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氧气吸入技术(一)目的: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二)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酌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评估患者鼻腔情况。2、 操作要点核对医嘱,做好准备。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用棉签清洁患者鼻腔。将氧气装置与供氧装置接通后,连接鼻导管或鼻塞,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检查导管是否通畅,然后将鼻导管或鼻塞轻轻插入患者鼻腔,进行固定。3、 指导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鼻塞或者调节氧流量。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时,应当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知识。(三)注意事项1、 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塞)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塞),再关流量表。2、 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定期更换。3、 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四)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项目操作程序标准分扣分准备20分1、 着装整齐。2、 核对医嘱,抄输氧卡。3、 评估:酌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评估患者鼻腔情况。4、 洗手,酌情戴口罩。5、 备物:治疗盘、治疗碗内盛无菌蒸馏水、纱布、胶布、别针、棉签、治疗碗、氧气装置1套、“四防牌”、氧卡、氧气筒及满牌、扳手、氧管或鼻塞、连接管。2242102 12 14 3 2 1 2 1每少一件用物扣1分实施70分1、 吹尘,挂四防牌。2、 装表,上内芯管,装湿化瓶,接连接管。3、 关流量表小开关,先开“总”,后开“小”,是否通畅,关小待用。4、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5、 检查、清洁鼻腔。6、 连接鼻导管或鼻塞。7、 开流量表调节流量,试氧。8、 测量插入长度,插入鼻导管或鼻塞。9、 胶布固定于鼻翼与面颊部。10、别针固定连接管。11、记录给氧时间等,将氧卡挂上,观察病情及给氧效果,交代注意事项。12、停氧:取下别针和胶布,拔出鼻导管或鼻塞,擦净鼻部。13、关总开关,放尽余氧后关流量表,记录停氧时间。14、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15、卸表,整理用物,分类处理。16、洗手,记录。26644266426464442 16 4 2 6 4 24 3 2 14 3 2 12 16 4 26 4 24 3 2 12 16 4 24 3 2 16 4 24 3 2 14 3 2 14 3 2 1质量评价10分1、 举止端庄,态度严谨。2、 关注患者舒适。3、 与患者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4、 操作流程熟练,动作规范、迅速。5、 完成时间:8分钟。22242 12 12 14 3 2 1二、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一)目的: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确认现场环境安全。确认患者无意识、心跳、呼吸。2、操作要点判断患者,立即呼救,判断大动脉顺便看呼吸及时间。患者放硬板床或插按压板,放平四肢。去枕,掀被,解衣扣和裤带。行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沿肋弓上滑至剑突上2指,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手使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30次。清理口腔分泌物,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扣住口鼻挤压气囊1秒钟,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按压和通气比为30:2。按压频率至少100/分,通气频率8-10次/分。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复苏成功,记时间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三)注意事项1、按压应确保足够的速度及深度,尽可能减少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2、成人用1-2升的简易呼吸器,1升简易呼吸器挤压1/22/3,2升简易呼吸器挤压1/3,人工通气时避免过度通气。3、复苏有效指征: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等。(四)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项目操作程序标准分扣分准备20分1、 着装整齐。2、 发现情况迅速到位。3、 将患者处于平卧位。4、 备物:心脏按压板、纱布、简易呼吸器。244102 14 3 2 14 3 2 1每少一件用物扣1分 实施70分1、 轻拍患者肩膀,判断意识,并呼叫,寻求他人帮助。2、 判断大动脉顺便看呼吸及时间。3、 去枕,松被,插板,放平四肢。4、 解衣扣,松裤带。5、 行胸外按压,术者将一手掌根部紧贴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沿肋弓上滑至剑突上2指,另一手掌根部重叠放于其手背上,双臂伸直,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反弹,放手时手掌不能离开胸壁,按压30次。6、 清理口腔分泌物,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扣住口鼻,一手用“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使胸廓抬举,连续2次。7、 按压和通气比为30: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通气频率810次/分。8、 反复5个循环后,进行复苏效果评估。9、 复苏成功,记时间并进行高级生命支持。10、整理衣裤,去按压板,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去舒适体位。11、整理用物。12、洗手,记录。646414106444446 4 24 3 2 16 4 24 3 2 114 10 8 410 8 6 4 26 4 24 3 2 1 4 3 2 14 3 2 14 3 2 1 4 3 2 1质量评价10分1、 态度严肃认真,作风严谨。2、 操作流程熟练,动作敏捷、迅速、连贯、正确有效。3、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正确。4、 完成时间:4分钟。2442 1 4 3 2 14 3 2 1三、经口腔/鼻吸痰法(电动吸引器) (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观察口鼻腔情况。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2、操作要点做好准备,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3、指导患者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三)注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观察患者痰液的性状、颜色、量。(四)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项目操作程序标准分扣分准备20分1、着装整齐。2、核对医嘱。3、评估: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氧流量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情况并观察口鼻腔情况。听诊肺部。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4、洗手,戴口罩。5、备物:负压吸引装置一套、盛无菌生理盐水缸2个、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一次性治疗巾、别针、试管。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听诊器。 2242102 12 1 4 3 2 12 1 每少一件用物扣1分实施70分1、检查仪器性能。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听诊肺部呼吸音,绑试管于床头。3、给氧者调节氧流量。4、连接管道,打开吸引器开关,调压、试机,关闭开关,将吸引管接头插入床头试管中待用,别针将管道固定于床旁大单上。5、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铺一次性治疗巾。6、戴无菌手套,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7、吸痰:试吸水,将吸痰管末端折叠后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吸痰管左右旋转并上提,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8、吸痰完毕:关机,分离吸痰管,脱手套,冲吸引流管接头,擦净口鼻。9、再次听诊肺部呼吸音。吸痰毕,撤去一次性治疗巾,调回氧流量。10、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11、整理用物,分类处理。12、洗手,记录。282102616844442 18 6 4 22 110 8 6 4 22 1 6 4 216 12 8 48 6 4 24 3 2 14 3 2 14 3 2 14 3 2 1质量评价10分1、关注患者舒适。2、与患者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3、判断准确,操作流程熟练,动作规范。4、无菌观念强。5、完成时间:8分钟。22242 12 12 14 3 2 1四、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使用法(一)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敷料、器械等。