容受的行为范围和方式。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状态中,制度的含义就是:要求整个团体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从而为完成任务或目标提供保证。也就是要求团体的成员,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它有广义和狭义的解释和理解;就广义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大社会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就是制度(或叫体制),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等。就狭义来讲,是指一个系统或单位制定的要求下属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工作制度、财务制度、作息制度等等。制度的种类很多,各条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单位、各个部门、每一类的行为,都会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约束。制度结构:作为文案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三个部分;作为包含的内容的结构;包括明确的规则、执行的程序、操作的工具(附表等等)。b) 制度的适用对象制度是有针对性的,有它的适用对象和使用范围的;制度的条款规定的在架构的各层面有不同的适及范围,有些制度是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比如:“不得以权谋私”、“不得接受贿赂”、“不得兼职”、“不得损害公司利益”等条款规定,就是适应公司所有成员的,自董事长、总经理到所有的员工都必须遵守的,如有违反都必须受到制度的处罚。有些制度是针对有相关行为或者相关的成员的,制度的条款在不同层面又有不同的执行要求,这种条款只对规定范围内形成制约,比如,食品生产车间的员工,不可以在车间内品尝产品;但是,研发部或者品管部的员工就得例外;酒店上菜的服务员不可以品尝客人的菜,但厨房的师傅就必须品尝;但是,无论在整体的社会环境,还是在企业、单位,任何确定的制度,只要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你可以不包括在制度管理的范围以内,任何成员都是制度的约束对象,这也就是所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千古理念。(大宋朝八贤王的金锏、佘老太君的龙头拐棍,“上可打昏君,下可打百官”,那也是圣旨封定的特权,是有制度特许的权威,因为那个社会,圣旨也是制度的一种。)某些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和总经理、副总经理,上班时间不作考勤,是董事会有过共同的认同的,也是属于有制度规定的工作方式,因为董事会的决议本身就是企业各类制度形成的依据与纲领;但是,副总经理以下的人员,就要按各层面的考勤制度所规定的条款执行,违者就得按规定处罚。同样,在公司制度的条款确没有明文规定的,无论是总经理、副总经理或者任何人员的个体行为和决定,都不可以超越制度的权威。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学习、知晓与自身可能相关的制度,这样,既可以让自己避免违反制度,同时,也能够运用制度保护自身权益。二、 为什么企业管理需要有配套的制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2个人或以上的地方都得讲规矩。现在还是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还没到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当下市场经济的进化程度,必须依靠“法治”。前面,已经讲到了制度的含义就是:要求整个团体所有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从而为完成任务或目标提供保证。所以,这问题的解答不复杂。第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游戏规则,其目的应该是限制参与者的投机倾向,制度的基本作用是规范与约束人们行为。没有了制度,就没有了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准则;因为,没有制度的规定,所以,就不存在对与错的签别标准;那么,整个企业既没有了正常运营的保障,必然会乱了套,也就意味着企业运营风险的存在。第二、由于企业的发展、业务的扩大,需要通过增加人手和细化工作的分工,来作为提供效率和作业质量的支撑,为了保障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和高质量地展开,企业就必须要制定各种流程规定、管理制度,来指导全体成员的作业行为。只有用制度管人管事,才能够解决:说到、写到却做不到的问题,只有用制度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提升企业的运行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才能保障企业的有效运作与发展。小故事; 规章制度的作用 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了从英国往澳洲大规模运送犯人的工作。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当时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由一些很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没有什么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使得船上条件更加恶劣。一旦船只离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政府的钱,对于这些人是否能远涉重洋活着到达澳洲就不管不问了。有些船主为了降低费用,甚至故意断水断食。3年以后,英国政府发现: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12,其中最严重的一艘船上424个犯人中死了158人,死亡率高达37。英国政府花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每一艘船上都派一名政府官员监督,再派名医生负责犯人的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规定。但是,死亡率不仅没有降下来,有的船上的监督官员和医生竟然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原来一些船主为了贪图暴利,便贿赂官员,如果官员不同流合污就把他们扔到大洋里喂鱼了。政府支出了监督费用,却照常死人。政府又采取了新办法。把船主都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提出改变制度: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澳洲上岸的时候清点人数后再支付报酬。问题迎刃而解。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上船的人都健康地到达澳洲。因为在船上死掉一个人就意味着减少一份收入。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以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1以下。