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新式剖宫产术88例分析.doc_第1页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88例分析.doc_第2页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88例分析.doc_第3页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88例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88例分析【关键词】新式剖宫产 新式剖宫产术是采用JOEL-COHEN的开腹方法,为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适用于所有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我院于2000年3月2003年3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88例,并与去年1年来行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8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0年3月2003年3月收住院有剖宫产手术指征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88例,年龄2336岁,平均27岁;均为初产妇,孕周3843周;临产76例,择期12例。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剖宫产术为对照组38例,临产30例,择期8例。两组在年龄、孕周、麻醉方法选择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两组手术指征见表1。表1 两组手术指征(例)1.2 手术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1.2.1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手术方法参照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报道的新式剖宫产术一书 1 。手术切口选择:髂前上棘连线下约3cm(JOEL-COHEN切口)做一横直切口长约1215cm。横行直切开皮肤全层,正中切开皮下脂肪23cm达筋膜层并切开筋膜约2cm,用直剪在未切开的皮下脂肪深层将筋膜切口向左右两侧推进裁开筋膜与皮肤切口等长;用弯钳于中线将两侧腹直肌分开,术者与助手各用双手食、中指重叠后向两侧拉开松解腹直肌及皮下脂肪,暴露腹膜切一小口,用手上、下撕开扩大腹膜切口,暴露子宫下段;距离子宫下段上缘2cm处 2 打开子宫切口破膜、取胎、手取胎盘;擦净宫腔“1”号医用可吸收线连续锁扣全层缝合子宫切口,不缝合膀胱反折腹膜和壁层腹膜;国产“1”号医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层,“7”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3针,针间以鼠齿钳钳夹对合皮肤5min。1.2.2 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同文献报道的常规操作方法 3 。1.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观察:(1)术中情况:切皮至娩胎儿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后情况:术后进水、进食时间;镇痛药使用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拆线时间;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情况;并进行术后随访42天。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X 2 检验。2 结果2.1 术中情况 改良组总手术时间、切皮至娩胎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2。表2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组别 切皮至娩胎儿2.2 术后情况 镇痛药物使用改良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进水、进食、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短,术后病率较对照组少,感染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术后切口均无感染,切口均呈/甲愈合,术后随访42天,切口愈合美观,纤细。见表3。表3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例(%)3 讨论新式剖宫产术较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剖宫产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改良组剖宫产切口位置较半月状下腹横切口位置高,分离腹直肌时无需粘附于切口下缘鞘膜背面的锥形肌,减少剥离面,减少出血,易于胎头娩出 2 ;此切口与下腹皮肤张力线一致,缝合时对合准确,愈合后疤痕纤细美观。(2)撕拉法进腹保留了皮下脂肪中走行的腹壁浅血管,不需结扎止血,此法分离腹膜,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及子宫肌层不易伤及腹腔脏器及膀胱,减少血管损伤 4 ,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了手术时间。本资料分析可见切皮至娩胎儿时间由以前的15min缩短至6min左右,从而为抢救胎儿窘迫等急症手术争取了时间。(3)新式剖宫产术中不缝合脏层腹膜,可减少腹膜边缘组织缺血、坏死及炎症反应,从而降低了粘连的发生 5 。术后腹膜无张力,从而减轻了术后疼痛;患者下床早,肠蠕动恢复快,排气早,进食、水早,营养好,术后恢复快;且减少手术步骤,节省手术时间,减少了盆腔术野暴露时间,因而减少了伤口感染的机会,降低了术后病率。(4)新式剖宫产术采用可吸收医用缝合线“1”号连续锁扣缝合子宫肌层全层 6 ,既保证切口血运又不致缺血、坏死,可以有效止血,避免吸收不良,异物反应。“7”号丝线间 断褥式缝合皮肤、皮下脂肪全层仅为3针的针间距,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伤口渗出物引流,减少肉芽组织增生,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医疗费用。总之,经临床实践总结证明新式剖宫产术以其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少,术后疼痛轻,术后病率低,切口愈合好,住院费用低等诸多优越性易被广大医患所喜爱,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参考文献1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57.2 周基杰,周俊卿.现代新式腹膜内剖宫产术,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24.3 胡家骆.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50例临床小结.实用妇产科杂志,1990,6(2):87.4 程志厚.剖宫产及相关问题,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97-112.5 Nagele F,Karas H,Sputzer D,et al.Closure or nonclosure of the Visceral Peritoneum at cesarean delivery.J obstet Gynecol,19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