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1页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2页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3页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4页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常见问题 分析分析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中常见问题作了具体分析 对 WFGD 装置的设计者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认为各系统合理的设备选型及设计是 WFGD 正常调试运行 的可靠保证 关关 键键 词词 石灰石石膏 脱硫 工艺设计 1 1 前言前言 烟气脱硫是控制火电厂 SO2污染的重要措施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 发展 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家在积极建设电厂的同时充分注意火 电厂烟气排放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 相继制订了火电厂相关政策法规 积 极推动火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设施 如 2000 年 9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新 中华人民 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 30 条规定 新建或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 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 必须建设配 套脱硫 除尘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 除尘的措施 在酸雨控制 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 属于已建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 气污染物的 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限期治理 据相关研究表明 1 在目前国内外开发出的上百种脱硫技术中 石灰石石膏 法烟气脱硫是我国火电厂大中型机组烟气脱硫改造的首选方案 随着重庆珞璜 电厂引进日本三菱重工的两套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和设备 国华北 京热电厂 半山电厂和太原第一热电厂等都相继采用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 该 法脱硫率高 运行工况稳定 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环境经济效应 在这些运行 经验基础上其它火电厂也加快了脱硫工程改造步伐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往 往成了大多数电厂的脱硫首选方案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系统尽管优点多 但系统复杂 在系统设计方 面要充分进行优化选择 考虑设计参数宽裕度以及对锅炉本体影响等问题 往 往由于设计不完善为后期系统的调试运行加大难度或达不到设计效果 本文就 是针对在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为脱硫系统的设计人 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2 2 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常见问题以及相应措施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工艺中常见问题以及相应措施 2 12 1 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工艺简介石灰石 石膏法脱硫工艺简介 图 给出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流程示意图 主要包括原料输送系统 吸收 剂浆液配制系统 烟气系统 SO2吸收系统 石膏脱水及贮存和石膏抛弃系统 从锅炉引风机引出的烟气全部进入FGD系统 首先通过气气热交换器 MGGH 对未 脱硫烟气进行降温 再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反应 完成脱硫后的净化烟气经溢 流槽及两级除雾后 再通过MGGH热交换器的烟气吸热侧 被重新加热到88 以 上经烟囱排出 2 22 2 常见问题分析常见问题分析 2 2 12 2 1 吸收系统吸收系统 吸收系统是脱硫工艺的核心部分 由于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脱硫效率和脱 硫系统经济性能以及运行维护量的问题 吸收塔的选择成了设计的核心问题 目前该脱硫系统吸收塔的型式主要有四种 结构型式见图 2 5 不同的吸收塔有不同的吸收区设计 其中栅格式吸收塔由于系统阻力大 栅格宜堵和宜结垢等问题逐渐被淘汰 鼓泡式吸收塔也由于系统阻力大 脱硫 率相对偏低等问题应用较少 喷淋式吸收塔由于脱硫效率能达到 95 以上 系 统阻力小 目前应用较多 但该塔喷嘴磨损大且宜堵塞 需要定期检修 为系 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目前设计人员对喷嘴进行了技术改进 系统维 护量相对降低 对于液柱塔由于其脱硫率高 系统阻力小 能有效防止喷嘴堵 塞 结垢问题 应用前景广阔 