(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有效、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3、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将包内无菌物品置于治疗台面上。4、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5、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三)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非无菌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3、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不能低于腰部。4、开包后的干持物钳及罐应4小时更换。铺无菌盘法(一)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治疗时使用。(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无菌巾包有无破损、潮湿、有效、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3、打开无菌巾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4、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5、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三)注意事项1、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4、操作备物应注意结合考核项目选择。无菌容器使用法(一)目的: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3、用毕即将容器盖严。4、手持无菌容器时,应当托住容器底部。5、从中取物品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容器边缘而污染。(三)注意事项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取用无菌溶液法(一)目的: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对所使用的无菌溶液进行检查、核对。3、按照无菌技术要求取出无菌液体。4、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5、取用后立即塞上瓶塞,消毒瓶塞边缘,用无菌纱布包住瓶口。6、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24小时。(三)注意事项1、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戴无菌手套法(一)目的: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预防感染,保护患者。(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选择号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3、取下手表、饰物,洗手。4、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和方法戴无菌手套。5、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三)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损,应立即更换。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准备20分1、着装整齐。2、评估操作环境符合要求。3、取下手表,洗手,戴口罩。4、备物:治疗车、治疗盘2个、弯盘1个、无菌持物钳包、无菌治疗巾包、无菌治疗碗、无菌手套、无菌纱布容器、无菌溶液、棉签、启盖器、消毒剂。424104 3 2 12 14 3 2 1每少一件用物扣1分实施70分无菌持物钳使用法:1、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有效,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2、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将包内无菌物品置于治疗台面上。3、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4、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铺无菌盘法:1、检查无菌治疗巾包有无破损、潮湿、有效,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2、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夹取1块治疗巾。3、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外面,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4、放入无菌物品后,将治疗巾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无菌容器使用法:1、查看无菌容器的有效期,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2、打开无菌容器时,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3、夹无菌物品放无菌碗内或盘内。4、用毕立即将无菌容器盖严。取用无菌溶液法:1、检查、核对无菌溶液。2、开铝盖,常规消毒瓶口。3、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4、取用后立即塞上瓶塞,消毒瓶塞边缘,用纱布包住。5、记录开瓶日期、时间。戴无菌手套法:1、选择号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2、酌情取滑石粉少许涂擦双手。3、取出手套,先后对准戴好。4、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5、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24624284442242422224222 14 3 2 16 4 22 14 3 2 12 18 6 4 24 3 2 14 3 2 14 3 2 12 12 14 3 2 12 14 3 2 12 1 2 12 12 14 3 2 12 11质量评价10分1、举止端庄,作风严谨。2、无菌观念强。3、操作流程熟练,动作规范。4、完成时间:10分钟。2442 14 3 2 14 3 2 1五、密闭式输液技术(一)目的1、补充水和电解质,预防和纠正体液紊乱。2、纠正血容量不足,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的灌注量。3、输入药液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等治疗疾病目的。4、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获得正氮平衡。(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2、操作要点核对医嘱,做好准备工作。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药液及输液器备好待用,选择患者合适的穿刺部位。在穿刺处上部6cm系止血带,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嘱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按无菌技术原则进行穿刺,成功后松止血带、松调节夹并嘱松拳,固定。调节输液速度,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触及的位置。观察患者情况及有无输液反应。3、指导患者告知患者所输药物。告知患者输液中的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1、对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当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2、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气栓,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后及时拔针。3、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项目epc合同模板(3篇)
- 2025关于商业物业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破碎机操作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民用阀门及管道连接件制作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钢渣处理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陕西联考大专考试题及答案
- 拖拉机电器装试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计算机网络设备装配调试员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种畜冻精制作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口腔真菌感染时的护理
- 2025江西南昌市西湖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4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工程物探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招聘面试中常见陷阱问题解析与应对方法
- 涂装技能师考试题及答案
- 获得性长尖端扭转性室速朱俊讲课文档
- 2025年烟草专卖局公开遴选面试高分策略及模拟题答案
- 2025年陕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护理学专业知识试题
- 乳制品行业智能化奶源管理与追溯方案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全文培训课件
- 恒瑞医药2023ESG社会责任报告:关注员工成长共建美好家园
- 急性高原反应救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