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世民-千古一帝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就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 八月己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太宗恐老生不出战,乃将数骑先诣其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者,以激怒之。老生果怒,开门出兵,背城而阵。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进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高祖称善。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果,仁果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 (北宋曾巩唐论)【思考感悟】1下列划横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高祖引师趣霍邑趣:开往B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仗:兵器C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发:拿出D及将旋,谓左右曰旋:凯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率兵略徇西河 良乃入,具告沛公B此为贼耳,何以自全 不然,籍何以至此C遇小敌即班师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D收群盗以图京师 作师说以贻之3下列各项都表明李世民“政治远见”的一组是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 折节下士,推财养客关中豪杰争走赴义 此为贼耳,何以自全冲断其军,引兵奋击 为元师以击仁果,仁果请降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 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A. B. C. D.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李世民善于收买人心,十八岁时就领导了李氏集团推翻隋朝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显示了卓越的才能。B.在战争中,李世民善于分析敌情,恰当部署,抓住了敌人的要害,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凭借突出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钦佩。C.选文赞美了李世民青年时期的英雄事迹;曾巩的评论强调了唐太宗是唐朝所有的皇帝中最突出的,其治国状况也是最隆盛清明的。D.曾巩在评论中对李世民极为推崇,认为古代的帝王是圣明的,而唐太宗的功绩与他们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译文: (2)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 译文: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译文:吕端持重谦让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开宝中拜参知政事。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之器也。”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意以属端。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到,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益谦让不自当。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复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得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以亲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至继迁之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节选自宋史吕端传)【注释】 建明:即建白,陈述意见或有所倡议。 李继迁(9631003):北宋时党项族人,西夏国的建立者,与北宋时战时和。【思考感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不形于言 形:表现B虑与寇准同列 同列:同在朝班,同事C端益谦让不自当 当:承当D端疑谋大事 疑:怀疑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染 保安军奏获其母 端不必与知 即用其策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C两个“与”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3.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给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 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必若此,非计之得也。 A B C D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是A意以属端-已经属于吕端B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大丈夫办事不顾及他的亲人C愈坚其叛心尔-更加坚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D微卿,几误我事-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表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内容的是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继迁之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A B C D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吕端有宰相的气度,因而受到赵普的称赞,更得到太宗的赏识,但也有人认为吕端办事糊涂,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太宗决意任命他为宰相。B吕端很注意团结其他人士,他首先担任宰相,引起寇准不平,他反复考虑,便请寇准参与国家大事,同升政事堂,化解了这个误会。C同僚们在应对太宗时,常常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倡议,但这些见解和倡议都较为一般,只有吕端见解高明,很少有人企及。D吕端知道太宗要处死李继迁之母后,以项羽、刘邦的典故为便,说明杀死李母并不能缓和局势,他建议妥善安置李母,果然取得较好的效果。贾黄中严以律己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p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注释】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 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升州。 恪:恭谨。 品藻:品评鉴定等级。【思考感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知宣州 知:主持,掌管。 B仍设法弭盗 弭:禁止,平息。C将污法而害人矣 污:贪污。 D多柬拔寒俊 柬拔:选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俟业成,乃得食肉 B 以黄中为采访使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C 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D 因悉解去 直好世俗之乐耳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译文: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译文: 包拯廉洁清正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请裁抑内侍,减节冗费,条责诸路监司,御史府得自举属官,减一岁休暇日,事皆施行。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思考感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寻以疾卒,年六十四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C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 D第归,杀而鬻之 公将鼓之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包拯刚毅廉洁的一组是( )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减节冗费,条责诸路监司,御史府得自举属官,减一岁休暇日 A B C D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包拯考中进士后,因父母年老,在家赡养双亲,一直到给二老送终后,才出任官职。B牛舌案中,包拯料定是主家仇人所为牛舌被割,主人必杀牛,再控告他触犯法律,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于是巧断疑案。C包拯为人正直廉洁,住简易的房子,没有私人藏书,老朋友、亲戚、同乡都不与他来往。D包拯秉公执法,刚强坚毅,贵戚宦官都有所顾忌;老百姓却对他热爱,就连妇女儿童都知道他的名字,称他为“包待制”。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2)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欧阳修自重自爱(一)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运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本不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注释】骛(w):纵横奔驰。 翕(x)然:形容言论、行动一致;形容安定.【思考感悟】1.下列句子中加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泰安市202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5建筑项目招投标合同模板
- 2025年综合类-资产评估-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2025年综合类-货运从业资格考试-轨道车司机考试-高级轨道车司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2025年综合类-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第二章股票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集锦-单选题)
- 2025养殖合作协议合同
- 安装工程内部承包合同范本(2025版)
- 导演聘用合同模板(2025版)
- 2025主播合同范本
- 防火门合同2025年
- 抑郁症知识科普教育宣传
- GB/T 41813.1-2022信息技术智能语音交互测试方法第1部分:语音识别
- SB/T 10569-2010冷藏库门
- GB/T 17521-1998化学试剂N,N-二甲基甲酰胺
- GB/T 1094.1-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 GB 1519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油脂制品
- GA 898-2010大型焰火燃放作业人员资格条件及管理
- 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完整版)
- 铁路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词汇表(附音标)
- 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