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建设省.doc_第1页
蕉岭县建设省.doc_第2页
蕉岭县建设省.doc_第3页
蕉岭县建设省.doc_第4页
蕉岭县建设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蕉岭县建设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 体 规 划蕉岭县人民政府二00五年目 录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建设框架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3二、建设框架3三、发展目标4四、实施步聚7第二部分 规划要点一、经济宽裕县建设的规划9二、生态示范县建设的规划15三、文化先进县建设的规划17四、社会和谐县建设的规划19第三部分对策和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22二、科学规划,强化监督22三、加强宣传,形成氛围23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24五、建立机制,保障到位24第四部分示范工程项目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建设框架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蕉岭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汇到社会的一切活动,走出一条既满足当代需求,又有利于后代发展,并不断提供和优化充足发展条件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创建具有山区特色的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二)、工作思路: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蕉岭要当好全市全面协调发展排头兵”的要求,切实把推进“经济宽裕县、生态示范县、文化先进县、社会和谐县”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中之重来抓。二、建设框架建设框架:两个区域、分类建设、同步实施。两个区域,即把全县分为东西部山区镇(新铺镇徐溪、长潭镇、蓝坊镇、南礤镇)和205国道沿线镇(蕉城镇、三圳镇、新铺镇油坑、文福镇、广福镇)两块。蕉岭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差异性大,经济基础不平衡。主要是东、西部山区镇(新铺镇徐溪、长潭镇、蓝坊镇、南礤镇)经济比较薄弱,但是森林资源保护较好,生态优美,空气清新,是一块无污染的宝地。205国道沿线镇(蕉城镇、三圳镇、新铺镇油坑、文福镇、广福镇)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工业、农业相对比较发达,产业聚集度也较高,这些地域也是蕉岭县今后工业产业、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分类建设,即东西部山区镇重点进行生态保护、建设,把该区域建成一个大的森林公园。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构建起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生态环境基础结构和绿色景观、城区生态景观,促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 205国道沿线镇重点进行水泥产业的污染治理,发展新型工业,发展绿色农业,建设小城镇,发展第三产业,力争把205国道沿线(也就是天汕高速公路蕉岭段地带)建成蕉岭经济走廊,经济增长极,奠定全县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步实施,即东西部山区镇的生态建设与205国道沿线镇的新型经济发展基地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蕉岭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用6年左右的时间,使蕉岭县成为县域综合实力大为增强,经济繁荣,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建设和管理现代化的广东山区经济宽裕县;成为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渐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广东生态示范县”、人人向往的居住创业县;成为具有一流的文化设施、拔尖的文化人才、出色的文化精品、厚实的文化产业、有序的文化市场、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的全国文化先进县;成为爱国守法、谅解宽容、明礼诚信、团结互助、依法行政、运作协调、公平文明、廉洁高效、管理有序、保障高效的社会和谐县。“四个县”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努力争创“五个全国先进县和一个省排头兵”,即争创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林业生态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和全省山区水利建设排头兵,作为优先攻坚目标。(二)具体指标。1、实验区经济发展目标指标名称2004年2007年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2.9833.350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0.81212财政收入(亿元)0.89681.261.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102171450020000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81.983882、核心区人口发展指标指标名称2004年2007年2011年总人口(万人)22.5222.5822.64人口自然增长率()2.262.582.5人均受教育年限(年人)11.931212.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100100每万人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人)88015001800城镇人口比重(%)2935443、环境资源指标预测指标名称单位2004年2007年2011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81317城市绿化覆盖率%354045森林覆盖率%77.978.5804、环境指标预测指标名称单位2004年2007年2011年工业废气处理率%9095100工业废水处理率%9197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859598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100100100生活污水处理率%30608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00城市噪声达标率%96.798985、社会进步指标名称单位2004年2007年2011年城镇职工人均收入元120861391115888农民人均收入元435648995511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253440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人1.181.251.5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张2.112.53信息化指数%46.2550606、社会保障主要指导预测指标名称单位2004年2007年2011年失业救济率%100100100医疗保险率%608080残疾人就业率%8081857、科技能力主要观察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04年2007年2011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40465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81530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0.81.22.0每百人口大专以上文化人数人8.815.018.0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人175220350四、实施步聚为更好地实现实验区总体发展目标,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考虑到实验区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未来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因而分阶段主要任务的确定采取了近期详细具体,中期略为宏观的原则,以求稳步扎实地推进实验区工作。