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汇率的概念 外汇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也可以说,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由于国际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往来,各国之间需要办理国际结算,所以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都规定有一个汇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美元等少数国家货币的汇率。 2. 汇率的标价方法 折算两个国家的货币,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存在着外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Quotation)。 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叫做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本国货币的数额则随着外国货币或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改变。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有些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量较低,如日本的日元,意大利的里拉等,现在有时以100, 000或10, 000作为折算标准。 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叫做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改变。英国和美国都是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 3. 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与中间汇率 外汇买卖一般均集中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它们买卖外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方法就是贱买贵卖,赚取买卖差价,商业银行等机构买进外币时所依据的汇率叫买入汇率(Buying Rate),也称买价;卖出外币时所依据汇率叫卖出汇率(Selling Rate),也称卖价,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国不尽相同,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商业银行买卖外汇的利润。买入汇率与买出汇率相加,除以2,则为中间汇率(Medial Rate)。 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外汇牌价一般均列有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外币后的一个本币数字表示买价即银行买进外币时付给客户的本币数;后一个本币数字表示卖价,即银行卖出外币时向客户收取的本币数。在间接票价法下,情况恰恰相反,在本币后的前一外币数字为卖价,即银行收进一定量的(1个或100个)本币而卖出外币时,它所付给客户的外币数;后一外币数字是买价,即银行付出一定量的(1个或100个)本币而买进外币时,它向客户收取的外币数。 经济报刊上所说的外汇汇率上涨,在直接标价法下,说明外币贵了,因而兑换本币比以前多了,本币兑换外币的数量比以前少了。外币汇率下跌,情况则相反。 4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两种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量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并在下列主要因素影响下,汇率不断变动。 (1)国际收支:其中外贸收支对汇率变动起决定性的作用。外贸顺差,本币汇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贸收支直接影响外汇供求。 (2)通货膨胀:既直接关系到货币本身实际代表的价值与购买力,又关系到商品的对外竞争能力与对外汇市场的心理影响。通货膨胀减缓,本币汇率就上涨;反之则下跌。 (3)利率水平对资本的流动的影响:一定条件下,高利率水平可吸引国际短期资金流入,提高本币汇率;低利率则反之。80年代前半期美元坚挺,即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的结果。 (4)各国的汇率政策:汇率政策虽然不能改变汇率的基本趋势,但一国根据本国货币走势,进一步采取加剧本币汇率的下跌或上涨的措施,其作用不可低估。 (5)投机活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外汇投机活动。有时能使汇率波动超出预期的合理幅度。 (6)政治事件:国际上突发的重大政治事件,对汇率的变化也有重大影响。 上述各因素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各种因素会合在一起同时发生作用;有时个别因素起作用;有时各因素的作用以相互抵消;有时某一因素的主要作用,突然为另一因素所代替。一般而言,在较长时间内 (如一年) 国际收支是决定汇率基本走势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汇率政策只起从属作用助长或削弱国际收支所起的作用;投机活动不仅是上述各项因素的综合反映,而且在国际收支状况决定的汇率走势的基础上,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汇率的波动幅度;从最近几年看,在一定条件下,利率水平对一国汇率涨落也起重要作用。 6、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1、即期汇率下的外币折(换)算与报价 (1)外币/本币折本币/外币 一个国家或地区外汇市场所公布的汇率表常为1个或100个外币等于多少本币,而不公布1个本币等于多少外币。如外国进口商要求我对其报出出口商品本币价格的同时,再报出外币的价格,这只要用1除以本币的具体数字即可得出1个本币折多少外币。 (2)外币/本币的买入卖出价折本币/外币的买入卖出价 已知外币对本币的买入卖出价,求本币对外币的买入卖出价。 (3)未挂牌外币/本币与本币/未挂牌外币的套算 求本币与未挂牌某一货币比价的方法是: 先列出本币对已挂牌某一主要储备货币的中间汇率。查阅像伦敦、纽约这样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英镑或美元对未挂牌某一货币的中间汇率(伦敦或纽约均公布英镑或美元对所有可兑换货币的比价)。以的中间汇率与的中间汇率进行套算:除以,即/=本币/未挂牌外币的比价;除以即/未挂牌外币/本币的比价。 (4)本币/甲种外币与本币/乙种外币折算为甲种外币/乙种外币与乙种外币/甲种外币 一种出口商品对外报价常涉及到许多国家,多种货币,因此要掌握不同外币间的套算方法,以有利于报价范围的扩大,商品市场的开拓。如已知:本币对甲种外币的买入价与卖出价;本币对乙种外币的买入价与卖出价;如何套算:1个甲种外币对乙种外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1个乙种外币对甲种 (5)即期汇率表也是确定进口报价可接受水平的主要依据 利用不同货币的即期汇率进行套(换)算,不仅对做好出口报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核算进口报价是否合理,可否接受也起着重要作用。 将同一商品的不同货币的进口报价, 按人民币汇价表折成人民币进行比较。 将同一商品不同货币的进口报价,按国际外汇市场的即期汇率表,统一折算后进行比较。 2.合理运用汇率的买入价与卖出价 汇率的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一般相差13,进出口商如果在货价折算对外报价与履行支付义务时考虑不周,计算不精,合同条款订得不明确,就会遭受损失。在运用汇率的买入价与卖出价时,就注意下列问题: (1) 本币折算外币时,应该用买入价 如某香港出口商的商品底价原为本币(港元),但客户要求改用外币报价,则应按本币与该外币的买入价来折算。出口商将本币折外币按买入价折算的道理在于:出口商原收取本币,现改收外币,则需将所收外币卖予银行,换回原来本币。出口商卖出外币,即为银行买入,故按买入价折算。 (2)外币折算本币时,应该用卖出价 出口商的商品底价原为外币,但客户要求改用本币报价时,则应按该外币与本币的卖出价来折算。出口商将外币折成本币按卖出价折算的道理在于:出口商原收取外币,现改收本币,则需以本币向银行买回原外币。出口商的买入,即为银行的卖出。故按卖出价折算。 (3)以一种外币折算为另一种外币,按国际外汇市场牌价折算 无论是用直接标价市场的牌价,还是用间接标价市场的牌价,外汇市场所在国家的货币视为本币。如将外币折算为本币,均用卖出价;如将本币折算为外币,均用买入价。例如,年月日,巴黎外汇市场(直接标价)法国法郎对美元的牌价为1美元(外币)买入价为4.4350法国法郎:同日纽约外汇市场(间接标价)美元对法国法郎牌价为1美元(本币),卖出价为4.4400法国法郎(外币),买入价为4.4450法国法郎,则美元与法国法郎相互折算的方法如下: 根据巴黎外汇市场(直接标价)的牌价: 1美元折合法国法郎为14.4550=4.4550 1法国法郎折合美元为14.4350=0.2255 根据纽约外汇市场(间接标价)的牌价: 1法国法郎折合美元为14.4400=0.2252 1美元折合法国法郎为14.4450=4.4450 上述买入价、卖出价折算原则,不仅适用于即期汇率,也适用于远期汇率。买入价与卖出价的折算运用是一个外贸工作者应掌握的原则,但在实际业务中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较差,库存较多,款式陈旧而市场又较呆滞,这时出口报价也可按中间价折算,甚至还可给予适当折让,以便扩大商品销售;但实际工作者对这个原则要心中有数。 3. 远期汇率的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1) 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折外币/本币的远期汇率 如已知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因报价或套期保值的需要,需要计算出外币/本币的远期汇率,其计算的程序与方法是: 代入公式: P*P/(SF) P*为将本币/外币折成外币/本币的远期点数 P 为本币/外币的远期点数 S 为本币/外币的即期汇率 F 为本币/外币的实际远期汇率 按公式求出远期汇率的卖出价点数与买入价点数后,其位置要互易,即计算出来的买入价点数变为卖出价点数;计算出来的卖出价点数变为买入价点数。 (2) 汇率表中远期贴水(点)数,可作为延期收款的报价标准 远期汇率表中升水货币即为增值货币,贴水货币即为贬值货币。在我出口贸易中,国外进口商在延期付款条件下要求我以两种外币报价,假若甲币为升水,乙币为贴水,如以甲币报价,则按原价报出;如以乙币报价,应按汇率表中乙币对甲币贴水后的实际汇率报出,以减少乙币贴水后的损失。所以学会汇率表的查阅与套算,对正确报价有着重要意义。 (3) 汇率表中的贴水年率,也可作为延期收款的报价标准 远期汇率表中的贴水货币,也即具有贬值趋势的货币,该货币的贴水年率,也即贴水货币(对升水货币)的贬值年率。如某商品原以较硬(升水)货币报价,但国外进口商要求改以贴水货币报价,出口商根据即期汇率将升水货币金额换算为贴水货币金额的同时,为弥补贴水损失,应再将一定时期内贴水率加在折算后的货价上。 (4) 在一软一硬两种货币的进口报价中,远期汇率是确定接受软货(贴水货币)加价幅度的根据 例如:在进口业务中,某一商品从合同签定到外汇付出约需3个月,国外出口商以硬(升水货币)、软(贴水货币)两种货币报价,其以软币报价的加价幅度,不能超过该货币与相应货币的远期汇率,否则我可接受硬币报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在货价与汇价方面均不吃亏的目的。人民币升值的利弊 来源:汇通网 网友评论条 进入论坛 2010-02-09 14:46 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来自国家之间外汇交易的市场压力;其次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博弈,也就是政治压力;最后是政策性压力。从现在中国汇率制度的国际环境来看,市场压力开始减弱但没有消失,政治压力逐渐弱化,政策性压力是否将成为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压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前景如何最终还要市场说了算。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同时推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那么人民币升值,成为区域乃至世界货币将为时不远。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在不远的将来突然停步;中国的货币当局也一再表示,人民币将走向完全可自由兑换。其实,自1994年1月1日大幅贬值以来,人民币的上升之旅就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压力逐步增强的同时,有关人民币升值利与弊的讨论也在同时进行。人民币汇率升值10大利好:1、有利于中国进口。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4、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7、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8、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9、增加国家税收收入;10、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人民币汇率升值6大危害:1.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2.