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7讲).doc_第1页
初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7讲).doc_第2页
初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7讲).doc_第3页
初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7讲).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7讲)第五册复习(一)一、本讲教学内容1 第五册词语复习2 修改病句3.语文活动课内容设计二、具体内容(一)词语复习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个,并订证。(1)A逶wi迤y B官邸d C侍s从 D伺c候(2)A岿gu然不动 B夙s愿 C宁nng可 D祈祷do(3)A戊w戌x B譬p如 C停滞zh D挑剔t(4)A汲j吸 B灼zhu见 C消弭m D锲q而不舍(5)A丧sng心病狂 B兴xng风作浪 C引葛g D前仆p后继(6)A迄q今 B招徕li C心扉fi D揆ku情度d理(7)A好ho事之徒 B诓kung骗 C贬bin低 D摧残cn(8)A钥匙shi B粗糙co C造诣y D气馁ni(9)A阴晦hu B禁jn不住 C秕b谷 D应yng酬chou(10)A廿nin年 B恣睢su C煞sh白 D褴ln褛l(11)A抽噎y B相形见绌zhu C相xing公 D带挈qi(12)A腆din着 B啐cu C解ji元 D兀w自(13)A桑梓z B轩xn敞 C啮ni噬sh D袍笏加身h2看拼音写汉字(1)磅b( ) (2)高官厚l( ) (3)hn( )青 (4)宫tng( )(5)狡xi( ) (6)qi( )而不舍 (7)yu( )如 (8)hung( )(9)ch()惰 (10)繁su( ) (11)sh( )罪 (12)yu( )其(13)ku( )情度理 (14)行jng( ) (15)q( )今 (16)祭s( )3选出书写错误的一项,并订正。(1)A焕然一新 B接然不同 C恩宠荣禄 D应运而生( )_(2)A无暇顾及 B砥柱中流 C辩伪去妄 D偏直的书呆子( )_(3)A反映敏捷 B不足介意 C格物致知 D根深蒂固( )_(4)A孜孜不倦 B不言而喻 C惨绝人环 D脍炙人口( )_(5)A相题并论 B玄虚之至 C为民倩命 D望文生义( )_(6)A司空见惯 B牵强附会 C适逢其会 D于日俱增( )_(7)A生活拮据 B相形见拙 C腆着肚子 D攥在手里( )_(8)A袍笏加身 B秋冷燕高 C意兴阑珊 D莫名其妙( )_(9)A啮噬 B轩敞 C惘然 D遭蹋( )_(10)A鄙夷 B抽噎 C嗤笑 D端祥( )_4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1)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矗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2)形容像山一样高大,不可动摇。( )(3)不平常的岁月。( )(4)从探察物体中而得到知识。( )(5)使人迷惑到极点。( )(6)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扯在一起。( )(7)为老百姓解除痛苦。( )(8)看惯了不觉得奇怪。(9)不忘以前的事,并以此作为以后行动的榜样。( )(10)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11)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12)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13)指深秋季节。( )(14)兴致衰落。( )(二)修改病句,(用等符号在句中修改)1 这几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们。2 从他家到公园,大概貌十里路上下。3 会上没有一个人不说他不对,所以大家同意他的意见。4 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支动人的歌声。5 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6 对于毕业后毕高中还是升师范,两个人协商了半天,还是拿不定主意。7 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8 小说通过那些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9 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不少困难,那今后勤部困难也一定能克服。10在那碧绿的湖面上,一只只小船在湖面上来回荡漾。11保持为政清谦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皮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12我们学校开展了“遵守规章制度”的竞赛高潮。13“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没有的。14小孙生在农民家里,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15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齐倾泻下来,但解放军战士一点也不怕。16范国良冲进火场奋勇扑火救人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三)语文活动课内容设计语文的含义是很丰富的。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偿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正是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最好途径。第五册书安排了四次“语文实践活动”,仔细看看每一次的活动设计,从中归纳出设计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说明“活动目的”;2.说明“活动准备”;3.说明“活动步骤”;4.提供活动所需的参考资料。5.有的还有“附录”。下面是几个语文活动课的主题,请同学们学做主持人,为这些活动课设计出具体的内空(从其中选择两个)1 感受自然2 漫游语文世界3 我爱我家4 探索月球奥秘感受自然活动课的参考答案1 我们通过怎样的活动来感受自然呢?我们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搞一个主题为“走过四季”的活动课。2 具体设计如下:走过四季感受自然一、活动目的1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你已经经历了十几顺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通地诗歌、音乐、小品来体会不同季节的特点,来提高文学修养。2 培养查找资料的能力和表演能力。二、活动准备和步骤1 让全班同学了解活动目的及要求。2 布置任务:第一组准备“春”的内容;第二组准备“夏”的内容;第三组准备“秋”的内容;第四组准备“冬”的内容。3 活动步骤;(1)主持人开场白(2)为活动做一棵树,各组选一人分别扮成“春光”、“夏雨”、“秋风”、“冬雪”,让他们相继从“树”前慢慢走过,并用肢体分别表现出“树的成长”、“树的奋斗”、“树的愿望”、“树的精神”。(3)四个组分别表演两个节目:含“春”、“夏”、“秋”、“冬”的诗的朗诵和歌的演唱。(4)四个级分别推荐一位同学谈谈对四季的理解,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四季的照片。(5)主持人小结。4 参考资料(1)朱自清的春(2)老舍的济南的冬天(3)俊青的海滨仲夏夜(4)何其芳的秋天(5)唐诗宁词中涉及四季景物描写的诗句。