(一)近期实施阶段(20052007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规划设计,全面启动,主要任务是:1、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体系。包括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合到各级决策管理之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类、各级发展规划中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要求,以可持续发展城区建设为核心内容,设计、建设、宣传实验区的形象。通过宣传教育,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价值观渗透到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产业活动乃至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社会公众参与、理解、支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社会人文环境。2、确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优化提高第三产业,稳定巩固第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外资的引进上注重项目的技术含量,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完善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县城建设,使县城聚集经济、文化、商业等功能更加鲜明和突出。开展城镇形象塑造工程,重点完善县城绿化、照明等城市景观建设。4、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整体环境质量。(二)中期实施阶段(20072011年)。这一阶段是加快实验区发展过程,各项示范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阶段。主要任务是:1、经济总量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把金城工业基地、油坑工业基地、文福工业基地、天汕高速公路蕉岭段沿线工业带建设成能够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重点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并使其逐步形成规模。2、发展社会事业。把社会事业由政府包办、福利型向市场化、产业化、实体型方向发展,形成社会事业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3、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通过实施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污染的示范工程建设,使蕉岭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提高,并力争把相关镇建设成为环保模范镇。通过近、中期发展与建设,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使蕉岭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逐步走向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轨道,把蕉岭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先进、文明富庶、环境优美的新型山区县,为东西两冀的山区县发展起示范作用。第二部分 规划要点为切实推进“经济宽裕县、生态示范县、文化先进县、社会和谐县”工作思路和发展战略的实施,把实验区建设的理念融汇到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实现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促进蕉岭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一、经济宽裕县建设的规划经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以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为重点,遵循“重点发展第二产业,优化提高第三产业,稳定巩固第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努力促进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一)、农业。用先进适用科学技术贯穿于高效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发展壮大效益农业生产基础,培育一批实力强劲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实现农业现代化。1、确立两个理念。即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走“产加销”发展路子;用商贸的理念发展农业,形成“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新格局。2、培育五大基地。鼓励兴办股份制、合作制的大型种养场,建立区域化、专业化、科学化畜禽饲养基地,提高农业增加值。205国道沿线镇重点建设好蔬菜、禽蛋、水产、花卉等商品生产基地。山区镇大力发展林业、优质果、烤烟、茶叶,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短养长,促进农牧业良性生态循环,从而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大农业体系。未来6年,要建立五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一是以水果、茶叶、蔬菜、超级稻为主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二是以瘦肉型猪、山地鸡、奶山羊、特色鱼为主的畜牧水产养殖基地;三是以优质烟为主的烤烟生产基地;四是以竹、木为主的林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五是以佛手、淮山为主的南药生产与加工基地。未来6年,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达50%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达50%以上。3、改变农业为单纯生产经济型观念。开发农业的延伸产业,把农业同生态、环境、第三产业、旅游等结合起来,要通过建设和完善生态系统工程,把山区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在建立五大农业商品基地的同时,不断引进推广应用无公害和绿色生产技术标准,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品牌农业的发展,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二)工业。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促使工业全面发展,加快资金积累和人才培养。以保证实验区财政收入和积累逐年提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1、加快企业转制改革。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真正实现国有企业民营化目标,使企业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以科技进步为依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高工艺水平。