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4.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5.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6.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国外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人民币汇率过低。有人提出应将 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二是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 入世一年多,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达到3400亿 美元。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 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 负相应责任。 日本对於中国来说可能是一个永远的竞争对手。迫使人民币升值,是日本争夺未来 “亚元”主导权的战略举措。据有的学者研究,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 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日本由于其 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而中国由于经济 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 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 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 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 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 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我们还应当看到,迫使人民币升值也是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正在由微观层面向制度层 面扩散的一个标志。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 微观经济摩擦。加入WTO以后,中国处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 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此次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 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早在若干年前中国叫喊着要加入WTO之时我老 笨牛就辛苦地呐喊:在现阶段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无异於慢性自杀。我从来不 希望自己对中国战略形势的分析预测是正确的,然而不幸的是我的每一次预测都是 那么准确无误,想想看,我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痛苦。 一切爱国又爱人民的有识之士,都应当会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迫于压力而现在升值, 将对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欧元之父”蒙代尔甚至认为,如果人民币现 在升值,将对中国吸引外资造成很大打击,中国经济增长将至少因此下降数个百分 点。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有如下的几大危害:人民币在资本帐户 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人民币 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 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人民币汇 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 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此外,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相对 于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 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 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相对于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讲,中国作 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 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 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国际贸易领域新的保护主义又不断抬头, 一些发达国家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如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和卫生标准等对进 口实行限制,并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其国内市场,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 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 状况更加恶化。 而且,人民币升值会恶化中国已经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由於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 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受非典影响就业需求 下降,5月份下跌总数近2万个职位,非典影响较重的旅游、餐饮、商贸等属劳动密 集型产业,所占就业的比重是其所占GDP比重的3倍,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 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同时,人民币升值还会使国内企 业的风险加大。