探索月球奥秘活动课的参考资料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孩提时代,我们唱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的儿歌,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读了月亮上的足迹,可能引发你对这颗星球产生更大的兴趣,想揭开它更多的秘密,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现在,让我们对这颗神秘星球,也进行一番追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在老师、专家的帮助下,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整理有关材料,从下面的活动中任选一项。一、 月球奥秘知多少月球的奥秘非常多,诸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开发月球、月球与人类关系,等等。班上同学可按兴趣分组,分别探究其中一两个方面。然后开一个专题汇报会,各组推选代表将搜集整理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作汇报。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展开辩论。不求意见统一,只求有所收获。(一)月球的几大谜团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咱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据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另外,还有月球环形山形成之谜、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受撞击发出巨响之谜、月球上不锈铁之谜、干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气之谜等。(二)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l 古代美洲玛雅人留下了极发达的文化,可是在他们的始于洪水之前的编年史中,人们奇怪地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l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l 金史天文志中记载了一条十分惊人的资料:“太宗天会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意思是: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而去,不一会,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三)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l 传说,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号休斯敦的指挥中心联系时,突然吃惊地说:“这些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端,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在注视着我们”此时,电讯信号突然中断。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么?l 1968年12月21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发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在100公里高空用望远镜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许多年后,人们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意外发现,在火山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它十分规则,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着陆或起飞。l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飞行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前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二、丰富多彩的月亮变化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搜集以上各种资料,班上开一个交流会。讨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喜欢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一)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l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l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l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有形象。(二)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l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l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l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三)赏月佳对l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l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l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l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l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l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l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否?(四)月亮的美称与雅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词语复习”答案1(1)C sh (2)A ku (3)D t (4)D qi (5)A sng (6)D du (7)D cn (8)B co (9)B jn (10)C sh (11)B ch (12)A tin (13)B xun2(1)礴(2)禄(3)汗(4)廷(5)黠 (6)锲(7)犹(8)潢(9)弛(10)琐(11)赎(12)尤(13)揆(14)径(15)迄(16)祀3(1)B 截然(2)D偏执(3)A 反应敏捷(4)C寰(5)A相提并论(6)D与日俱增(7)B 见绌(8)B 秋冷雁高 (9)D糟蹋(10)D端详4(1)砥柱中流(2)岿然不动(3)峥嵘岁月(4)格物致知(5)玄虚之至(6)牵强附会(7)为民请命(8)司空见惯(9)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10)信口雌黄(11)望文生义(12)相形见绌(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