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高分低能.doc_第1页
为何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高分低能.doc_第2页
为何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高分低能.doc_第3页
为何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高分低能.doc_第4页
为何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高分低能.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何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高分低能” 刘再英关键词:德育、高分低能、标准、家校联系、未成年人保护2006年11月底的一个中午,我们几个老师来到了学校国际部学生用餐的餐厅品尝韩国菜。我们去时,国际部的孩子们还没有放学,我们很快得到了饭菜。没过一会儿,孩子们来了,很快在窗口排起了长队。大的有8年级、9年级的高个子“老外”,小的有一年级、二年级的小不点“老外”,但不管是大的、小的,还是高的、矮的,都很安静地排着队,少数几个孩子在给自己前后的同伴小声讲着什么。两百多号人的队伍,一点都不拥挤,并且餐厅里也不吵闹!拿到饭菜的孩子,选个座位安静认真吃着饭,没有一个边吃饭边大声说话或打闹!更要紧的是,没有一个老师来管他们!他们的老师陆陆续续来站在队伍中排队,得到食物后也随便找个座位坐下,给学生没有两样。我们在那儿呆了近半个小时,没有看到一个老师招呼一个孩子,而孩子们却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安静。看着这些孩子,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那些孩子们:每顿饭都有生活老师专门照顾,为他们添饭添菜,不停招呼他们吃饭别讲话,盯着他们不发生矛盾。但即便这样,有些孩子都还要在饭桌上惹事,有时还不得不惊动班主任出面解决。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是我们没有教我们的孩子吗?还是我们的孩子根本就不懂该怎样去做?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去看看孩子们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试成绩,有多少孩子不上90分?有多少问题孩子不知道正确答案?或者让我们随便拉一个正玩得起兴的孩子问问:“看到地上有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做啊?”这孩子保证用最快最好听得声音回答道:“应该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可是,事实上,又有多少孩子做到了?为什么会在我们的品德教育中会出现这种“高分低能”现象呢?我认为有一下三个中要得原因:一:学校没有具体、易操作的品德标准作参考。让我们首先来对照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美国:1. 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2. 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3. 提问时举手。4. 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5. 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课业。 向老师或同学请教。6. 如果因紧急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7. 交的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8. 考试不许作弊。9. 如果你上课有困难,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帮助你。10. 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写的请假条。11. 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学都违规。12. 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中国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10、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环境。看到这样两份截然不同的小学生守则,你有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前者具体详细,易于操作,并充满人情味,好比一个慈祥的长者在面对一个满脸稚气的天真孩子温和交待着他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而后者则更像一个威严的首长在向士兵们吓着命令。那么哪一种更适合小学生?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就比如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怎样做才叫热爱?又怎样让孩子们明白“祖国”、“人民”、“中国共产党”这些抽象的名词?又比如第五条:“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那怎样做才叫自尊自爱?要什么样的生活习惯才叫“文明健康”?守则没有说明,老师们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做多少做多少,能做成怎样就做成怎样,因为我们这批老师也是读着这同一个小学生守则长大的。也许还存在着这样的状况:甲老师要求这样做是对的,而乙老师可能要求那样做才对。那孩子该怎样做?或许在甲老师面前这样做,在乙老师面前又那样做?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在很多事情上,我们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即使有标准,很多也不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天性,笼统而死板,孩子们心中始终不太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做今天对,到了明天也许就不对了,那叫他们怎样去坚持一个他们认为正确的做法?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们学会了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表现,要考试时按书本上讲的条款去说,要做时按自己的意愿办,也就自然产生了品德上“高分低能”儿童了。 二:家、校教育严重脱节。那天中午,我感叹为什么这些外国小孩这么乖?一个在国际部工作过的老师告诉我们,其实,这些孩子在学校很自由。老师们一般不会太多管他们,因为他们的家庭教育很有效,孩子们都知道该怎样做。并且他们的教育很一致,不会出现我们的孩子在家一个表现,在学校一个表现的状况。我们之所以感觉我们的孩子更“野”,就是家庭教育不得力,在学校孩子们完全要靠老师来管理,一旦不管了,孩子们要么不知道该怎样做了,要么就放纵自己,故意捣乱发泄。其实这也是造就品德上“高分低能”儿童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我国,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脱节的,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成绩好,其他的好像都能忽略,真有点“一肥遮百丑”的势态。在家很少教育孩子怎样去做一个社会人,在公共场合该怎样做?出行旅游该注意些什么道德规范?和长辈相处又该怎样讲礼仪?再者,家长自己也言行不一致,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往往做不到,无法跟孩子树立榜样。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听到最多的话是:“我们家长是大人可以这样,你们孩子就不能了。”,或者“你怎么能和我们大人比?”而看到最多的是,家长可以当着孩子的面高声喧哗打牌、抽烟、喝酒,而孩子一旦这样做马上就换来一阵皮肉之苦!这必然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凡是都可以这样说,但不一定非要这样做!小时候不行,长大了就可以了。”所以,在压力面前,孩子们个个都“可以这样说”、懂事明理,而一旦压力解除,“不一定非要那样做”的时间也就到了;越往大长,“低能”现象便愈发严重!最后,社会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也造就了“高分低能”孩子。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法律规定不能向不满十八岁的孩子出售烟酒,一旦违反,商家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记得2003年我们到美国去,有一位老师因外表看上去很小,想买烟就遭到商家的拒绝,最后还是出示了身份证才买到了。显然,美国商家是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做的。而在国内,虽然也有这方面的规定,但很多商家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惜铤而走险,使得孩子也就认为,只要没有人知道或者管理者不在,即便是错误的事情也是可以做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极为常见,如闯红绿灯、系安全带、插队列等等。学校的教育有学校的标准,家长的教育有家长的标准,社会又有社会的标准,那孩子们又该遵守哪个标准?到最后,孩子们便有了他们自己的标准:视情况而定!这样脱节的教育又怎能教出言行一致的学生?又怎么能教出表现始终如一的孩子?看来,要想消除品德教育中的“高分低能”现象,我们还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去着手,让几个方面统一教育标准,让我们的品德教育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并且我们还可以从以下点去努力,以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思想品德教育标准和活动,并加强对老师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学校要细化具体化守则内容,并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而适当增加一些符合时代要求和具体情况的内容,并一定是要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了,不要太过抽象和理论化,让孩子们明确知道标准的同时还知道怎样去做。在解释和执行守则过程中, 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让孩子乐意接受和易于接受,而不至于太死太严,让孩子有戴着紧箍咒的感觉。另外学校应该对老师们进行这方面的专项培训,提高老师们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能力,也让老师们统一思想,让所有老师而不只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形成学校行政、班主任、课任老师、学校员工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教育、发动家长,做到家、校教育标准的统一,教育活动的和谐。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实实在在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而不仅仅让家长知道和重视孩子的成绩和考试分数。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品德教育中,比如让家长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上班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和老师对孩子们的要求;或者让家长做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一些德育方面的教育问题;也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学校的培训工作,让家长明白学校教育目标和标准的同时,也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并主动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