三、 为什么制度的执行会有难度 制定制度,首先是必须要保障制度的执行,否则,制度就是一纸空文,就等于没有制度。建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能够以更强的能力更有效地完成更大的业务量。但在很多企业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出现:制度很完整,装订得很美观,但放在抽屉里或仅仅挂在墙上给人欣赏,工作人员依然按照各自的习惯开展工作,最终的状态就是:制度表面形式非常完美,工作混乱无章。一个企业真正的竞争力,不是你能不能拿得出那些制度,而是体现在那些制度的执行情况;体现在企业流程、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力。 制度为什么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呢? 1、领导层拒绝制度(领导的例外原则和企业政治交易,抵消或抹杀制度);在这里为什么不说是领导层不能主动的、或者有效的执行制度,而说是拒绝制度?因为你不尊重、不执行制度,从本质上你可就是排斥、拒绝制度。自古天下作乱,无不因朝纲先乱而起;企业管理混乱,首先是因为决策制度的领导层,不能有效的遵守、执行制度;试想一下;企业设置了制度,从总经理开始至各部门经理、各岗位组长就是制度的监督执行人,但与他平级或上级的领导人违反了制度以后,应当如何处理?迫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就网开一面!还有,当有些人脉背景很深的人,违反了制度,你给与正确的处理结果,但到了你的上司、你上司的上司、甚至到了老板那里,被否决了,你当如何处理?没办法,只有不了了之!等等这类情况出现,制度最终只能被糟蹋成一张漏洞百出的破网,一纸虚设的空文。责任在谁?就在于掌控制度执行的管理层人员、甚至是企业最高长官的管理理念与倾向。2、固有文化与新制度的差异(如宽松的习惯和过于严格的新制度,引起大范围抵触)尽管,制度是科学的,流程是合理的,但是,就是玩不转,为什么?因为不能适应企业的现状,企业存在固有的传统的行事风格、价值观念,对这些新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然会起到范围介定的作用,新制度太过于超越原有文化,难免会形成一种对立与排斥,最终会导致权利斗争、老员工离职、消极怠工等,直至空降兵将被逼宫、老板威信会降低等一系列连锁反应。3、制度本身不合理(包括没有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制度不公平、不流畅、太复杂、太难、漏洞多等)不合理的制度引起的抵触,进而就会导致过于频繁的修改-执行-修改,使企业的制度逐渐失去权威性,员工就会无所适从而产生的困惑,对企业文化形成应付和无所谓的态度。一个好的制度应该在制定者离开企业3到5年后,还能健康地运行,后期的改变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少量地调整,这需要制度的修订者对企业的现状有深刻理解和对企业发展有前瞻性的把握。4、未培训就执行,导致执行后的反复(被执行者说不知道,收回执行或减轻执行都会对后期工作埋下阴影)即使制度考虑了原有文化,但新制度执行前的宣贯依然重要,新制度的宣贯必须由企业的实际影响力人员带头,不然后遗症影响深远。而且,制度的宣贯必须要到位,必须要使各层面的人员对制度条款规定,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并且,宣贯的过程,应该要有记录;比如各各部门主管负责将文件内容传达到每个人,每一个参与学习的员工,应该有份签名单或者文件的背书签名;不然的话,员工违反规定,但坚持说自己不知道相关的规定,主管要是拿不出明确证据证明该员工已经获知的,那么主管就应该承担责任。5、缺少监督执行人(没人愿意做恶人,执行时一再迁就,制度逐渐弱化)在前面的四个不足的因素,得到解决以后,监督执行人就是个很关键的因素;监督执行人缺位或者不力,是很多企业制度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制度监督执行人;也就是从总经理开始至各部门经理、各岗位组长,这些管理人员的挑选、任用和支持,是企业制度能否贯彻的关键。各级监督执行人: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耐性),倔强的原则性,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超越一般人的正直人品,没有裙带利益,熟悉与职务相关的操作环节。特别要严格避免,执行制度后,收回处罚令或减轻处罚,会引起后期不断的讨价还价。再者,执行人必须被公开授予权力,同时,也要公开制约其行为的措施(如有意遗漏的双倍处罚),执行人必须获得企业最高领导的支持。四、 身为管理人员应该如何执行制度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效果如何,根本在于人,关键在于执行力,制度的贯彻落实是靠人来执行的,而我们各级管理人员,就是各项制度的执行监督者;如果我们对待制度的执行“打折”或有令不行,甚至我行我素,再完善的规章制度都会像“聋子的耳朵”一样成为摆设。那么,作为管理人员该如何有效的提升制度执行力呢?1) 调整心态;态度决定一切;首先我们自身就要有认同制度、尊重制度、服从制度、执行制度的心态和自律精神;要建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公开、公正、公平”的制度执行意识。2) 共同净化企业风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喊着要制定制度,但实际上又不注重制度执行效果的怪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个别心胸狭隘、素质较低的管理者,受个人或局部利益的驱使,视制度为“儿戏”。这种人看到别人有点不合理,就见不得,所以,就要高喊建立制度去约束别人;但是有了制度,轮到了自己的头上,对自己有利的就严格执行,不利的就遮遮掩掩,推三阻四,甚至抵制;这也就是管理学中所讲的“手电筒聚光效应”。二是受不良因素或者动机的影响,屈从于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潜规则”;我的老婆在你的部门做事,你的侄儿在我的手下干活,大家彼此心中有数,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别为难谁,结果就往往使那些违反制度的人,没人管理,从而得益,谁要是坚持执行制度,反而被讨骂、受到损害;三是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本能,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讲祖制,习惯于遵旧俗、守成规,难免会对那些富于创新,讲规则、讲公平、讲公正、讲效益的制度,提出各种各样的麻烦。说到底,是企业风气不正,氛围不正,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不够强烈。所以,作为管理者,我们自身就要去防范、克服这一类心态和行为,要有自律意识的去营造良好的制度执行的氛围和环境;3) 要做好制度的宣贯,并且行使执行的示范职责;员工了解、学习制度的途径,一是通过公示栏张贴的制度文件;更主要的是通过部门或者小组内部的宣贯、学习;所以,对制度的宣贯,是我们每一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作为制度的监督执行者,首先自身要学习、领会制度的精神,并且,要以身作则的执行制度,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绝不能以身试法,否则,就难以服众,也就更无从谈起行使制度的监督执行权威。4) 必须具备小事的处理能力,维护制度权威,严格制度执行问责;要坚持从小处管起,逐步培养团队对制度的执行习惯;比如考勤打卡,没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