因此在吸收塔的设计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厂方的 要求和经济性 液柱塔是首选方案 其次是喷淋塔 目前国内电厂在脱硫系统中核心设备上均采用进口设备 特别是吸收塔 由于技术含量比较高 因此基本上都采用进口设备 因此设计人员主要的工作 要重点把握吸装置的技术指标和相应要求的技术参数 如 珞璜电厂于 1988 年 引进了日本三菱重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 配 360MW 凝汽式发电机 组 2 表1 日本三菱重工湿式石灰石 石膏FGD装置技术指标 参数 煤种 含硫量 脱硫率钙硫比进口烟温 出口烟温水雾含量 吸收塔 烟气流速 停留时间 指标 5 95 1 1 1 2 142 90 30mg m3 9 3m s 3 3s 2 2 22 2 2 烟气及再热器系统烟气及再热器系统 烟气再热器系统在脱硫工艺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在烟气系统和再热器系统 设计上存在的常见问题较多 据经验表明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 FGD 入口 SO2浓度 很多进行脱硫改造的电厂往往都会对来煤品质进 行一定的调整 有些电厂会采用低硫份煤和高硫份煤掺烧的方案 由于混煤不 均匀 入炉硫含量变化快 锅炉燃烧排放出的 SO2浓度波动较大 在 FGD 入口 SO2浓度变化频率大而 FGD 运行惯性大 一旦系统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系统脱硫 率波动大 同时由于 SO2浓度变化大 在一定的工况周期内吸收塔内 PH 值不能 满足要求 一般要求为 5 5 6 5 系统脱硫率达不到设计要求 因此在脱硫 系统设计时应对电厂提出保证混煤均匀的要求或方案 2 FGD 入口烟尘浓度 为了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 FGD 入口应设计安 装烟尘浓度检测装置 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除尘器在达不到设计效率时 往往烟 尘浓度过高 会严重影响到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设计时人员应对厂家提 出该投资建议 3 旁路挡板和进出口挡板的设计 FGD 系统启 停时烟气在旁路和主烟 道间切换 在实际烟道设计时一般两路烟道阻力不同 此时对锅炉的负压会产 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两路阻力压力相差悬殊 在 FGD 系统启 停时锅炉的负压 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如果燃用劣质煤 在较短的时间内锅炉运行人员难以迅速 调整 有可能造成熄火 因此在旁路挡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挡板切换的时间值 设计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弹簧 一般经验值旁路挡板通过预拉弹簧打开时间 应大于 2 5 3 另外在进出口挡板设计上要考虑 FGD 系统停运时由于挡板有 间隙存在 加上进出口烟道阻力不同 在一般设计中停运采用集中供应密封风 往往造成烟气渗透 有可能出现热烟气漏入 FGD 系统 造成系统腐蚀 影响系 统寿命 所以设计停运密封风时应对进出口挡板单独配备一台风机 4 烟气换热器 GGH 选择 脱硫系统中 设置 GGH 的目的 一是降低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温度到 100 以下 保护塔及塔内防腐内衬 二是使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升至 80 以上 减 少烟气对烟道及烟囱的腐蚀 经验表明脱硫系统自动时出口烟温一般都达不到 实际的出口烟温 为了减小因出口烟温低对下游的腐蚀 因此在设计出口烟温 时应考虑 5 10 的宽裕度 在考虑是否设置 GGH 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不上 GGH 能节约初投资 可 以从腐蚀材料上解决腐蚀问题 一种认为不上 GGH 节约的初投资 不足以补偿 为解决防腐问题而花在防腐上的投资 不装 GGH 低温排放的优点是简化系统 减少 GGH 所需投资 缺点是吸收塔后至烟囱出口均要处于严重腐蚀区域内 烟 道与烟囱内衬投资很高 与此同时 烟囱出口热升力减小 常冒白烟 不装 GGH 部分烟气 15 50 不进吸收塔 通过旁路烟道与处理后的烟气混合 从而使其排烟温度上升 这仅适用于要求脱硫效率不高的工程如黄岛 珞璜二 期等工程 因此对于要求高脱硫率的工程一般都设 GGH 目前脱硫装置烟气再热系统一般采用回转式 管式 蒸汽加热等几种方式 采用蒸汽加热器投资省但能耗大 运行费用很高 采用此方式需作慎重考 虑 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 国外脱硫装置中回转式换热器应用较多 这是因为 国外回转式投资比管式低 在国内 运用于脱硫装置的回转式换热器生产厂较 少 且均使用国外专利商技术 所以回转式价格比管式略高 回转式换热器有 3 左右的泄露率 即有 3 的未脱硫烟气泄露到已脱硫的烟气中 这将要求更高 的吸收脱硫效率 使整个系统运行费用提高 管式换热则器设备庞大 电耗大 因此在脱硫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脱硫率 锅炉尾部烟气量 尾部烟 道材料以及脱硫预留场地等情况进行方案 选出最合理的方案 2 2 32 2 3 吸收剂浆液配制系统吸收剂浆液配制系统 在脱硫工艺方案选择时一般对石灰石来源和品质都应做过调查 石灰石来 源应充足 能保证脱系统长期运行的供应量 一般考虑 15 年左右的设计年限 设计人员可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但石灰石品质一定要能达到品质要 求 见表 2 石灰石品质不高 杂质较多 会经常造成阀门堵塞和损坏 严重 时会造成脱硫塔的管道堵塞 特别易造成喷嘴堵塞损坏 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 运行 