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尤其要结合我县实际,积极运用旋窑技术、环保电池生产技术、电解二氧化锰技术等新型适用技术对现有的水泥、电池、锰制品、造纸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高度重视和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在设计、生产、管理、采购、销售各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水平,使夕阳产业变为朝阳产业,劣势企业变为优势企业,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3、扶强促大支柱企业。按照“扶优、扶强、促大”的原则,积极扶持主导产品突出、创新能力强、经营机制活、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链条长、经济效益好的骨干企业,使之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重点加大“一个基地、八大产业”的扶持力度。一个基地,即以塔牌集团为龙头,以油坑企业集团为骨干,协助扶持两大企业集团扩大生产规模,发挥两大企业集团规模、品牌、技术、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县内水泥企业,打造建材航母,提高市场竞争力。未来六年,全县旋窑水泥生产能力力争达到千万吨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六大产业:即依托我县水力、锰矿、大理石、竹木等资源优势,大力扶持电力、电池、造纸、酒业、服装、锰制品、重钙粉、林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营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壮大发展后劲。4、引进培育潜力产业。充分利用省产业转移的政策,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设备、新材料等发展快、空间大的潜力产业,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增加产业技术含量,增添工业发展后劲。未来六年,要有一批新兴工业特别是高科技骨干工业项目落户我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具有蕉岭特色的工业体系的形成。5、构建工业走廊。充分依托正在建设中的天汕高速公路蕉岭段和“十一五”期间拟建设的“梅州上杭”铁路蕉岭段的交通优势,按生态型、集约型、科技型的标准,以抓好金城工业基地、油坑工业基地和文福工业基地规划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我县各类型的工业产业带。未来六年,工业产业带的产值要超30亿以上。6、发展环保工业。优化产业结构,优化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大力开发环保产业,生产绿色产品,建立节能、降耗、节水的节约型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广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工艺、生产技术革新,逐步改变工业传统的高消耗、单目标、单循环的生产模式,向合理投入,适度消耗、深加工、多目标的方向转变,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实现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小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选择12个不同行业、企业,优化生产环节,优先选择无污染少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生产绿色食品,建立节能、节土、节水的资源节约型经济,防治环境污染,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把清洁生产模式、“绿色经营”概念引入第三产业领域,改善、优化第三产业的生产方式,减少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全县的生态环境水平。7、掀起新的招商引资高潮。要通过蕉岭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建设,加大实验区的宣传和影响,把实验区的效应形成招商引资的新优势,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掀起新的招商引资高潮。(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立足本县需求的基础上,以第三产业的辐射、扩散和聚集功能带动经济发展上新台阶,使第三产业成为本县的支柱产业。1、建立一批综合购物中心。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家电、服装、农产品批发等专业市场,以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2、适应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要求,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资讯等新兴第三产业,扩大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提升第三产业的高级化、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完善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使第三产业朝着组团式的方向发展。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培植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推进全县商业贸易、信息服务、教育文化、旅游、饮食、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四)城镇建设。1、建设花园式生态城市。坚持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市场化建设方针,努力实现“五个转变”,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五个转变”:即在思想观念上,由就建设抓建设向经营城市、发展建设产业转变;在发展方略上,由重点抓城市建设向推进城乡一体化转变;在建设标准上,由注重规模速度向注重提高品位转变;在资金投入上,由单一依靠政府投入向市场多元化投入转变;在城市管理上,由先发展后规范向规范发展并重转变。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城市的灵魂,规划决定城市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我们要科学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并按规划要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精心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和配套设施,真正做到规划科学,有超前思维、有法律保障。坚持高标准建设。充分依托蕉城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围绕县城水系,完善石窟河蕉城段、溪峰河一河两岸和长潭东干渠蕉城段的堤路街改造,实施环东河综合整治工程,构建县城新的河滨景观轴和群众休闲风景线;围绕县城交通,完善县城道路网络,精心打造城市地标式景观带;围绕人居环境,完善县城公园、广场、医院、学校等市政公共设施,增强城市整体功能。坚持高效能管理。围绕城市管理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健全城市管理网络,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未来六年,力争把县城建设成为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左右的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交通畅通、卫生整洁、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山城。 2、发展特色小城镇。