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报县委办3.28).doc_第1页
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报县委办3.28).doc_第2页
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报县委办3.28).doc_第3页
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报县委办3.28).doc_第4页
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报县委办3.2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服务人民群众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湟中县扶贫开发办公室2011年3月28日根据湟创办发(2011)04号关于开展“创先争优,争当发展先锋”理论研讨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办结合扶贫工作实际,落实责任,组织专人认真开展了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十一五”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服务人民群众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紧抓好,积极探索扶贫开发工作新思路,创新整村推进新模式,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0年底,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6598.34万元,其中,扶贫专项26057.7万元,配套13533.68万元,自筹7777.84万元,辽援4770.22万元,帮扶2339.28万元,企业2119.62万元。使22.28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二、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效1、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区域主导型产业优势突出。自2004年以来,累计投入整村推进项目资金46102万元,其中,扶贫专项19848万元、财政扶贫试点资金1000万元、辽援资金2300万元、部门配套13695.44万元,在221个村实施了项目。扶持贫困户47557户、受益群众22.28万人。建成“六大特色产业基地”。一是海子沟等地区马铃薯种植基地;二是李家山、多巴和共和镇转嘴等村温棚蔬菜种植基地;三是共和地区油菜种植基地;四是佛光、天源和玉良工艺公司文化产业基地;五是田家寨、土门关地区生态养殖基地;六是西堡镇东、西花园村与绿青蔬菜保鲜专业合作社合作胡萝卜种植基地。省扶贫局领导高度关注,对这种新的整村推进运作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础后劲进一步增强。通过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配套实施各类基础及公益建设项目,28个村改扩建四级砂路141公里、102个村硬化道路722.86公里;新建和维修村级卫生室54个,购置了医疗设备;新建校舍1805平方米,改造学校危房1794 平方米;72个村安装扩音设备和广播喇叭,5个村安装有线电视;新建村级活动室22个;完成12个村人畜饮水工程;完成了6个村村容村貌整治,修建砖墙9300米,大门234合,粉刷墙体2万平方米。3、依托龙头带动,优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带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思路,积极申报并认定了1个国家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12个省级扶贫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1.2万吨蔬菜保鲜库和分拣、包装、交易基地,成为全省最大的蔬菜保鲜专业合作社。4、突出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319.53万元,其中辽援资金30.4万元,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及重点滑坡地段的12个村482户2150人实施整体搬迁。将上新庄镇尧湾、多巴镇尚什家、西堡镇条子沟等村建设成了布局合理、村容整洁、产业培育的新村庄。在辽援项目实施中,将共和镇苏尔吉、转嘴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进行村庄整治,达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新农村。新建了智能化连动温室,填补了我县没有智能化种苗培育连栋温室基地的空白。5、增收渠道拓宽,劳务收入稳步增加。依托“雨露计划”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项目加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贫困地区初高中毕业回乡学生1600余人,向长沙环球职业教育集团选送贫困学生136名。结合整村推进项目实施,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4.76万余人。6、合力攻坚,社会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几年来,各帮扶单位累计为我县贫困乡村帮扶资金及物资折价6646.76万元。其中,航天科工集团帮扶资金和物资(折价)699.85万元,辽宁省经协办、辽宁电力公司帮扶资金及物资折价资金和物资(折价)4770.22万元,省、市、县帮扶单位帮扶资金及物资折价1176.69万元。 三、改善民生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实践证明,在湟中县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实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区域扶贫开发,能有效解决扶贫资金少、扶贫面狭窄、扶贫效果差、容易返贫等问题,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脱贫步伐。1、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我们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适时科学决策,结合县情,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上级的扶贫政策和全县的具体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找准了科学指导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加快了重点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了全县和谐社会进程。 2、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坚持把重点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把扶贫重点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用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和标准整村推进重点村开发,科学规划,项目一步实施到位,集中力量解决好贫困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村容村貌和村级班子建设,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增强贫困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捆绑使用涉农项目资金。