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与之《看叶》阅读答案.doc_第1页
罗与之《看叶》阅读答案.doc_第2页
罗与之《看叶》阅读答案.doc_第3页
罗与之《看叶》阅读答案.doc_第4页
罗与之《看叶》阅读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与之看叶阅读答案 篇一:秦兴市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泰兴市初二语文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0XX.09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万lij()寂的夜空,突然绽开了xun()丽的烟火,我正感到有些q()跷,一想原来是泰兴市银杏艺术节开幕了。 2 A一位文学家说:“得意时,应准备一条退路;失意时,要寻找一条出路”。B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C帖上都是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D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2分) A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B 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C一九三九年,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首当其冲的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D这个剧本些得确实不错,听说已拍摄成电影,什么时候放映呢?人们早就刮目相待了。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春望一诗中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的诗句是,。 (2)泊秦淮一诗中通过议论表达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3)长征一诗中表达作者对夺取长征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4),零丁洋里说零丁。 (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6)纸上得来终觉浅,。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后来秦始皇又把秦、燕、赵历代修筑的长城连成一气,使长城绵延万里。(1)秦长城,西起_,东到_。(2分)(2)仔细观察下面图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2分) 甘肃境内长城破坏情况调查表 (3)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当你凭借毅力登上长城的最高处,发现有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你就是长城好汉”,这时你会怎样理解“好汉”的含义?(2分)6、名著阅读(4分) “这时候,律师的儿子在场的维克托对父亲说,手枪可能叫邻居偷去了,尤其是那个小流氓嫌疑最大。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父亲连忙把儿子的想法告诉中尉。于是中尉下令搜查”这段话出自(作者)的作品,文中小流氓后来在引领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宋朝罗与之的看叶一诗,完成第7题。(6分)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红紫:指万紫千红的百花。 飘零:凋零,凋谢。芳:香气。始:才。宜:适宜,适合。向:去,往。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7、第一句“红紫飘零草不芳”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景物特点?(2分) _“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这首诗歌含蓄而富有哲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高缭遭逐一文,完成8一11题。(14分)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足以逐之也。” 【注】高缭:晏子属臣。事夫子:侍奉晏子。仄陋:仄,狭小;陋,鄙浅,四维:维,维系。是系在鱼网四角或车盖四方的大绳。鱼网和车盖有了四根大绳撑张,稳固而安全。晏子所称“四维之然后能直”,是指四边都稳固了,才能正直。境内都安全了,才能立国。弼:纠正。过:过失,错误。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高缭仕于晏子()左右谏曰() 其义可乎()未尝弼吾过()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_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C吾欲辱之(晏子使楚)今此子事吾三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曾无以爵位,而逐之。 B置之其坐(郑人买履)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译文: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文:11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狠爱 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500米,对她来说,却是布满艰难的万水千山。 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9岁的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的。 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学校就近在咫尺,可此时,她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的表情接下来的路,再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 她坐在地上,低头呜咽,乞求路人的帮助。 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扶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对她吼道:“自己走过去!” 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突然举动给吓呆了。她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太凶了,心想:(A) 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开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每天都等待别人的可怜,你不觉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你的心也有残疾吗?” 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狠狠地拽了起来,怒吼道:“是人就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 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全然不顾这些,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14次后,她终于“走”进了学校? 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 此后,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愿意爬着去上学。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 9年前,母亲遭遇难产,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诊断是“马蹄内翻足”,今生只能爬着走。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为了帮她治病,母亲不顾一切地干活,什么累活脏活都愿意干,可女儿的病没有一丝的好转,心里想:(B) 于是,母亲开始天天、月月、年年逼迫她坚强,甚至抛下所有的柔情,对她拳脚相加。为此,她吃尽了苦头,却学会了坚强。 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虽然还不是那么稳当,虽然偶尔还会摔一个小跟头,但比之从前,已经有天壤之别了。