中国一直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加 大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成本。汇率的变动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 从而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财务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对受险资产和负债 进行调整,改变风险净头寸的强度和币种,从而实现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如果现在 人民币升值使其对美元这种硬通货的汇率发生变动,那么将会给许多进出口企业带 来额外的负担和慌张,势必带来外汇风险成本的加大。 历史上西方列强曾经以汇率为武器,在经济上围剿小日本并获得成功。上世纪80 年 代,日美经济摩擦不断,美国采取了所谓的“敲打日本”的政策,不断强迫日元升 值。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1985年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迫使日本签署 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广场协议”后,日元对美元等主要国 际货币不断升值,日元对美元在不足10年的时间内升值了4倍多,日本出口产业几乎 丧失了价格优势,不得不向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周边东亚国家迁徙,鼎盛的日本经 济丧失了国际竞争力,最终陷入到漫无边际的衰退之中。因此,作为人均收入不足 800美元的中国,若任由人民币升值而不顾国内的实际情况,将是一条成本高昂的危 险之旅,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按照Dammos网游的观点,最通俗的说人民币升值将会使得我们这20多年来所积累的 一点血汗钱荡然无存,请看Dammos网游的解释:“人家拿钱进来时,一个美元换8元 人民币。假设进来了1000亿美元,那么他们手中就持有8000亿人民币。假设让人民 币升值,如果升到1美元兑6元人民币,8000亿人民币就要换1333亿美元,中国直接 损失333亿美元;如果升到1美元兑4元人民币,那么800亿人民币就要换2000亿美元, 中国净损失1000亿美元。在如此巨额的外汇净损失下,我们那用来炫耀的外汇存底 还能剩多少? ” 总之无论如何人民币的汇率是升不得的,假如有人想再次出卖国家利益而换取别人 一个不痛不痒的虚无飘渺的赞扬,并且以此为荣的话,那么我们也只能认命了,除 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谁能谈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弊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4-22 21:06 提问者: jxdo - 三级最佳答案第一,对偿还外债有利。中国自从1978年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于缺乏资金,便向世界货币机构(IMF)世界银行(WB)以及美日政府,借来大笔资金。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化,外债日益累积。因此,如果人民币坚挺或升值,相对地,美日货币趋软或降值,显然对中国偿还外债有利。 第二,对进口贸易有利。即相对美日国家为逆差。如果我国人民币升值,随着经济的成长和工业化,显然对入口贸易有利。我国人民币升值,随着经济的成长和工业化,显然对进口贸易有利。 第三,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利。 第四,对中国的海外投资和海外经援有利。现在,中国基本上是海外资本输入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企业也逐渐地向海外发展。同时,在经援落后国家上,中国对各国的经济进出口必定会增加,中国和亚太地多的经贸合作显著加强。 第五,对朝向区域货币方向迈进有利。中国正朝着经济大国迈进,将来,除国际美元外,随着欧元和日元地位的增涨,人民币的地位也将会相对提高。为避免巨大风险,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把本国货币同时和“一篮子外币”挂钩,比较安全,这和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五点,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然而,对中国经济的弊病又在哪儿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商品以“价廉”大占优势,有不少中国商品进军世界市场,靠的不是人民币汇率,而主要是廉价的生产成本。因此,人民币升值必然影响中国新产品的出口以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二,海外对华投资的缩减。中国的经济发展大量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缺少外资或者外资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CCU第一季度医院感染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 宠物鲜粮制作工厂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居窗帘定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政府数据治理方案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度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中介服务协议
- 城市运动公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机械设备验收质量检查表
- 二类医疗器械分类标准及申报流程
- 电力招标文件编制规范
- 2025年中国电脑风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UL实用标准电子线常用规格表
- 大学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应用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 专用条款模板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医院环境微生物 (3)
-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综合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