运用市场机制,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引进外资,建立多元化投资融资新机制,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未来六年,要重点把地处国道沿线基础条件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较大的广福、新铺二个中心镇作为骨架,把他们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各具特色、辐射力强的区域性新型城镇体系,成为国道沿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3、吸引农民向城镇聚集。坚持“分类指导、有序建设、梯度推进”的原则,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结合起来,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积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打破体制和政策障碍,认真研究制定有利于充分释放生产力潜力、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快速聚集、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消除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政策性差别,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推动农村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通过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发展非农产业,带动农民向城镇聚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五)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发展经济必须从基础设施抓起的战略思想,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力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区位发展环境。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省道建设为重点,地方公路为主体,促进高等级公路和地方公路的建设,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实现蕉岭境内“半小时生活圈”的构想,使交通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六年,一是要力争把“梅州上杭”铁路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争取“梅州上杭”铁路蕉岭段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二是要协助抓好天汕高速公路蕉岭段建设和205国道蕉岭段升级改造、省道S332线黄坑段改造等一批国、省道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抓好世纪大桥、白马大桥和城区西外环一级公路建设;四是要抓好新铺矮岭至梅县白渡、长潭库区至文福淡定、文福乌土至南礤富足、兴福堑垣至徐溪高乾四条三级公路建设,完成“一个中心,四线辐射”工程;全面实现镇通行政村公路水泥硬底化。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网络优化、传输迅捷、运行高效”现代化通信网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联合共建、统一标准、互连互通”的原则,加快发展ADSL宽带业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教育、电子金融、电子社区“5e”工程,推动信息网络化进程和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3、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省鼓励扶持山区发展小水电和改造城乡电网的机遇,大力抓好新上电站项目的规划、论证和建设,抓好老电站的更新改造,努力增加装机容量,增大发电总量。积极推进重点电力项目的建设进度,继续抓好一批输变电工程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优化城乡电网结构;抓好供电调度网络自动化建设,提高输变电能力,形成“布局合理、调度自动、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区域性电网,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4、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堤围、水库、山塘和枢纽配套排洪、引水工程的除险加固工程。全面提高水利设施的防洪和灌溉能力标准。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抓好节水灌溉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构建“设施配套、排灌畅通、旱涝保收”的现代化水利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建全省水利建设排头兵。二、生态示范县建设的规划生态示范县建设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打响“生态蕉岭,绿色家园”品牌。(一)、巩固现有生态建设成果。1、全面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林地和耕地资源,特别是对已划定的农田保护区必须严格控制,对山地、林地不准乱砍乱伐,不准再建新采石场,对已关闭的采石场要恢复绿化,加大力度控制山坟抢占林地的现象。有计划地分期、分批逐步改造现有山林的单一树种,广种阔叶林,形成混交林,更好地发挥山林的生态功能。2、严把“三关”,即严把资源开发关,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把污染防治关,加强城市、工业排污的治理;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引导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节约型社会。3、在农村以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养殖业废弃物污染治理、减少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对村庄环境“脏、乱、差”的整治,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住宅美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还要围绕建设花园式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加大县城、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改造力度,加强空气污染、噪音等环保指标的监控。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构建“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生态人居环境,成为创业投资的热土。(二)、提高生态功能等级。 1、提高绿化覆盖率。继续开展“绿满蕉岭”大行动,着力抓好主要道路、镇村周围、机关单位、学校、社区等重点地区绿化工作,加大水土流失区、采矿区等的复绿整治;抓好县城周围5万亩纯松林改造,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继续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力争把皇佑笔市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制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重要渔业水体等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和对象的发展规划,重点抓好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保持好山面、自然水体,加强对园林、古建筑、古树、名木及特别物种的保护,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继续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确保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增长。争创全国林业生态县。(三)、挖掘和发挥生态效益。1、生态旅游建设。