她在泪水和感激中终于明白,原来,母亲一直以来对她最狠心、最无情的“训斥”,恰恰是为了帮助她对抗和纠正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寒微的母亲,从来都是心疼她的! 12.文章开头为什么反复强调“学校离家只有500米的距离”?(2分)13根据上下文意补出文中(A)和(B)处人物的心理活动。(2分) (A)14.“你脚有残疾,难道你的心也有残疾吗?”妈妈的这句话用意是什么?像这类的话在文中还有吗?请举一例,并作简单阐释。(3分) 15、 划线句“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这句话可删除吗?为什么?(3分) 16你赞成文中母亲的做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分) (B) 第三部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开放人的心灵,让我们倍感温馨。 请以“,温暖了我的心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补充完整,所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学习、交往、校外活动等日常生活中的一朵很小的“浪花”(如: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友好的搀扶,一句热情的问候?)。 要有必要的细节描写。要能就所记叙、描写的内容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称和人物姓名。 题目:_温暖了我的心房 班级姓名考试号题答要不内线封密?装?订?线? 篇二: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沐浴(m)祷告(sh?u)絮絮叨叨(do)B、瘫痪(hun)憔悴(qio)分歧(q)怦怦直跳(png)C、姊妹(ji)徘徊(hu)菡萏(hn)淡雅高洁(y)D、央求(yng)嫩芽(ln)脸颊(xi)水波粼粼(ln)2、(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树杈寒战诀别不可抗拒B、沉寂烂慢遮蔽各得其所C、繁杂敏感拆散行影不离D、委屈伤疤覆盖喜出忘外 3、(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A、谦虚勤劳坚韧B、谦让勤劳坚强C、谦让勤俭坚韧D、谦虚勤俭坚强4、(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猜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B、这家水果超市里卖苹果、梨子、香蕉、葡萄和各种水果。C、我们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选自东方少年,本文原题为“后悔”。 D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 6、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填写序号)(4分) A.各得其所B.自作主张C.絮絮叨叨D.不可抗拒(1)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合适的安顿。()(2)说话啰嗦,来回反复地说。()(3)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4)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擅自处置。()7、古诗默写(12分) (1)_,志在千里。 (2)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山光悦鸟性,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风正一帆悬。 乱花渐欲迷人眼, ,青山郭外斜。 ,夜泊秦淮近酒家。,为有源头活水来。无可奈何花落去,沉醉不知归路。,断肠人在天涯。 二、古诗词鉴赏(5分) 看叶 宋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1)第一句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景物特点?(2分) (2)这首诗歌含蓄而富有哲理,请就此作赏析。(3分) 三、阅读 (一)陈太丘与友期(1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词(6分) (1)太丘舍去:_(2)尊君在不:_(3)下车引之:_(4)陈太丘与友期行:_(5)去后乃至:_(6)相委而去: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 自己的父亲。 4、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2分) _ (二)苹果皮(13分) (1)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2)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 (3)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都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4)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奶奶的。你们的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5)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妈妈,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俩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 (6)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们!”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地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时,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7)“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哟。”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8)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1、(2分)从文章前三段找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词语或短语。(至少2个) 2、(2分)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3、(3分)第(4)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 4、(3分)阅读这篇感人的文章后,你认为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氛围?请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情节加以分析。 5、(3分)第(8)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该如何理解妈妈“美好的心灵”呢? 三、记叙文写作(40分) 爱是什么?仔细想想,也许你就能明白:爱是月明的大海上,母亲温暖的怀抱;爱是父亲如山的肩膀,如水的柔情;爱是彷徨的时候,老师谆谆的教诲。有爱相伴,我们在黑夜能看见明亮的光;有爱相伴,我们在雪中能感觉和煦的春;有爱相伴,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才不会迷失方向。爱,伴我成长!请以“爱,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篇三:教师版高一语文试卷 20XX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A、宫绦(to)戏谑(nu)笑靥(y)畏葸(s)忖度(cnd) B、朱拓(t)盥洗(gun)形骸(hi)窈陷(yo)炮烙(polu) C、吞噬(sh)草窠(k)鞭笞(ch)榫头(sn)蹒跚(pnshn) D、蹿红(cun)飞湍(tun)喧豗(hu)崔嵬(wi)蹂躏(ruln) 戏谑xu畏葸x忖度d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不测之渊 B峥嵘嫡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约从离衡 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追亡逐北 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锲而不舍谪居蓝田生玉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飞机去哪儿?