坚持把涉农项目资金、社会各界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各方面扶贫资源有效整合,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向扶贫重点村集中,向重点项目倾斜,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才能加快扶贫开发步伐。 4、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必须综合治理连片开发。开展综合治理集中连片开发,采取综合性扶贫措施,整合各方面资源,能够有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达到“开发一片,惠及一方”的效果。 5、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形成长效机制。搞好扶贫重点村整村推进、整合资源,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夯实各级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并能够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局面,就能推动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实施,加快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进程。四、今后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服务人民群众工作探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个迈进”的总体思路和扶贫开发“六个转变”、“六个结合”的工作要求,以稳定脱贫为目标,以提高扶贫资金效益为重点,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核心。重点抓好以下10项工作:1、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总量再创新高。争取专项资金5200万元,计划在44个贫困村(包括两项制度衔接2个试点村)实施连片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扶持10269户47444人。使争取的项目资金要高于历年,居全省之首。2、集中力量打造“三线、七基地”工程。把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效益作为今年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集中连片项目上为全省作出表率。为此,要把实施整村推进与我县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小南川生态养殖园区和甘河工业园区新建康川新城区规划结合起来,在西纳川、共和、小南川、汉东、鲁沙尔不同类型地区建成“三线七大特色产业基地”。 “三线”:以西纳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周边的共和、多巴、李家山露天蔬菜、设施农业和油菜种植为一线;塔尔寺旅游景点为主的佛光工艺、天源民族工艺和玉良工艺公司“八瓣莲花”藏饰品加工基地为一线;小南川现代畜牧业养殖园区春源、互邦、藏地堂养殖公司,永丰仔猪繁育、王沟尔特种养殖基地为一线。 “七个基地”:一是马铃薯种植基地。分布在海子沟、李家山、甘河滩、土门关等地区,涉及项目村10个,种植面积6000多亩;二是蔬菜种植基地。分布在李家山、多巴、共和等地区,涉及项目村10个,计划种植露天蔬菜和温棚蔬菜;三是油菜种植基地。分布在共和、上新庄、鲁沙尔等地区,涉及项目村14个,种植面积6500多亩;四是文化产业基地。分布在鲁沙尔等地区,涉及项目村2个;五是生态养殖基地。分布在田家寨、土门关、上新庄等地区,涉及项目村8个;六是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基地。汉东地区9个项目村搬迁至康川新城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七是肉牛肉羊繁育基地。分布在上五庄、上新庄等地区,涉及项目村6个。3、贫困村易地搬迁突出新农村建设。在全面完成去年西堡条子沟村道路收尾工程的同时,今年计划投资790万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526万元,代赈资金24万元,配套163万元,农户自筹77万元),年内搬迁西堡镇张李尧、田家寨镇梁家、李家山镇陈家庄3个村210户940人。将搬迁项目与其他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进行房屋建设,达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新农村。争取的专项资金占前6年搬迁项目资金的40%,是几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同时,积极申报3个村易地搬迁项目,争取在下年实施。4、辽援项目及蔬菜产业再上新台阶。一是年内完成多巴绿青蔬菜保鲜专业合作社1.2万吨蔬菜保鲜库项目省市验收工作,保证蔬菜保鲜库安全正常运转,从而带动全县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在已建成辽援智能化连动温室的基础上,为了促进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高蔬菜科技含量,计划新建集育苗、培训为一体的蔬菜产业培训基地,投入辽援资金300万元。三是争取辽援资金450万元,计划在上新庄镇2个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贫困户875户、4022人。5、特种养殖项目要有大发展。计划争取专项资金100万元,在群加乡扶持120户香猪养殖户,集中新改建猪舍4座600平方米,计划调进香猪种猪200头。项目已下达批复,计划4月份实施,9月份完工。6、两项制度试点项目要有新起色。将李家山镇河湾、纳家2个村作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试点项目村,争取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2个村扶持农户183户727人,种植连片洋芋458亩,购置农用运输车,配套建设沼气池、活动室广场地坪等公益项目。项目计划在3月实施。7、互助资金项目迈出新步伐。在5个村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根据省扶贫局和省财政厅要求,计划在甘河滩镇页沟、田家寨镇永丰等10个贫困村实施“互助资金”项目,争取扶贫专项资金150万元。项目计划在4月实施。8、“雨露计划”培训要有大提升。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做好贫困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争取专项资金40万元,培训贫困地区初高中毕业回乡学生400余人,实用技术贫困劳动力8000余名。积极争取县职校作为全省“雨露计划”中长期班培训基地。9、产业化扶贫要有大带动。争取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突出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扶持4个特色示范基地,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二是申报5个以上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增强直接带动能力。三是大力推广“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继续采取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