抓住蕉岭县被评为“省林业生态县”的契机,挖掘、整合、利用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重点抓好 “一区三线”建设。一区,即加快长潭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建设。积极争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长潭旅游区的开发,引导发展客家民俗文化村、宗教文化区、水上娱乐项目、旅游购物区等景点项目,把长潭风景区建成集旅游、文化、观赏、娱乐、购物、渡假、疗养等功能于一体,设施配套的国家“AAA”级优秀旅游区。三线,即西线:以山水风光、田园风光、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度假休闲、爱国主义教育定位,加快开辟徐溪昂天塘茶园、谢晋元故居、河西狩猎场、开天乐园、文福古塔、丘逢甲故居等西线游;东线:以森林旅游定位,加快开辟会仙洞、尖峰笔、皇佑笔、金山笔、石寨土楼、多宝水库等东线游;石窟河景观线重点抓好滨江公园、水上乐园、百里画廊等景点的规划建设,打造“石窟河风光”画卷。2、生态农业示范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生态养殖场示范基地、林木良种繁育高新技术基地等特色农业样板工程,以此带动农业布局的调整,推动品牌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 文化先进县建设的规划(一)、实施科教兴县,加速科技进步步伐。注重引进项目的技术水平,对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项目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政策倾斜。每年有计划地从国内引进或招聘一批优秀人才,制定相关的人才使用政策。确保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可支配支出的1.5%以上,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达1.3%以上。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加大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传授和推广新型和适用技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或项目的扶持,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制度和保护措施。(二)、打响“三个牌”,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要着力打响具有蕉岭特色的“三大文化品牌”,即以继承和创新山歌艺术为主,打响客家山歌牌;以丘逢甲、谢晋元等人文资源的挖掘、整合为重点,打响客家名人牌;抓住省加大扶持东西两翼文化设施建设的机遇,科学规划,采取政府投入、民间投入、社会捐助等形式,继续规划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夯实文化阵地基础。整合文艺团体、文化馆场、广播传媒三大文化资源,提高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率,办好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文明新风。(三)、加大基础教育工作力度。高质量、高标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抓好蕉岭中学创建国家示范性高中工作,加快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步伐,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建立贫困家庭教育保障体系,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建立覆盖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资助制度,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到201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四)、优化人口素质。1、控制人口规模。健全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力争两年内实现“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2、提高人口素质。从增强身心健康素质、社会道德品质、科学文化技能、艺术审美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下功夫,重点提高居民的创新素质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通过教育、媒体宣传和组织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来实现。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配合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经常性体育活动的不断深入,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增加体育活动经费,建设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定期举行各镇体育运动会及篮球、足球、乒乓球、登山、游泳等专项体育比赛,并逐步完善,形成制度化。3、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通过搞好软环境建设,建立起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广泛联络热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专家学者,采取借助“外脑”与高校、科研单位开展横向联合的方式,不断扩大智力支持系统,充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人才队伍。营造人才价值认同的社会环境,创建公正、公平的人才发展环境,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打造适宜创业的发展空间,构建现代公民道德体系,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人文环境。四、社会和谐县建设的规划(一)、建设诚信社会。大力开展公民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知书达礼的精神风貌。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弘扬社会正气。抓好一批高标准文明示范村,并以这批示范村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区文明村、文明户的建设步伐。到2011年,文明村占街村总数、文明户占家庭总数的比例达到90%。(二)建设平安蕉岭。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体系,提高政府依法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各类不安定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力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建立有效的民意沟通、矛盾调处机制。依法、合理、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高度重视和解决房屋拆迁、征用土地、环境保护、企业改制、民工工资拖欠等热点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矛盾纠纷调处、犯罪预防、法制教育等基础工作落到实处,打造“平安蕉岭”。全面提高市民的民主法制观念,提高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的社会参与程度,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充实治保队伍,配备先进的治安防范设施,逐步建立完善的集预防、防范、管理、监控于一身的指挥系统。(三)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建设。1、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加快发展计生保险、养老保险、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科学规范地运用保险基金。