在制浆系统石灰石粉送入前应保证得到良好的空气干燥 以防送粉管道堵 塞 同时对整个送粉管道应设计流畅 减少阀门和连接部件 特别是浆液管的 溢流管应根据系统设计良好的密封风以防止石灰石的外漏 对制浆车间和厂区 造成二次污染 表2 石灰石质量指标 参数CaOMgO细度要求R325酸不溶物铁铝氧化物 指标 52 2 5 1 2 2 2 42 2 4 石膏脱水及贮存和石膏抛弃系统石膏脱水及贮存和石膏抛弃系统 该系统中最大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石膏的黏性附着 经常使水力旋转器漏斗 堵塞 导致脱水系统停运 因此在漏斗底部可以设计工艺水供应管道周期进行 清洗 或者提出方案建议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人工清洗 烟气脱硫后的石膏一部分通过抛弃泵将石膏浆液输送到电厂的灰渣池内 设计输送管道时应充分考虑石膏的特性 尽量考虑输送管道缩短或者在管道中 设计易拆卸法兰为今后的检修带来方便 有的电厂如湘潭电厂由于脱硫副产品有很好的销售市场 能带来一定的经 济效应 因此应考虑合理的方案提高石膏的品质 一般提高石膏品质途径包括 提高石灰石的品质 提高脱硫率 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强化氧化系统以及 定期清洗 相关研究表明 3 石膏的生成速率将随着脱硫效率的提高而增大 并且其 质量也将随着脱硫效率的提高而得到改善 在对 SO2的吸收过程中 吸收塔的设计 烟气温度的合理选取 脱硫剂的 选用及用量等因素都将影响脱硫效率 从而影响到石膏的质量 吸收塔的合理 设计应当能够提供合理的液气比 减小液滴直径 增加传质表面积 延长烟气 与脱硫剂的接触时间 有利于脱硫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脱硫反应的完全 较高 的烟气温度 不仅能提高脱硫效率 而且能使浆池内温度升高 提高亚硫酸钙 的氧化速率 吸收剂的化学当量对脱硫过程有直接的影响 吸收时所用石灰石 浓度与数量影响到反应速度 有资料表明 在考虑到经济性问题以及化学当量 与脱硫的关系等因素后 一般使用化学当量为 1 2 的吸收剂 5 脱硫剂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生成石膏的质量 当石灰石质量不高 粒度不合 理时 生成石膏中的杂质也将随之增多 从而影响石膏的质量和使用 有资料 表明 石灰石中的惰性成分如石英砂会造成磨损 陶土矿物质会影响石膏浆的 脱水性能 5 另外 石灰石在酸内溶解后会残留一种不溶解的矿渣 其对石膏 的质量有不利的影响 因此 应当尽可能提高石灰石的纯度并采用合理的粉细 度 烟气中的杂质 如飞灰 粉焦 烟怠 焦碳等 虽然经过脱硫装置的洗涤 后 会有一部分沉淀下来 但还会有一部分进入浆池内 影响到石膏的质量 而且 这些杂质的存在也会对脱硫装置本身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危害 因此 应当努力提高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 当烟气内杂质过高 对脱硫装置产生危害 时 应果断地旁路脱硫装置 定期清洗脱硫塔底部 浆池及管道 避免残存的杂质对石膏质量的影响 对石膏脱水设备 如离心式分离器及带式脱水机等 也应进行定期的清洗 保 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效率 Hjuler 和 Dam Johansen 在 1994 年曾有试验报道发现在亚硫酸盐的氧化过 程中会有 SO2放出 4 同时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未完全氧化的亚硫酸氢钙 为了 保证生成石膏过程中实现充分反应 驱逐反应生成的 SO2 并将未完全反应的亚 硫酸氢钙氧化为硫酸钙 须增设一套氧化系统 一般可采用浆池中鼓风的措施 2 2 52 2 5 供水系统供水系统 脱硫系统的工艺供水一般有两种方案 一种工艺供水来源于锅炉机组的工 业水 由于脱硫系统供水成周期性 会使机组设备的冷却水压力降低和波动 造成送引风机 排粉风机 磨煤机等设备的轴承冷却效果变差 并引起电厂工 业用水紧张 因此该种供水方案前提是锅炉机组工业水的宽裕度较大 另一种 方案脱硫工艺设计单独的供水系统 一般在新电厂脱硫系统的设计中应用较多 对于老厂改造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2 2 62 2 6 其它其它 腐蚀问题是湿法脱硫中常见问题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系统中造成腐蚀的因 素主要有烟气中硫化物 氯化物 烟温以及由于石灰浆黏性附着对管道的堵塞 等 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防腐措施 烟气脱硫系统的防腐措施很多 如用合金 材料制造设备和管道 使用衬里材料 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能树脂 采用旁 路热烟气调节等 究竟采取什么措施 需依燃煤成分 所采用的烟气脱硫系统 类型及经济状况而定 结垢和堵塞是湿法脱硫工艺中最严重的问题 可造成吸收塔 氧化槽 管 道 喷嘴 除雾器甚至换热器结石膏垢 严重的结垢将会造成压损增大 设备 堵塞 因此结垢是目前造成设备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类型 碳酸盐结垢 亚硫酸盐结垢 硫酸盐结垢 大量运行经验表明 3 前两 种结垢通常可以通过将 pH 值保持在 9 以下而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实际运行中 由于 pH 值较低 且在浆液到达反应槽过程中亚硫酸盐达到一个较高的过饱和度 从而在石灰石 石灰系统中亚硫酸盐结晶现象难以发生 因此很少发生亚硫酸盐 的结垢现象 然而对于硫酸盐而言 其结垢现象是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防止 硫酸盐结垢的方法是使大量的石膏进行反复循环从而使得沉积发生在晶体表面 而不是在塔内表面上 5 的石膏浓度就足以达到这个目的 为达到所需的 5 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