据最新消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新闻发布会上:20XX年3月8日0时42分,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航客班MH370于8时11分失联。至今下落不明,马航到底去哪了? 泰国看守政府总理英拉,对以素贴为首的反对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目前,泰国乱局进一步得到了。 3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兵乌克兰,控制了克里米亚地区重要军事基地,美国总统奥巴马派军舰抵达黑海,西欧局势,一时无常,难以意料。 日本首相安倍,不断制造钓鱼岛闹剧,他的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中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主权保卫战。 A.披露遏制变幻荒谬言行 B.透露遏止变换危言危行 C.透露遏制变换荒谬言行 D.披露遏止变幻危言危行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20XX年1月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构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的经验。 B.中俄两国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达成一致。 C.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毫无争议的。 D.20XX年3月全球出现了多起为公众深恶痛绝的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A(B语序不当,将“达成一致”和“签署了备忘录”调换位臵;成分残缺,“达成一致”后加“意见”C句式杂糅,去掉“是毫无争议的”;D“刻着”与“丑恶心理”不搭配。) 5.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D)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1)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2)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3)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4)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2)(1)(3)(4)B.(3)(2)(4)(1)C.(2)(3)(1)(4)D.(2)(4)(1)(3)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过去主要有两种看法。一些科学家提出?演习说?,他们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但有些科学家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提出?自娱说?,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而不久前,汉斯特贝和斯塔阿特曼等又提出了一种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就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而约翰贝叶和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羚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食物来源丰富了,它们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这就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夏季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有删节) 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 A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科学家在动物行为研究领域中争议的焦点。 B某些科学家认为,动物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其紧张的竞争生活得到了某种调剂和补偿。 C黑猩猩用棍子赶鸭子,是为了像人们一样游戏。 D西伯利亚羊选择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是在培养它们的冒险精神。 7对文段中划线句子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为了说明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冬季在冰面上紧张觅食,夏季在陆地上,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 B为了说明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大力气捕食,夏季食物来源丰富,不必捕食而整天奔波。 C为了说明北极熊在夏季游戏的原因和作用:因为夏季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所以有精力进行游戏;游戏使它们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有利于冬季捕食。 D为了说明北极熊捕食的方式和食物的种类:以追逐的方式捕食海豹和鱼类。 8下列对文段内容要点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演习。 B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行为不是演习,而是自我娱乐。 C特贝和阿特曼认为,动物游戏行为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D贝叶和赖特认为,动物游戏行为并不是学习,而只是锻炼 三、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2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A、河东凶亦然(凶:洪水浩大,来势凶猛) B、申之以孝悌之义(悌:敬爱兄长)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 D、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D) A、焉:尽心焉耳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以:斧斤以时入山林;然后以六合为家 C、之:填然鼓之;作师说以贻之 D、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11.对“河东凶亦然”中“然”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然”指河东凶。B、“然”指河内凶。 C、“然”指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D、“然”指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12.这篇文章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体现了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不具备上述性质的一项是(D) A、寡人之民不加多。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斯天下之民至焉。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3.翻译:(4分,每句2分)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四、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4、根据原文,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五、诗歌阅读(共4分) 1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看叶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诗人在大自然中捕捉一个极为普通的意象绿叶,表现出一位回归于平淡生活的老人独特的感受。?意味长?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美丽如花的事物往往易于凋零,平凡如叶的生命更长久。 六、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 好望角 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 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