力争到2011年参加社会保险率达100%以上。2、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和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完善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建设,完善和引进高素质的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大力宣传、推广和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力争到2011年,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争取达到90%以上,城乡普及卫生保健服务,实现人人享有中级卫生保健目标。3、完善养老保障。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妥善安置孤寡老人,依法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实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年福利目标。完善8间敬老院建设并力争达到省一级敬老院标准。到2011年,养老投保率达到100%。4、完善残疾人保障。根据残疾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制定残疾人就业政策,规定新办企业要招收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兴办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残疾人自谋出路的,要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优惠。努力争创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5、健全对贫困军人、困难户、烈军属等特殊人群实行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保证他们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逐步形成政府支持、社会互助的良性发展格局。6、完善妇幼保障。重视做好妇女健康保障工作,为孕期哺乳期妇女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服务。到2011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认真落实儿童疾病的各项预防工作。7、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健全以村为主,以镇为辅的投入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改变目前社会保障由单一的市、镇救济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把一部分有条件的社会保障事业推向市场,向经济型和实业型方向转化。第三部分 对策和措施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观念上要敢于创新,在政策上要加强研究和总结,在方法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一整套实施保障体系。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实验区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社区建设的一种创新实践活动。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建立完备的领导组织机构作后盾。成立蕉岭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内设实验区管理办公室。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为实验区办公室兼职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区沟通联络、宣传教育、项目管理和信息处理等日常工作。建立实验区工作例会制度,每一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实验区工作汇报,讨论研究实验区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和有关政策措施。建立一个开放型专家智力支持系统。广泛联络一批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热心实验区建设,有一定协调组织能力的专家进入智力支持系统,为蕉岭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保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在实验区从事相关的技术开发、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和生产经营活动。二、科学规划,强化监督。加快配套落实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决策、规划、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确保实验区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在政府的综合计划、规划以及行业专业计划、规划中,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在具体的目标、结构调整与布局、资源配置、资金安排上,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遵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内容和要求。党政部门的工作计划中,也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思想。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有关决策和管理人员结合部门的实际工作,探讨保障实验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实验区推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评估,不断完善、改进政策不协调,不合理的方面,避免决策失误,研究并制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监督方法,建立经常性、透明度高、对公众负责的监督制度,构建一整套优化政策制定、运行实施、评价、监督的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实验区工作考核制度和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和管理支持系统,提高实验区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三、加强宣传,形成氛围。宣传培训。坚持开展长期不懈的宣传培训工作,在全县上下广泛宣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及时报道实验区建设动态、典型事例,让公众了解、理解实验区建设,激发公众积极自觉地投身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来,为实验区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形成实验区建设强大的合力和推动力。发动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个部门协调联动,还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因此,政府在加强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的同时,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实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公众投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人翁责任感,不断扩大参与范围,优化参与方式,改进参与机制,提高参与程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切实将“政府战略”转变为“公众战略”。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工作。积极创造公众了解科学、参与科普的社会环境。针对实验区的不同阶段,开展内容充实,效果明显的科普活动,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相应的科技知识广泛地渗透到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中,从而建立起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四、加强合作,形成合力。积极与有关国际组织合作,组织港澳台同胞、华侨和海外华人赴实验区参观考察,逐步扩大实验区在港澳台地区乃至国际上的影响,推动国际合作。多渠道促进实验区进行有成效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开展培训和考察活动,选择一些具有较高水平和声誉的外国专家作为实验区的顾问,加强实验区与国外同类地区的沟通联系,促进实验区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建立机制,保障到位。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金筹措坚持“社会投入为主,政府支持为辅,个人捐助为补”的原则,除政府的各类社会事业费外,要努力争取国家、省、市有关社会发展与科技计划项目的资金支持。成立项目资源库。选择一批带动系数大的项目,进行策划、包装、推广,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实验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将实验区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国民经济的行业中长期发展计划,以取得一定的资金支持。拓展吸引外资的渠道,把重大可持续发展项目列入年度对外招商计划,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实验区的建设项目,与外商进行多种互利互惠形式的合资合作开发。鼓励境内外的社会团体、个人和海外华侨捐助社会可持续发展事业。加大各级各部门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投入力度第四部分 具体示范项目1、项目名称:水泥立窑限期治理执行主体:蕉岭县环保局限期治理时间:2003年5月2006年5月项目基本情况:蕉岭县有水泥立窑生产企业共15间,32座立窑,年生产能力达350万吨。2000年,按照国家“一控双达标”的要求,安装了湿法除尘和静电收尘器,粉尘排放浓度仍平均在200mg/ m3以上。项目进展情况:至目前为止,共投入治理资金2100万元,共有27座立窑完成治理改造任务,并通过市环保局的验收,且监测结果均在30mg/ m3以下,低于100mg/ m3的国家排放标准。还有5座立窑正在进行土建或设备安装。效果巩固:对考核验收完成的企业,每月不定期组织检查,半年常规监测一次,有超标迹象时随时抽查监测,防止污染反弹。预期效果:立窑治理改造全部完成后,一年可削减粉尘排放量达到3000多吨。2、项目名称:蕉岭县污水处理厂项目主体:蕉岭县水务局项目基本情况:蕉岭县污水处理厂是蕉岭县2005年实施的十项民心工程之一,是贯彻实施蕉岭县“碧水蓝天”计划的重要工作内容。蕉岭县污水处理厂位于石窟河东岸桃源东路侧,蕉城镇谷仓电排站背的旱地中。主要负责蕉城范围内的污水收集和处理,服务人口约7万人。设计污水日处理规模为1万m3/d,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截污引水工程800万元,污水处理厂工程计划投资700万元。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初沉池+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案,能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地面径流雨水等各种污水,且能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重金属,盐类和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污染物。项目进展情况:至目前为止,蕉岭县污水处理工程已经梅州市发展计划局的审批立项,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预计2006年底前能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预期效果:蕉岭县污水处理厂的顺利建成和稳定运行将有效治理蕉岭县的水环境污染,对减轻石窟河的水污染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大大提高蕉岭县的城市现代化程度,改善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为蕉岭县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3、项目名称:蕉岭县金城工业生产基地项目内容:金城工业生产基地位于蕉岭县城以北,205国道及规划建设中的“天汕”高速公路纵横贯穿整个工业区。金城工业区规划面积3000多亩,主要企业布局在205国道及县城主干道桃源东路两侧。整个工业区按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建设,现已完成园区内的通电、通水、通路工作。园区内设有建材,机械、家私、电子、制衣、食品等六个功能板块。目前,落户金城工业区的企业(项目)有13家,计划投资总额2.3亿元。主要有:塔牌集团恒基水泥纸袋分厂,蕉岭金发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蕉岭金碧高科建材有限公司、蕉岭云河木业有限公司等。蕉岭县专门成立了金城工业生产基地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县直各有关部门,对工业生产基地进行整体规划,组织各有关部门做好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核准落户企业的用地,监督用地单位按规定使用土地;保障落户企业正常的施工和生产,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全方位为落户企业服务。4、项目名称:绿满蕉岭工程执行主体:蕉岭县林业局行动周期:2004年2008年项目内容:以“生态安全、生态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以优化生态环境和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林分改造为重点,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全面掀起国土绿化新高潮,不断增创蕉岭县生态环境新优势,进一步促进蕉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到2004年底,绿满蕉岭大行动要初见成效,蕉岭县森林覆盖率,生态公益林一、二类林率,县城区周围群山和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区位绿化率,农村范围小城镇、企事业单位、民居、学校及村庄四周林木覆盖率,县城区5万亩群山森林郁闭度以及城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有所提高,水土流失区、取土场、采石场、山体滑坡区植被有所恢复;到2008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5%以上,生态公益林一、二类林率提高到95%以上,县城区周围群山和绿色通道等重点生态区位绿化率达95%以上,农村范围小城镇、企事业单位、民居、学校及村庄四周林木覆盖率达40%以上,县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4%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项目进展情况:至目前止,蕉岭县共投入1250多万元,完成各类造林22980亩。5、项目名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执行主体:蕉岭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行动周期:2005年2009年投资概算和主要来源:总投资371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市、县配套资金及相关镇村自筹。项目内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扶持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村市场建设,努力提升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